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中风护理常规.doc_第1页
出血中风护理常规.doc_第2页
出血中风护理常规.doc_第3页
出血中风护理常规.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血中风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2、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情况。3、心理社会状况。4、辩证:中脏腑:痰热内闭证;痰蒙清窍证;元气败脱证。中经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症;肝阳暴动、风火上扰证;阴虚风动、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痰瘀阻络证。【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病人宜住单间,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流通,新鲜,光线适宜,安静,温湿度适宜。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面色、皮肤、肢温、汗出、二便等变化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了解昏迷的抢救,注意有无高热抽搐、呕吐、出血、黄疸等情况发生。(2)手术者术后密切观察瞳孔、意识、血氧饱和度、四肢肌力及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引流量及引流物性状、颜色。观察伤口渗血情况。(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引起窒息。病人取仰卧位,头部置一软枕,约抬高15-30度左右,头偏向一侧,口角稍向下,必要时吸痰或行气管切开。有假牙应取下,进餐时不要说话,避免呛咳、误吸等。(4)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以防坠床。抽搐者用牙垫置于牙齿咬合面。床边加护栏,走廊、厕所装有扶手,地面保持平整、干燥、防湿、防滑,呼叫器置于病人随手可及处。康复期行走时应有人陪伴,选用三角手杖等合适的辅助工具,防止受伤、跌倒,并穿着防滑软橡胶底鞋或布鞋,行走时不要在其耳旁擦过,同时避免突然呼喊病人。3、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效果和反应。(2)避免呛咳反应发生。(3)行甘露醇脱水治疗者,密切调控输注速度,观察其输注局部皮肤情况及小便量。4、饮食护理(1)鼓励能吞咽的病人进食,少量多餐,吃饭或饮水时头偏向一侧。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等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粗躁,干硬等刺激性食物。(2)病人不能吞咽时给予鼻饲饮食。鼻饲时速度宜慢,温度适宜,每次鼻饲量小于200ml,4小时/次。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无刺激的流质。如鱼汤,牛奶,豆奶,菜汤等,供给足够的热量。5、情志护理提供疾病治疗及预防的可靠消息,关心尊重病人,避免刺激和损伤病人自尊的言行。指导病人正确面对疾病,克服急躁心理和悲观情绪,举事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6、临证(症)护理(1)病人心累气促,面色青紫,肢体抽搐,应及时给氧。(2)牙关紧闭可针刺下关,颊车,合谷等穴。(3)眼睑不能闭合者,可涂以眼药膏或凡士林纱布覆盖,保护角膜。(4)闭证,脱证者遵医嘱分别处理:闭证者可针刺人中、十宣、百会、合谷、太冲等穴;或十宣防放血,痰多者可针刺无突、丰隆、内关穴。脱证亡阳者,遵医嘱可注射参附液,亦可炙气海、关元、百会、膻中、神阙。亡阴者可注射或鼻饲生脉液等。(5)保持大便通畅,宜食富含高纤维素饮食并协助病人按摩腹部,3天无大便者每日服大黄苏打片或麻仁丸,可鼻饲番泻叶水,必要时灌肠。(6)根据病人具体情况,1-2次/日口腔护理。清洁口腔可用生理盐水或银花、甘草水擦拭或漱口。保持皮肤清洁,1-2次/日用温水擦拭全身。偏瘫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更换体位,保持床铺清洁整齐。被服随湿随换,按摩骨隆突处和经常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生。另外注意肢体保暖,严防冻伤,烫伤。(7)保持各种导管通畅,定时更换及消毒。留置尿管者,每日记录小便情况,如量、色、性质等。每日用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冲洗膀胱,每日两次,预防尿路感染,并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尿道口用0.5%碘伏消毒三次,擦洗每日两次,三天更换尿袋,一周更换尿管。(8)病人如有高热遵医嘱予以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也可针刺合谷,曲池等穴位。饮品宜温凉。(9)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保持病人患肢功能位。病情稳定后指导病人早期进行肢体被动和主动运动,鼓励病人每天数次“十指交叉握手”的自我辅助运动及“桥式运动”训练,并辅以理疗针炙按摩,促进肢体功能早期恢复。(10)语言沟通障碍病人应鼓励其克服害羞心理,大声说话,当病人进行尝试获得成功时应给予表扬;鼓励病人家属、朋友与病人交谈清楚解释每个问题,直至病人理解,并阅报听广播;营造一种和谐亲情气氛和语言学习环境。【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中脏腑1、痰热内闭证(1)主症:肢体强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易怒,痰多而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2)施护:如有则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进行。躁动不安者加用床档,以防坠床。抽搐者置牙垫于上下齿之间。2、痰蒙清窍证(1)主症:神昏,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痰鸣,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滑。(2)施护:如有昏迷,作好昏迷病人的护理(眼、皮肤、胃管、泌尿道)。必要时吸痰。注意保暖,冬季防烫伤。饮食选择温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等。饮料类可改为热饮,如奶茶、热果汁等,水果选用桃、杏、桂圆等甘平偏水果或蜜饯类食物可达到活血通络的作用;宜多食补宜气血的食物,如龙眼肉、胡萝卜、玉米等;适当进食祛痰的食物,如冬瓜仁、梨、萝卜等。(3)元气败脱证:主症: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重者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蒌,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施护:*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进行。*安放保留尿管,每日冲洗膀胱,一周更换尿管。*病人汗多,每日多次温水擦身,衣湿后及时更换,预防受凉。*应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可常食酸枣仁粥、木耳鸡蛋汤等。中经络1、痰热腑实证、风痰上扰证。(1)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腹账便于便秘。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2)施护:头晕目眩,卧床休息,以防摔倒。每日服大黄苏打片或麻仁丸保持大便通畅。起病3日后随症取穴针炙。饮食选择温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等。饮料类可改为热饮,如奶茶、热果汁等,水果可选用桃、杏、桂圆等甘平偏水果或蜜饯类食物可以达到活血通络的作用;宜多食补宜气血的食物,如龙眼肉、胡萝卜、玉米等;适当进食祛痰的食物,如冬瓜仁、梨、萝卜等。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1)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2)施护:头晕目眩,卧床休息,以防摔倒。每日服大黄苏打片或麻仁丸通便。起病3日后随症取穴针炙。3、肝阳暴动、风火上扰证(1)主症:神识迷昏,颈项强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便干便秘,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2)施护轻型发病后3天,中重型发病后5-7天给予针炙理疗,随证取血。便秘可每日服大黄苏打片,或番泻叶泡水喝。进高水分、高维生素、适当热能、高纤维素食物;适当进去火、清热、活血食物,如梨、绿豆等。4、阴虚风动证、风痰阻络证。(1)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2)施护:眩晕则卧床休息,起床要有人陪护,以防摔倒。病3日后随症取穴针炙。烦躁失眠者可服镇静药。饮食选择温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等。饮料类可改为热饮,如奶茶、热果汁等,水果可选用桃、杏、桂圆等甘平偏水果或蜜饯类食物可达到活血通络的作用;宜多食补宜气血的食物,如龙眼肉、胡萝卜、玉米等;适当进食祛痰的食物,如冬瓜仁、梨、萝卜等。腮胡子 5、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1)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眺白,气短乏力,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2)施护:眩晕则卧床休息,起床要有人陪护,以防摔倒。病3日后随症取穴针炙。烦躁失眠者可服镇静药。汗多每日多次温水擦身,做好皮肤处理,冬季防感冒。饮食选择温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等。饮料类可改为热饮,如奶茶、热果汁等,水果可选用桃、杏、桂圆等甘平偏水果或蜜饯类食物可达到活血通络的作用;宜多食补宜气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