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及历史故事重阳节在历经两千多年的形成、演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紧紧围绕健康平安、洪福长寿、趋吉避邪这一企盼美好未来的主题,演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主旋律。重阳文化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瑰宝,其内涵丰富而博大精深。重阳节文化精髓一是“孝”文化。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1989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目前,我国的老人总数已超过一亿,已经接近老龄化社会指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人们的知识、经验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二是“寿”文化。青春长驻,人生不老,是世界各国人们世世代代的共同追求,重阳佳节之时,正是枫叶流丹、五谷飘香、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亲朋好友一起扶老携幼爬山登高,是人们的一次集体健身、崇尚长寿的传统活动。三是“雅”文化。菊花和梅、兰、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四君子”,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落叶萧萧时节怀乡赋诗或踏野访花。重阳节赏菊,是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文化遗风。故事1:丹朱修建重阳店据研究人员考证,西峡重阳店最早是由尧的儿子丹朱所建。丹朱为尧的长子,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曾统帅大军征伐强大的东夷诸侯而获胜,巩固了尧的地位,为建立陶唐王朝立过大功,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和作战经验。考古学家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时代中介绍:尧欲指定王位继承人,大臣放齐说:“帝子丹朱开明,可登帝位。”尧认为丹朱“不守德,好争讼”,“不足以授天下”。那时,人们把孝德作为众德之首。尧认为舜有孝德,决定把帝位传给舜,并由舜代尧执政。尧怕丹朱与舜争夺帝位,派丹朱驻守丹江和汉水交接处的丹江口,并派舜领重兵驻于黄河北岸,监控丹朱。为了防止舜从北方攻击,丹朱在丹江边建丹朱台,在正北建丹朱城作为国都,与国都配合,建九层高的天文台,即丹朱台。并在正北建朱阳关、紫荆关、重阳店,来保护都城丹朱城。丹朱为什么要在重阳店建立要塞?为什么以“重阳”命名?重阳店在朱阳关和荆紫关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朱阳关和荆紫关只是它的侧翼,起辅助作用。古人重阳轻阴,阳的地位比阴高。最大的阳数是九,九代表万物之大、之高,因重阳店在战略上处于核心地位,在军事上有从旁边防卫紫荆关的作用。所以丹朱很重视它,把它起名为重阳。丹朱建重阳店的时间在公元前2240年左右,距今有4200年,说明重阳店的建店时间有4000余年了。因舜最后继承了尧的帝位,名声远扬,丹朱则慢慢被后人遗忘了,但丹朱在淇河上建重阳店是确信无疑的。故事2:重阳公主与重阳店重阳节文化迄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在西峡至今流传众多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重阳公主的传说。据汉书记载,东汉安帝年间,宫中身怀六甲的李娘娘受闫氏所害,逃至洛阳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阳店。恰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阳女。李娘娘历尽艰辛,慢慢把重阳女养大成人。谁知一年秋天,此地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村里的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幸免。李娘娘临终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重阳女,并把安帝赠送的玉佩传给女儿,让她找机会状告闫氏,为她讨回公道。李娘娘死后,重阳女到处拜师学艺,立志斩除瘟魔,为母报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精心传授剑法,并密告瘟魔的四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酒气,三怕刺激气味,四怕高声,让重阳女来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现时见机行事,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这天,重阳女组织附近的百姓登上云彩山,女的头上插红茱萸,茱萸果为红色,叶子散发出一种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现就齐声高喊:“铲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见到红色,闻到酒气和怪味,听到喊声,缩成一团,重阳女一剑将瘟魔刺死。从此重阳店一带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此事传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来视察,见到了重阳女和玉佩,报知安帝。安帝召重阳女进京相见,父女拥抱大哭一场。后安帝贬黜闫氏,专门为李娘娘修了娘娘庙,封重阳女为重阳公主。安帝要留重阳女在宫中,重阳公主以母亲葬在重阳、逢节要去祭奠为由,执意回到重阳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后,都要带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顺便把当地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传入宫中。重阳公主生在重阳,长在重阳,又在重阳结婚、生子,百岁而亡。当地群众为重阳公主修了重阳道观,年年重阳节前来朝拜。重阳节的来历及历史故事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中最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故事1:重阳节的来历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县有一个叫桓景的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听说终南山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桓景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故事2:重阳节与滕王阁序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写出来的。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九日路过南昌时,洪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人敢作。却不料王勃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心,于是毫不谦让接过纸笔。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气,立即派人在旁边看王勃书写,谁知道王勃才气不凡,蓄积已久的心情完全发泄出来,文章越写越好,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词句时,忍不住拍案叫绝!王勃从此一举名震诗坛。故事3:重阳节与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1962年毛泽东发表的题为采桑子重阳一首词,但是,这首词在1929年重阳之日毛泽东挥笔写下的时候,上阕的最后一句“战地黄花分外香”却是“但看黄花不用伤”,也就是说,这首词在1962年发表的时候,毛泽东把原来的“但看黄花不用伤”改为了“战地黄花分外香”。那么,毛泽东为何要将“但看黄花不用伤”改为“战地黄花分外香”?这其中究竟有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这还要从这首词的开头一句说起。“人生易老天难老”,这句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转变过来,引出天是无情天难老的意思。毛泽东在1949年4月里写下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里,便引用了李贺这句话:“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却没有提到“人生易老”一语。那么,毛泽东为什么在二十年前的1929年提到“人生易老”呢?原来毛泽东在领导1949年的中国革命时候,一切都很顺利,没有“人生易老”的感觉;而在1929年初离开井冈山以后的一段岁月里,毛泽东的军旅之路,惊险危难相继,始终是曲折连接着坎坷,坎坷接着曲折。一旦脱离了井冈山根据地,红军就十分被动,常常遭敌人伏击、穷追,连连失利。当时红四军军长朱德的妻子也在转移途中被俘牺牲了。一种前途茫然的情绪开始在部队里滋长。有的人甚至发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对朱毛红军的命运也悲观了起来。1929年2月,中央给红四军发出指示,让他们把红军分成小股部队,散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同时还决定,朱德和毛泽东马上“脱离部队,速来中央”。直到两个月后,毛泽东才收到这封著名的“二月来信”。作为一位深知中国革命形势和中国国情的革命家毛泽东,经过详细地分析和判断,却作出了另外的选择。其实,在曲折中看到希望的毛泽东,早在半年前就预言:蒋介石和广西桂系军阀之间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而军阀之间的争斗,恰恰是红色政权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果如所料,毛泽东的回信刚刚发出,蒋桂战争就爆发了。1929年6月间,红四军第三次打下福建西边的龙岩,接着在城里的公民小学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这一天,对毛泽东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他失去了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职务。因为他提出红军总是流动作战,太像古代农民起义军黄巢、李自成的做法。然而,这一意见不能为大多数同志所接受。离开了红四军领导岗位的毛泽东大病一场,患的是当时很难治愈的疟疾,思想和精神上的打击似乎更为沉重。他第一次离开了亲手创建的红军,过着隐居般的田园生活。在老乡家里,他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化名“杨先生”,一度还住在远离村子的一座山洞里。此时,外界没有了毛泽东的消息,国民党的报纸甚至发了一个号外,称“匪首”毛泽东被“击毙”于山中。而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也郑重其事地发了一则一千多字的讣告。里面说:“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和中国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同志,因长期患肺结核在福建前线逝世。”讣告还宣布,“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名布尔什维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战士,毛泽东同志完成了他的使命。”民国元老、词坛著名的南社领袖柳亚子也写了一首诗:“神烈峰头墓草青,湖南赤帜正纵横。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并在诗的后面注明:“两列宁,孙中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生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内网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共两课时)
- 10古诗二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内河船员快速培训课件
- 化妆品安全培训会议通知课件
- 兄道友弟道恭课件
- 内控监督平台培训课件
- 创业培训产品课件
- 口腔医学护理体系与实务
- 202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 2025年气象系统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模拟试卷(结构化小组)
- 风力发电项目审批流程及要点梳理
- 跨境电商第三方物流合作中的三方保密协议及责任划分
- 2019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25重点更新解读
-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 快递安全收寄培训课件
- 安全及节能驾驶培训内容课件
- 转基因玉米培训课件
- 3.2《学习成就梦想》教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