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教师工作手册.doc_第1页
2012年上教师工作手册.doc_第2页
2012年上教师工作手册.doc_第3页
2012年上教师工作手册.doc_第4页
2012年上教师工作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工作手册学校: 温泉中心小学 年级: 二 年 级 学科: 数 学 教师: 杨 绍 荣 2012学年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上学期成绩学科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80分以上人数优良率90-100人数80-89人数70-79人数60-69人数30-59人数30以下任课教师语文数学数学英语二、学科计划(包括指导思想、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学期教学总目标、所参加的教研主题及打算、转化提高质量的措施、进度安排)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二年级学生自上学期分成两个班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大部分学生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二(1)班有学生29人,大部分学生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有三、四人经常拖沓不按时交作业。二(2)有 25名学生,总的来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还可以,上课会听讲,会思考,会按教师要求完成课堂作业,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但也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一点学习基础都没有,而且又静不下来,上课不会听课,课堂纪律不太好。做练习时不听老师读题,导致课后练习做不完。部分学生书写不够认真,口头表达能力不强。也有部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强书写工整,学习的能力很强、反应快。上课会听讲,学习积极性较高。两个班都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不用心,课堂作业动作慢,课后作业马虎,作业质量较低。二、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5、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四、质量目标:1、狠抓学生的课堂常规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和班风。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完成校区下达的工作指标五、保障措施:1、狠抓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课堂常规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学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荣誉感。2、,课前做好准备,认真备课,合理地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3、以生动丰富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4、坚持每天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5、初步培养学生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轻松的学到知识。7、认真做好导优辅差工作,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8、落实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耐心的进行辅导,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六、教学专题研究及教改项目:【计算教学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研究 】的专题研究。七、课时安排:一、解决问题(4课时)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课时三、图形与变换(4课时)剪一剪 1课时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2课时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六、克和千克(2课时)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有多重 1课时八、统计(3课时)九、找规律(4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起止月日教学内容教时执行情况12.253.01解决问题523.043.08解决问题、平均分533.113.151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543.183.2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53.253.29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整理和复习64.014.05图形与变换;剪一剪74.084.12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84.154.19解决问题;整理和复习94.224.26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104.295.03期中检测115.065.10整十、整千的加减法125.135.17克与千克的认识;称一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135.205.24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笔算);整理和复习;有多重;145.275.31统计、找规律156.036.07总复习166.106.14总复习176.176.21期末检测三、本学期成绩目标学科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80分以上人数优良率90-100人数80-89人数70-79人数60-69人数30-59人数30以下任课教师语文数学数学英语四、培优辅差计划(包括学习基本情况、培优对象、培优辅差措施)一、 学习基本情况二年级共有两个班,二(1)班29人,二(2)班 25名学生。总的来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不好,上课不会听讲,不会思考,不会按教师要求完成课堂作业,不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也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一点学习基础都没有,而且又静不下来,上课不会听课,课堂纪律不太好。做练习时不听老师读题,导致课后练习做不完。部分学生书写不够认真,口头表达能力不强。也有部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强书写工整,学习的能力很强、反应快。上课会听讲,学习积极性较高。该班现在最大的难点就是上学期人数多,课堂常规和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本学期要着力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培优对象培优对象:二一班杨玉蓉、杨海蓉、李慧玲、杨 琴、田红进、杨爱敏、张志雄等; 二二班肖 婷、张 丽、高星灿、谢 珊、李 涵、杨俊杰等。 辅差对象:杨星月、彭 聪、蒋才祥、刘孟琴、李健乐、罗埕宇、普瑞宏、三、提高质量的措施1、狠抓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课堂常规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学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荣誉感。 2、,课前做好准备,认真备课,合理地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3、以生动丰富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初步培养学生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耐心的进行辅导,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教 学 进 度 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8月2028日(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8月2930日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9月312日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9月1318日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9月19日我长高了 1课时左右 9月2021日(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9月2426日(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9月2710月5日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10月810日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10月1119日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10月2225日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10月26日(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10月2911月2日(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11月59日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11月1216日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11月1923日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11月2628日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11月2930日(七)、统计3课时左右 12月36日(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12月1014日(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12月1721日 教学工作纪要日期内容备注二(1)班单元检测成绩序号姓名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第九单元第十单元期中期末总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0 -30分30-39分40-49分50-59分60-69分70-79分80-89分90-100分二(2)班单元检测成绩序号姓名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第九单元第十单元期中期末总评1丁曼容2吴俊达3彭聪4罗埕宇5付云娇6高星灿7李涵8肖婷9刘孟琴10张丽11李菲12龚子超13杨俊杰14普瑞宏15杨宇昊16杨俊飞17杨金燕18郑文册19刘昕灵20李 洋21周建婷22李继鹏23李俊毅24谢 珊25薛延硕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0 -30分30-39分40-49分50-59分60-69分70-79分80-89分90-100分单元教学质量反馈 第_单元学科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80分以上人数优良率90-100人数80-89人数70-79人数60-69人数30-59人数30以下单元教学质量反馈 第_单元学科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80分以上人数优良率90-100人数80-89人数70-79人数60-69人数30-59人数30以下单元教学质量反馈 第_单元学科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80分以上人数优良率90-100人数80-89人数70-79人数60-69人数30-59人数30以下单元教学质量反馈 第_单元学科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80分以上人数优良率90-100人数80-89人数70-79人数60-69人数30-59人数30以下单元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