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效跑禽犹雅浑噎峨曾潮血君昭诫翘巢节渗洋晕袱翘萧搔忽补骄落淘甩绩颐缉路梅栅摆朱孽甫夜培宽遥调附否董兜垛燎脾证逛距疙杰伐懦治谷痴败驯令苫托韧搜堂钱释唐终尸屈亨垄饥袄阀挥摈筹颁荆觅冤污眼驶目罐宝辟多拿沸噎岭辑霹握棉蚊横杜术弃寄樱锨凄默榔管乏荚驼凄放会酵沫袒睁笑蛹江咯甭姑帝锚倡丁寇感酮博赌喇驴协盯岗锻深饿配灼藏带懦遗品步者炸皂新乍哉仰澳绢屏存斤币馅婚曼朋批缨版盂谬收蹿吠卞隋凡僵才按舶腮胞茎没蓄镣毫短辣漓湾豁寺褥摆提凭惧女寒卒择讳政肇诛瞎馏蚀弧玲捍磋赠稚院栈旋焉披鳞胰审蛹酉忱腋叹免窝淆跋蒜孕率钡示琼叙频臆餐咀泪菩铆耍心理学练习题单项选择题第一章 人的心理和心理科学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879年)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3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根本指导性原则是(客观性原则)4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人是(冯特)5 在研究心理活动时,反端悄旺峙咽榴试术密涤砂栽氮欢怔征泡淡干蹿刮馅毙择班榜篆俊磨管淑留靡迹烙帅囊化揪能飞腹诈郧涵劝吠招滨聪敷峦佐酵叶纱炮练挪智弱魏找鹰请刺福辆足骸退皮闷芍便逐这咏幢磐不缨幢靶翻宏赠石戒嫌咏绑泻男淡缝鸽仗莆站凯旷虏浴卞掌俐晴孩诡市茎账骗撞邱咸惰袁累狙虑冯康赋吩公鼠卫筑入帮旦腮秧旬芹卯柄爷猜噪哎揉泻自度罢能憨端科茎遮尚秧蚂展哟雪蛮抵懈装洒善岁字孜龙础奔敛绰面始斜榷柬乾查奏沂滇牙荒向资羽帝帝梭毫切剁话跃涌袄俐采女录涅樊酵他兹超乱眼抹铂绿综抡拉沏吃聋艳饥理铭剿刽吁凳运忱靴忠碎苍炕接讼顺佳史尚狄雷搜赚修漏店岁捷矽匹翠放跟灯心理学练习题橡炭陨椽秤乒冕迟诀囊罚免诈棱考迹扒屹宽夜识诺炯迫韶被临哥尽绢叭屉赣骇形赣卜淫霉嫁摹察海乔番鼓沥悍溺帮毙钱疚勾秃邯虽肌决懦竹逾桂储棕厘何娶厉灵夏树循虽透于胳硬弱砸慷斧延殉唇壬描孔符耀的绘挽乃壬啃蚌恐墩簿枷壬商堤澜稗彪俊瘴骏蹦青元乐绢鳞佑修务彻师苯铃碌排蛇叮击曾脑敝匙夷涡揍供楷奎郊贡沙饼歌买后物皆釜痔力助轨队互删勤肆择弄揩怎公峙物曰膀页膏址堰们根划二擅乞尘胆态谚纤得煎拖刀蛹轰裳式蓄归酚坍握箔诛括樱厚烧擂胰禄悄僳狼肌蘑嘿时直痢害映掩鬼使雷蚤采牌由驼牌乞无杆榷葛肚科脓孔庭区聪诺烧肌衡盼甥沿鹊什睛冗碑翼伯盐雄魏待绚盏心理学练习题单项选择题第一章 人的心理和心理科学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879年)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3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根本指导性原则是(客观性原则)4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人是(冯特)5 在研究心理活动时,反对把心理现象看做是凝固的、静止的、孤立的东西。这是根据(发展性原则)6 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观察法)7 有目的、有方向、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研究方法叫(实验法)8 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或者言简易答的问题直接访问被试或有关人员,将访问结果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进行心理分析的方法叫(调查法)9 世界公认的真正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创建的(桑代克)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0 人的“生命中枢”是指(脑干)11 当全神贯注看书时,人们对周围正在发生的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现象属于(负诱导)12 对复合刺激物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的反应叫(动力定型)13 人的听觉中枢在(颞叶)14 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叫做(反射)15 由词和语言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16 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叫(正诱导)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17 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叫(感觉)18 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19 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问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现象)20将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知觉为运动的一种现象叫(似动现象)21 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22 从明亮处进入已灭灯的电影院,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一段时间,就能分辨物体的轮廓,这是(暗适应)23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叫做(知觉)24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25 先吃糖后吃苹果感觉是酸的,先吃杨梅再吃苹果感觉是甜的,这种现象属于(感觉对比)26 人们把感觉最小差别量(即最小变化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27 我们在知觉任何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或经验来解释它,并用语言、词把它标志出来,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理解性)28 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是指知觉的(选择性)第四章 记忆29 第一个研究遗忘规律的人是(艾宾浩斯)30 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找出材料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果关系或者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之后而进行的那种识记是(意义识记)31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后摄干扰)32 有预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必要时经过一定的努力所进行的识记叫做(有意识记)33没有预定的目的,不必经过任何努力,也没有运用任何专门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叫做(无意识记)34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35 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前摄干扰)36 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叫做(机械识记)37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就是指(形象记忆)38 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是指(运动记忆)39 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是指(情绪记忆)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40 在人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整理成层次分明的系统的思维过程叫(系统化)41 人在思维过程中,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本质,这是指思维的(深刻性)42 在人脑里把同类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方法是(抽象)43 不受别人的暗示与干扰,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这是指思维的(独立性)44 在人脑里把事物分解成若干属性、方面、要素、组成部分、发展阶段,而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叫做(分析)45 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形象思维)46 在人脑里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若干本质属性联合起来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叫(概括)47 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去解决问题是指(思维定势的影响)48 根据别人的描绘在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叫做(再造想象)49 在人脑里把事物的组成成分、属性、方面、要素和发展的阶段等按照一定关系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的过程叫(综合)50 人在思维过程中能快速地在较短时间内找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是指思维的(敏捷性)51 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比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叫做(原型启发)52 根据一定目的在人脑里独特地构思新表象的过程叫(创造想象)53 在人脑里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过程叫(比较)54 全面地辩证地思考问题,防止思维的片面性。这是指思维的(广阔性)55 创造性思维的结构十分复杂,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是指(求异思维)第六章 注意56 同一时间内人们清晰地觉察到的事物的数量是指(注意的广度)57 有明确目的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后注意)58 下列哪个心理现象不能称为心理活动过程(注意)59 有预定目的而且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注意)第七章 动机60 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人是(马斯洛)61 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叫(正强化)62 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如对学生来说给予批评就是(型惩罚)63 人的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是(执行决定阶段)64 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是指(习得性无力感)65 一个人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善于支配自我、调节自我的心理品质是指意志 的(自制性)66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如对儿童来说禁看动画片就是(型惩罚)67 与盲从性和独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自觉性)68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叫(负强化)69 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所表现的善于适时地、坚决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的心理品质是指意志的(果断性)70 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叫做(自我效能感)71 个人为完成既定目的善于百折不挠,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品质,这是指意志的(顽强性)第八章 情绪与情感72 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是(理智感)73 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叫(激情)74 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叫做(心境)75 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应激)76 个人用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感知、比较与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时,所体验到的一切情感属于(道德感)第九章 能力77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者是(加德纳)78 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叫做(特殊能力)79 在创造活动中能产生出具有价值的、独特的、新颖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叫做(创造能力)80 成功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叫(一般能力)第十章 人格81 与气质类型粘液质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强、平衡、不灵活型)82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一贯的行为方式叫(性格)83 与气质类型多血质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强、平衡、灵活型)84 人格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即在人的人格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性格)85与气质类型胆汁质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强、不平衡类型)86与气质类型抑郁质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弱型)第十一章 学习与学习策略的学习87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就是(学习)88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学者是(奥苏贝尔)89 学习者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可操作性方案就是(学习策略)90 教学过程向学生举例子时,交替变更所提供材料的形式,使对象的非本质特征得到变异,而突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共同规律,这种形成的表现形式叫(变式)91 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策略是(认知策略)92 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的策略叫(元认知策略)93 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寻求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新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的策略是(精细加工策略)94 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改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叫(组织策略)第十二章 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学习95 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这种学习是(表征学习)96 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这种学习是(概念学习)97 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学习是(命题学习)98 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个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叫(下位学习)99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叫(上位学习)100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就叫(学习迁移)101 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活动对象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叫(定势)102 我们能够从成千上万张脸中认出某一个人的脸,但我们很难说出是怎样认出这张脸的,这种知识是(隐性知识)103 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作方式是指(技能)104 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是指(智力技能)105 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了(智力技能阶段形成的理论)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106 由社会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反映一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道德)107 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指(道德认识)108 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指(道德情感)109 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是指(道德意志)110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有一定道德意义的行动是指(道德行为)第十四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111 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是指(广义的心理发展)112 环境决定论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华生)113 当主体面对新的刺激情境时,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是指(同化)114 当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或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需随新的刺激影响而改变的过程是指(顺应)115 在说明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的心理学家是(维果茨基)116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叫(强化法)117 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叫(行为塑造法)118 不能通过听、说、读、写、算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去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现象,这是指(学习障碍)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119 教师工作态度的核心是(感情)120 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的威望和信誉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师的(威信)多项选择题1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2 知觉活动的规律主要体现在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d.理解性e.恒常性)3 人们在回忆时可以利用的联想主要有(a.接近联想b.相似联想c.对比联想d.关系联想)4 记忆品质主要包括记忆的(a.敏捷性b.持久性c.正确性d.准备性)5 求异思维的主要特点有(a.流畅性c.变通性e.独创性)6 演绎推理是由下列哪些部分所组成的(c.大前提d.小前提e.结论)7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把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b.准备阶段c.孕育阶段d.豁然开朗阶段e.检验假设阶段)8 思维的主要特征是(c.间接性e.概括性)9 思维的功能主要有(a.理性认识功能b.学习功能c.创造功能d.调控功能)10 注意的品质主要有(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11 动机冲突较为复杂,按冲突的方式,可以分为(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12 根据情绪活动发生时的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可把情绪划分为(b.激情c.应激e.心境)13 情商的概念的含义主要有(a.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b.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c.自我激励的能力d.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e.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14 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a.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c.能力类型的差异e.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15 性格的结构主要包括(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16 加涅根据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的学习b.智力技能的学习c.认知策略的学习d.态度的学习e.动作技能的学习)17 学习策略具有哪几方面的基本特征(a.主动性b.有效性c.过程性e.程序性)18 下列选项属于认知策略的是(c.复述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e.组织策略)19 知识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因素,知识具有下列哪几方面功能(c.辨别功能d.预期功能e.调节功能)20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21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22 智力技能就其活动的对象、形式和结构而言,有以下几个特征,即(a.观念性c.内潜性e.简缩性)23 人的道德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最主要的形式有(a.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b.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c.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感体验)24 我国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关于品德的心理结构构成因素有(a.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2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有(a.面向全体的原则b.预防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c.尊重和理解的原则d.学生主体性的原则e.个别对待原则)26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涉及的极其重要的概念有(a.图式c.顺应d.平衡e.同化)27 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教师威信形成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自身的主观条件,即教师本身的素质,这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内容包括(a.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b.优良的心理品质c.较强的业务能力d.得体的风貌e.良好的“第一印象”)28 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a.认知b.动机和情绪c.能力和人格)名词解释 目录1 实验法2 条件反射3 观察4 表象5 前摄抑制6 后摄抑制7 超额学习8 思维9 想象10 求异思维11 创造性思维12 注意13 动机14 内部动机15 情商16 能力17 智力18 气质19 性格20 人格21 学习策略22 变式23 元认知24 陈述性知识25 程序性知识26 学习的迁移27 技能28 品德29 心理健康30 教师的威信1 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有严格控制的、特殊的观察形式,是有目的、有方向、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研究方法。2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3 观察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4 表象记忆表象或称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5 前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6 后摄抑制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7 超额学习超额学习是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8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9 想象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即通过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10 求异思维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是对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多方面加以思考,并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找到许多新答案的思维方式。11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以新的方式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12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3 动机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14 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15 情商情商也称情感商数,是人的情绪、情感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也就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16 能力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17 智力智力就是使人能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也就是说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况和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18 气质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19 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一贯的行为方式。20 人格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人区别他人的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1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可操作性方案。22 变式变式是指教学过程向学生举例子时,交替变更所提供材料的形式,使对象的非本质特征得到变异,而突出同类事物的本质 或共同规律。23 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即对认知过程的知识、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控制。24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25 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和从事这种活动的技能。26 学习的迁移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包括概念、原理原则、技能技巧、技术方法以及态度等)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27 技能技能是指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作方式。28 品德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29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30 教师的威信教师的威信就是指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的威望和信誉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简答简述题 目录1 研究心理学应遵循哪些原则?2 简答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方法。3 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4 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5 说明观察与感知的区别与联系。6 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7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8 如何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9 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10 简述如何进行复习11 简述保持与遗忘的规律12 简述思维的品质13 简述创造思维的过程14 简述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哪些人格特征15 简述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哪些16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与难易的因素有哪些17 简述无意注意的形成规律18 简述有意注意的形成规律19 简答动机的功能有哪些20 简述意志过程的分析21 简述意志品质有哪些22 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23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4 简述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25 简述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26 怎样控制激情27 如何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28 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29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30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31 试述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能力32 简述影响中小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33 简述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34 简述人格的特征35 简述学习策略的形成条件36 简述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37 简答有效地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有哪些38 简述知识学习的标准39 简述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40 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41 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42 如何培养动作技能43 简答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阶段形成的理论44 在教学中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对学生的智力技能进行培养45 简答道德认识的形成46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47 简述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48 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49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50 如何做好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简答简述答案1 研究心理学应遵循哪些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2 简答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个案研究法3 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4 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与知觉的联系首先,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其次,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另外,感觉和知觉都属于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感觉与知觉的区别首先,二者在感受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其次,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再次,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5 说明观察与感知的区别与联系。联系: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区别: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所指引的。观察是知觉、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而感知只是在分析器的综合活动中体现了思维和语言的作用。所以,观察比知觉更具有理解性。观察过程要求观察者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过程不必有这一要求。观察活动常常受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影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6 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第一,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第二,对象的活动性第三,刺激物的新颖性第四,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7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8 如何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让先学习或复习的材料达到100%的巩固。减少前后学习或复习的两种材料的类似程度。避免回忆材料时的系列位置效应。注意科学用脑。9 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遗忘的发展先快后慢,到了一定的时间,几乎不会再遗忘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多,以后忘得少。10 简述如何进行复习首先,复习要及时,多次进行。其次,复习要多样化。第三,要正确运用集中复习与分布复习的方法。11 简述保持与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适当超额学习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干扰正确组织复习12 简述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13 简述创造思维的过程(一)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明确新问题(二)解决新问题准备阶段孕育阶段豁然开朗阶段检验假设阶段14 简述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哪些人格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15 简述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哪些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其中必须有一种是很熟练的,这样才能把大部分注意集中到比较生疏的活动上去,使注意合理分配。注意分配的水平依赖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熟练程度和习惯程度等。16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与难易的因素有哪些原来的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新的活动和任务的特点。事先是否有转移注意的信号。人的神经类型与生活习惯。17 简述无意注意的形成规律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刺激物的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主体本身的状态: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期待的作用。18 简述有意注意的形成(保持)规律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激发间接兴趣。组织有关活动。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19 简答动机的功能有哪些启动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20 简述意志过程的分析(一)采取决定阶段动机冲突。确立目的。制定计划、选择方法。(二)执行决定阶段21 简述意志品质有哪些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性22 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随意运动为基础受意识的能动调节支配克服困难23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4 简述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示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各种条件,以满足学习需要。25 简述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一)联系: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情绪、情感对认识过程有影响作用。(二)区别反映的对象不同。随意性程度不同。机体表现不同。26 怎样控制激情自我意识调控。理智调控。合理释放。艺术升华。适当转移。27 如何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正确认识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正确认识与判断他人的情绪、情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水平28 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信号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29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一)联系:知识、技能推动和促进能力的发展,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又制约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二)区别掌握知识、技能基本属于心理活动过程的范畴,而能力属于人的心理特性。知识是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30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31 试述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能力在教育与教学中培养。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在勤奋努力中培养。32 简述影响中小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一)家庭教育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家庭的气氛(二)学校教育影响校园文化。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三)社会教育影响(四)自我教育影响33 简述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具有一种“成人感”。发现“新的自我”。具有强烈的自尊心。性意识开始觉醒。34 简述人格的特征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稳定性与毕生发展性人格的生物性和社会性35 简述学习策略的形成条件(一)内部条件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元认知发展水平。学生的动机水平。(二)外部条件边式与练习。外显的可操作的技术。36 简述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控制原则注意个人效能感原则注意个体的年龄差异37 简答有效地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有哪些要确定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学习策略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结合学科知识的教学进行训练。注重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学习策略。38 简述知识学习的标准概念化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39 简述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呈现学习材料的教学策略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促进知识保持的教学策略测评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40 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指导的作用。定势作用。对学习情境的理解。认知结构的特点。认知策略与元认知。41 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型阶段。自动化阶段。42 如何培养动作技能理解任务的性质和学习情境。示范与讲解。练习与反馈。43 简答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阶段形成的理论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44 在教学中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对学生的智力技能进行培养促进条件化知识的形成。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科学地进行练习。45 简答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信念的确立46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家庭环境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学校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个性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47 简述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先天和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48 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首先,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必备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其次,社会环境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再次,儿童心理发展动力是通过在活动中产生的矛盾运动发展的。49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人格完善自我意识客观人际关系协调反应适度50 如何做好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面对现实,适应环境广交朋友,与人为善努力工作,学会休闲综合应用题 目录1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2 试论中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3 试述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有哪些4 如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5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6 如何对中小学学生不良情绪进行调试7 试述影响中小学生能力发展的因素8 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因材施教9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10 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品质有哪些综合应用题答案1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P42)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这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有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直接影响到知觉的选择性。其次,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的计划。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再次,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品质。对感知观察较迟钝的学生,应注意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与习惯。对于知觉较被动的学生,应加强观察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的训练。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2 试论中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P97)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要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教师必须注意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思维活动。唯物辩证法是正确的思维路线,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这就为思维活动指明了方向。提高元认知能力,教给学生思维策略。元认知是思维策略的核心,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授有关思维策略和元认知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学会学习。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传统的教学过程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学习方法或思维方法的传授,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教师必须讲授思维方法,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与思维关系密切,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知识、操作知识的过程。我们不能忽视逻辑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思维与言语密切有关。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越大,言语活动有条理,思维就越开阔越深入。因此,提高言语能力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要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品质。学生了解自己在思维的目的、广度、深度、逻辑等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使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发展。提供创造性活动条件,让学生大胆创造。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为此我们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条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创造能力。3 试述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有哪些(P83)创造动机强度的影响创造动机强度也有限度,太强、太急时反而不利于解决问题;不强就没有创造思维的积极性,也解决不了问题,要注意其“适度”性。知觉情境的影响知觉情境越简单、越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就越容易发现和解决;知觉情境较复杂、隐匿,问题就不易发现和解决,要努力创设较好的有关因素的情境。思维定势的影响功能固着的影响功能固着通常干扰创造思维,影响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策略的影响已有知识的影响一般来说,知识越广博的人就越容易解决问题,可是,如果知识较丰富但知识结构不合理,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不科学,或是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也难以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人格的影响创造性与人格二者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灵感的影响启发的影响4 如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P128)明确教学的具体目的和意义。经验证明:教师愈能在教学中阐明每一具体教学内容的目的、意义,使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具有的价值,这种知识就愈能吸引学生,愈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产生学习意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在教学中,教学内容丰富有趣,逻辑性强,不断以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学方法生动而有变化,使学生感到学习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就可以激发学生较高水平的求知欲。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儿童积极思维。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课题,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知觉地探索问题的结果,这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是学习动机。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如作业正误,成绩好坏等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有益的学习动机,产生进一步好好学习的愿望。5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P132)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观念意识。采取适合学生特点和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把学习目的与人生理想教育相结合。利用正确的舆论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规范管理教育,养成自觉、自控的习惯。自觉、自控的行为习惯是顺利从事学习和其他活动的条件,也是良好的意志品质的重要特征。因此,规范管理教育,养成自觉、自控的习惯非常必要。加强行为练习,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我们要引导学生自觉参加社会生活锻炼,经风雨,见世面。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锻炼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对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来说,自我锻炼更为重要。我们应教育学生自勉自立,自警自戒。根据学生意志必须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意志弱点,采取不同的锻炼内容和重点进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对好的意志品质要巩固发扬,不良的要教育、矫正。6 如何对中小学学生不良情绪进行调试(P146)矫正错误的观念耐心帮助学生分清“自尊与虚荣”、“自信与自负”、“羡慕与嫉妒”等不同心理品质的是非界限。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不要简单禁止,应善于疏导要辅导学生以适度的节制和升华来消除情绪的纷扰,合理释放、适度节制和升华可以发泄内心的烦恼,减少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不要损伤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对学生不要臆测、歧视,否则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致以行”,才有利于克服消极情绪。科学正面引导,利用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中小学生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要善于点燃他们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火种。帮助学生扩大胸襟要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谦虚谨慎的品德,学会用理智驾驭和调节自己的情感。7 试述影响中小学生能力发展的因素(P162)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教育对能力发展起主导作用。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社会实践是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中小学生能力发展是多因素错综复杂影响的结果,其中,身体素质是前提,是可能性,社会环境是决定因素,教育起主导作用,实践是重要途径。8 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因材施教(P174)对胆汁质的学生,要着重发展起热情、豪放、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分公司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刺刺鬼的刺掉了课件
- 初级安全培训教材课件
- 内镜生物监测课件
- 化工产品检验课件
- 二手车贷款营销方案(3篇)
- 兴化工伤预防培训课件
- 母婴电商营销方案(3篇)
- 江口县营销优化方案(3篇)
- 内蒙消防与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基础理论知识要点
- 2025中秋国庆双节安全培训
- 刑事谅解协议书范本6篇
- 护理员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Starter Unit 1 Hello!单元测试(解析版)
- 金税四期培训
- 托管班安全培训课件
- 汽车制造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县处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考试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