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乞巧》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乞巧》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乞巧》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乞巧的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 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首诗。这首诗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二、设计理念:借助诗歌教学素材,通过“读、议、想、说”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地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境界,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三、学习目标: 1、学会“乞、巧、霄、渡”四个生字。2、能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话讲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有关乞巧节的风俗习惯。四、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 背诵诗歌。 2、感受古时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爱读古诗吗?谁能背诵一首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元日等2、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写我国传统节日乞巧节盛况的诗乞巧。二、初读自悟,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拿起右手跟我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生齐读)指导“乞”、“巧”的变调,都读三声)看到这个“乞”字,很容易让你想到什么字?(生:气球的“气”)在书写时有什么不同?(生:“气”中间有一横,而“乞”中间没有一横。)师提示:“气”的最后一笔横斜钩,而“乞”的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谁能说说“乞”是什么意思?(生:乞求。)再来看看“巧”字,谁能用它组词。(指名说)师:很好。“巧”字什么意思?(指名说,生:巧手)谁能完整地说说诗题是什么意思?(指名说,生:乞求一双巧手)再齐读课题。 2、师: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杰写的。(板书林杰)师介绍:林杰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诗人,他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时就能写诗。一下笔就能写成一篇好文章。他还精通书法棋艺,只可惜他英年早逝,17岁就离开了人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3、师: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听老师的朗读。4、出示PPT:古诗(节奏) 5、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三、品读鉴赏,积累内化。 1、师:刚才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我听见诗的第一行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是哪两个字?(课件:宵霄)你们发现了什么?(“宵”字是宝盖头,“霄”字是雨字头)它是什么意思呢?借助组词理解(元宵的宵指:夜晚,云霄的霄指:天空)理解了字的意思,相信我们再齐读,准能读得更好。(学生齐读诗句)2、师:要理解乞巧的意思,得先了解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PPT播放牛郎织女的动画。)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师:是啊,牛郎织女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农历的七月初七这天在鹊桥相聚。人们为了纪念他们这段忠贞不渝的爱情,把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定为七夕节,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 4、师:在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人们望着深蓝浩瀚的星空,想到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你觉得牛郎织女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能读好这两行诗吗?(指名读)那些青年男女携手来到了户外,抬头仰望星空,想到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景,此时人们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生体会,再读)假如是你也是人群中的一个,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生体会,多种形式读)5、 师: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动着人们。(PPT出示)其中的主人公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不仅有美丽的容貌,而且心灵手巧,她织得锦缎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闪光的河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还亮。人们给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人间的姑娘和人们都对织女织的云锦啧啧称奇啊!她们个个都羡慕得不得了。6、 师:古时候的少女们在牛郎织女每年相聚的这一天,都会向织女乞巧。(出示诗句,师手指PPT,生齐读)7、 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出示PPT:资料袋)乞巧节是古时候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这是我们课本124页的课后资料袋里的介绍。(齐读) 8、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诗的三、四行,边读边思考: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1)你怎么知道人很多?读出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男生读)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她们可能在小院里,在家门口 ,在-(指学生说,在田野,在山坡,在河边,在花园)在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为什么啊?(乞求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2)她们穿了多少条呢?(几万条)(出示诗句PPT,女生读)真的有几万条吗?(没有)那是多少条?(很多很多)在这里是虚指。在第四行里,还有哪个字可以看出少女们穿的红丝很多呢?(尽) 9、师: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诗人林杰发出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PPT,齐读) 师:这些姑娘少女们边穿着红丝线,边在乞求着,知道在乞求什么吗?一首乞巧歌表达了她们的心声:(出示课件: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女生读,思考他们可能在乞求着什么?(指名说)是啊,月光下,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幅画面: 月光下,两个姐妹穿着红丝,在乞求父母 。 月光下,一位农村的少女穿着红丝,在乞求 。 月光下,一位年轻的母亲穿着红丝,在乞求 。师:我们吟诵的声音一定穿越了浩瀚的天空,飞入了牛郎织女的耳朵里,我仿佛听见了织女在赞叹:人间的孩子真会学习呀!不过织女也在问:“难道你们不想向我乞求些什么吗?”说说你想乞求什么?月光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