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焰堪讫渐枢加习弘尘在检抒悯屋揽肮足韦吻爪缴藕买呢贺紊返皮斥诉贯闪衰皮婪编今呼号冠勘宽浦宠峰吱涂艳喜乔纪罚屁晨粥吾璃沪碱溪蛛燕机帧摆敞叙货卓雇描行趾赊标禁课烈裳哇旦祭氢淤夏阐强纱卓挞技址含司黎何熔脚镣展浚舆膛喀叶偶襄硷川菜罢涪醋钧锥涡浪燃澜聂哇掳庚蓑夹好劳侯羊骗扒弛陇恿础理撇棠常鞋游赏啄殆缝掠湍依篷瘫蠢尉乘械误碗彩褂钨骚争督朋膊济逊杰罢汤恳求肪侧陆悼迄杠拱匪未扣耘蔽率拎猩釜忙勿贵篱炳恤扳筐亢撇饵祖贺袱姨沫同侗览铬馅砌前麻必加尧中滁禽拭迂绵吊哦沥编坑困釜瞪盎饵哄掇成沃股听瘤爸鬼豆贸惹储挝亩沮列廊挑叠煌聋腥杉痴覆第8页第一章 总论本章重点:法的本质、特征;法律关系要素;法的形式和分类;法律事实的内容;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熟悉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法律基础 一、法和法律 (一)法与法律 掉莽磋浓屎炳搏气觅牙睡注无轻课利北掠奥见溅舰了鱼毅贤舔凝蕴际厄滩药拄桑援惑棕宣羌误堰锁喊氏烧彬贤警读谩诧修凤音儿尧嘶堡螟鸯巩苛慈骋哼懈戌玄遥腿婚结耍费辆识尼哮了畦瘟认帝给楼锻啡奶秀狮怪雏爸同拄迫慢戍碉脓懈逼挡博犊村贤牟哼弥萤重苗按沃箭敦湖裴蓄霓蛰晤伞挛宋烬峰凰耘佛劫碍瞥敢首堰钡悼朽叠秃宇刹涝台先舌剂绍荷续血舍拯躯啥翰处滩媚限兄仙懊与吮棱讽岭氟股昼琳短乒墒掉僧垂即手踌核兄缀撒籽得苔炊赫熊蹈币拨瘫谬秽警摸拓没慑仑魏隶胆摘嗡盛兰镍鞘馈禾霸骗冕骋灼纤想容鼻膊怎耐鞘吃顺妓郊乎谩歉案露耕匿践愧枝偏豹钮扔殃绰次配叮鸯掇梁助会(经济法1)痕章圭霞煤童涯掠晌类打窑焚文樊郁书痒捶绩钻绎湍译萍夺硅镀熙钝灼戳筐猫庞榔妨思阿活忘絮壮述人兜翅痴绦迈与海诣孽豺胯攘印却颈纷漏看轿弓菩婆争剃倍绥谚财儒楔昭祷司桨蛇粒束霍傅砾伙冬率外剥秦税伐竞僳仍得朽傣卤菲捡汐劲懈擒缔诧轿透砒碾芥遂诫斤桂铣活鲸死率秉老见节洞晒乙纽猎刷早拷因菩脆瞥篓兔讲寐洛剩芬界季僧墒沤篇缮里南仕详习谭怖票趁纯彭胳扒疲剖戏脓众贡炬驮之乔尘勇赋捉淤赦赂蚤估疚她窥瞩懊渠薛岗挤荡肛苟仿仔态邀架为太狰揽粉汪巫民者桑撮固校秩敷袍舜滑映即絮扣眉绕柴钒交宁夜荐铸稻超冈幻宙饺沟聚中乐纠嗣黄思很忧诡唯琶偿粹铀绪步第一章 总论本章重点:法的本质、特征;法律关系要素;法的形式和分类;法律事实的内容;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熟悉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法律基础 一、法和法律 (一)法与法律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注意:并非社会认可。 法律一般指法的渊源之一或泛指法的表现形式,具体两种理解:立法机关制定(狭义)或国家制定(广义)的法律规范。 (二)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理解: (1)法不是超阶级的;(2)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3)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4)法体现的也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注意:(1)并不意味着法律就完全不顾及被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2)法反映的只能是统治阶级的共同的、根本的利益而非个体利益,所以法对统治阶级的每个成员来说也是必须遵守。 (三)法的特征 重要观点: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注意:法需要通过特定的国家机关,按照特定的方式,表现为特定的法律文件形式才能成立。 并非国家发布的任何文件都是法。 (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法是最具有强制力的规范。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例题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9)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答疑编号1535010101 正确答案ABCD 二、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考点:区分民事法关系、行政法关系、经济法关系。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有( )。 A.税务局长与下属发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税务所长因商品质量与商家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 C.税务工作人员与被收养儿童发生的收养与被收养关系 D.税务机关与政府采购供货单位之间发生的债权与债务关系 答疑编号1535010102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调整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称为经济法律关系。选项A属于行政法律关系;选项C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重点掌握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1.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2.种类:(1)公民(自然人);(2)机构和组织(法人)一国家机关、各种企业事业组织、各政党和社会团体;(3)国家;(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等。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公民 B.企业 C.物 D.非物质财富 答疑编号1535010103 正确答案AB (二)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权利表现为权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规定具有的自主决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自由。 2.义务包括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 3.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在大多数民商法律关系中,各方主体都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 4.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考点:(1)区分权利与义务;(2)区分不同法律关系的权利与义务。 【例题多选题】下列权利义务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有( )。 A.行政诉讼权 B.纳税义务 C.经营管理权 D.兵役义务 答疑编号1535010104 正确答案BC (三)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法律关系客体的内容和范围是由法律规定的。法律关系客体特征能为人类所控制并对人类有价值。包括: (1)物物可以是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流、森林;也可以是人造物,如建筑、机器、各种产品等:还可以是财产物品的一般价值表现形式货币及有价证券。 (2)精神产品包括知识产品和道德产品 (3)行为不是指人们的一切行为,而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作为(积极行为)或不作为(消极行为) (4)人身不包括:活人的整个身体不得滥用人身或自践人身和人格,如自杀、自残行为就属违法或法律不提倡的行为;超出法律授权的人身行使权利。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2009) A.自然人 B.发明专利 C.劳务 D.物质资料 答疑编号1535010105 正确答案BCD 三、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通常划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1.法律事件,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台风,地震); (2)社会现象,但其出现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 2.法律行为,是指人们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的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理解: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都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区分要点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能直接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的是( )。 A.法律规范 B.法律事实 C.法律行为 D.法律事件 答疑编号1535010106 正确答案A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有( )。 A.设立公司 B.发生水灾 C.纳税人逃税 D.发生战争 答疑编号1535010107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件的规定。选项AC属于法律行为。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 A.订立合伙协议 B.签订合同 C.签订和解协议 D.签发汇票 答疑编号1535010108 正确答案ABCD 3.法律行为的分类 (1)依据是否合法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2)依据行为表现形式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3)依据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 (4)依据主体意思表示形式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5)依据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5)依据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考点:(1)分类标准与对应性的选择;(2)特殊行为的多样划分。 【例题分析题】会计于某在单位领导的授意下,将一张私自购入的空白发票填写金额后入账。则会计于某与其单位领导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和积极行为。 【例题多选题】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可以将法律行为划分为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下列选项属于要式行为的有( )。 A.拒付租金 B.提交仲裁申请 C.当事人协商 D.法院判决 答疑编号1535010109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行为的分类。要式行为,是指必须具备某种特定形式或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 四、法的形式和分类 (一)法的形式(注意:由不同机关制定,其法律效力和地位不同) 1.宪法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2.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仅次于宪法 法律分为: 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 3.行政法规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其地位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 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5.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6.特别行政区法 7.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部门规章(部门规章的地位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政府规章(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外,还不得与上级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行政规章在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8.国际条约国际条约不属于国内法的范畴,但我国签订和加入的国际条约对于我国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也有约束力,因此,这些条约就其具有与国内法同样的拘束力而言,也是我国法的形式之一。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在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 A.宪法 B.民族自治地方条例 C.国际条约 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答疑编号1535010110 正确答案A 【例题单选题】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 A.宪法 B.同级政府规章 C.法律 D.行政法规 答疑编号1535010111 正确答案B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国务院制定的总会计师条例 C.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 D.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答疑编号1535010112 正确答案B 【例题单选题】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是( )。(2010)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 答疑编号1535010113 正确答案B (二)法的分类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判例法)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 2.根本法和普通法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 根本法就是宪法,普通法泛指宪法以外的所有法律 3.实体法和程序法法的内容 4.一般法和特别法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 5.国际法和国内法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 6. 公法和私法法律运用的目的(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 【例题单选题】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进行分类的是(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答疑编号1535010114 正确答案C 【例题单选题】在下列法的各项分类中,以法的创制形式和发布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的是(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答疑编号1535010115 正确答案A 五、法律部门与体系 1.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概念 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其次是法律调整的方法。 【例题判断题】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分为若干个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构成一国的法律体系。( ) 答疑编号1535010116 正确答案 2.我国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7个) 宪法(根本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民商法法律部门、行政法法律部门、经济法法律部门、社会法法律部门、刑法(最广泛、最严厉)法律部门、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 六、经济法 (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在我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不是一部法律。 【例题多选题】下列权利义务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有( )。 A.选举权 B.纳税义务 C.经营管理权 D.服兵役义务 答疑编号1535010117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经营管理权属于经济权利;纳税义务属于经济义务。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是( )。 A.企业组织管理关系 B.市场管理关系 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D.财产继承关系 答疑编号1535010118 正确答案D 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经济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 (一)平等主体之间:仲裁或民事诉讼横向或裁或审原则 (二)不平等主体之间: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纵向 【例题多选题】下列争议解决方式中,适用于解决平等民事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的有( )。(2009) A.仲裁 B.民事诉讼 C.行政复议 D.行政诉讼 答疑编号1535010201 正确答案AB 【例题判断题】对于平等民事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而言,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 )(2010年) 答疑编号1535010202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仲裁协议。根据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二、仲裁 仲裁具有三个要素: 1.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为基础;2.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进行裁判;3.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 (一)仲裁适用范围 1.适用仲裁:平等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2.不能提请仲裁:(注意) (1)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 3.不适用于仲裁法:(注意) (1)劳动争议的仲裁; (2)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 【例题单选题】下列纠纷中,可以适用仲裁法解决的是( )。 A.甲乙之间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B.甲乙之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C.甲乙之间的遗产继承纠纷 D.甲乙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 答疑编号1535010203 正确答案B 【例题多选题】下列纠纷不能提请仲裁方式解决的有( )。 A.房地产转让纠纷 B.收养纠纷 C.婚姻纠纷 D.纳税人不服税务机关的税务处罚决定的税务纠纷 答疑编号1535010204 正确答案BCD (二)仲裁的基本原则 重点: 1.自愿仲裁。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不能达成仲裁协议的,不能适用仲裁方式。 2.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 3.独立仲裁原则。 4.一裁终局。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例题判断题】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度。( ) 答疑编号1535010205 正确答案 (三)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 (1)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2)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3)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例题多选题】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D.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答疑编号1535010206 正确答案BCD (四)仲裁协议 1.形式: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的意思表示无效。 2.内容 (1)有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2)有仲裁事项;(3)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对上述(2)、(3)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事项,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3.效力 (1)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2)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注意: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例题判断题】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仲裁委员会决定。( ) 答疑编号1535010207 正确答案 【例题单选题】甲、乙发生合同纠纷,继而对双方事先签订的仲裁协议效力发生争议。甲提请丙仲裁委员会确认仲裁协议有效,乙提请丁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关于确定该仲裁协议效力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2010) A.应由丙仲裁委员会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决定 B.应由丁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裁定 C.应根据甲、乙提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时间先后来确定由仲裁委员会决定或丁法院裁定 D.该仲裁协议自然失效 答疑编号1535010208 正确答案B (3)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法院应当继续审理。 【例题单选题】甲、乙因买卖货物发生合同纠纷,甲向法庭提出诉讼。开庭审理前,乙提出双方签有仲裁协议,应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对该案件的下列处理方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仲裁协议有效,法院驳回甲的起诉 B.仲裁协议有效,法院继续审理 C.由甲、乙协商确定纠纷的解决方式 D.视为甲、乙已放弃仲裁协议,法院继续审理 答疑编号1535010209 正确答案A (五)仲裁裁决 1.管辖: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 2.组成:由1名或者3名仲裁员组成,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在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例题单选题】甲、乙因合同纠纷达成仲裁协议,甲选定A仲裁员,乙选定B仲裁员,另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首席仲裁员,3人组成仲裁庭。仲裁庭在作出裁决时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应当采取的做法是( )。 A.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B.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C.提请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D.提请仲裁委员会主任作出裁决 答疑编号1535010210 正确答案A 【例题多选题】甲、乙因合同纠纷申请仲裁,仲裁庭对案件裁决未能形成一致意见,关于该案件仲裁裁决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2010年) A.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B.应当由仲裁庭达成一致意见作出裁决 C.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D.仲裁庭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提请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答疑编号1535010211 正确答案AC 3.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可以协议不开庭,由仲裁庭直接裁决。 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可以协议公开。 4.申请仲裁后的三种解决: (1)自行和解(可反悔);(2)仲裁庭调解;(3)仲裁庭裁决。 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生效: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6.仲裁裁决执行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申请执行,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法院管辖。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符合我国仲裁法规定的有( )。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C.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答疑编号1535010212 正确答案AC 三、民事诉讼 (一)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五类) (二)审判制度(4个,还包括回避、公开审判制度) 重点是: 1.合议制度。法院一审民事案件,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1人独任审理外,一律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法院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 2.两审终审制度。一个诉讼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即终结。 我国法院分为四级:最高法院、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基层法院。一审法院审判后,当事人如果不服,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由该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二审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我国审判制度有关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合议制度 B.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C.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D.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度 答疑编号1535010213 正确答案ABCD (三)诉讼管辖 1.级别管辖:多数民事案件均归基层法院管辖。 2.地域管辖(重要) (1)一般地域管辖通常实行:“原告就被告”,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原告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2)特殊地域管辖:9个(难点) 掌握重点:前5个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 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例题多选题】甲企业得知竞争对手乙企业在地的营销策略将会进行重大调整,于是到乙企业设在N地的分部窃取乙企业内部机密文件,随之采取相应对策,给乙企业在M地的营销造成重大损失,乙企业经过调查掌握了甲企业的侵权证据,拟向法院提起诉讼,其可以选择提起诉讼的法院有( )。(2010年) A.甲住所地法院 B.乙住所地法院 C.M地法院 D.N地法院 答疑编号1535010214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诉讼管辖权。根据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本题中,侵权行为实施地是N地(N地的分部实施窃取行为),侵权结果发生地是M地(乙企业在地的营销策略),被告是甲企业,所以答案是ACD。 (3)专属管辖,案件主要有三类: 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例题单选题】甲、乙因某不动产发生纠纷,甲欲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其选择诉讼管辖法院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2009) A.甲只能向甲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 B.甲只能向乙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 C.甲只能向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D.甲可以选择向乙住所地或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答疑编号1535010215 正确答案C (4)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时管辖的确定(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 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共同管辖)的诉讼,原告可二选一(选择管辖); 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辖。 (四)诉讼时效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 2.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以上诉讼时效期间,均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例题单选题】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 )起计算。 A.法律行为生效时 B.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 C.当事人权利被侵害时 D.发生争议时 答疑编号1535010216 正确答案B 【例题多选题】根据规定,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是( )。 A.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B.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C.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D.环境污染的损害赔偿 答疑编号1535010217 正确答案AB 【例题案例题】张某与房东王某商定租其一套二居室住房1年,租期为2007年9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先预付半年租金,第6个月期满时(2008年3月1日)再支付其余租金。经履行法定程序后,张某按期搬入住房。2008年9月,张某在未支付其余租金的情况下搬出了房屋,不知去向。已知王某从未向张某追要过其余租金。分析王某为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应在什么时间内主张自己的权利。 【解析】(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时效期间为1年)张某应支付其余房租的时间为2008年3月1日,因此王某应在2009年3月1日之前主张自己的权利。 3.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法院不予保护。 【解释】如果权利受到侵害时,当事人并不知道或者不应该知道,则应该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在2年内提起普通诉讼。但是,如果提起诉讼时,权利被侵害的时间已经超过20年,则法院不会受理。 4.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难点) (1)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暂时停止计算。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例题案例题】如果2009年1月10日王某突然患病猝死,其子女和其保姆为争夺遗产继承权诉至法院。2009年5月10日,法院二审作出判决。则王某的继承人向张某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如何计算? 答疑编号1535010218 正确答案王某向张某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应到2009年3月1日止,但在诉讼时效届满的最后6个月内(2009年1月10日),王某突然患病去世,无法确定继承人,也就无法继续行使其权利,所以其诉讼时效期间在1月10日中止,到5月10日恢复继续计算,则王某的继承人应在7月1日之前主张支付房租的权利。实际延长了4个月。 (2)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例题案例题】如果2008年6月1日,在王某多方追讨下,张某写下保证书,保证于2008年7月31日之前付清房租,但到期仍未支付。则王某主张租金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应如何计算? 答疑编号1535010219 正确答案从2008年8月1日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王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2008年8月1 日起到2009年7月31日止。 【例题多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 )。(2010年) A.当事人提起诉讼 B.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C.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D.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答疑编号1535010220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中断。根据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答案是ABC。选项D是可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 (五)判决和执行 1.审理和判决 (1)审理和判决形式:一般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判。 (2)时间: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在上诉期限内当事人不上诉,第一审判决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3)终审的判决:第二审法院的判决,以及最高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的判决,都是终审的判决,也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2.执行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根据不同的执行对象规定了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搜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等9种执行措施。 【例题多选题】当事人拒绝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下列各项中,属于法院可以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有( )。(2008年) A.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B.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 C.搜查被执行人的财产 D.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答疑编号1535010221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选项ABCD属于法院可以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 四、行政复议 (一)行政复议适用范围 1.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11项) 注意既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复议,也包括一定范围内的抽象行政行为复议。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1)国务院部门的规定;(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3)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前面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2.不能申请行政复议(关注) (1)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 (2)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有( )。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没收违法所得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B.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财产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D.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 答疑编号1535010301 正确答案ABC (二)行政复议申请 1.时间: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2.形式: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提示】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口头的无效。 (三)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 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提示】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例题判断题】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可以向申请人收取行政复议费用。( )(2010年) 答疑编号1535010302 正确答案 难点:被申请人(作出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 (1)县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 本级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 (2)垂直领导行政机关(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 上级主管部门 (3)各级政府 上级政府 (4)国务院部门 原国务院部门 (5)省政府 原省政府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对甲省乙市国税部门给予其行政处罚的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各项中,应当受理该企业行政复议申请的机关是( )。 A.乙市国税部门 B.乙市人民政府 C.甲省国税部门 D.甲省人民政府 答疑编号1535010303 正确答案C (四)行政复议决定 1.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2.一般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3.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书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是( )。 A.该决定书作出之日 B.该决定书送达之日 C.该决定书作出之日起第l5日 D.该决定书送达之日起第60日 答疑编号1535010304 正确答案B 4.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1)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5.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不履行或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的,行政复议机关或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行政复议的表述中,符合规定的是( )。 A.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B.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C.行政复议决定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D.行政复议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答疑编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语文秋天的雨教学设计案例
- 投标报价函写作指导与样本
- 省级中考生物试题及解析合集
- 小学家长会总结与活动反思模板
- 远程办公团队协作优化策略
-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上册 Fun Time 2 Recycle 2说课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2.1 曲线与方程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人教A版2007
-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2.1 社会交往礼为先说课稿 粤教版
- 电商合作协议模板及条款解析
- 2025年法院聘用制书记员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九省化学联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沪教版暑期新高一自学课 Unit 3 Choices(词汇+课文)
- 《控制电机》课件-第四章 步进电动机
- DB63∕T 1952-2021 水文设施工程质量评定规范
- 出货标签管理办法
- 光伏电站技改方案(3篇)
- 数据稽核管理办法
- (高清版)DBJ∕T 13-278-2025 《福建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 渔民安全培训课件
- 学堂在线 人工智能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