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求线段的长度的方法.pdf_第1页
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求线段的长度的方法.pdf_第2页
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求线段的长度的方法.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例研究 2582013年第30期 初中数学中学习的是平面几何 平面是由线构成的 线动就 成面了 所以线段的长度的变化 影响了图形的大小 形状 几何图形中的计算题是初中数学中常见题型 一直是数学中 考中的必考题型 求线段的长度正是这类计算题中的典型代表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试题 不难发现 这类试题的命制均立足教材 解决途径都是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 要求学生自己猜想 探究 发现 我在多年的初中教学中 特别是初三数学教学中 总结了 几种常用的求线段的长度的方法 一 当一条线段上有多条线段时 1 利用观察图形的方法 直观地求线段的长度 当点把一条线段分成几条线段时 可以直观地观察图形 找 出已知线段与未知线段的和差的关系 从而求出线段 例1 已知如图 线段 AB 10 点 C 在线段 AB 上 且 AC 3 求 BC 的长 这题就可以直观地观察图形 找出未知线段 BC 已知线段 AB 已知线段 AC 从而求出 2 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 求线段的长度 当有线段中点出现时 可以考虑运用线段中点的定义 把例 1变式为点 C 为线段 AB 的中点 线段 AB 10 求 BC 的长 这题可以运用线段中点的定义可以得出BC等于AB的一半 从而求出 3 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用列方程的方法求线段的长度 把例1变式为点 C D 为线段 AB 上的点 把 AB 分成2 3 5三部分 线段 AB 10 求线段 AC CD DB 的长度 本 题 通 过 观 察 图 形 找 出 线 段 之 间 的 相 等 关 系 AC CD DB AB 正确设元 设 AC 2x CD 3x DB 5x 从而 列方程求解 本类题型 通过观察图形的方法 正确找出已知线段与未知 线段的关系 正确求出线段的长度 二 当所求线段是三角形的边元素时 1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求解 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常用定理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是极 其重要的定理 它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桥梁 揭示了直角三角形 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应用十分广泛 是用来求线段的长度的基 本方法 可以知道直角三角 形的任意两边的长度 求第 三边的长度 例2 在 Rt ABC 中 C 90O AB 10 BC 6 求 AC 的长 分析 这题已知直角三 角形的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求另一条直角边 就可以运用勾 股定理 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关键是构健出直角三角形 再找 出所求的线段是这个三角形的直角边还是斜边 或者它们的关系 就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所要求的线段长度 2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求解 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 比较常见 它有一个重要性 质 三线合一 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底边上的中线 顶 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这个性质非常常见 经常用来构建直角三 角形 从而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 如 把 例 2 变 式 为 已 知 ABC 中 AC BC AB 10 BC 6 求 AB 边 上的高 分析 这题首先作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构建直角三角 形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求出底边的一半 就可以利 用勾股定理求出所要求的高 3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求解 也可以用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三角函数去求线段的长度 解直 角三角形的应用是初中新课标数学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 用解直 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是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的 目的和归宿 通过引导学生构造出直角三角形 然后用直角三角 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 转化问 题 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因为直角三角形中 知道两个元素 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元素时 即可以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另外三 个未知元素 例如 北师大九年级下册 P13 知识技能第3题 如 图 SO 是 等 腰 三 角 形 SAB 的高 已知 ASB 120 AB 54 求 SD 的长 分析 因为三角形 SAB 是 等腰三角形的高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 SD 也是底 边 AB 的中线 顶角 ASB 的平分线 从而可得 AO AB 54 27 ASO ASB 120 60 则解直角三角形 SAO 用 cos ASO 即可求出 SO 的长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三角函数去求线段的长 关键是正确 地找出已知元素 正确地选择三个三角函数中的那个三角函数去 解题 从而正确地解决问题 4 利用证明结果求解 有些问题中 需要先根据已知条件证明出某两条线段之间具 有相等或倍量关系 而其中一条线段长度是已知条件 故而求出 另一条线段长 如两个三角形全等 对应边相等 把要求的线段转化为与它 相等的线段 这种方法适用于要求的线段是一个三角形的边元 素 而与之对应的另一个三角形与这个三角形全等 所求的线段 刚好是与之所在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的对应边 从而可求 如佛 山2009年中考试题18题 如 图 在 正 方 形 ABCD 中 CE DF 若CE 10cm 求DF的长度 分析 因为通过观察图形可以发 现 要求的线段 DF 是 DCF 的边 元素 已知线段 CE 是 Rt 转下页 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求线段的长度的方法 张凤英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六和中学 广东 佛山 528144 摘要 初中数学中学习的是平面几何 平面是由线构成的 线动就成面了 所以线段的长度的变化 影响了图形的大小 形状 几何计算题是初中数学中常见题型 这类问题的求解要求学生自己猜想 探究 发现 我在多年的初中教学中 特别是初三数学教学 中 总结了几种常用的求线段的长度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线段的长度 几何计算题 三角形全等 常用的 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 锐角三角函数 相似三角形 中图分类号 G633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 3089 2013 30 0258 02 1 2 1 2 1 2 1 2 课例研究 2592013年第30期 接上页 CBE 的边元素 它们刚好是对应边 用 AAS 能证 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从而可以求出 DF 的长度 要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求线段的长度 关键是观察图形发 现所求的线段和已知线段分别是哪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 从而找 寻出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即可解决问题 5 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解 相似三角形具有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 当要求的线段刚好是 某个三角形的边元素 而刚好能够找出有另一个三角形与之相似 这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刚好能够找出成比例的线段中有三个已知元 素 另一个未知元素刚好是要求的线段 即可用相似三角形对应 边成比例 列出等式 从而计算出这条线段的长度 例如 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 BC 是 O 的切线 D 是 O 上一点 且 AD CO AB 2 BC 求 AD 的长 分析 所求线段 AD 是 ABD 中的边 元素 还已知一元素 AB 另一已知元素 BC 是 OCB 的边元素 又因为 AB 为 O 直径 所以可知第一边 OB AB 2 1 ADB 90 BC 是 O 的切线 也可知道 OBC 90 由 勾 股 定 理 即 可 以 求 出 OC 的 长 度 通 过 AD OC 可 得 A COB 即可以证得 ABD OCB 从而推导出 这个等式中只有一个未知量 AD 即可以求出 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是求线段长度的常见方法 关 键是找出所求线段和已知线段是哪两个三角形的边元素 再找寻 出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问题即可以解决 6 利用列方程求解 有相当一部分题目 我们没办法直接求出答案 尽管由已知 条件可以求出一系列可求的量 但包括未知线段在内仍有两条以 上的线段无法求出 这时应去寻找线段之间的关系 这些关系往 往由勾股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式 三角函数等得到的等式 接下来设出未知数 问题也就解决了 例如 北师大九年级下册 P99的例1 如图 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 弧 即图中弧 CD 点 O 是弧 CD 的圆心 其中 CD 600m E 为弧 CD 上一点 且 OE EF 垂足为 F EF 900m 求这 段弯路的半径 这题要求的半径 OC 就是 Rt OCF 的边元素 但 OF 也是未知数 但它可 用含半径的代数式表示 即设 OC Rm 则 OF R 90 m 由勾股定理得 OC2 OF2 CF2 而 R2 R 90 2 解得 R 545m 结束语 总之 求线段的长度还有其它的一些方法 这几种 方法只不过是平常较为常用的方法 在遇到类似问题时 多引导 学生总结 归纳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 解决问题 2 AD OB AB OC 600 2 1 2 1 2 事件背景 学校在创建美丽校园 校园卫生和学生良好习 惯的养成是美丽校园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抓手 学校利用晨会 早操集会等各种场合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同时加强了教师巡视 的力度 对校园内发生的不文明的现象进行劝导教育 事件描述 2013年5月3日中午巡视校园 发现三楼干净 的楼梯上横躺着一个踩瘪了的可乐瓶 非常刺目 于是我拿起空 瓶 走向三年级 因为楼上只三年级一个班 推开三年级大门 学生看见老师手里拿着可乐瓶 立即将矛头指向一个人 王家 豪 并纷纷围过来争相述说王家豪是如何不听同学劝告 又是如 何将可乐瓶扔到楼梯并踩瘪的 听罢 不由火冒三丈 晨会刚说 要创建美丽校园 不准乱扔垃圾 转眼就犯 还在众目睽睽这下 我走到王家豪面前 严厉呵道 谁让你扔的 你还像个少先队员 吗 只见王家豪低着头 一声不吭地抽噎起来 看到他哭 我以 为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批评 开导了几句 让其将我手中的空 瓶扔到垃圾桶便离开了教室 不曾想 还没下三楼 班里就炸开了锅 我只得转身去看个 究竟 原来王家豪早已由抽噎变成了嚎啕大哭 更有好事者 围 在我身边 边说边比划 老师 您刚下楼王家豪就将空瓶狠狠地 扔到垃圾桶边 还用他的拳头 轰 的一声 狠狠地捶在课桌上 然后就大哭了起来 我当时就懵了 现在小孩怎么了 脾气这么 大 是我弄错了 不对呀 事实清楚 且多人为证 看着仍在嚎 啕大哭的王家豪及身边起哄的一群小刺头 为了尽快平息班里乱 哄哄的情况 我也用手在讲桌上狠狠地拍了一下 都给我老老 实实回到座位上去 王家豪 你脾气不小呀 谁让你拍桌子的 做了错事还敢发脾气 以为在家呢 还有你们 王家豪乱扔垃圾 你们不能随手捡起来再告诉老师吗 同学做了错事 你们不帮他 改正也罢 还在这起哄 看笑话 唯恐天下不乱吗 班里立刻 静了下来 只剩王家豪一个人还在抽噎 现在你们给我听好了 谁也不许起哄 让他哭个够 王家豪 你也给我听好了 这不是 你家 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现在我让你哭个够 放学前到我办公 室给我说清楚 要不想上学回家叫你爸把你领回去 说完我转 身走出教室 留下一个越来越小的抽噎声 下午快放学时 我将王家豪叫到了办公室 他低着头 一进 办公室就跟我道歉 老师 我错了 这时我没有再批评他 只 是简单地跟他谈了几句 告诉他事情已经过去了 以后注意点 案例分析 一 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做到收放有度 学校突发事件 像乱扔垃圾之类 虽然人证物证齐全 但要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本案例中 本人第一次与学生接触 虽很 生气 但在感觉学生似乎是认识到错误时 态度立马有了转变 简单处理 不使问题复杂化 第二次接触由于当时场面乱哄哄 为了尽快恢复秩序 本人很果断地利用教师的威严 严厉的语气 果断的拍桌 使班里的秩序得到恢复 同时通过冷处理的手段 让学生冷静下来再处理 毕竟人冲动时 有时会不太理智 这时 谈话也许要费力 事情过后 冷静下来想想 学生自己也会反省 到自己的错误 因为他们是有一定的是非观念的 二 让独生子女挫折中受到教育 现在的家庭 独生子女居多 生活中 部分家长对独生子女 施以溺爱的教育方式 尤其以隔代教育为甚 他们视孩子为掌 上明珠 一味地娇惯宠爱 孩子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 稍不如意 便生气发脾气 本案例便是典型的独生子女遇到不顺心的事 大 发雷霆 耍脾气 只是他忘了这是在学校 对于这样的学生 学 校绝对不能姑息 当以雷霆手段将其制止 对于已经养成爱发脾 气等不良习惯的孩子 要让他们在挫折中得到教育 不能万事都 顺着他们 一定要坚持原则 三 学生需要爱的教育 学记 中说 亲其师 信其道 无论教师还是家长 我 们要习惯去倾听孩子的声音 我们更需要弯下腰 从孩子的角度 去看问题 本案例中主人翁因为自己犯了一点小错 就被同学们 耻笑 一时冲动就拍桌子打板凳大哭大闹 我们大人的行为 有 时看似没问题 但放在孩子的角度 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的 待遇 所以发泄情绪 这也与孩子们平时在家常被迁就 姑息有 关 因此 我们给学生的爱应当是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