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辛弃疾.ppt_第1页
贺新郎辛弃疾.ppt_第2页
贺新郎辛弃疾.ppt_第3页
贺新郎辛弃疾.ppt_第4页
贺新郎辛弃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课 贺新郎 老大那堪说 辛弃疾 导入新课 被称为 词中之龙 的南宋词人辛弃疾 平生以气节自负 以功业自许 一生力主抗战 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他的词题材广阔 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在苏轼的基础上 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 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后人遂以 苏 辛 并称 辛弃疾是一位热血诗人 他的词中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他是中国诗词史上最杰出的作家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 1140 1207 字幼安 号稼轩 历城 今山东济南 人 南宋爱国词人 21岁参加抗金义军 不久即归南宋 他力主抗金 屡受打击 隐居上饶达20年 曾短期被起用 但不受重视 抱很而终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 而以豪放为主 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 有 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纪念馆 辛弃疾墓 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 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 在宋词乃至整个词史上都占据着最崇高的地位 一 生平和思想 辛弃疾 1140 1207 字幼安 号稼轩 济南历城人 祖父辛赞 在金为亳州谯县令 父文郁早亡 辛弃疾幼年随祖父生活 其生平大体可分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 南渡之前 辛弃疾从小读书 受业于著名学者刘瞻 辛赞虽仕金 但未忘故国 在辛弃疾心中播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 沦陷区人民的痛苦生活更加深了他对金人统治的憎恨 后辛弃疾组织义军参加耿京起义 进行抗金斗争 辛弃疾得知叛徒张安国谋杀耿京 投降金人后义愤填膺 组织五十名壮士 突袭金兵大营 活捉张安国 并押回建康 斩首示众 这一传奇式英勇事迹盛传一时 轰动南宋朝野 从此他就留在了南方 第二时期 南渡初期 辛弃疾南归后只担任过一些闲散官职 但他的爱国热情不减 积极建言献策 乾道元年给孝宗上 美芹十论 乾道六年又给宰相虞允文上 九议 全面 精辟地分析了形势 提出了进取方略 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干 乾道八年 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 有政绩 淳熙二年 辛弃疾出任江西提点刑狱 镇压了茶商军 因功加官 此后又历任京西转运判官 湖北 江西 湖南安抚使 转运使等职 在整治地方 惩办贪官 平定暴乱 发展生产方面颇有成绩 淳熙八年冬 他被诬以贪污等罪名革职 第三时期 赋闲生活 辛弃疾退居上饶的带湖和瓢泉 过了近二十年的赋闲生活 他给居室起名 稼轩 并以此为号 写下了一系列激越奋发 寓意高远的作品 形成了他的文学创作高潮 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第四时期 晚年再起 宁宗嘉泰三年辛弃疾被起用 次年 受宁宗召见 问以北伐大计 但并未重用 将其改任镇江知府 辛弃疾一方面积极备战 一边又劝韩侂胄不可草率冒进 宁宗开禧元年 因与韩意见不合而遭弹劾罢官 回到瓢泉 其理想壮志彻底破灭 开禧二年 韩侂胄北伐 大败而归 开禧三年 朝廷为了借重辛弃疾的威望挽救危机 诏命辛弃疾为试兵部侍郎 辛弃疾上章辞免 后朝廷又决定起用他为枢密都承旨 此时辛弃疾已重病卧床 不久便抱恨溘然长逝 辛弃疾的主导思想是儒家 他是一位军事家 战略家 政治家 是一位颇富英雄气质的战士 他一生最突出的思想是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 他也接受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同情百姓疾苦 力主薄赋轻徭 同时 辛弃疾也对儒家的某些陈腐迂阔观念表示不满 辛弃疾对理学思想有一定兴趣 他不但与朱熹交往 朱熹病逝 他冒风险为文哭吊 甚至还作诗讲论义理 但他并未成为一名理学家 辛弃疾和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交往甚密 对佛道也有所涉猎 但并未真的成为佛道徒 二 辛词的思想内容 词是辛弃疾最主要的文学创作形式 也是他取得成就最高的领域 邓广铭所编 稼轩词编年笺注 是最完善的本子 共收词六百二十六首 辛词内容十分丰富 无意不可入 无事不可言 第一 爱国词 爱国抗金贯穿了辛弃疾的一生 这也就成为他词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突出的主题 辛词中没有留下直接表现他南归前参加起义军的金戈铁马生活的词 但有几首追忆这段生活的词 塑造了这一时期词人的自我形象 如 鹧鸪天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回忆往日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涯 表达慷慨豪迈的报国壮志和意气奋发的英风豪气 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辛弃疾一直壮志未酬 故其爱国词更多表达报国无门的悲愤 如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上片写清秋之中自己的苦闷 下片连用三个典故 抒发自己的抗金壮志 表达了自己忧国伤时的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再如 贺新郎 下阕 事无两样人心别 辛弃疾还有不少借登临 怀古来评议时政 陈述恢复大业的词作 如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上片写痛苦的回忆和令人悲伤的现实以及对故国的思念 下片着重抒情 写自己抗金爱国的情怀和坚定的意志 第二 农村词 辛弃疾有长期的赋闲生活 写下了为数不少的农村词 如传诵的名作 清平乐 西江月 这些优美的田园词描绘了江南农村清新秀丽的自然景物和一派安定和乐的生活景象 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辛弃疾还写了一些以诗酒自娱 以山水自赏的作品 如 沁园春 争先见面重重 贺新郎 问何物能令公喜 水调歌头 盟鸥 带湖吾甚爱 以及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等 这些词貌似闲适 实则蕴含着牢骚与怨愤 第三 爱情词 辛弃疾的爱情词不多 但也不乏儿女柔情 其情词不论有无寄托 都写得形象 生动 如其 祝英台近 晚春 代一女子自述伤春惜别之情 清平乐 春宵睡重 写一女子对久别丈夫的思念 恋绣衾 看似写一弃妇 实则自述 尤其是名作 青玉案 元夕 完全摆脱了偎红倚翠的老调 立意高远 感情健康 辛词的艺术成就 意象的选择自然景物 多有一种奔腾耸峙 不可一世的气派如 峡束苍江对起 过危楼 欲飞还敛 水龙吟 绮丽的幻想 个性化的夸张和拟人化表现 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辛词的艺术成就 扩大内容 拓宽题材公所作 大声鞺鞳 小声铿鍧 横绝六合 扫空万古 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其秾纤绵密者 亦不在小晏 秦郎之下 刘克庄 辛稼轩集序 辛词的艺术成就 苏轼是以诗为词 辛弃疾是以文为词1 语言更加自由解放 变化无端 不复有规矩存在 2 形式松散 语义流动连贯 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 3 广泛地引用经 史 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 成句和历史典故 写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1188 岁末 陈亮顶风冒雪 跋涉数百里 从浙江永康去到江西上饶探访多年不见的好友辛弃疾 二人同游鹅湖 共饮瓢泉 长歌互答 极论世事 辛弃疾 祭陈同父文 两人畅所欲言 共同居住了十天才分别 别后二人曾作 贺新郎 同韵词多首反复赠答 这首词即是其中之一 写作背景 此次会合本有着明确的主旨 即讨论新形势下抗金恢复的可行性与具体规划 而收复中原正是辛弃疾梦魂萦绕的目标 因此其兴奋自不待言 辛弃疾已被朝廷废弃多年 且当时的身体状况并不太好 激动之余 对前途也不无担忧 只要当政者不改变其一贯的投降路线 则虽有大好时机仍将蹉跎而过 两位词人的多年经历已经给予他们深刻的教训 在这样的情势下 词人表达的感情是慷慨悲凉 奔放而郁勃的 格调悲壮沉雄 发扬奋厉 赏析课文 上片 写友情前四句 拿陈登 陈遵作比 说明作者与陈亮思想一致 情投意合的深厚友谊 中三句 写他们旷达的胸怀与不慕富贵荣华的高尚情操 后四句 写他们为国事担忧而发的恢宏议论以及因无人响应而产生的牢骚 赏析课文 下片 论国事前四句 从抗战派与投降派的尖锐矛盾出发 对投降主义批判 中四句 通过千里马的遭遇 揭露了投降派坚持屈辱求和打击抗战派的反动政策 后四句 男儿到死心如铁 补天裂 表达了他们争取祖国统一的决心 感情特征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以情感人 古今中外的优秀诗作 无不充溢着激情 辛弃疾的这首词也是如此 辛弃疾与陈亮 都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 怀有恢复中原的大志 但南宋统治者不思北图 因而他们的宏愿久久不得实现 当时 辛弃疾正落职闲居上饶 陈亮特地赶来与他共商抗战恢复大计 二人同游鹅湖 狂歌豪饮 赋词见志 成为文学史上的一则佳话 感情特征 辛弃疾的这首词 就是当时相互唱和中的一篇佳品 词中 作者坚持抗战恢复大业的热情和对民族压迫者 苟安投降者的深切憎恨饱含笔端 浸透纸背 正如周济所云 稼轩不平之鸣 随处辄发 有英雄语 无学问语 词人的这种慷慨悲凉的感情 又是运用健笔硬语倾泻出来的 因而英气勃郁 隽壮可喜 写作特点 即事叙景与以情为中心的就景叙情不同 是以叙事为主干 以抒情为血脉 以写景作为叙事的烘染或铺垫 这首 贺新郎 词的上片颇采用了即事叙景的艺术手法 在追忆 鹅湖之会 高歌豪饮时 以清冷孤寂的自然景物烘染环境氛围 从而深刻地抒发了词人奔放郁怒的感情 辛弃疾以忠愤填膺的抗战志士秉笔作词 其胸中沸腾的激情难以遏抑 不免直泻笔端 我病君来高歌饮 数句 叙两人会谈时情景 积雪惊堕 状述二人谈吐的豪爽 孤月窥窗 衬映夜色的清寂 写作特点 在这里 抗战志士火一样的热情和刚直狂放的性格同积雪惊堕 孤月窥窗的积雪惊堕 状述二人谈吐的豪爽 孤月窥窗 衬映夜色的清寂 英雄志士一同饮酒高唱 雄壮嘹亮的歌声直冲云霄 竟惊散了楼头积雪 在这里 抗战志士火一样的热情和刚直狂放的性格同积雪惊堕 孤月窥窗的清寂冷寞的环境氛围 形成了尖锐的对照 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