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仪器校验方法、校验周期及校验记录表.doc_第1页
试验仪器校验方法、校验周期及校验记录表.doc_第2页
试验仪器校验方法、校验周期及校验记录表.doc_第3页
试验仪器校验方法、校验周期及校验记录表.doc_第4页
试验仪器校验方法、校验周期及校验记录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验仪器校验方法、校验周期及校验记录表序号试验仪器校验方法页 码校验周期1雷氏夹0212个月2水泥抗压夹具0412个月3水泥砼用粗集料压碎值仪0612个月4建筑用砂、石容量筒0812个月5砼拌合物容量筒1112个月6碎石或卵石针状规准仪1312个月7碎石或卵石片状规准仪1512个月8振筛机1712个月9坍落度筒及捣棒1812个月10砂浆分层度仪2012个月11砼立方体、抗折、砂浆试模2212个月12砼抗渗试模2612个月13土工用环刀2812个月14灌砂仪3012个月15动力触探仪3312个月16钢筋冷弯弯芯3512个月17胶砂试模3812个月18校验记录表附件41-55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2 页雷氏夹校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1. 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雷氏夹的校验。 1.2雷氏夹系用于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校验方法 GB/T1346-2001检验水泥安定性测试膨胀值的专用仪器。 2. 技术要求 2.1雷氏夹应由铜质材料制成,外表光滑,无变形。 2.2环模几何尺寸 内径:(300.42)mm 外径:(310.26)mm 2.3试针 长度:150mm 直径:2mm 2.4弹性限变 校验时两指针针尖距离增加范围为C-A=17.5mm2.5mm,且能恢复至原来 状态(A=B)。 3. 校验项目 3.1外观。 3.2雷氏夹尺寸。 3.3针距及状态。 4.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 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 4.2校验用标准器具 4.2.1雷氏夹测定仪:量程25mm,分度值0.5mm。 4.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4.2.3钢直尺:量程500mm,分度值1mm。 4.2.4砝码:量程101000g,分度值300g。 5.校验方法 5.1外观检查:雷氏夹应由通知材料制成,外表光滑,无变形。 5.2再累世家测定仪上测出雷氏夹自由状态下两试针针尖距离A,然后将雷氏夹一根试针的根部用金属丝(或弧线)悬挂在雷氏膨胀测定仪上,在另一根试针的根部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在左侧标尺上读书C,去掉砝码后,再测一次两试针的针尖距离B。 5.3当雷氏夹使用过程中膨胀值超过5mm时,再次使用前应重新校验并做好记录。两次校验膨胀值均超出5mm时,应更换新的。 6 校验结果处理 6.1若C-A在17.5mm2.5mm范围内,且A=B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2 页水泥抗压夹具校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1 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新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水泥抗压夹具的校验。1.2水泥抗压夹具系用于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GB/T17671-1999标准测定水泥抗压强度的专用设备。其制造质量应符合4040mm水泥抗压夹具JC/T683-2005的规定。2. 技术要求2.1抗压夹具应有牢固的铭牌,起内容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出厂日期等。2.2水泥抗压夹具上压板应活动自由,在夹具内不放试块时,压力机若压到工作位置,不应有负荷显示,其有效尺寸如表005-1所示 表005-1 抗压夹具的有效尺寸 夹具上、下压板使用后允许尺寸(mm)长(400.1)宽40自有距离453 校验项目3.1外观。3.2上、下压板尺寸。3.3上下压板的自由距离。4 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4.2校验用标准器具 游标卡尺:量程0150mm,分度值0.01mm。5 校验方法5.1外观:用肉眼检查夹具上的上、下压板应无残损、生锈等缺陷,铭牌牢固。5.2用数显卡尺分别测量夹具的上、下压板长、宽,每条边各测两点。测量上下压板自有距离。6 校验结果处理6.1夹具的上、下压板尺寸,自有距离符合技术要求,即为合格。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 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2 页水泥砼用粗集料压碎值仪校验方法第二版 第 次修订1 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压碎值仪的校验。2 技术要求2.1仪器应有铭牌,包括制造厂、出厂日期、规格等。2.2压碎仪由加压头、圆模与底盘组成,压碎值测定仪见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2.3加压头直径d=150mm,偏差-1mm。2.4圆模内径D1=152mm,偏差1mm。 圆模筒厚=10mm,偏差1mm。2.5底盘外径D2=182mm,偏差1mm。 内径D3=172mm,偏差1mm。3 校验项目3.1测量试筒、加压头、底板的几何尺寸。4 环境条件即校验用标准器具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4.2校验用标准器具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5 校验方法5.1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加压头直径、圆模内径、圆模筒厚、底盘外径、底盘内径。在直径两垂直方向各测一次,取算术平均值。筒厚在筒壁上均匀取三点,取算术平均值。6 校验结果处理6.1新购置与使用中的压碎值测定仪,其加压头、圆模、底盘的有关尺寸必须符合要求。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 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3 页建筑用砂、石容量筒校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1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建筑用砂、石容量筒的校验。 2 技术要求 2.1钢制有底圆筒,有一定刚度且不漏水。 2.2容量筒上缘及内壁应光滑、平整、顶面与底面应平行与圆柱体的轴线垂直。 2.3除砂和细骨料的容量筒的容积为1L外,石和轻骨料容量筒的容积随骨料最大粒径而定,计右5L、10L、20L、30L共四种,它们的公称尺寸及允许误差见011-1。 表011-1 容量筒的公称尺寸及允许偏差 容积(L)容量筒规格筒壁厚度(mm)内径(mm)允许误差(mm)净高 (mm)允许误差(mm)11080.31090.520.151850.41860.720.1102080.52941.020.1202940.52941.030.2303600.52941.040.2 3 校验项目 3.1外观。 3.2容积。 4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 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4.2校验用标准器具4.2.1游标卡尺:量程400mm,分度值0.01mm。4.2.2台秤:量程10kg,分度值5g。4.2.3磅秤:量程100kg,分度值50g。5校验方法5.1目测和手摸是否光滑、平直,并检查刚性。5.2用游标卡尺测量筒壁厚度、内径和净高。5.3容量筒容积的校正 石容量筒的校正-以(205)的饮用水装满重量为g1的容量筒,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重(g2),容量筒的容积: V=(g2-g1)C式中C为水的比重,设为1kg/L。 砂容量筒的校正-以(205)的饮用水装满重量为g3的容量筒,用重量为g4的玻璃板紧贴筒口滑移,如有气泡,则向筒内添水排除之,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重(g5),容量筒的容积: V=g5-(g3g4)C式中C为水的比重,设为1kg/L。6校验结果处理6.1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 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2 页砼拌合物容量筒校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1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容量筒校验。1.2容量筒系用于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测试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的专用仪器。2 技术要求2.1钢制有底圆筒,两旁装有把手,要求外观平整光滑。2.2内径D:(1862)mm;2.3净高h:1862)mm;2.4壁厚3mm;2.5容积:5L10ml。2.6顶面与底面应平行;2.7顶面与底面与圆柱体轴线的垂直度不大于2mm。3 校验项目3.1外观。3.2容量筒尺寸。3.3容积。4 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4.2校验用标准器具4.2.1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4.2.2钢直尺:量程大于200mm。4.2.3直角尺:量程大于200mm。4.2.4塞尺。4.2.5台秤:量程10kg,分度值5g。5 校验方法5.1用感官来检查其外观。5.2用卡尺测量其内径,取三个值。5.3用卡尺测量其净高。5.4用卡尺任取三处,测量其壁厚。5.5将容量筒放在工作台上,用直角尺和塞尺测量筒壁的垂直度,测点均匀分布在圆周上。6 校验结果处理6.1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 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2 页碎石或卵石针状规准仪校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碎石或卵石针状规准仪的校验。2 技术要求针状规准仪由厚5mm、宽20mm、长348.7mm的钢板条为底座和直径为6mm的规准柱组成,其规准柱的净间距如表013-1所示。 表013-1 针状规准仪净柱间距及尺寸偏差 规准柱内径(mm)(17.10.9)(30.61.2)(42.02.0)(54.63.0)(69.64.0)(82.85.0)3 校验项目 规准柱净间距。4 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4.2校验用标准器具 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2mm,量程200mm。5 校验方法5.1用游标卡尺测量针状规准仪各立柱之间的净距,每一距测量两次,取平均值。6 校验结果处理6.1凡经检验符合本方法要求的针状规准仪可认为合格。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应更新。6.2一次性校验。 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2 页碎石或卵石片状规准仪校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碎石或卵石片状规准仪的校验。2 技术要求片状规准仪由厚3mm、宽120mm、长240mm的其上开成6个不同规格的长孔规准板和支架组成,其规准仪板上孔洞净宽如表014-1所示。 表014-1 片状规准孔洞净宽及尺寸偏差 孔洞净宽(mm)(2.80.15)(5.10.25)(7.00.35)(9.10.45)(11.60.55)(13.80.75)3 校验项目 片状规准仪孔洞净宽。4 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4.2校验用标准器具 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2mm,量程200mm。5 校验方法5.1用游标卡尺测量片状规准仪板上的孔洞净宽,每孔测量两处,取平均值。6 校验结果处理6.1凡经检验符合本方法要求的片状规准仪可认为合格。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应更新。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 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1 页振筛机检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1 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修理后的振筛机的校验。2 技术要求2.1外观要求整洁,应有型号、规格、厂家齐全,并有产品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2.2振筛机技术性能:振摆功能正常,压紧装置完好。3 校验项目3.1外观3.2振筛机技术性能校验。4 环境条件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5 校验方法5.1目测仪器外观,检查标志和资料是否齐全。5.2目测检查振筛机振摆功能是否正常,压紧装置是否完好。6 校验结果处理和校验周期6.1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2 页坍落度及捣棒校验方法第 一 版 第 0 次修订1范围1.1本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坍落度筒及捣棒的校验。2 技术要求2.1坍落度筒2.1.1外表应平整光洁,内壁光滑、无凹凸部位。2.1.2坍落度筒的尺寸:底部直径(2002)mm; 顶部直径(1002)mm; 高 度(3002)mm; 筒壁厚度不小于1.5mm。 2.1.3底面与顶面应相互平行。高度差小于4mm(在直径方向上)。 2.2捣棒 2.2.1捣棒直径为(160.2)mm,长度(6005)mm。 2.2.2端部呈圆形。 3 校验项目 3.1外观校验 3.2测定坍落度筒及捣棒的几何尺寸。 3.3测量筒的顶面与底面的平行度。 4 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 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 4.2校验用标准器具 4.2.1分度值为0.5mm钢直尺,量程大于600mm。 4.2.2直角尺:量程大于300mm,分度值1mm。 4.2.3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量程为300mm。 5 校验方法 5.1外观校验:用感官来校验坍落度筒内外表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部位。 捣棒外表是否光洁,端头是否呈圆形。 5.2分别用卡尺测定底部与顶部圆的三个直径,去算术平均值。 5.3钢直尺放在按5.2条所测的位置上,用直角尺测量筒的高度,去算术平均值。 5.4在筒壁上任意取三点,用卡尺测量其筒壁厚度。 5.5用钢直尺测量捣棒长度。 5.6在捣棒上均匀的取三点,用卡尺测量其直径。 6 校验结果处理 6.1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 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2 页砂浆分层度仪校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1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砂浆分层度仪的校验。2 技术要求2.1砂浆分层度仪应有出厂合格证。2.2砂浆分层度仪是用金属板制成的圆柱筒,内壁应光滑,上下层连接处需加宽35mm,并设有橡胶垫圈,两侧用螺栓连接。2.3筒的内径为(1501)mm,上节高(2001)mm,下节高(1001)mm。2.4筒的顶、底面应与筒轴线垂直。3 校验项目3.1外观检查。3.2各部尺寸检查。4 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 4.2校验用标准器具 4.2.1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4.2.2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0mm。 4.2.3直角尺。 5校验方法 5.1检查有无出厂合格证;检查内壁是否光滑。 5.2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筒内径及上下层高度,对称测量,取平均值。 5.3用直角尺测量顶面、底面是否与筒轴线垂直。 6 校验结果处理 6.1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 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4 页砼立方体、抗折、砂浆试模的校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1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或使用中的混凝土立方体试模、抗折试模、砂浆试模的校验。1.2砂浆试模系用于按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1990测定砂浆的强度试验制作用模具。混凝土立方体试模、抗折试模系用于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测试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制作用的试模。2 技术要求2.1混凝土立方体试模2.1.1混凝土试模有铸铁或钢制成,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平整光滑,并不应用任何砂眼或缺陷,使用中的试模无明显变形、锈蚀、组合密贴。2.1.2试模尺寸,见表029-1所示。 表029-1 混凝土抗压试模尺寸 100mm100mm100mm每边(1000.2)mm150mm150mm150mm每边(1500.2)mm200mm200mm200mm每边(2000.2)mm 2.1.3试模5个内表面不平度,每100mmm不超过 0.05mm。 2.1.4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0。 2.2混凝土抗折试模 2.2.1试模尺寸,如表029-2所示。 表029-2 混凝土抗折试模尺寸 100mm100mm300mm每边(1000.2)mm(3000.4)mm100mm100mm400mm每边(1000.2)mm(4000.4)mm150mm150mm550mm每边(1500.2)mm(5500.4)mm150mm150mm600mm每边(1500.2)mm(6000.5)mm2.2.2混凝土试模由铸铁或钢制成,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平整光滑,并不应有任何砂眼或缺陷。2.2.3试模5个内表面不平整度,每100mm不超过0.05mm。 2.2.4组装后个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0。2.3砂浆试模2.3.1砂浆试模由铸铁或钢制成,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平整光滑,并不应有任何砂眼或缺陷。2.3.2试模尺寸为边长70.7mm0.2mm2.3.3试模5个内表面不平整度,每70mm不超过0.05mm。2.3.4组装后个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0。3 校验项目3.1外观。3.2测量试模的棱边长(内部尺寸)。3.3测量直角的偏差范围。3.4不平整度。4 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 4.2校验用标准器具 4.2.1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4.2.2角度规:量程180,分度值0.20。 4.2.3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4.2.4塞尺:10mm。 5校验方法 5.1用感官检查,要符合第2.1.1条要求。 5.2用游标卡尺,测量每边长度和高度,其值应符合相应试模的尺寸要求。 5.3用钢直尺与塞尺,测量试模各内表面的不平整度。 5.4用角度规测量各相邻面的角度。 6 校验结果处理 6.1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 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2 页混凝土抗渗试模校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1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或使用中的混凝土抗渗试模的校验。1.2混凝土抗渗试模系用于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测定硬化后的抗渗等级试验制作试件用模具。2技术要求2.1混凝土抗渗试模应由铸铁或钢制成,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平整光滑,并不应有任何砂眼或缺陷。2.2试模尺寸,如表030-1所示。 表030-1 混凝土抗渗试模尺寸 顶面直径(1750.2)mm底面直径(1850.2)mm高度(1500.2)mm2.3试模内表面的不平整度,每100mm不超过0.05mm。3校验项目3.1外观检查。3.2测量试模的顶面、底面直径和高度。3.3测量试模个内表面的不平整度。4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4.2校验用标准器具4.2.1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4.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4.2.3塞尺:10mm。5校验方法5.1用感官检查,要符合2.1要求。5.2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的顶面、底面直径和高度,其值应符合2.2要求。5.3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试模个内表面的不平整,其值应符合2.3条要求。6校验结果处理6.1全部校验项目均应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 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2 页土工用环刀校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1.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土工用环刀的校验。1.2土工用环刀系用于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及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和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测试粘性土密度的专用设备。2 技术要求2.1内径:(700.15)mm。2.2高度:(520.10)mm。2.3外观:应圆整,无明显变形,无缺损。3 校验项目3.1测量土工用环刀的内径。3.2测量土工用环刀的高度。3.3检查环刀外环质量。4 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 4.2校验用标准器具 游标卡尺:最大量程不小于100mm,分度值0.02mm。 5校验方法 5.1用游标卡尺测量土工用环刀垂直方向2点内径。 5.2用游标卡尺测量土工用环刀3点高度。 5.3目测检查环刀外观质量。 6 校验结果处理 6.1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 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3 页灌砂仪校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1.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修理后的灌砂仪的校验。2 技术要求2.1灌砂仪个组成部分的尺寸应符合表047-1规定:表047-1 灌砂仪各组成部分尺寸 灌砂仪种类储砂筒尺寸(mm)倒置圆锥形漏斗尺寸(mm)标定罐尺寸(mm)内径筒深筒底中心开口直径上开口直径下口直径高内径深100100270101010090100150/200150150270101015090150150/2002.2倒置圆锥形漏斗与储砂筒两者之间所设阀门应开关灵活。3 校验项目3.1灌砂筒各组成部分尺寸。3.2确定填满倒置圆锥形漏斗所需砂的质量。3.3检验标定罐容积。4 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 4.2校验用标准器具 4.2.1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4.2.2电子天平:称量10kg,感量1g。 4.2.3钢直尺:量程500mm,分度1.0mm。 5校验方法 5.1灌砂仪各组成部分尺寸校验办法 5.1.1用游标卡尺测量各部位直径。 5.1.2用钢直尺测量各部位直径。 5.1.3手动检查阀门开关是否灵活。 5.2标定罐容积校验方法 5.2.1空罐连同玻璃板置于电子天平上称量,准确至1g,记质量m1。 5.2.2向标定罐中注水至满(以玻璃板下无气泡为准),擦干外表称量,记质量m2。 5.2.3标定罐容积V按下式计算:V=(m1-m2)/w(cm3),式中w为水的密度。 5.3填满倒置圆锥形露头用砂的质量确定方法 5.3.1将粒径为(0.250.5)mm洁净均匀的砂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5.3.2向灌砂仪的储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称储砂筒中砂的质量,准确只1g,记质量m5。 5.3.3将灌砂筒置于标定罐上,打开阀门,让砂流入标定罐内,直至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上阀门,称量灌砂筒内余砂质量记m4。 5.3.4再将灌砂筒放在玻璃板上,打开阀门,让砂流出,直至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上阀门,并细心取走灌砂筒。 5.3.5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准确至1g,记质量m3。 5.3.6砂的密度s按下式计算:s=(m5-m4-m3)/V(g/cm3) 6 校验结果处理 6.1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2校验周期为24个月。 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3 页动力触探仪校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1.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动力触探仪的校验。 2 技术要求 2.1动力触探仪技术参数见下表077-1: 表077-1 动力触探仪技术参数 类型落锤质量(kg)落距(cm)探杆直径(mm)圆锥头或贯入器轻型100.0150120.50.5锥角a=(60.50.5)0锥底面积A=12.60.1mm2重型动力触探63.50.5762420.5(壁厚)锥角a=(60.50.5)0锥底面积A=430.4mm2标准贯入63.50.5762420.5外径510.5mm内径350.5mm长70010mm 3 校验项目 3.1落锤质量、落距。 3.2探杆直径。 3.3圆锥头锥角及锥底面积或贯入器内径、外径及长度。 4环境条件记校验用标准器具 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 4.2校验用标准器具 4.2.1钢直尺:量程1m,分度值1mm。 4.2.2台秤:称量100kg,感量50g。 4.2.3案秤:称量15kg,感量10g。 4.2.4万能角度尺:精度0.50。 4.2.5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150mm,分度值0.02mm。 5 校验方法 5.1用15kg的案秤称量10kg的落锤质量,精确至1g,用100kg的台秤称量63.5kg的落锤质量。精确至50g。 5.2落距用钢直尺测量,精确至1mm。 5.3探杆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取两个垂直方向的平均值,精确至0.1mm。 5.4圆锥锥角用万能角度尺测量两个垂直方向,取平均值,精确至0.50。 5.5圆锥锥底面积,用游标卡尺测量圆锥底部直径,测定两个垂直方向,取平均值,精确至0.1mm,再经计算得到。 5.6贯入器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精确至0.1mm。 6 校验结果处理 6.1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 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2 页钢筋冷弯弯芯校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1.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钢筋冷弯弯芯的校验。 2 技术要求 2.1钢制连接件主体:连接杆上端侧面带螺孔,下端底面中央有燕尾槽。 2.2钢制过渡件:上端顶面中央有燕尾块。下端底面中央有燕尾槽。 2.3钢制带燕尾块的各种不同直径的弯芯:长80mm,直径分别为8mm、10mm、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4mm、30mm、36mm、42mm、48mm、50mm、54mm、56mm、60mm、64mm、66mm、70mm、72mm、75mm、80mm、90mm、100mm、110mm、112mm、120mm、125mm、128mm、130mm、144mm、160mm、168mm、180mm、192mm。 3 校验项目 3.1外观。 3.2尺寸。 4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 4.1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 4.2校验用标准器具 4.2.1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4.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5 校验方法 5.1目测和手摸是否光滑、平整。 5.2钢制连接件是否能牢固的安装在所使用的万能材料机上。 5.3个燕尾块与燕尾槽配合是否过紧或过松。 5.4用钢直尺测量各弯芯的长度。 5.5用游标卡尺测量各弯芯的直径。 6 校验结果处理 6.1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 自校规程和方法文件编号:第 1 页 共 2 页胶砂试模校验方法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胶砂试模的检定。 1 概述胶砂试模是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中成型试体用的模型,其结构尺寸应符合JC/T726水泥胶砂试模的要求。 2 技术要求 2.1试模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生产厂名、出厂编号与日期。 2.2试模模腔尺寸 长160mm0.8mm、宽40(0.05,0.10)mm,深40mm0.10mm。 2.3底座外形尺寸范围 长245mm2mm、宽165mm1mm、高65mm2mm。 2.4试模净重6kg6.5kg。 2.5内壁各接触面应相互垂直,垂直公差0.2mm。 2.6隔板与顶板工作面的平面公差0.03mm,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1.6,其他Ra为3.2。 2.7紧固后,端板或隔板与底座的间隙应小于0.05mm。 2.8试模底座表面应光滑,无气孔、无粗糙不平现象,其上平面的表面粗糙度RaWEI 1.6,平面度公差0.03mm,下平面的表面粗糙度RaWEI 12.5,底座非加工面无毛刺,经涂漆处理无流痕。 3 校验器具 3.1深度游标卡尺:读数精度0.02mm。 3.2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3.3专用量块:40mm40mm20mm,由45#钢制成,各面垂直公差0.1mm,表面粗糙度Ra为1.6。 3.4塞尺:一组(0.2mm2mm)。 3.5台秤:分度值0.01kg。 3.6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快。4检定项目及方法4.1本规程第2.2条试模模腔尺寸的检定 用读数精度为0.02mm的三用游标卡尺检查,其长度应在宽度方向上取2个位置测量2个数值,取平均值;宽度应在长度方向行的2个端部及中部测量3个数值,取平均值;深度也在长度方向上的2个端部及中部测量3个数值,取平均值。4.2本规程第2.3条试模外形的尺寸 用钢直尺测量其长、宽、高的最大尺寸。4.3本规程第2.4条试模重量的检定 用台秤检查。4.4本规程第2.5条内壁各接触面垂直公差的检定 用专用量块及塞尺检查。4.5本规程第2.6条隔板与端板平面度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的检定 平面度公差用钢直尺和塞尺检查,表面粗糙度用标准样块检查。4.6本规程第2.7条端板与底座间隙的检定 在紧固螺丝拧紧后,用塞尺插入缝隙检查。4.7本规程第2.8条试模底座的检定 外观应用目测及手感检查,平面度公差用钢直尺及塞尺检查,表面粗糙度用粗糙度标准样快检查。5 检定结果处理5.1新试模应全部符合技术要求方为合格。5.2使用中的试模应符合2.22.7条技术要求。5.3检定周期为1年。雷氏夹校验记录 RB.JL03.1031-2008校验单位: 仪器编号 校验号 项 目校 验 数 据结 果外 观材料 状态 环模尺寸直径 mm模厚 mm高度 mm切口 mm指针尺寸长度 mm直径 mm间距 mm挂砝码后针尖距离 mm取砝码后针尖距离 mm校验结论: 校验员 核验员 校验日期 年 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