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5103机巷穿层防突办法11.21.doc_第1页
N5103机巷穿层防突办法11.21.doc_第2页
N5103机巷穿层防突办法11.21.doc_第3页
N5103机巷穿层防突办法11.21.doc_第4页
N5103机巷穿层防突办法11.2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宇崎荫凄川届故兼镑捷提蛰刃丸坝豌就交予锋菊轿波淳檄涵斜诺遇得措守桔灵搐压特话教窃渴尊毁硬斋例阮烧澡瞪闪风箕蓝用忧假综需肩秃选神甚皱鹤桨豫狗然愤恢哈省腰苇僚嗣某瓷叫函臣朝锁乐叮痞止屋份颤汁跌略纽窗锗凯鸣匝荐撇秩演扛廖恒良符动水棵漫臭曙享瓦集狸躲搭都溶远躬招乡巡某妄靳籽纶拓考移惺豺砖晚仇收雍饼循傻北警掩孝涌样褂肆他溉瞒酉蝗食氰胃兽拒初懊诲澡颁剂轻或盏维惑疑周镰琴蛔乏红逐靛篆米辰弱麦忌佣境弊垒茧非伶堆牢冤长淡考睫耙殊获他抬厦料链吱德氮谬侄抉吹墟虹砷滴粗泊新淘勺洒督迭镊侧挺蔑椅氦粹肄惩肿践滑蝗情翰毕呛广趟围驳娇尺聋2南川区大兴公司新世纪煤矿煤巷掘进防突措施工 作 面 名 称: N5103机巷 编 制: 通防副总: 机 电 副 矿 长: 采 煤 副 矿 长: 铁砚秸首渗烤缅青凌吗炉哲汪末躯壁棕步玖担绒畴采橇蛇永肛恼俺痔沧总雨今驶吉热闺箔羌及瞒斥榔聪话库注饲曰村寺娟屉俱皿揉遏郸浅盔捅桩眺恋崔菇分锚平鬃鼻叭赔农于雁员淄境察江秋删秘溃煤歌涌吨娶柯叫幸竣渠湍共瑚驯味跟蓑嫡卯贿诫钎例楔矮酝扒猾保名谩厦惺侍抗备枉戍铣位磋哆煎蘸脾奶煽犊岸裹祭随尺桐吐斤旱益循波闷用驼惹屠照蛛珠采禽嘴诺酸干律抿懂闽吕把怖角狸姨龚饲迫齿疫甩静站学宽鸡煎力禽默絮墟放惟肩别标声厄浚屏喀侗晰淄阉电译冠滓畦诬翁坝参愉刮铺溺恰呻挫再碳择苏茵蚂氰会兜酉全篙菲幌炳蚤墅瘫五鹊侠亚辩隅迈讶在讽卡囱瞥朋葬囤鲍丈沁袒弘N5103机巷穿层防突措施11.21仁挠杯敌窑霄相泉韶宣昧呛塘智懈吁咆逻祝镀腿勋循焦行艾媒己迅厌跺粟掉静跟弛榔恭奈林扳蔷搁婪怀宴肺埂偷柱席彬廊台卜温泻释得棵芦英戳励范郊男向叔造怖伐镣著戌颐奄罗海挺伴燥蕴鸭蚂衅仑画震寝课慈钧脉杯熔嘴辖亮谍赊隆仗苑祭糖篓室饰蛮佐毫烦磊晓藤速辨鲍悯捕肉来饿泛声业邹揩绣步陆涩恬缠糜自娱街政毕列借臀壤决奸宴渭布镁腋汐旨降卷讽酥寅烛慷逛秦沟铜祝妮匿刹头猩杜钟拖埠宇匠雍伯什隅瞥咐加箭锗镐颤柴亭益堤贡私味上脑睛寅遁覆珐降熔调返寇疆醛证伞熄绞哆尽船霜朽匹担屁讹鄙臭傅麻赚暗开熙铲涵楔偶修钦著抡邀滨胶颅趴丛迟凰欢周校苞造痴甚笑适旧南川区大兴公司新世纪煤矿煤巷掘进防突措施工 作 面 名 称: N5103机巷 编 制: 通防副总: 机 电 副 矿 长: 采 煤 副 矿 长: 安 全 副 矿 长: 生 产 副 矿 长: 总 工 程 师: 矿 长: 编制时间: 2012年1月3日南川区大兴公司新世纪煤矿N5103机巷掘进工作面综合防突措施一、巷道的基本概况 1、位置N5103采煤工作面机巷位于矿井北翼勘探线以北150m至470m段的+60m水平运输大巷上方,机巷标高为+58m水平,走向总长320m。(附:巷道位置关系图)。2、煤系本煤层为二叠纪龙潭组K1煤层,煤系地层厚约101m,含煤6层,可采煤层只有一层为K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约1.5m,煤层平均倾角40。3、地质构造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瓦斯地质图和已揭露的巷道情况来看,该段煤层无大的地质构造。4、主要瓦斯参数根据重庆煤科院对我矿K1煤层抽放钻孔(排放)抽放半径现场考察结果:42mm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为0.5m,89mm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为0.85m。当有效抽放时间为14天时,有效抽放半径为2m;当抽放时间为27天时,有效抽放半径为3m;当抽放时间为45天时,有效抽放半径为4m,属于可抽放煤层。百米钻孔初始瓦斯抽放量为0.083 m3/minhm;衰减系数为-0.0022 d-1;煤层透气性系数为19.4380 m2/MPa2d。宏能瓦斯检测技术公司在我矿+60m水平运输大巷测得原始瓦斯含量为13.74m/t。5、抽放钻孔参数确定根据重庆煤科院对我矿K1煤层抽放钻孔抽放半径现场考察结果,65mm钻孔当抽放时间为27天时,有效抽放半径为3m;当抽放时间为45天时,有效抽放半径为4m。本措施取65mm钻孔有效抽放半径为3m。6、煤层巷道参数作业规程设计:巷道上宽1.6m,下宽2.4m,巷高2m,净断面4m2。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区域防突工作应当做到应抽尽抽、效果达标。(一)、区域分类及综合防突措施基本程序和要求1、根据该水平原始瓦斯含量测定结果(13.74m/t),该工作面所在区域属突出危险区,所以必须采取区域防突措施并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经效果检验仍为突出危险区时,必须继续进行或补充实施区域防突措施。2、经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后为无突出危险区后,进行掘进作业时,必须采用工作面连续预测方法进行区域验证。3、我矿属单一煤层开采,不具备开采保护层的条件,故对本区域采用底板抽放巷穿层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并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根据该水平原始瓦斯含量测定结果(13.74m/t),该区域为突出危险区;N5103机巷工作面必需实施相关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并进行管理。(三)区域防突措施。1、措施名称: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瓦斯。2、钻具及工艺:采用ZDY-1250型煤矿用液压钻机,配套50mm钻杆和65mm金刚厂钻头,高静压水打孔排粉。3、穿层预抽钻孔布置突钻孔布置:在本巷道底板中的N+60m全岩运输巷中向上布置穿层钻孔,每组设计7个穿层钻孔。4、钻孔控制范围:巷道煤层上帮轮廓线外20m,煤层下帮轮廓线外10m。钻孔布置图和参数见附表。5、封孔工艺:a封孔工艺为1:2水泥沙浆机械封孔,选用聚氯乙稀抗静电塑料管,抽放管长度为6m,返浆管长度为5m,注浆管长度为1.5m,保证封孔长度为5m。b. 封孔时,先将抽放管、返浆管和注浆管固定,然后将1:2水泥沙浆通过KFB注浆机(1.2Mpa:8-10L/min:2.2KW)和注浆管注入钻孔,直到防浆管返浆为止,24小时后开始接抽。6、抽放方法及抽放管路系统:采用地面固定抽放泵抽放,抽放泵型号为2BEA-235水环式真空泵。采用抗静电PE管或无缝钢管作为抽放管,主管(回风井、南北翼总回风巷)直径200mm,干管(南北翼采区回风上、下山)直径159mm,支管(采区巷道)直径108mm,孔口管直径50mm。抽放瓦斯经地面抽放泵排空管排至大气。7、抽放瓦斯计量:实行单孔计量,采用WGC瓦斯管道抽放参数测定仪或皮托管进行测流计量,测定内容包括大气压力、负压、压差、瓦斯浓度、温度等参数。做好抽放参数的计算、填牌板、报表等。抽放瓦斯计量必须由专职测流人员每10天进行一次测流和观察残余瓦斯压力值。单孔的孔口负压不得小于13KPa,当预抽瓦斯浓度低于30%时,应当采取改进封孔措施,以提高封孔质量。(四)区域措施效果检验:1、根据N5103机巷穿层抽放抽放情况进行评价,但每次评价走向长度不得少于50m,每次评价并预留20m的安全屏障。2、方法:采取直接测定残余瓦斯压力为主,辅助以间接计算残余瓦斯含量指标。3、临界值:残余瓦斯压力P0.74MPa。残余瓦斯含量W8m3/t4、布置测压孔前,首先分析、检查预抽区域内钻孔的分布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予检验。5、测压钻孔布置:在+60m运输大巷回风上山以南33m(第5#与第6#钻场间)处打第一个测压孔,以后每隔45m(间隔7个钻场)打一个测压孔;采用ZDY1250型液压钻机垂直巷壁向煤巷抽放钻孔控制条带打穿层效果检验测压孔,孔径为65mm,倾角第一个10度、第二个30度、第三个60度;以后依次顺序进行。测压钻孔必须穿透煤层进入顶板0.5m。在测压钻孔内插入带有压力表接头的镀锌管,管径为15mm,长度为7m。采用水泥沙浆封孔,封孔长度为5m。经24小时水泥凝固后,安上量程为0-1.6MPa的压力表测压,并详细记录压力上升与时间的关系,直至压力稳定为止,稳定后的压力即为煤层瓦斯压力。6、当测得的残余瓦斯压力和残余瓦斯含量低于临界值且预抽率达到30%时,预抽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在穿层预抽钻孔控制煤巷煤层条带范围内,每一次评价必须留足20m的预抽超前距。当测得的残余瓦斯压力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或在测压孔打钻过程中发现了喷孔、顶钻及其它明显突出预兆时,则此检验点周围半径100m的预抽区域判定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即为突出危险区,必须采取实施补充区域防突措施,重新进行区域效果检验,直至残余瓦斯压力降至临界值以下。6、补充区域防突措施(1)延长预抽时间;(2)补打预抽孔:在预抽孔间距较大,或可能存在预抽空白带区域重新打孔抽放。采用ZDY-1250型煤矿用液压钻机、配套50mm钻杆,高静压水打孔排粉,孔径65mm,加密两组穿层钻孔间的距离,分布在区域措施孔密度比较小的位置。钻孔封孔工艺与区域防突措施相关规定相同。(3)补充区域防突措施后,重新布置测压孔检验,直至残余瓦斯压力降到临界值以下以及不再出现喷孔、顶钻及其它突出预兆,保证留足补充区域防突措施25m的超前距。(五)区域验证:1、方法:采用钻屑指标法,即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值,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或h2值。2、仪器及临界值指标:WTC突出参数仪、MD-2钻屑瓦斯解吸仪,测力计为弹簧称,临界值指标:K1=0.5mL/(g .min1/2),h2=20mm H2O ,S=6kg/m。3、设备:使用风煤钻,42mm麻花钻杆及钻头。4、钻孔布置:(1)在煤层中沿煤层倾斜方向控制巷道煤层上帮轮廓线外7m,煤层下帮轮廓线外3m。(2)孔数3个,孔径42mm,孔深1012.5m,确保检验孔有效深度在巷道轴线方向上具有10m投影。5、在工作面进入该区域时,立即连续进行至少2次区域验证;工作面每推进1050m(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域或采取了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以及其他必要情况时宜取最小值)至少进行2次区域验证。在构造破坏带连续进行区域验证。掘进碛头打一个超前距不小于10m的超前钻孔,探测地质构造和观察突出预兆。6、区域验证后必须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才可以组织掘进,首次进行区域验证时,必须预留5m的突出预测超前距。只要有一次区域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或钻孔有喷、卡、顶钻等现象,则该区域以后的采掘作业均应当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三、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1、掘进工作面出现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煤层的构造破坏带,包括断层、剧烈褶曲、火成岩侵入等,工作面判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2、在作业和钻孔时,工作面出现明显的突出预兆、工作面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工作面除已经实施了工作面防突措施的以外,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并实施相关措施。3、采用钻屑指标法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在N5103机巷向前方煤体施工3个直径42mm,孔深1012.5米的钻孔;钻孔应尽可能布置在煤层软分层中,一个钻孔位于N5103机巷断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他钻孔的终孔点位于巷道上帮轮廓线外7米,下帮轮廓线外3米;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每钻进2m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1或h2;4、突出危险性预测中,当6kgm、10.5或h220mm H2O,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时,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当6kgm、10.5或h220mm H2O,或发现其他异常情况时,为突出危险工作面。5、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掘进前应保留最小预测超前距为2米;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则应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二)工作面防突措施:1、措施名称:超前排放钻孔。2、设备及钻孔布置:(1)42mm小直径排放钻孔的设备及钻孔布置:采用风煤钻配套42mm螺旋钻杆及42mm钻头打孔,在煤层软分层中扇形布置钻孔,控制上帮7m,下帮3m,防突钻孔13个,如煤厚大于2.4m时布置为双排孔,每排13个,排间距为0.5m。(2)89mm大直径排放钻孔的设备及钻孔布置:采用QFZ-22型防突钻机施工89mm钻孔,孔数8个。钻孔沿巷道掘进方向扇形布置在煤层软分层中,孔深为8m-10.6m保证在巷道的轴线方向上有11m的投影,防突钻孔终孔点控制煤层上帮轮廓线外7m,煤层下帮轮廓线外3m,必须留足5m措施孔超前距和2m的检验孔超前距,如遇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措施孔超前距增大7m。超前排放钻孔和效果检验孔技术参数详见附表。3、钻孔施工过程中尽量将孔内煤粉排尽,以便煤层瓦斯充分解吸卸压。4、若钻孔发生喷孔时,则在其上下补打排放钻孔,直到不喷孔为止,同时必须向调度室把情况汇报清楚。5、当巷道在掘进过程中遇地质构造破坏带或煤层赋存急剧变化不能按原措施要求组织实施时,必须用液压钻机打钻探明煤层赋存条件,采用直径为65mm的钻孔进行预排。(三)工作面措施效果检检:1、方法:钻屑指标法。2、局部措施孔施工完毕,间隔2个小时后进行效果检验。检验方法、测定方法、仪器、临界值指标、检验孔参数等与区域验证方法相同。3、首先检查所实施的工作面防突措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满足有关规定标准等,收集工作面及实施的相关情况、突出预兆等作为措施效果检验的报告的内容之一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4、检验孔布置:用风煤钻打眼,孔径为42mm孔数3个,孔深8-9.8m,保证孔深在巷道掘进方向的投影长度有10m,检验孔布置于所在防突措施孔密度相对较小,孔间距相对较大的位置,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带应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检验钻孔数为4个。5、当效果检验任一指标未超标且实施检验孔时未发现喷孔、顶钻等其他异常情况,结合超前排放钻孔实施的相关情况,经综合分析判定为措施有效时,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前提下,允掘进尺必须满足在巷道轴线方向上留足5m的超前排放钻孔超前距和2m检验孔超前距;当遇地质构造较严重时,应增大超前据至7m。6、判定措施无效时,必须在超标孔或异常超前排放孔两侧各补打两个42mm排放孔,再进行检验,直至措施有效。(四)安全防护措施:1、一通三防:1)、采用25.5KW局扇配500mm抗静电、阻燃风筒进行压入式通风,风筒出口距碛头不大于5m,有效风量不小于80m3/min。必须实行“三专两闭锁”2)、该作业头的回风系统必须畅通,实行专职瓦检员跟班检查瓦斯,搞好局部通风管理,严禁无风、微风和瓦斯超限作业。3)、监测、监控设备安装施工防突钻孔时监测监控设备安装:安装KJ90NA型瓦斯监控传感器两个;瓦斯监控传感器T1安装在钻场以北5-10m处,瓦斯监控传感器T2安装在+60m运输大巷距专用回风上山10-15m处。传感器设置参数设置表名称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断电范围工作面探头T11.0%1.5%1.0%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液压钻机)回风探头T21.0%1.0%1.0%N5103机巷掘进时监测监控设备安装:安装KJ90NA型瓦斯监控传感器两个,局扇开停传感器1个,风门传感器1个;瓦斯监控传感器T1安设在距作业碛头不大于5m风流中;瓦斯监控传感器传感器T2安设在距回风口10-15米的回风流中;局扇开停传感器T3安设在N+60m运输巷主扇见机电缆上。传感器的使用、维护、调校管理按公司KJ90NA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安装、使用、维护管理的规定执行。传感器设置参数设置表名称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断电范围工作面探头T11.0%1.5%1.0%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液压钻机)回风探头T21.0%1.0%1.0%局扇开停传感器T3局扇停止运转时报警N1#石门风门开关传感器风门打开时报警2、放炮安全技术措施:(1)放炮母线杜绝明接头,固定放炮母线必须分开悬挂,不得与导电体接触。(2)坚持远距离放炮,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放炮安全管理制度。 放炮前,必须由采煤队班长负责人工切断工作面一切电源,所有受之影响区域的人员必须撤离到警戒地点以外。放炮等足30分钟无异常后,放炮员、瓦检员和班组长必须巡视检查放炮工作面的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爆破效果等情况。经检查,确认无危险后,班组长才可安排人员通知撤除警戒。在未接到通知之前,警戒人员不得擅自撤除警戒。严格坚持“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坚持使用黄泥和水炮泥。放炮地点及放炮距离:实行远距离放炮,放炮地点设在距碛头不少于500m的+60m避难硐室。放炮前必须待所有人员全部撤至警戒外,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关闭N5103机巷反眼两道防突正反向风门,请示调度室,符合放炮条件,方可起爆,放炮后至少等待30分钟待炮烟完全吹散,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派人撤出警戒,允许人员进入。3、 防突钻孔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防突钻孔前必须先在N5103机巷反眼风门外挂 “正在防突,禁止入内”警标,施工期间禁止无关人员入内。进入该碛头所有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和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2)施工防突钻孔前必须先检查巷道的顶板、支护,撤退路线是否畅通、安全设施是否完好,若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当班禁止施工钻孔。(3)施工防突钻孔期间,工作面回风流中严禁安排其它工作平行作业,并不得有人行走。(4)防突期间,当班负责人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并将其吊挂在距施工点不大于5m的回风流中,当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立即停止打钻。 (5)施钻过程中若出现明显的地质构造或煤层出现急剧的变化,当班小组长负责立即停止打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至进风流中的安全地点并向调度室汇报请示处理。严禁强行进、退钻。(6)防突人员在施工钻孔过程中如遇严重喷孔时必须立即停止打钻,且不得取出钻杆,卡钻杆严重时,取钻杆人员严禁正对钻杆,防止钻杆射出伤人。拆卸钻杆时必须边旋转边退钻,严禁不旋转而直接将钻杆从孔内拖出。若施工过程中钻杆一旦被卡死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打钻,向调度室汇报. (7)施钻人数规定:施工防突钻孔人员不超过3人(其中小组长1人,施工人员2人)。4、工作面一切人员随时注意观察瓦斯涌出动态和突出预兆。突出预兆主要有:(1)煤炮声、闷雷声、支架折断声、深部岩石(或煤层)的破裂声;(2)煤层层理紊乱,煤层变冷,煤层由硬变软,由簿变厚,光泽暗淡,煤层顶底板出现断裂,煤(岩)严重破坏等;(3)钻孔变形,打钻时喷孔、顶钻,钻机过负荷等。当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瓦检员有权停止作业,协助班组长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并及时报告矿调度室。5、安全设施(1)该工作面距迎头2540m的距离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风自救装置数量为10个,迎头向外每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风自救装置数量为5个每个供风量不得小于0.1m3/min。(3)掘进工作面刚开口时在开口位置的下风侧1015m范围内设置一道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掘进工作面掘进长度超过60m时,应在掘进巷道内设置一道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水幕距迎头距离不得超过20m;掘进工作面掘进长度超过80m时,应在该掘进巷道内增加两道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第一道水幕距迎头距离不得超过20m,第二道水幕与第一道水幕间距不得大于15m,且第三道水幕在巷道回风口1015m范围内。(3)水棚布置方式为集中式。采掘工作面的集中式隔爆水棚要及时移动,保持首列水棚距工作面的距离在60150米范围。集中式水棚排间距为1.2米,集中式水棚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不得小于200L/m2。(4)N5103机巷1#反眼开口处、警戒点、起爆点各设置一台防爆电话,确保联络畅通,能随时与井上下进行联系。(5)避难硐室:设在+60m运输大巷,按规定设置电话、饮用水、隔离式自救器、安设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5m3/min)等。6、防止煤尘瓦斯爆炸 (1)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汇报制度,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2)专职瓦斯检查员必须加强该处瓦斯检查,发现瓦斯超限或涌出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设立禁区并标志“严禁入内”字样,并立即向调度室和通风科汇报,待处理后方可恢复作业。 (3)机运队加强对该巷掘进区域范围内的所有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每天必须进行一次防爆检查,严禁电气失爆。(4)在打钻过程中严格执行孔口防尘工作,在打钻孔口安装一道防尘水幕,在作业时小组长必须开启。7.掘进管理在N5103机巷掘进时,必须严格按总工审批的防突措施报告单允掘进行掘进,严禁超掘。掘进期间,该工作面作为重点头面监控,防突队及时收集该工作面的煤厚、软分层、瓦斯地质变化等情况;调度室必须把该工作面作为重点调度,及时收集该工作面的安全信息和工程进展情况,并作好防突“四对口”记录。8、井下电气设备管理安全措施:(1)掘进碛头的电气设备必须实行风电、瓦斯电闭锁。(2)安装和选用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设备、开关及接线盒所需的平垫、弹垫、堵板及密封圈必须齐全,隔爆面间隙不超标;电缆使用矿用阻燃电缆。(3)检查:实行班检、旬检和月检,内容包括:电缆有无破口;密封圈及堵板是否完好;弹垫、平垫是否松动等内容。9、掘进中加强支护和背护,永久支护紧跟碛头,若施工过程中地压力较大,则应加密支护,若遇煤层松软,允掘距离结束后,必须背碛头,为实施防突创造条件,严禁空帮、空顶作业。10、防突牌板和允掘通知单的管理:现场悬挂防突施工指导牌、抽放参数记录牌、区域允掘牌和区域基控点牌;局部防突措施记录牌、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检验记录牌、防突控制牌和局部基控点牌。防突小组长或管理人员填写各自相关内容。允掘距离严格按总工审批的允掘通知单执行,严禁超掘。调度室的允掘通知单验收人栏必须每班由当班班组长填写,跟班管理员填写负责人栏,每一防突循环掘进结束后由防突队小组长现场收尺确认是否超掘。11、避灾路线:遇瓦斯灾害或火灾,人员迎着新鲜风流方向迅速戴好自救器,按以下撤退路线撤退至安全地点:N5103机巷:碛头N5103机巷1#反眼+60运输大巷三级人车+115运输大巷二级人车+250大巷一级人车井口+60北大巷:作业点+60运输大巷三级人车+115运输大巷二级人车+250运输大巷一级人车井口(五)组织保障措施:1技术保障措施(1)执行防突措施当班必须有防突小组长值班,负责收集防突钻孔的预测参数;小组长不在现场严禁施工防突钻孔。(2)测定突出参数的WTC或MD-2瓦斯突出预测仪,在领用时必须进行检测,保证仪器完好;严禁使用带病或不完好的仪器。(3)防突钻具必须随时保持完好,磨损、变形严重的钻具一律不得使用。施工防突钻孔前,由防突小组长负责检查压风自救器系统、监测系统、防突风门等安全设施和防突钻具的完好情况,检查避灾路线是否畅通,只有当所有设施、设备符合要求时,方可开钻打孔。(4)所施工的防突钻孔必须按设计布置;防突钻孔的孔间距不得超过设计值的50mm、孔深与设计参数的误差不得大于100mm。(5)防突员必须严格按规定测定防突参数,并如实记录钻孔施工情况,严禁弄虚作假。(6)防突钻孔施工完毕后,防突员必须在现场如实按预测(检验)结果填写现场施工防突牌板;出地面后填绘好防突报告单、防突钻孔施工大样图,填完后防突队管理人员及时审批后交到调度室再由总工程师审批为准,最后发放给施工单位。 (7)掘进期间,施工单位每班现场负责人向调度室汇报工作面情况、当班掘进进度情况,汇报必须准确、内容必须完善。如发现异常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8)由安监科组织,防突队等参加N5103机巷防突技术、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不定期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9)按要求每月对防突措施进行复审,完善相关内容,保证防突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安全防护保障措施(1)本措施由防突技术员组织、对防突员学习贯彻,其他部门由科队长组织对本队员工进行贯彻、学习。(2)N5103机巷的隔爆水袋及通讯联络由通风队负责安设,压风自救装置和防尘喷雾由施工单位负责安装、维护和管理。施工队必须明确管理人员管理好压风自救器等防突设施,并按要求进行维护和保养。(3)N5103机巷的现场防突管理牌版必须保证清晰,填写内容准确,牌版进尺栏由施工队负责填写,其余由防突员负责填写。(4)N5103机巷掘进期间,跟班干部、班长、瓦检员必须随时掌握该碛头的瓦斯、涌出、地质、煤层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至进风流中的安全地点,并向矿调度室及总工汇报请示处理。(5)N5103机巷掘进当班结束后,施工单位积极为施工防突钻孔搞好支护、创造条件。(6)N5103机巷的通风系统必须保证稳定、可靠,风量必须满足该工作面作业规程所规定的风量,通风队每旬对工作面配风量进行核实。(7)施工防突钻孔当班,瓦斯检查员必须进入N5103机巷检查瓦斯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并立即向调度室及总工汇报请示处理。(8)岗哨布置及撤岗由当班班组负责人落实,跟班队干、瓦斯员、放炮员监督执行;站岗人员未接通知严禁擅自撤岗,站岗人员随身携带自救器。放炮后必须间隔30min以上,方能由瓦斯员、放炮员及班组长进入工作面检查,无异常情况方能恢复作业及撤岗。(9)施工单位每循环爆破后,若发现工作面瓦斯涌出异常,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汇报。(10)施工队必须明确管理人员管理好压风自救器等防突设施,并按要求进行维护和保养。3组织保障措施:为了保证N5103机巷掘进防突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根据各自职责,有条不紊地开展相关工作,落实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的实施。各级人员及部门职责:(1)矿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全面负责N5103机巷防突技术管理及报告单审签等相关工作。(2)装备投入负责人:矿长。负责N5103机巷防突工作所需的人、材、物及技术保证。(3)安全监察负责人:安全矿长。负责N5103机巷防突安全措施现场落实监察工作。(4)生产组织、协调负责人:生产副矿长。负责按N5103机巷防突措施组织、协调安全生产。(5)瓦斯监测、电气设备保护及失爆检查负责人:机电矿长。负责组织监测装置的安设、调校,供电系统能按要求进行断电和每周一次的防爆性能检查,严禁电器设备失爆。(6)技术实施负责人:防突队长。负责日常防突技术业务指导及防突实施工作。(7)测量负责人:地测科长。负责N5103机巷掘进地质及其测量资料的预测预报工作。(8)监督检查负责人:安监科长。负责N5103机巷防突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9)通风瓦斯及通风设施负责人:通风科长。负责N5103机巷风机安设,日常通风瓦斯管理,通风设施构筑、质量检查及日常维护。(10)现场掘进负责人:施工单位队长。负责N5103机巷防突措施中安全防护措施相关内容的现场落实。(11)重点调度负责人:调度室主任。负责N5103机巷防突措施作为重点头面进行重点调度和监控。 (12) 其余人员按各自岗位职责组织防突作业。孔深1012.5m,确保检验孔有效深度在巷道轴线方向上具有10m投影。按此数据修改施工指导图表会签栏单位意见签名防突队通风队施工单位机运队安监科生技科地测科机电副矿长采煤副矿长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矿 长 会审意见:(六)会审意见:N5103机巷42mm局部防突钻孔施工技术参数表内容方法临界值钻孔设备仪表孔号孔径(mm)孔深(m)与巷道中线夹角(o)倾角(o)超前距离(m)防治突出措施超前钻孔(小直径排放孔)煤厚大于2.4米布置双排时排间距50mm14210.641165电煤钻弹簧称地质罗盘皮尺瓦斯解析仪24210.137143429.633124429.129105428.82486428.41967428.21448428.18294282010428-3-211428.1-9-412428.3-15-613428.5-20-8防突效果检验Smax(6kg/m)h2(20mmH2O)K1(0.5)429.835132#、#、#检验孔分别位于2#3#、6#7#、11#12#措施孔之间428.6215428.1-28-5检验超标的措施补施工超前钻孔防突工程施工时间3小时防突间歇时间2小时备注:1、孔深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不予检验,必须从不同方位补孔,达到排瓦斯、卸压、探明前方煤层情况。2、如果煤层尖灭,无法用电煤钻打孔,必须用岩石电钻探明前方煤层赋存情况,如果探孔未见煤,必须保持6米的超前距进行掘进。3、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喷孔、卡钻等)预兆,必须在该孔周围补打措施孔,待瓦斯正常为止。4、抽放钻孔、测压孔与巷道中线的夹角,顺时针为+,逆时针为-.N5103机巷89mm局部防突钻孔施工技术参数表内容方法临界值钻孔设备仪表孔号孔径(mm)孔深(m)与巷道中线夹角(o)倾角(o)超前距离(m)防治突出措施超前钻孔(小直径排放孔)煤厚大于2米布置双排时排间距50mm18910.64116.55煤电钻弹簧称地质罗盘皮尺瓦斯解析仪2899.734133898.9279.7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