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工艺调整.doc_第1页
规范工艺调整.doc_第2页
规范工艺调整.doc_第3页
规范工艺调整.doc_第4页
规范工艺调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的目的 规范工艺调整 统一工艺思路 提高工艺技能 职责职责 工程及注塑主管有责任及权力使本作业指导书付诸实施 从事具体工作的是工艺工程师 领班 技术员 工作步骤工作步骤 常见射出成型不良要因与对策常见射出成型不良要因与对策 一一 短射短射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充填量不足1 螺杆已到达最前端1 延长计量行程 2 检查螺杆止逆环 2 射出压力已达最高设1 提高射出压力 定值 2 提高料筒温度 3 提高模温 4 提高射出速度 5 检查浇口和流道尺寸 6 检查喷咀孔径和温度 3 射出压力尚未达最高设1 延长计量行程 定值 2 提高保持压力 3 延长保持时间 2 排气不良1 短射位于流路末端1 改善排气 2 降低射出速度 2 短射位于其它部位1 改善排气 2 增加短射部位肉厚 3 提高射出压力 3 包封现象 1 提高射出压力 2 追加排气机构 3 调整肉厚 改变塑流方向 4 改变浇口位置 5 增加溢流区 改变流动方向 4 迟滞现象1 浇口附近薄肉处短射1 增加肉厚 2 提高射出速度 3 提高保持压力 4 提高模温 5 提高料温 6 改变浇口位置 令薄肉部位不要离浇品太近 7 改变流动方向 令塑流较慢到达薄肉部位 二二 毛边毛边 溢料溢料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过度充填1 毛边出现在浇口附近1 降低射出速度 尤其是通过浇口时的速度 2 毛边出现在分型面1 减少计量长度 且已饱和 提早切换到保压 2 降低射出速度 成其是切换保压前的速度 3 降低模温 4 降低料温 5 降低保持压力 3 浇口附近凹陷但又1 减少计量长度 发生毛边 提早切换到保压 2 降低射出速度 成其是切换保压前的速度 3 降低模温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4 降低料温 5 尝试以上各对策消除毛边后延长保压时间 2 因流阻太大1 毛边又短射 或流路末端1 提高模温 使模腔内压凹陷 2 提高料温 3 提高射速 4 增加肉厚 5 改善塑料流动性 3 锁模力不足1 无过饱和现象1 提高锁模力 4 吻合面间隙太大1 特定位置1 修护模具 5 范本变形 1 提前切换到保压 2 降低保压 3 提高范本强度和钢性 三三 凹陷凹陷 缩水缩水 真空泡真空泡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充填量不足1 全面性的下陷1 延长计量行程 2 检查螺杆逆止环 3 提高射出速度 4 提高保压 5 延长保持时间 6 增加流道和浇口尺寸 7 提高模温 8 提高料温 2 下陷出现在流路末端1 提高保压 尤其是初期 的部位2 提高料筒温度 3 提高模温 4 提高射出速度 5 检查浇口位置 由厚向薄射出 2 有效保持时间不足1 下陷出现在浇口附近1 延长保持时间 或厚的部位2 降低模温 3 降低料温 4 减少浇口断面积 3 表面固化太慢1 厚的部位出现下陷或光泽1 降低模温 2 降低料温 表面层没有形成坚固的固化层 当中心部收缩时会将3 塑料通过厚肉区时减速 使固化层较厚 表面向内拉成下陷 甚至由内向外扩散的热量会将表4 调整肉厚 如肋部减薄 厚薄渐缓 面层再度熔解 而使出现光泽 5 使用低收缩率的塑料 相反的 在厚的部位如果表面层足够坚固 则中心部的6 添加发泡剂于塑料 收缩会形成真空泡 注意 1 2 3 会增加真空泡的发生机会 4 冷却时间太短1 下陷或真空泡是在开模取1 降低模温 出后再发生 2 降低料温 3 延长冷却时间 说明 要解决任何形态的下陷或真空泡 足够的充填都是必需的 不过受限于浇口的位 置和大小 流路的长短 成品的厚薄 模温的分布以及压力的损失等等因素 无法对每个部 位均匀的充填才是真正困难的所在 四四 喷痕喷痕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喷痕通常发生在塑料流动断面由小急剧变大的1 降低射出速度 尤其是发生部位 位置 如由小浇口进入模腔 当塑流由小断面进入2 提高料温 大断面 如速度没有适时降低 则塑流将失去控制般3 提高模温 喷射前进 这些喷进的塑料因温度的下降而与后来流4 增加浇口断面积 入的塑料无法均匀熔合 就呈现出成品外观上的缺陷 5 移动浇口位置 6 避免射料由上向下 五五 接合线接合线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接合线是发生在二股以上的塑料相遇的位置 如果1 提高模温 压力和温度不够 则相遇塑料的圆形先端无法被完全2 提高料温 的挤合 而形成在成品表面的沟状痕迹3 提高射出速度 或移动速度的切换位置 4 提高保持压力 5 移动浇口位置 6 检查排气效果 7 使用较小和较圆的色剂 六六 波纹波纹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当塑流进入较冷的模腔 由于较快的冷却速率 如在1 提高射出速度 较低模温和低射出速度之情形下 使得流动波前靠近2 提高射出压力 如果因压力不足影响速度时 模壁部位也形成固状 这个固化层妨碍了后续流动波前3 提高模温 4 提高料温 5 避免流道太细小 七七 冷料痕冷料痕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在射出机构进料完成 等待次回射出的当中 于喷咀1 提高喷咀温度 的先端或浇口部位产生了冷料 这些冷料在被射出时2 增加喷咀孔径 如未被挡在流道系统的冷料阱或是被再度熔解 则在3 减少松退量 浇口附近将甾下像流星尾巴的痕迹 冷料卡在模腔 如4 检查模具流道系统的设计 果形成塑料的阻碍 则也可能产生类似接合线的不良 5 降低开始到浇口前的速度 6 使用可关喷咀 7 采取进料后射座后退的步履 八八 气泡气泡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射出时 如果塑料混入了空气或包含了太多气体 1 降低松退速度或减少松退量 则成品内部或接近表面会有包气的中空或气包现象 2 提高背压 通常在进料后松退过多或因可塑化机能有问题 如进3 检查塑料颗粒状况 料速度或排气等 时 容易发生 而且它不同于因收缩而4 检查可塑化机构 发生的真空泡 5 检查计量长度是否太长 九九 烧焦烧焦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射出进行中因排气1 出现在流路末端1 降低射出速度 尤其是末端 不及 气体受到绝热 2 改善排气 压缩产生很高温度而 3 减少锁模力 将塑料烧焦 2 出现在包封的位置1 调整肉厚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2 移动浇口位置 3 追加排气机构 4 降低射出速度 尤其是末端 5 减少锁模力 十十 浇口周围的雾状浇口周围的雾状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在浇口 尤其是小浇口 周围高度分子配向的凝固层1 降低射出速度 尤其是通过浇口的时候 强度较弱 如在高速的流动场中 受较高切断力的冲2 增加浇口的断面积 击 则分子链被拉开而形成一些小缺孔 很多的小缺3 移动浇口位置 孔构成了浇口周围的雾状痕迹 让塑料可以顺畅流入模腔 4 提高料温 5 降低模温 十一十一 表层剥落表层剥落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邻近成形品的表面层是在塑料的流动和固化速度不1 检查塑料是否混有异材质 同的情形下 一层一层的堆积所形成 如果因塑料含有2 检查色剂或添加物是否不能兼容 不均匀的成份 或因受过高切断力和过热所破坏 则3 检查塑料是否混有太多水份 这些层与层之间的熔合就会极为不足 4 检查可塑化机构的性能或条件设定 塑料可能没被均匀熔解 5 降低射出速度 6 降低塑料温度 7 提高料温 十二十二 黑点黑点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塑料中含有杂质或不兼容的物质 1 检查塑料是否含有明显的杂质 2 降低回收料的添加比率 3 检查色济或添加物的兼容性 2 塑料在工程中受到污染 1 检查输料管道 烘料桶 2 清理螺杆和加热筒 3 清理热流道和喷嘴系统 注意死角和受损 的地方 3 塑料在工程中受到破坏 1 降低料温 降低温度设定 螺杆转速和背压 2 减少塑料在加热筒的停滞时间 十三十三 焦纹焦纹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塑料因热受损 分子量会降低或甚至发生热分解 1 降低料温 其不仅使成品外观出现银色或棕色的纹状瑕疵外 降低温度设定 螺杆转速或背压 也会降低其强度 2 减少塑料在加热筒中的滞留 1 增加计量延迟时间 2 放慢螺杆转速 延长计量 3 使用小螺杆 延长计量 4 检查周期可否缩短 3 检查流路是否有死角 尖角 磨损或受伤处 1 螺杆和喷咀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2 流道和浇口 3 模腔内成品部位 4 降低射出速度 5 增加喷咀孔径 流道或浇口大小 6 检查色剂或添加物是否不能耐热 尤其是防 火 性材料 7 检查烘料时间和温度 十四十四 银纹银纹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塑料在储存或被加工中 如吸收了水份 则在高温时1 检查材料的干燥是否适当 所形成的水气会受流动波前推挤到模壁 而形成成品2 提高背压 表面银条状的痕迹 3 检查模壁表面是否有水滴 4 检查材料颗粒是否不规则 5 检查材料的包装和储存 十五十五 色纹色纹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色剂在塑料内没有均匀的分散 因色剂的使用或混1 提高背压和转速 合染色方法的不当 或因在成品不同部位有不同的2 提高射出速度 的切断力 都会使成品表面出现色泽差异的瑕疵 3 使用较小浇口 在射出工程中 让塑料均匀熔解的方法也可帮助色剂4 使用较小颗粒的色剂 的分散 5 检查色剂的流动性 熔解性和耐热性 6 使用较小颗粒的塑料 7 增加螺杆的 L D 值 8 使用混练型的螺杆 十六十六 气痕气痕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气体来不及逃逸 被1 出现在浇口附近1 降低松退速度和行程 推往表面 在进料后松 2 使用可闭喷咀 退 也会吸入空气 而2 出现在其它部位1 降低射出速度 尤其通过凹凸部位 在射出时被推往浇口 2 避免尖角和凹凸太深形状 附近的表面 3 提高背压 4 改变浇口位置 十七十七 露纤露纤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在流动场中 长纤维也会沿着流动方向配向 如果塑1 提高模温 料一接触模壁就很快固化 那么朝向模壁的纤维也会2 提高料温 随着被固定住 而因塑料与纤维在收缩率上的巨大差3 提高射出速度 异 使得经过收缩后的成品表面在有纤维的地方会较4 提高保持压力 凸起 收缩少 5 足够的保持时间 6 改用短纤维或粒状纤维 十八十八 光泽与光泽差异光泽与光泽差异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对策对策 1 成形品的表面光泽 取 1 打光面光泽不足 1 提高模温 决于模面加工以及因 2 提高料温 基本原因判断方法对策 冷却速率或收缩差异 3 提高射出速度 所产生的表面状况 4 加强模面打光 2 咬花面光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