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管理体系要求征求意见稿 ICS RB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行业标准RB/T XXXXXXXX创新管理体系要求Innovation ManagementSystem Requirements(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发布XX/T XXXXXXXXX目次前言1范围1.1总则1.2应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确定创新管理体系的范围4.4创新管理体系及其过程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与承诺5.2方针5.3创新管理体系的角色、职责和权限5.3.1总则5.3.2创新管理团队的职责与权限5.3.3创新团队的职责与权限6策划6.1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创新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7支持7.1资源7.2能力7.3意识7.4沟通7.5人力资源管理XX/T XXXXXXXXX7.6知识产权和知识管理7.7协作7.8成文信息7.8.1总则7.8.2编制和更新7.8.3成文信息的控制8运行8.1创新过程8.2创意的管理8.3创新项目的建立与实施8.4创新成果的保护与应用8.5应用导入的管理9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9.1.2创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9.1.3创新成果的监视与测量9.1.4创新管理体系绩效的评价9.2内部审核9.3管理评审10改进10.1不符合与纠正措施10.2持续改进附录A(资料性附录)创新管理工具创新是要求。 创新管模式等方面组织建a)通b)为c)更d)有e)为f)有本标准项目管理和下图表本标准是组织获得持管理体系的建面的创新,组建立和实施创通过创新提升为组织引入新更好地理解未有助于对风险为组织的技术有助于组织团准中的创新管和相关工具的表明了本标准准中的创新管持续成功的关建立和实施可组织可以预期创新管理体系升业务增长和新的思维模式未来市场的需险的识别和应术以及技术人团队协作文化管理体系包括的应用,不断准中的创新管管理体系遵循关键驱动因素可以持续激发期获得更大的系的收益包括和收益;式和价值;需求和变化;应对;人才的积累打化的建立;括从对创意的断为顾客及相管理体系的一循PDCA循环并前言素之一。 本标发组织的创新的成功。 括打下基础;的选择与分析相关方创造价一般性模式以(图1并考虑到IS言标准为组织建新活力,通过析到应用推广价值。 以及标准各章1)O组织针对管建立、实施和过对产品、服广所需的必要章节之间的联管理体系标准XX/T保持创新管理服务、技术、过要活动,组织通联系。 准所制定的高XXXXXXXX理体系提出了过程以及业务通过对创新的高阶结构(HLSXX了务的S)。 组织可以单独或与其他管理体系整合实施创新管理体系。 本标准按照GB/T1.1-xx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XX/T XXXXXXXXX创新管理体系要求1范围1.1总则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创新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通过持续创新,不断为顾客及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提升创新能力与绩效。 1.2应用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无论其行业、规模和性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0-xx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xx,IDT)GB/T31769-xx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等级规范3术语和定义3.1创意idea个人、团队或组织通过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所产生的新想法或概念。 3.2创新innovation为获得新的产品、服务或过程,或实现已有的产品、服务或过程显著提升所实施的活动。 注创新一般包括如下类型a)技术创新新技术的产生或者改变市场现有技术的活动。 新技术一旦得到巩固,将被用于与产品、服务及过程相关的其他创新过程。 b)改良型创新将市场上现有的基础技术融合到新产品、服务或过程的开发中的活动。 c)管理创新组织资源获得创新的产品、服务和过程的方式的改进。 XX/T XXXXXXXXX3.3创新成果innovation results创新过程的结果。 3.4创新团队innovation unit由最高管理层指定的组织里的小组,可能全职或兼职,能够自主性地实施必要的活动以a)为组织获得有用的科学和技术知识;b)开发新技术或者提高现有技术;c)将新技术应用于产品、服务或过程。 3.5创新管理团队innovation managementunit由最高管理层指定的组织里的小组,可能全职或兼职,能够自主性地实施必要的活动以a)管理项目;b)管理技术转让;c)管理结果的保护和推广;d)测量、分析和改进结果;3.6项目project由一组有起止日期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独特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在内的约束条件所规定的要求和目标。 注a)项目的目标应是明确的、可测量的、可达到的和具有挑战性的。 b)单个项目可作为一个较大项目结构中的组成部分。 c)组织可以在项目时间内成立临时性的机构。 d)项目的结果可以是单一或若干个产品。 3.7里程碑milestone项目策划时所确定的,在预定时间将发生的事件,通常用来标志工作进度XX/T XXXXXXXXX3.8知识knowledge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 注1知识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以是组织的,也可以是个人的。 注2知识可包括实施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 【OECD (1996),基于知识的经济】注3知识是经“”的信息,在具有意义的背景环境与分析处理后,能为组织带来真正的价值,它是隐含在专利技术、成功产品与有效策略之后的知识力量。 而组织知识的集合(激烈的经验、员工、管理技能、作业方式、科技应用、策略伙伴与供货商的关系、顾客及市场情报)就是它的智慧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源自GB/T23703.2-xx2.13.9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发明者、创造者等对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其范围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及相关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传统知识、遗传资源以及民间文艺等。 源自GB/T21374-xx3.1.13.10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对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 源自GB/T23703.2-xx2.9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创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组织应定期监视和评审有关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信息,为确定当前和未来所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提供输入(见6.1)。 对内外部环境的确定以及定期监视和评审的结果应作为成文信息得到保持。 注1理解外部环境可以考虑以下方面a)市场情况(使用者的需求、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供应商等);XX/T XXXXXXXXX b)技术方面(知识产权、标准、科技发展等);c)政治环境(立法、法律法规、与公共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系等);d)经济环境(宏观经济趋势、投融资环境、财税政策等);e)社会因素(人口、多样性、文化趋势、可持续的影响等);注2理解内部环境可以考虑以下方面a)现行的管理实践以及所建立的其他管理体系;b)组织文化方面,如组织内不同层级的人员对创新的态度与承诺;c)内部协作的绩效;d)能力方面,如与创新有关的人员、基础设施以及投融资的能力;e)组织的业务模式、过程、产品和服务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考虑;f)当前和过去所实现的创新成果以及失败的经验教训;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确定a)与创新管理体系有关的内部和外部相关方;b)这些有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定期监视和评审这些有关相关方及其需求和期望的相关信息,为确定当前和未来所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提供输入(见6.1)。 对相关方及其需求和期望的确定以及定期监视和评审的结果应作为成文信息得到保持。 4.3确定创新管理体系的范围组织应确定创新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创新管理体系的范围时,组织应考虑a)标准4.1条款中的内部和外部环境;b)标准4.2条款中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c)组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c)组织的宗旨和战略方向;组织创新管理管理体系的范围应形成成文信息并得到保持,该范围应描述组织创新管理体系所涵盖的创新对象,如产品、服务、过程、技术、业务模式等等。 4.4创新管理体系及其过程XX/T XXXXXXXXX组织应依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创新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以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组织应确定创新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并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创新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能力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创新管理体系中加以规定。 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与承诺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证实其对创新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与承诺a)确保创新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得到建立,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b)营造鼓励和支持创新的文化和氛围;c)确保将创新管理体系的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d)确保创新管理体系所需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的可获得性;e)沟通有效的创新管理以及符合创新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f)确保创新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g)推动创新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持续改进;h)确保创新成果得到保护、推广和应用;i)支持其他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5.2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建立、评审和保持创新方针。 创新方针应a)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和内外部环境相适应;b)为制定和评审创新目标提供框架;c)阐明组织在创新方面的关注焦点,适用时包括产品、服务、技术、过程业务模式等;d)包含有关知识产权、组织协作方面的内容;e)形成成文信息并得到保持;f)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g)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XX/T XXXXXXXXX5.3创新管理体系的角色、职责和权限5.3.1总则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创新管理体系,包括特定创新项目的相关角色、职责和权限在组织内得到规定、沟通和理解。 最高管理者应规定职责和权限以a)确保创新管理体系满足本标准的要求;b)确保创新过程产生期望的结果;c)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创新管理体系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d)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提升创新意识;e)促进有关创新的内部协作和外部协作;f)保护和推广创新成果;注根据组织的规模、组织架构,人员的能力等因素,创新管理以及特定创新项目的职责和权限可以分配给特定的团队、组织中的个人,以及必要时,组织外的人员。 5.3.2创新管理团队的职责与权限组织应确保创新管理团队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确保依照本标准的要求,有效和高效地实施创新管理;b)确定与创新过程有关的风险和机遇(见6.1);c)启动和推动创新过程(见8);d)为创新项目分配职责和权限;e)为创新项目提供内外部资源;f)在不同的创新项目中进行协调;g)对创新项目的实施进行监视与评价;h)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创新项目的进展与绩效;5.3.3创新团队的职责与权限组织应确保创新团队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与权限a)依照策划,实施特定的创新项目;b)使用创新技术与方法;c)向创新管理团队汇报项目的进展与绩效。 XX/T XXXXXXXXX d)与其他创新团队进行协作;e)获取实施创新所需的知识、信息;6策划6.1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16.1.1组织在对创新管理体系及相关过程进行策划时,应考虑到本标准4.1条款中所涉及的内外部环境和4.2条款中有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以及5.2条款中组织的创新方针,确定所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a)确保创新管理体系实现期望的结果;b)预防或降低非预期的影响;c)实现持续改进。 6.1.2组织应策划a)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b)如何1)在创新管理体系过程中实施这些措施;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组织所采取的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应与其对创新过程及其输出的潜在影响相适应。 组织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以及应对措施应形成成文信息并得到保持。 注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接受风险以获得机遇、消除风险源、改变可能性或后果,风险分担或基于充分的信息做出保留风险的决策等。 6.2创新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1组织应在相关职能、层次以及创新项目中建立创新目标。 创新目标应a)与创新方针保持一致;b)可测量;c)得到监测;d)得到沟通;e)适当时进行更新;组织的创新目标应形成成文信息并得到保持。 26.2.2在策划创新目标的实现时,组织应确定XX/T XXXXXXXXX a)需要做什么;b)所需的资源;c)责任者;d)相关的里程碑;组织应建立衡量创新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与方法。 7支持7.1资源组织应确定和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创新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财务资源等。 7.2能力组织应a)确定在组织控制下从事影响创新管理体系绩效工作的人员所需的能力;b)确保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和经验,这些人员应是胜任的;c)适用时,采取措施以获得必要的能力,并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d)为提升创新绩效,持续改进人员的能力。 注适当的措施可包括,例如提供培训、辅导、重新分配任务、招聘胜任的人员等。 7.3意识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应得到激励并具备以下方面的意识a)组织的创新方针;b)相关的创新目标;c)个人工作对创新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提升创新管理体系绩效的益处;d)创新对组织的重要性。 7.4沟通组织应确定与创新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需求,包括a)沟通的内容;b)沟通的时机;c)沟通的对象;XX/T XXXXXXXXX d)沟通的方式;组织应确定创新管理团队和创新团队之间的沟通机制,适用时,不同创新项目间的沟通机制。 7.5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应实施适宜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必要时应包括a)培养人员的创新能力;b)鼓励对知识的学习和传播;c)鼓励组织内人员的多样性、对相关信息的开放;d)鼓励组织内的信任以及对创新活动失败的容忍度;e)确保对创新活动实施适当的激励;f)鼓励人员的积极参与;g)允许人员对创新所需信息的正当获取;7.6知识产权和知识管理组织应确定对其无形资产,包括知识、经验诀窍和知识产权的管理过程,以确保创新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该过程至少应包括与对知识的创造、获取、识别、分享与应用等相关的管理活动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活动。 7.7协作17.7.1组织应确定与创新相关的内部和外部的协作。 组织应通过以下方式,促进内部协作a)鼓励对所遇到的挑战进行分享;b)对相关创意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进行激励;c)鼓励人员和团队以合作的方式开发创意并分享知识;7.7.2组织应通过以下方式,促进组织与顾客、供应商等外部方的协作a)获取顾客、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伙伴的创意;b)与研究或专业机构进行相关知识的开发、传递或转移;组织在与外部的协作方面,应考虑到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因素。 7.8成文信息7.8.1总则XX/T XXXXXXXXX组织的创新管理体系应包括a)本标准所要求的成文信息;b)组织所确定的为确保创新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成文信息;注不同组织的创新管理体系成文信息的程度取决于a)创新项目的规模与不确定性;b)人员的能力。 7.8.2编制和更新适用时,组织应确保成文信息的编制和更新满足以下方面的要求a)具有标识和说明(例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编号等);b)应用适宜的格式(例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媒介(例如纸质、电子格式、信息化);c)进行评审和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和充分性;7.8.3成文信息的控制7.8.3.1组织的创新管理体系和本标准所要求的成文信息应得到控制,以确保a)需要成文信息的场所能够获得适用的文件;b)成文信息得到充分的保护(如防止泄密、误用、缺损)。 7.8.3.2为实现对成文信息的控制,适用时,组织应进行以下活动a)分发、访问、回收,使用;b)存放和保护,包括保持清晰;c)更改的控制(如版本控制);d)保留和处置。 组织应确保策划和运行创新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成文信息得到识别和控制。 注“访问”指仅得到查阅成文信息的许可,或授权查阅和修改成文信息。 8运行8.1创新过程组织应根据其创新方针和目标,建立适当的创新过程。 注创新过程一般包括对创意的管理、创新项目的管理、成果的保护与应用等方面。 8.2创意的管理XX/T XXXXXXXXX组织应建立对创意的管理过程,以确保持续稳定地获取新的创意。 对创意的管理至少应包括a)确定创意的产生范围及其内部和外部的;b)确定对创意的收集、评价和选择的方式与频次;c)确定评价和选择创意的准则;d)保护创意及其创造者的相关权利;8.3创新项目的建立与实施适宜时,组织应针对所选择的创意建立创新项目。 组织应选择适宜的方法对创新项目进行管理,以确保创新项目在既定的时间和预算框架内实现其目标。 对创新项目的各个阶段,组织应确定a)阶段性目标或预期结果;b)所需实施的活动;c)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预算和设备设施;d)所要求的里程碑,包括开始与结束日期;e)所需的评审活动;f)创新项目相关风险的识别、分析与处置;组织应根据创新方针建立创新项目实施的优先级,对各个项目的进展进行监视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8.4创新成果的保护与应用组织应对创新成果,包括所涉及到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见7.6),并识别应用的机会。 8.5应用导入的管理适用时,组织应通过以下方式,对创新成果的应用导入进行控制a)识别与该成果相关的知识产权风险;b)对推广进行策划;c)提供应用导入所需的资源;9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XX/T XXXXXXXXX9.1.1总则组织应考虑已确定的创新管理体系的风险和机遇,应a)确定监视和测量的对象,以1)评价创新管理体系的绩效;2)确保创新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b)确定监视、测量(适用时)、分析和评价的方法;c)确定监测和测量的时机;d)确定对监测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时机;e)确定所需的创新管理体系绩效指标。 组织应保持适当的成文信息,以提供结果的证据。 组织应评价创新过程的绩效和创新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9.1.2创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监视创新过程,这些方法应能够证实创新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组织应采用适当的措施。 9.1.3创新成果的监视和测量创新管理团队应实施对创新成果的监视和测量,以验证成果满足要求。 监视和测量应依据策划的安排在适当阶段进行,并考虑以下方面a)规定对成果的评审、选择和批准的准则;b)建立必要的机制将成果量化并与创新方针和目标进行比较,以获得技术有效性和效率的证据;c)监视和测量机制的可行性和实施;d)策划和实施所需的纠正措施;e)识别新的创新初始概念或对原有初始概念进行深化;9.1.4创新管理体系绩效的评价9.1.4.1组织应定期从财务和非财务两个角度对创新管理体系的绩效进行评价。 组织应确定评价的内容、频次、指标及准则。 财务指标应包括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a)利润增长率;b)年度营收增长率;XX/T XXXXXXXXX c)组织和顾客的成本节约;d)创新的投资回报率;9.1.4.2非财务指标应包括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a)创新过程处理的创意数量;b)市场占有率;c)过程的效率;d)品牌形象与声誉;e)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f)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结果;对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评价结果应成为对创新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进行改进的输入。 9.2内部审核9.2.1组织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创新管理体系是否a)满足1)组织对创新管理体系的要求;2)本标准的要求;b)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 9.2.2组织应a)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包括审核的频次、方法、职责、策划审核的要求和报告审核结果。 审核方案应考虑创新目标、相关过程的重要性、关联风险和以往审核的结果。 b)确定每次审核的准则和范围c)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d)确保审核结果提交给管理者以供评审e)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f)保持成文信息,以提供审核方案实施和审核结果的证据。 注作为指南,参见ISO19011。 9.3管理评审9.3.1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创新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策划和实施时,应考虑变化的商业环境,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XX/T XXXXXXXXX管理评审应考虑以下方面a)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b)与创新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或内部环境的变化;c)创新管理体系绩效指标的信息(见9.1.4),以及以下方面的趋势和指标1)不符合与纠正措施;2)审核结果;3)创新项目进展与绩效;d)持续改进的机会;9.3.2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相关的决定a)持续改进的机遇;b)对创新管理体系变更的需求。 组织应保持成文信息,以提供管理评审的结果及采取措施的证据。 10改进10.1不符合与纠正措施10.1.1发生不符合时,组织应a)作出响应,适当时1)采取措施控制和纠正不符合2)处理不符合造成的后果b)评价消除不符合原因的措施的需求,通过采取以下措施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或在其他区域发生1)评审不符合2)确定不符合的原因3)确定类似不符合是否存在,或可能潜在发生c)实施所需的措施d)评审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e)对创新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改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不符合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中考考试题目及答案
-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考核试题及答案
- 露天矿山三级安全教育试题(附答案)
- 解析卷-在职硕士综合训练试题
- 2025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报告
- 押题宝典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至2030年中国扫地机器人电商行业市场评估分析及投资发展盈利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金枪鱼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股权转让合同示范
- 教育普及合作协议
- (2025年标准)动火安全协议书
- 2026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动物防疫检疫试题(附答案)
- 沙石码头经营方案(3篇)
- 2025年粉笔辅警考试题库
- 实验学校物业管理服务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个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 水声传感器技术研究与应用
- 督脉刮痧配合刺血治疗急性乳腺炎
- 能源环保管理办法
- 2025年初级(五级)健康照护师(五级)《理论知识》试卷真题(后附答案和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