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宿迁市吉安气体有限公司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版本信息:第一版发放编号:QA-10受控状态:受控2010年10月5日颁布 2010年10月8日实施泰兴市科达气体有限公司文件号批准日期2010.10.8受控本手册编号持有人非受控本编制:郭祥审核:徐宗银批准:张将生效日期:2010年10月8日 宿迁市吉安气体有限公司邮编:223800电话真地址:宿迁市湖滨经济开发区禾友集团内 关于颁布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的通知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是本单位充装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阐述,是开展气瓶充装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规范性文件,以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规范质量活动的全过程,全体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学习,认真执行。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是我公司依据TSG R4001-2006气瓶充装许可规则修订的第二版质量管理手册,现予颁布,自2010年10月8日起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请及时向技术负责人反映。法人代表: 王俊2010年10月8日前言宿迁市吉安气体有限公司经宿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已经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许可从事永久气体工业氢气瓶充装工作。本单位现有职工21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1人,充装工8人,气瓶检查员3人。具有充装介质氢气的充装设备、检测仪器、安全设施,占地面积6127平方米,拥有自有产权气瓶200只。本单位依据TSG R4001-2006气瓶充装许可规则,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编写了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该手册是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阐述和长期遵循的文件,全体员工将以此为准则,使气瓶充装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以保证所从事的气瓶充装工作质量符合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充装的气瓶安全可靠。宿迁市吉安气体有限公司邮编:223800电话真一章 总 则第一节 管理人员任命书关于任命气瓶充装管理人员的决定各有关部门:为了建立和完善本公司的气瓶充装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气瓶充装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经研究决定任命下列管理人员。郭祥同志为本公司气瓶充装技术负责人;张锁平同志为氢气充装站安全员;吴知卓同志为生产助理兼气瓶充装设备负责人;陈法爱同志为办公室主任兼质量管理员、计量设备管理员;王颖同志为分析化验员。 法人代表:王俊 2010年10月8日第二节 质量管理手册的管理121概述本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是本单位开展气瓶充装活动的规范性和纲领性文件,为保证质量手册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完整性,对手册的制订、修改、发放、宣贯和保管予以控制。122职责1221手册的编号、发放、登记、宣贯、更改和存档由资料管理员负责。1222手册的编制、修改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1223手册由法人代表批准颁布。123要求1231手册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起草、讨论和修订。1232手册采用活页装订方式。1233手册分受控和非受控两个版本。1234手册发放范围: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检查人员及充装有关人员。手册发放时要注明受控状态并登记“发放编号”,由持有者签收。1235持有者应妥善保管手册,不得在手册上涂改,不得外借。如发生遗失,应及时申报和登记,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补领。持有者调离本单位时,应将手册退还并办理登记手续。1236各版手册均应在资料室长期保存一份,并标记版本信息和使用有效期。1237在执行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手册进行修改: a. 本单位机构或管理职责有重大变化。 b. 编制手册所依据的有关法规、标准有较大变动。 c. 在执行中发现手册内容不适用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d. 发生其他必须修改的情况。1.2.3.8 手册的更改一律采用换页、插页的方式,由资料管理员统一向手册(受控文本)的持有者发放更改通知和相应的更改页来实现。收回的原页,应作相应记录并进行作废处理。未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无权擅自对手册进行修改。1.2.3.9手册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宣贯并负责解释,技术负责人对各部门执行手册的情况实施监督。第3节 质量管理手册编写的依据13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132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4修改版)133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134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 R4001-2006)135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136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原劳动部劳锅字19934号)137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4-1998)138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5-1998)139溶解乙炔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6-1998)1310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7-1998)1311溶解乙炔充装规定(GB13591-1992)1312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3-1993)1313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4-2006)1314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 R5001-2005)1315气瓶警示标签(GB16804-1997)1316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第 2章 管理职责2.1质量方针2.1.1目的确定本单位的质量方针,推动本单位气瓶充装管理水平的不断完善和提高.2.1.2范围适用于本单位的各个岗位.2.1.3质量方针注重安全预防,实现零事故、零伤亡。2.2质量目标诚信服务、用户至上、创最值得信赖的品牌。2.3组织机构总经理(站长)财务科销售科安全科气瓶充装车间技术科办公室2.4质量管理体系图总经理:张将车间安全科销售科办公室技术科气体充装董小雷安全员张锁平仓库仝太忠用户服务陈发爱总工程师徐宗银设备管理员吴知卓资料管理员刘东用户信息反馈气瓶收发安安全全教消育防管管理理气瓶充装质量气体质量气全体员分培析训特气计种设备瓶量文件档案资料2.5管理职责2.5.1管理职责的基本要求2.5.1.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2.5.1.2建立完善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得到批准颁布。2.5.1.3各岗位人员得到任命。2.5.2人员要求2.5.2.1技术负责人本公司属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技术负责人任职资格: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2.5.2.2安全员(安全负责人)高中毕业以上(含高中)学历, 并取得质监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员(安全负责人)为专职2.5.2.3其他人员特种设备管理员、充装责任人、外检责任人等等均应参加质监部门的专业培训,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2.6管理评审2.6.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保证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2.6.2管理评审应进行记录并保管,对不符合气瓶充装资源条件的应及时补充完善。2.7岗位职责2.7.1总经理岗位责任制2.7.1.1制定本公司氢气充装的安全质量方针、目标,建立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对氢气充装的安全管理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负全责。2.7.1.2批准颁布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并组织实施。授权本公司充装技术负责人开展工作,并为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配备足够的资源。2.7.1.3任命丁文峰为氢气充装技术负责人、季少荣为氢气充装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并授予足够的权限,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2.7.1.4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熟悉充装介质及安全管理知识,保障安全生产,确保充装质量。2.7.1.5负责组织实施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定期进行安全教育,贯彻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充装质量和安全。不断完善气瓶充装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氢气充装安全和质量管理水平。2.7.1.6检查督促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做到安全生产。2.7.1.7及时如实按规定处理和上报事故。2.7.2技术负责人岗位责任制2.7.2.1熟悉氢气充装的法规、标准、安全技术规范及专业技术知识,对本单位氢气充装的安全质量技术工作负责。2.7.2.2负责本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充装设备、工艺设备建档率、专管率和完好率达到规定要求。在用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率、检验合格率达到100%。2.7.2.3负责组织制订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2.7.2.4组织编制、修订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并负责贯彻执行,确保充装质量得到有效控制。2.7.2.5督促做好充装资料的管理工作,使其得到正确的使用,并妥善保管。2.7.2.6协助领导做好职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督促整改,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2.7.2.7对本单位出现的事故隐患和发生的事故,应认真分析和处理并落实整改措施。2.7.2.8按时向业务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安监局、消防等部门书面报告氢气充装情况和安全状况。2.7.2.9认真执行上级有关氢气充装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负责氢气充装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了解、分析、研究并掌握氢气充装系统安全状况。2.7.3安全员(安全负责人)岗位责任制2.7.3.1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熟悉安全生产技术和要求,协助领导做好各项安全工作和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7.3.2负责宣传贯彻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管理的政策、法令、法规和本单位进行领导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要求。2.7.3.3负责组织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2.7.3.4经常进行安全巡回检查,发现违章作业和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处理,直至停止其作业。2.7.3.5参加安全检查工作,对查出的不安全因素,督促进行认真整改,防患于未然。2.7.3.6及时向领导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动态。2.7.3.7对发生的事故,参加分析和处理工作,做到四不放过,并按规定做好事故的统计上报工作。2.7.3.8负责消防器材的新增、更换与保管工作,建立消防器材台帐;负责消防器材的检查、维护工作,确保消防器材安全可用。2.7.3.9负责本站保卫人员的管理工作,并负责各项安全标志的维护工作。2.7.4计量设备管理员(计量设备负责人)岗位责任制2.7.4.1协助技术负责人做好设备(含压力容器)、仪器、计量器具、安全附件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其完好、准确、灵敏、可靠。2.7.4.2负责建立压力容器、设备、计量器具、安全附件的台帐和技术档案工作,明确专人管理,确保专管率。2.7.4.3负责制订压力容器、计量器具、安全附件周期检定台帐,并负责对计量器具进行送检。2.7.4.4定期对压力容器、充装设备、计量器具、安全附件的完好状况进行检查。做好安全附件校验及更换工作,以保证安全附件灵敏可靠。2.7.4.5编制压力容器和计量、设备检验的维修、保养计划,督促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及时维修设备,防止设备带病运行。2.7.4.6认真做好气瓶的使用登记工作,协助做好气瓶的定期检验工作,确保气瓶在有效期内使用。2.7.4.7参与设备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对违章使用设备有权予以制止。2.7.5检查员岗位责任制2.7.5.1认真学习气瓶检查的相关法规、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熟悉氢气的性质、气瓶的基础知识,掌握气瓶检查要求,认真做好气瓶充装前、充装后的检查工作。2.7.5.2认真执行气瓶充装前、充装后的检查操作规程,确保气瓶检查工作质量。2.7.5.3做到气瓶充装前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气瓶不准进入充装岗位,充装后复查不符合要求的气瓶不发给用户。2.7.5.4认真及时填写检查记录。2.7.6充装工岗位责任制2.7.6.1认真学习气瓶充装的相关法规、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熟悉氢气的性质、气瓶的基础知识,掌握气瓶充装要求,认真做好气瓶充装工作。2.7.6.2充装前认真核查充装设施的可靠性,确保其安全、准确、灵敏、可靠。2.7.6.3充装前应对待充装气瓶进行复查,严禁充装过期气瓶、非自有气瓶和不合格气瓶。2.7.6.4认真执行气瓶充装操作规程,确保气瓶检查工作质量。2.7.6.5加强对充装过程的检查,发现温度、压力、声音异常或有泄漏,应立即停止充装,待查明原因或处理后方可继续充装。2.7.6.6充装过程中应思想集中,充装参数应符合规定要求,严禁超量、超压。2.7.6.7认真及时填写充装记录。2.7.7吊车岗位责任制2.7.7.1认真学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熟悉氢气的性质、机械原理、气瓶基础知识,掌握吊车操作要求。2.7.7.2严格执行吊车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正确操作有关控制器,确保安全运行。杜绝违章作业。2.7.7.3加强运行期间的随时检查,发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通过有效措施使其恢复正常运行。2.7.7.4当运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按规定要求(应急操作规程)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领导。2.7.7.5认真做好吊车的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使其处于完好状态。2.7.7.6按规定认真填写好相关检查维护保养记录。2.7.8抽真空岗位责任制2.7.8.1认真学习气瓶充装的相关法规、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熟悉气体的性质、气瓶的基础知识,掌握气瓶抽真空要求,认真做好气瓶抽真空工作。2.7.8.2认真执行气瓶抽真空操作规程,按规定对要求抽真空的气瓶进行抽真空处理,并符合规定的真空度要求,以确保气瓶充装和使用安全。2.7.8.3认真做好抽真空泵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工作,真空表定期送检,确保设备完好、灵敏、可靠。2.7.8.4认真及时填写抽真空记录。2.7.9化验员岗位责任制2.7.9.1认真学习气瓶充装的相关法规、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熟悉气体的性质和测定方法,掌握气体分析要求,认真做好气体分析工作。2.7.9.2熟悉和掌握常用气体分析仪器设备、试剂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做好保管和维护保养工作充。2.7.9.3严格按规定要求对气体进行化验,保证分析质量,提供的数据准确,并对分析报告的正确性负责。2.7.9.4正确操作气体分析仪器,确保安全使用。2.7.9.5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操作水平。2.7.9.6及时认真出具化学分析报告。2.7.10办公室主任岗位责任制2.7.10.1参与编制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并组织考核,实施奖惩。2.7.10.2负责文件、档案、资料收集管理。2.7.10.3组织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及时领取(换取)作业人员证。2.7.11车间主任岗位责任制2.7.11.1负责气体生产、充装的现场管理,确保生产、充装现场管理工作井然有序。2.7.11.2合理调度使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杜绝无证人员上岗独立操作。2.7.11.3负责对车间工人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考核。2.7.12技术科长岗位责任制2.7.12.1负责特种设备、气瓶、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确保特种设备、气瓶、计量器具注册登记按期检验。2.7.12.2配合办公室抓好气体分析人员培训工作。2.7.12.3参与制定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7.13安全科长岗位责任制2.7.13.1负责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工作,定期开展事故应急予案演练。2.7.13.2、参与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2.7.13.3、及时向领导或上级部门报告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抓好事故统计上报工作。2.8职能分配表 部 门 (人)体系要素总经理技术负责人办公室主任气体充装车间主任安全员设备负责人其它人员总 则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作记录和见证资料注: :审批 :主办 :协办 :参与或必要时参与第三章 管理制度31 气瓶建档、标识、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制度311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气瓶充装许可规则等条例、法规、管理办法、规则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312 气瓶建档3121 应按照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要求对本单位自有产权气瓶建立台帐和档案,包括气瓶制造单位、气瓶品种名称、容积、空瓶重量、设计壁厚、气瓶编号、下次检验日期等,并采用计算机进行动态管理。3122 根据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规定,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对400升以上的大容积危险化学品气瓶应实行逐只登记,其余气瓶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按批量登记。3123 气瓶档案(包括产品质量证明书或者合格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明书、检验合格证明、使用登记表、使用登记证等)应妥善保管,并将有关资料录入计算机。313 气瓶标识3131 气瓶上应有本单位永久性标记,充装的气瓶上粘贴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3132 气瓶永久标志的编号及其钢印部位应符合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的规定。3133 粘贴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应符合GB16804气瓶警示标签及其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314 定期检验3141 为了确保气瓶的使用安全,必须对气瓶实行定期检验。3142 与有检验资格的气瓶检验单位签订气瓶检验委托协议,到期应及时送气瓶委托检验单位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检验合格的气瓶应在气瓶数据库中及时更新。3143 气瓶的定期检验周期应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对所有办理气瓶登记手续的合格气瓶均应建立气瓶档案。3144 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送检。315 维护保养3151 加强对气瓶附件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持其完好,发现瓶阀损坏应及时检修。3152 认真按规定做好瓶体颜色标志的涂敷工作,做好气瓶外观的清洁工作,保持瓶体整洁。3153 搬运气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3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21 为贯彻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加强充装使用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322 全体职工应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思想,认真执行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气瓶充装质量和安全。323 应建立安全生产组织结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负责本单位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其他相关人员应担负起各自的安全责任。324 安全员在站长(经理)的领导下,负责作业场所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和监督检查工作,对违章作业和不安全行为有权采取果断措施。325 对全体人员应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有关气体的性质、气瓶的基础知识,潜在危险和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的教育和培训,明确其岗位职责,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326 作业中如发现设备、设施等有危及人身安全的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停止工作,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同时应向有关负责人报告。327 坚持日常检查、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方式,每逢春节、五一、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应组织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设备的完好状况、防火、防爆、防雷电、防静电等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查出的问题或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意见,落实具体整改措施,并及时整改。做好安全检查记录。328 根据季节特点做好季节性安全检查工作,如夏季的六防安全检查,冬季的四防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对策。329 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必须制订具体的动火方案,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动火,确保万无一失。3210 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和使用劳护用品、用具,加强自我防护。3211 按规定配齐消防器材并明确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及时更换、维护,确保消防器材完好。3212 定期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33 用户信息反馈制度331 用户是气瓶的使用者,气瓶能否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人身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全心全意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使用户放心,让用户满意。332 广泛听取用户对本单位在产品质量、充装质量、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服务,提高管理水平。333 不定期地与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联系,征求意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334 定期走访用户,了解气体质量情况,收集人员应及时记载,重要信息应由技术负责人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335 对用户反映的需处理的问题,应派人及时处理,如涉及气瓶质量问题,应落实专人立即处理。处理后应认真填写“质量信息反馈记录”。336 应定期对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每年至少一次。337 建立用户信息反馈与处理台帐。34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与定期检验制度341 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定期检验管理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其相应规程的规定要求。342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使用后30日内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并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五)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343 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自行检查。特种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344 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校检,并作出记录。345 应按规范要求对特种设备实行定期检验,并在安全检验有效期满前1个月向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346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347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投入使用。348 操作人员应加强运行期间的巡回检查,发现不正常情况立即按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349 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应指定专人管理维护,每台设备均应挂有专管人、设备完好状况标志牌。35 安全附件、计量器具、仪器仪表校验制度351 安全附件、计量器具、仪器仪表的管理工作由计量设备管理人员具体负责。352 安全附件、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包括站内的所有设备安全阀、压力表、称重衡器、浓度报警仪器、测温仪表、液位计及辅助器具等。353 建立安全附件、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台帐和检定校准记录档案,做到及时检定或校准,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使用。354 浓度报警仪器应定期标定、校对精度。当其发生故障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保持灵敏可靠。355 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新安全阀在安装使用前应进行校验。356 压力表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新压力表在安装使用前应进行检定或校准。357 测温仪表应按计量部门的规定周期进行校准。358 液位计应实行定期检修制度,每年至少一次,当液位计发现玻璃板裂纹、破碎、假液位、指示模糊不清等情况时,应停止使用。液位计应按规定核准最高液位,并用红线标注。359 安全阀、压力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需停用的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使用。36 气瓶检查登记制度361 对用户送来的气瓶进行逐只检查登记,非本单位自有气瓶予以退瓶。362 充装前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应先进行处理,否则严禁充装:3621 钢印标记、气瓶颜色不符合规定,对气瓶内介质未确认的;3622 附件损坏、不全或不符合规定的;3623 气瓶内无剩余压力的;3624 超过检验周期的3625 经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伤或有缺陷的,需进一步检验确认的;3626 氧化或强氧化气体气瓶沾有油脂的;3627 易燃气体气瓶的首次充装或定期检验后的首次使用,未经过置换或进行抽真空处理的。363 充装后应逐只对气瓶进行检查,发现超装、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的应立即进行处理。364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情况,应认真作好记录,能够进行追踪检查。37 气瓶储存、发送制度371 气瓶储存应置于专用仓库,专用仓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372 仓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仓库内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373 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易燃易爆气体气瓶、及助燃气体气瓶应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设置灭火器材。374 气瓶放置应整齐,佩带好瓶帽。立放时应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应朝着同一方向。375 气瓶发送时应检查气瓶附件是否齐全、完好,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发送。376 气瓶储存、发送应作好相应记录。38 资料保管制度381 资料保管工作应明确专人负责,并按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建档和保管工作。归档范围包括有关安全质量体系文件、技术文件、技术资料、法规、标准、检验记录;工作(充装)记录及有关表、卡、单;设备的技术文件、图纸、说明书、运转记录及修理记录;检查整改通知书;专业性会议文件等。382 上级下发的文件应及时登记,以便查阅、学习和贯彻。383 充装工作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做到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归档,以便必要时提供检查。保存时间不少于4年。384 设备应做到一机一档,特种设备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要求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应符合相关规程的要求,并进行动态管理。385 气瓶资料除采用计算机管理外,还应建立台帐和档案,其内容应符合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规定。386 凡已归档的文件资料,需要借阅的均应办理相关手续,仅限在本单位使用。387 对过期的充装资料,应按规定办理销毁手续,销毁时做好记录。39 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391 不合格气瓶分为通过处理能够成为合格的气瓶和不能成为合格气瓶两种。凡不合格的气瓶均不得进行充装。392 对暂不符合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的不合格气瓶可通过处理能够成为合格,在未作处理前应与待充装的气瓶分开堆放,经按规定要求处理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充装。393 下列不合格气瓶应作报废处理:3931 无“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的气瓶;3932 擅自进行过违规修理、改造的气瓶;3933 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气瓶;3934 经过气瓶检测站检验不合格的气瓶。上述不合格气瓶,未作报废处理前,应进行妥善有效隔离,单独存报废气瓶库,报废气瓶库必须有台帐,达到一定数量后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同意,送指定的检验单位进行破坏处理,所有报废气瓶应有销毁记录,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核准。394 对报废气瓶不得擅自行处理,在未作处理前必须在报废气瓶上作出明显的报废标记(写上报废气瓶字样)395 对已办理气瓶登记手续的报废气瓶应在气瓶档案中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核销处理。310 职工教育培训考核制度3101 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努力做到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上岗。3102 各个岗位人员的配置应符合气瓶充装许可规则和相关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3103 制订本单位人员培训计划,及时参加培训考核,以满足充装工作的需要。3104 已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应及时参加每两年一次的复审,确保证件有效。3105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除参加正常的取证、复审培训外,应结合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与培训。3106 对其他作业人员应根据岗位情况,做好上岗前的安全技术培训,并有培训记录。311 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3111 认真贯彻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积极向用户、气瓶使用者宣传气瓶安全使用知识。采取的措施有:31111 利用单位宣传阵地,积极宣传气体、气瓶基本知识,潜在的危险、预防措施及典型事故教训等,增强用户安全意识。31112 在气瓶上粘贴符合规定安全警示标签。31113 向用户发放气体安全使用小册子。31114 利用安全月组织人员开展宣传活动。3112 加强与用户的联系,认真听取用户的意见,及时解决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努力做好售后服务工作。3113建立用户服务档案。用户服务档案的内容有:用户来电来函来访记录,用户服务回复,用户现场服务记录,服务、处理结果,用户书面意见,产品使用情况证明等。用户服务档案由专人按项目整理成册,一般每年归档一次,保存期4年。312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3121 认真贯彻国家有关事故报告的管理规定,发生事故后,必须按照规定立即报告。3122 特种设备发生严重以上事故后,应立即迅速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报告。3123 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向消防、安监等部门报告。3124 发生严重泄漏事故应立即向环保、安监等部门报告。3125 发生一般特种设备事故,应当立即向设备使用注册登记机构报告。3126 发生重伤以上事故应立即向安监等部门报告。3127 事故的报告方式:31271 直接报告:发生单位报告质检部门,并报公安(110),消防(119)等有关部门。31272 逐级上报:质检部门逐级上报直至国家质检总局。313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313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事故初起范围较小易控制时期比较有效的救援安全技术措施。但由于事故的突发性、紧迫性,易造成人员心理紧张,引起失控,致使事态扩大。为熟悉安全救援技术,增强人员应对事故的心理素质,对各类事故的抢险救援的方法进行演练,是确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战的保证。应做到每年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不少于一次。3132 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年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规定演练的时间、项目、参加人员等。3133 组织参与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学习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抢险救援方法,以达到以下目的:31331 熟悉事故应急救援时各自岗位职责,落实到位;31332 熟悉危险区的隔离方法和隔离措施,熟悉控制事故扩大的方法和应急措施;31333 熟悉各类事故的控制要点、控制部位以及正确的抢险救援方法;31334 熟悉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撤离的方法,熟悉疏散撤离的通道、方向;31335 熟悉各类抢险救援工具的存放地点和使用方法。31336 熟悉抢险险中自我保护的方法。3134 演练的方法;分为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31341 桌面演练:为室内图上演练。在抢险演练过程中,各人适时动作,以熟悉在抢险救援中自己应处的位置及工作职责。31342 功能演练:各类抢险救援人员对各自岗位的操作技能进行锻炼,熟悉抢险救援技术,以提高抢险救援的技术水平。31343 全面演练:以某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假设点,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模拟实战演练,以检验应急救援预案的适宜性和有效性。3135 每次演练前应制定演练方案并作好充分准备。每次演练后应进行评价、总结,分析演练的效果,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改进计划和改进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3136 每次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有记录,包括文字记录和影象记录,存档备查。314 接受安全监察部门监督检查管理制度3141 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积极配合各级安全监察机构对本单位的各项监督检查。3142 认真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做到坚决不充装非自有气瓶,不充装过期瓶,认真把好充装质量关。3143 积极参加安全监察机构组织的各项活动,贯彻落实安全监察机构的各项要求。3144 经常向安全监察机构报告充装情况、安全状况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得到安全监察机构的指导和帮助。3145 主动接受各级安全监察机构组织的监督检查,做到如实反映情况,密切的配合,认真处理和解决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整改。3146 按照要求及时上报有关统计资料。315 设备管理制度3151 正确使用各类设备,及时维护保养,使每台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下运转。每台设备均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3152 正确使用各种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在规定条件下使用设备,不得超温、超压、超负荷。3153 对主要设备实行挂牌管理,明确专人负责。3154 建立设备的技术档案,每台设备列表登记,造册存档。凡发生重大变更或进行设备维修等,均应详细填写,做好记录。第四章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1氢气气瓶充装工艺流程图空瓶入库送检Y N除油脱脂充装汇流排充装前检查 修理装配充 装N处理充装后检查 Y 贴合格证(标签) 入库出厂至用户4.2.3气瓶充装工作质量要求. 4.2.3.1充装前的检查.气瓶充装前检查、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应先进行处理,否则严禁充装:1、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对瓶内介质未确认的; 2、附件损坏、不全或不符合规定的; 3、瓶内无剩余压力的; 4、超过检验期限的; 5、经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伤,需进一步检验的; 6、氧化或强氧化性气体气瓶沾有油脂的; 7、易燃气体气瓶的首次充装或定期检验后的首次充装,未经置换或抽真空处理的。永久气体的充装装置,必须防止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的错装和防止不相容气体的错装。充气后在20时的压力,不得超过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4.2.3.2充装工作质量.气瓶充装工作质量严格按照GB14194-2006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的要求进行充装。4.2.3.3充装后的检查.充装后的气瓶应有专人负责逐只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妥善处理.检查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内容.4.2.3.3.1检查气瓶的压力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4.2.3.3.2检查瓶阀及其与瓶口连接的密封是否良好.4.2.3.3.3检查瓶体的温度有无异常升高的迹象,气瓶是否出现鼓包或有泄漏等严重缺陷.4.2.3.3.4气瓶充装后检查合格,必须粘贴符合GB16804-1997气瓶警示标签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4.2.4.1真空泵抽空操作规程. 4.2.4.1.1使用前首先检查真空泵是否完好,有无倒转,冷却水是否正常,油位是否正常,如不够应加够油.4.2.4.1.2检查真空表是否正常.4.2.4.1.3接上需抽真空的气瓶,拧紧连接螺母、打开抽气排阀门和瓶阀,启动真空泵对气瓶抽真空.4.2.4.1.4待真空度达到要求时,卸下连接螺母,换上待抽空瓶.4.2.4.1.5抽真空结束时,应先将瓶阀关紧,方可停掉真空泵,卸下气瓶.4.2.4.1.6在抽真空过程中,如遇停电应迅速将抽气排总阀关死,拔掉真空皮管,拉掉真空泵电源,等来电后,先启动真空泵,接上皮管,再将气排总阀打开,继续对气瓶抽真空.4.2.4.1.7当真空泵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气瓶真空度下不来,说明真空泵油失效,应予更换.4.2.4.2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4.2.4.2.1充装前的检查.气瓶在充装之前,必须经过认真仔细的检查:以防止一切不符合要求和规定的气瓶投入充装,排除不安全因素,保证气瓶在充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气瓶在充装前应由专人负责逐只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如下:4.2.4.2.1.1气瓶是否是持有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的,气瓶是否属于制造单位或有关主管安全监察部门宣布报废或规定停用或需要复检的产品.4.2.4.2.1.2气瓶原始标志是否符合标准和规定,钢印字迹是否清晰可见.气瓶的钢印标记上的内容应包括:气瓶制造单位名称或代号;气瓶编号;水压试验压力;公称工作压力;实际重量;实际容积;瓶体设计璧厚;制造单位检验标记和制造年月;监督检验标记.4.2.4.2.1.3气瓶是否在规定的检验有效期限内.4.2.4.2.1.4气瓶上标出的公称工作压力是否符合欲装气体规定的充装压力.4.2.4.2.1.5气瓶的颜色、字样是否符合气瓶颜色标记的规定.4.2.4.2.1.6气瓶附件是否齐全并符合技术要求.4.2.4.2.1.7气瓶内有无剩余压力,剩余气体与欲装气体是否相符合.4.2.4.2.1.8盛装氧气或强氧化性气体的气瓶的瓶阀和瓶体是否沾有油脂.4.2.4.2.1.9首次充气的气瓶是否经过置换或真空处理.4.2.4.2.1.10瓶体有无裂纹、严重腐蚀、明显变形、机械损伤等缺陷.4.2.4.2.1.11充装前检查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气瓶处置。1)颜色、标记、瓶阀等不符合规定的气瓶,除不予充装外,应查明原因,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处理; 2)无剩余气体的气瓶,充装前应将瓶阀卸下进行内部检查。经确认瓶内无异物后按本节3)的规定处理后方可充装;3)新投入使用或经内部检查后首次充装的气瓶,充装前应按规定置换去瓶内的空气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充装;4)检验期限已过的气瓶、外观检查有重大缺陷或对内部状况有怀疑的气瓶,集中送有永久气体钢瓶检验资格的检测单位按规定进行技术检验与评定;5)发现气瓶内有积水时,充装前应将气瓶倒置,开启瓶阀完全排除积水后方可进行充装;6)未办理产权转移的气瓶,应先办理产权转移的相关手续,然后进行充装;7)经检查不合格的气瓶(包括待处理)应分别存放,作出明显标记,防止与合格气瓶相混淆。经检查合格并已登记的钢瓶,由充装人员移至充装台充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禁止充装:(1)气瓶上沾有油脂,瓶嘴冻结;(2)气瓶的漆色、字样和所装气体不符的;漆色、字样脱落,不易识别气瓶种类的;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的;(3)气瓶漏气,气阀不良及瓶内无余气;(4)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5)瓶体经外观检查有缺陷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6)瓶内压力大于1OMPa的;(7)已经超过检验期限的或有报废标记的;(8)非自有气瓶和末办理注册登记的气瓶.4.2.4.2.2气瓶充装后的检查操作规程充装气体后的气瓶,应由专人负责逐只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妥善处理.检查的内容应包括:4.2.4.2.2.1瓶壁温度有无异常.4.2.4.2.2.2瓶体有无出现鼓包、变形、泄漏等缺陷.4.2.4.2.2.3瓶阀和瓶口连接处的气密性是否良好,瓶帽和防震圈是否齐全完好.4.2.4.2.2.4颜色标记和检验色标是否齐全并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阀门检修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九月调研考试政治(含答案)
- 广告专业综合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茂名阳台花园施工方案
- Unit 1 Wish you were here单元检测(含解析) 译林版(2019) 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 物流运输合同协议
- 禁毒宣传进校园安全教育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市铁路第一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
- 人社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 渔业执法技术手段-洞察及研究
- 冶金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 2025年广西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炎症性肠病的饮食护理措施讲课件
- 物业公司廉洁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成都市酒店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 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黑龙江学位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AI大模型驱动的智慧供应链ISC+IT蓝图规划设计方案
- (2025)语文单招考试试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