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活塞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故障现象原因消除方法1压缩机不能启动。a. 电气线路故障;b. 高中压继电器和油压 继电器断开。a. 检查并修理;b. 检查高中压继电器和 油压继电器的连锁接点并调整。2压缩机起动不久即停止。a. 油压过低;b. 油压继电器调定值太高。a.用油压调节阀调高油压,如不能调高,按序号6进行检查处理。3气缸内有敲击声。a. 运转时活塞撞击排气阀。b. 气阀螺栓松动。c. 阀片损坏,活塞销与轴承间隙过大。d. 假盖弹簧力不够。e. 制冷剂液体进入气缸造成液击。a. 将有杂音的气缸打开增加活塞与排气阀间隙。b. 旋紧气阀螺栓。c. 拆缸后检查,调整修理。d. 加垫增加弹簧力或更换。e. 将吸气截止阀关小及液体节流阀关小或暂时关闭。4曲轴箱内有敲击声。a. 连杆大头轴瓦与轴承间隙过大。b. 轴承、主轴承间隙过大。c. 飞轮与轴或键配合松弛。d. 连杆螺栓松弛。a. 检查调整其间隙或更换。b. 检查调整间隙。c. 检查、调整间隙、修理。d. 旋紧连杆螺栓锁紧。5 压缩机启动后无油压。a. 油泵传动零件失灵。b. 油泵进油口堵塞。c. 油压表失灵。d. 油细滤器及轴封无油。a. 拆卸后修理。b. 检查排除污垢。c. 更换油压表。d. 开车前应向油细滤器及轴封加油,防止开车时吸空。6 润滑油油压过低。a. 吸油过滤网堵塞。b. 油压调节阀失灵。c. 油泵齿轮与泵盖间隙过大(磨损)。d. 曲轴箱内油量不足。e. 各部轴承间隙过大或部分油路漏油。a. 拆下清洗。b. 检查修理。c. 检查修理或更换。d. 增加润滑油。e. 检查修理。7压缩机耗油量增大。a. 制冷剂液体进入曲轴箱。b. 压缩机的密封环、刮油环或气缸磨损。a. 将吸入截止阀和供液节流阀关小或暂时关闭。b. 检查、必要时更换。8轴封漏油或漏气。a. 轴封密封面破坏。b. 耐油密封橡胶圈破坏。a. 检查修理。b. 更换密封橡胶圈。9 压缩机卸载装置机构失灵。a. 油压不够。b. 油管堵塞。c. 油缸内有污物卡死。a. 调节油压比吸气压力高0.120.2MPa。b. 拆开清洗。c. 拆开清洗。10 压缩机吸气温度过高。a. 系统中制冷剂不足。b. 蒸发器内制冷剂不足。c. 氨中含水量超过规定。d. 制冷系统低压管路绝热层不好。a. 补充制冷剂。b. 开大节流阀。c. 检查液氨含水量。d. 检查修理。11 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a. 吸入气体温度过高。b. 排气阀片破裂。c. 安全阀漏气。d. 活塞环漏气。e. 缸套下面垫片破裂漏气。a. 按序号10检查调整。b. 打开气缸盖检查阀片。c. 检查安全阀调整修理。d. 检查修理或更换。e. 检查更换。12 压缩机吸入压力太低。a. 液体管节流阀或吸气过滤网阻塞b. 系统中制冷剂不足。c. 蒸发器内冷剂不足。d. 系统中的油太多。a. 形成真空后,拆卸检查并清洗。b. 补充制冷剂。c. 开大节流阀。d. 找出系统中积油部分把油放出。13冷凝压力高(比规定值高)。a. 系统中有不凝性气体。b. 冷却水量不足和水温太高。c. 冷凝气内有污垢影响传热面积。d.冷凝气内存氨过多。a.放出不凝性气体。b.检查水阀是否开启,及水过滤器是否堵塞,设法降低水温。c.清洗冷凝器。d.放出多余氨。14压缩机在运转中突然停机或停开频繁。a. 油分离器自动回油阀泄漏高压气体,是吸气压力升高,油温上升,油压下降。b. 热力膨胀阀冰堵。a. 拆检修复;b. 除去系统水分,更换干燥过滤器。15气缸中有异声。a. 曲轴曲拐或连杆大头因油面太高拨油所产生的油所产生的油液击声。b. 油击。a. 短时间不必停机,如长达几分钟要停机检查。b. 检修活塞、活塞环等间隙,检查油面高低等。16压缩机启动不起来。a. 曲轴箱内油溶解了大量的氟利昂,使油压建立不上来。 a. 抽空油中制冷剂或加热提高油温。17压缩机耗油量过多。a. 吸气腔回油孔太小或堵塞。b. 油分离器回油不正常。a. 加大回油孔或通孔道。b. 查明原因消除之。18能量调节机构失灵。a. 油内溶解大量制冷剂,使油压建立不起来,或在油缸中蒸发推动不了油活塞。a. 抽空油中制冷剂或加热提高油温。二、螺杆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故障现象原因消除方法1启动负荷过大或根本不能启动。a.滑阀未停到0位b.压缩机内充满了润滑油或液体制冷剂c.部分运动部件严重磨损或烧伤d.电压不足a. 使滑阀停到0位b. 按转动方向盘动压缩机,排出积液或积油c. 拆卸检修及更换零部件d. 检查电网电压值2.机组发生不正常振动a. 机组地脚螺栓未紧固b. 压缩机与电动机不同轴c. 因管道振动引起机组振动加剧d. 过量的液态制冷剂被吸入机体内e. 滑阀不能定位而且振动f. 吸气腔真空度过高a. 旋紧地脚螺栓b. 重新找正c. 加支撑点或改变支撑点d. 调整系统供液量e. 检查油活塞及增减载阀是否泄漏f. 开大吸气截止阀3.压缩机运转后自动停机a. 自动保护及自动控制元件调定值不能适应工况的要求b. 控制电路内部存在故障c. 过载a. 检查各调定值是否合理,适当调整b. 检查电路,消除故障c. 检查原因并消除4.制冷能力不足a. 滑阀的位置不合适或其它故障b. 吸气过滤器堵塞c. 机器不正常磨损,造成间隙过大d. 吸气管线阻力损失过大e. 高低压系统间泄漏f. 喷油量不足,不能实现密封g. 排气压力远高于冷凝压力h. 吸气截止阀未全开a. 检查指示器并调整位置,检修滑阀b. 拆下吸气过滤器的过滤网清洗c. 调整或更换零件d. 检查阀门(如吸气截止阀或止回阀)e. 检查旁通管路f. 检查油路系统g. 检查排气系统管路及阀门,清除排气系统阻力。h. 打开5.运转中机器出现不正常响声a. 转子齿槽内有杂物b. 止推轴承损坏c. 轴承磨损造成转子与机壳间的摩擦d. 滑阀偏斜e. 运动部件连接处松动a. 检修转子及吸气过滤器b. 更换轴承c. 更换轴承d. 检修滑阀导向块及导向柱e. 拆开机器检修,加强防松措施6排气温度过高a. 压缩比较大b. 油温过高c. 吸入严重过热的蒸气d. 喷油量不足e. 空气渗入制冷系统a. 降低排气压力和负荷b. 清除油冷却器传热面上的污垢,降低水温或增大水量c. 向蒸发系统供液d. 提高喷油量e. 排出空气,检查空气渗入部件7排气温度或油温度下降a. 吸入湿蒸气或液体制冷剂b. 连续无负荷运转c. 排气压力异常低a. 减少向蒸发系统的供液量b. 检查滑阀c. 降低冷凝器的冷凝能力、减小供水量8滑阀动作太快手动阀开启过大适当关闭进油截止阀9滑阀动作不灵活或不动作a. 电磁阀动作不灵b. 油管路系统接头堵塞c. 手动阀关闭d. 油活塞卡住或漏油a. 检修电磁阀b. 检修c. 打开进油截止阀d. 检修10压缩机机体温度过高a. 吸气严重过热b. 旁通管路泄漏c. 摩擦部位严重磨损d. 压缩比过高a. 降低吸气过热度b. 检修旁通管路及阀门c. 检修及更换零部件d. 降低排气压力及负荷11压缩机轴封泄漏a. 轴封供油不足造成损坏b. 装配不良c. O形圈损坏d. 动环与静环接触不良a. 检修b. 检修c. 更换新件d. 拆下重新研磨12油压过低a. 油粗过滤器脏堵b. 油精过滤器脏堵a. 清洗油粗过滤芯b. 清洗油精过滤芯13回油速度低或不流动回油阀堵塞检修回油阀14油消耗量大a. 回油过滤器脏堵b. 回油管脏堵c. 油分离器效率下降d. 二级油分离器内积油过多,油位高e. 排气温度过高,油分离效率下降a. 清洗回油过滤器芯b. 清除回油管内的污物c. 更换油分离芯d. 放油、回油,控制油位e. 降低油温15油面上升a. 过量的制冷剂进入油内b. 油分离器出油管路堵塞a. 提高油温,加速油内制冷剂蒸发b. 检修、清理16.停机时压缩机反转a. 吸气及排气管路上的止回阀关闭不严b. 防倒转的旁通管路堵塞a. 检修,消除卡阻现象b. 检修旁通管路及电磁阀17.压缩机吸气体温度过高a. 系统制冷剂不足,吸入气体过热度较高b. 调节阀及供液管堵塞c. 调节阀开度小d. 吸气管路绝热不良a. 向系统内充入制冷剂b. 检修及清理c. 加大供液量d. 检修绝热层,必要时更换绝热材料18.压缩机吸气体温度过低a. 系统液体制冷剂数量过多b. 调节阀开度大a. 停止或减少供液量b. 减小开度19.冷凝压力过高a. 冷却水量不足b. 冷凝器结垢c. 系统中不凝性气体含量过多a. 加大水量b. 清洗、除垢c. 放空气三、制冷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故障现象故障分析故障处理1.机组运转噪声大1.压缩机、电动机地脚螺钉松动2.传动带或飞轮松弛1.紧固螺钉2.调节传动带张紧,检查飞轮螺母、键等2.活塞压缩机有异常声响气 缸 部 分1.气缸余隙过小2.活塞销与连杆小头衬套间隙过大3.吸、排气阀片或阀片弹簧折断4.假盖弹簧断裂5.因吸入液体制冷剂造成“液击”1.调整余隙,适当加厚缸垫2.更换衬套或活塞销3.更换阀片、弹簧4.更换假盖弹簧5.调整工况;调整膨胀阀开度曲 轴 箱 部 分1.连杆大头轴瓦与曲柄销间隙过大1.调整间隙2.更换连杆大头瓦3.适当提高油压2.主轴颈与主轴承间隙过大1.调整间隙2.更换轴套3.适当提高油压3.连杆螺栓松动、脱落紧固、更换螺栓,用开口销锁紧3.压缩机排气压力过高1.系统混入空气等不凝结气体2.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水泵不转3.冷凝器水量不足4.冷却塔风机未开启5.风冷冷凝器的冷风机不转6.风冷冷凝器散热不良7.水冷冷凝器管壁积垢太厚8.系统内制冷剂充注过多1.排除空气2.检查、开启水泵3.清洗水管、水阀和过滤器4.检查冷却塔风机5.检查、开启冷凝风机6.清除风冷冷凝器表面灰尘;防止气流短路,保证气流通畅7.清除冷凝器水垢8.取出多余制冷剂4.压缩机排气压力过低1.冷凝器水量过大,水温过低2.冷凝器风量过大、气温过低3.吸、排气阀片泄漏4.气缸壁与活塞之间的间隙过大,气缸向曲轴箱串气5.油分离器的回油阀失灵,致使高压气体返回曲轴箱6.气缸垫击穿,高低压串气7.系统内制冷剂不足8.制冷蒸发器结霜过厚,吸入压力过低9.空调蒸发器过滤网过脏,吸入压力过低10. 贮液器至压缩机之间的区域出现严重堵塞1.减少水量或采用部分循环水2.减少风量3.检查、更换阀片4.检修、更换气缸套(体)、活塞或活塞环5. 检修、更换回油阀6.更换缸垫7.充注制冷剂8. 融霜9.清洗过滤网10. 检修相关部件(如电磁阀等)5.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1.排气压力过高引起2.吸入气体的过热度太大3.排气阀片泄漏4.气缸垫击穿,高、低压腔之间串气5.如冷凝压力过高,蒸发压力过低,以及回气管路堵塞或过长,使吸气压力降低压比过大6.冷却水量不足,水温过高或水垢太多,冷却效果降低7.压缩机制冷量小于热负荷致使吸热过热1.采取有关措施,降低排气压力2.调节膨胀阀的开启度,减少过热度3.研磨阀线,更换阀片4.更换缸垫5.调整压力,疏通管路,增大管径及尽可能缩短回气管管长6.调整冷却水量和水温,清除水垢7. 增开压缩机或减少热负荷6.压缩机吸入压力过高1.蒸发器热负荷过大2.吸气阀片泄漏3.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泄漏严重4.气缸垫击穿,高、低压腔之间串气5.膨胀阀开启度过大6.膨胀阀感温包松落,隔热层破损7.卸载一能量调节失灵,正常制冷时有部分气缸卸载8.油分离器的自动回油阀失灵,高压气体窜回曲轴箱9.制冷剂充注过多10.系统中混入空气等不凝结气体11.供液阀开启太小,供液不足1.调整热负荷2.研磨阀线、更换阀片3.检修、更换气缸、活塞和活塞环4.更换缸垫5.适当调小膨胀阀的开启度6. 放正感温包,包扎好隔热层7.调整油压,检查卸载机构8.检修、更换自动回油阀9. 取出多余制冷剂10.排出空气11.调节供液阀7.压缩机吸入压力过低1.蒸发器进液量太少2.制冷剂不足3.膨胀阀“冰堵”或开启过小4.膨胀阀感温剂泄漏5.供液电磁阀未开启,液体管上过滤器或电磁阀脏堵6.贮液器出液阀未开启或未开足7.吸气截止阀未开启8.蒸发器积油过多,换热不良9.蒸发器结霜过厚,换热不良10.蒸发器污垢太厚11.蒸发器冷风机未开启或风机反转1.调大膨胀阀开度2.补充制冷剂3.拆下干燥过滤器,更换干燥剂,调节开启度4.更换膨胀阀5.检修电磁阀,清洗通道6.开启、开足7.全开吸气截止阀8.清洗积油9. 融霜10.清洗污垢11.启动风机,检查相序8.油压过高1.油压调节阀调整不当2.油泵输出端管路不畅通1.重新调整(放松调节弹簧)2.疏通油路9.油压过低1.油压调节阀调整不当2.油压调节阀泄漏,弹簧失灵3.润滑油太脏,滤网堵塞4.油泵吸油管泄漏5.油泵进油管堵塞6.油泵间隙过大7.油中含有制冷剂(油呈泡沫状)8.冷冻机油质量低劣、粘度过大9.摩擦面的间隙过大,回油太快10.油量不足11.油温过低12.油泵传动件损坏1.重新调整,压紧调节弹簧2.更换阀芯或弹簧3.更换、清洗滤网4.检修吸油管5.疏通进油管6.检修或更换油泵7.关小膨胀阀,打开油加热器8.更换清洁的、粘度适当的冷冻油9.更换连杆瓦或轴套,调整间隙10.找出原因,补充冷冻油11.开启油加热器12. 检查、更换油泵传动件10.曲轴箱油温过高1.压缩机摩擦部位间隙过小,出现半干摩擦2.冷冻机油质量低劣,润滑不良3.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压缩比过大4.机房室温太高,散热不良5.油分离器与曲轴箱串气6.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太大1.调整间隙2.更换冷冻机油3.调整工况,降低排气温度4.加强通风、降温5.检查、修复自动回油阀6.调整工况,降低吸气过热度11.压缩机耗油量过大1.油分离器回油浮球阀未开启2.油分离器的分油功能降低3.气缸壁与活塞之间的间隙过大4.油环的刮油功能降低5.因磨损使活塞环的搭口间隙过大6.三个活塞环的搭口距离太近7.轴封密封不良,漏油8.制冷系统设计、安装不合理,致使蒸发器回油不利1.检查回油浮球阀2.检修、更换油分离器3.检修、更换活塞、气缸或活塞环4.检查刮油环的倒角方向,更换油环5.检查活塞环搭口间隙,更换活塞环6.将活塞环搭口错开7.研磨轴封摩擦环,或更换轴封,加大维护力度,注意补充冷冻油8.清洗系统中积存的冷冻机油12.冷冻油呈泡沫状液体制冷剂混入冷冻机油调整制冷系统的供液量,打开油加热器13.卸载能量调节装置失灵1.能量调节阀弹簧调节不当2.能量调节阀的油活塞卡死3.油活塞或油环漏油严重1.重新调整弹簧的预紧力2.查卸检修3.拆卸更换14.制冷系统堵塞(注: 其现象是吸气压力变低, 高压压力也变低)1.传动机构卡死2.油管或接头漏油严重3.油压过低4.卸载油缸不进油5.干燥过滤器脏堵6.膨胀阀脏堵7.膨胀阀冰堵8.膨胀阀感温剂泄漏9.电磁阀不能开启1.拆卸检修2.检修3.检修润滑系统4.检查疏通油管路5.拆卸干燥过滤器,清洗过滤网,更换干燥剂6.拆卸膨胀阀和干燥过滤器,清洗过滤网,更换干燥剂7.拆下干燥过滤器,更换干燥剂(应同时清洗过滤网)8.更换膨胀阀9.检查电磁阀电源,或检修电磁阀15.热力膨胀阀通路不畅1.进口过滤网脏堵,或节流孔冰堵2.感温剂泄漏1.检修膨胀阀和过滤干燥器2.更换膨胀阀16.热力膨胀阀出现气流声系统的制冷剂不足补充制冷剂17.热力膨胀阀不稳定, 流量忽大忽小1.蒸发器的管路过长,阻力损失过大2.膨胀阀容量选择过大1.合理选配蒸发器2.重新选择膨胀阀18.压缩机不起动1.主电路无电源或缺相2.控制回路断开3.电动机出现短路,断路或接地故障4.温度控制器的感温剂泄漏,处断开状态5.高、低压控制器断开6.油压差控制器自动断开7.制冷联锁装置动作(如自动转入融霜工况)1.检查电源2.检查原因,恢复其正常工作状态3.检修电动机4.更换温度控制器5.调整压力控制器的断开调定值6.调整油压差控制器的断开调定值7.检查电气控制系统19.压缩机起动后不久停车1.油压差控制器的调定值过高2.油泵不能建立足够的油压3.压力控制器的调定值调节不当4.压缩机抱合(卡缸或抱轴)1.重新调整油压差控制器的调定值2.检查油压过低的原因3.重新调节调定值4.解体、检修压缩机20.压缩机运转中突然停机或起停频繁1.高压压力超过调定值,压机保护性停机2.油压差控制器调节不当,保护停机的压力值(油压差)与自动启机的压力值(油压差)的幅差太小3.温度控制器调节不当,控制差额太小4.油压过低5.制冷系统出现泄漏故障,运转时低压过低,停车后低压迅速回升6.压缩机抱合(卡缸或抱轴)7.电机超负荷或线圈烧损,导致保险丝烧断或过热继电器动作8.电路联锁装置故障1.检查压力过高的原因,排除故障2.重新调节保护停机和自动起机的幅差3.重新调节起机温度和停机温度4.检修、调整润滑系统5.检漏、补漏、补充制冷剂6.解体、检修压缩机7.检查超负荷原因,排除故障8.检查修复21.压缩机停车高低压迅速平衡1.油分离器回油阀关闭不严2.电磁阀关闭不严3.排气阀片关闭不严4.气缸高、低压腔之间的密封垫击穿5.气缸壁与活塞之间漏气严重1.检修回油阀2.检修或更换电磁阀3.研磨阀线,更换阀片4.更换缸垫5.检修气缸、活塞,或更换活塞环22.压缩机运转不停而制冷量不足(不能达到停机温度)1.制冷剂不足2.制冷剂过多3.保温层变差,导致“漏冷”现象严重4.压缩机吸、排气阀片泄漏致输气量下降5.气缸壁与活塞间漏气导致输气量下降6.系统中有空气7.蒸发器内油膜过厚,积油过多8.冷凝器散热不良1.补充制冷剂2.取出多余制冷剂3.尽量维护保温层的隔热性能4.更换阀片,研磨阀线5.检修或更换活塞环,活塞或气缸套6.排除系统内空气7.清洗积油,提高传热系数8.检查维护冷凝器23.制冷剂泄漏(接头焊缝阀门和轴封处有油迹)1.制冷系统管路的喇叭口或焊接点泄漏2.压力表和控制器感压管的喇叭口泄漏3.制冷系统各阀的阀杆密封不严4.空调冷水机组蒸发器铜管泄漏或因蒸发温度过低冻裂5.开启式或半封闭压缩机的机体渗漏6.开启式压缩机的轴封泄漏1.重新加工连接部位2.使用扩胀管器重新加工喇叭口3.检修或更换阀门,更换橡胶填料4.检修或更换铜管5.进行定期修理6.检修或更换轴封24.压缩机轴封泄漏1.摩擦环过度磨损2.轴封组装不良,摩擦环偏磨3.轴封弹簧过松4.橡胶圈过紧,致使曲轴轴向窜动时动、静摩擦环脱离1.研磨或更换2.重新研磨、调整、组装3.更换弹簧4.更换橡胶圈25.装置运转但不制冷1.制冷剂几乎漏尽(机组未设置低压控制器)2.过滤干燥器严重脏堵(机组未设置低压器)3.电磁阀没有开启(机组未设置低压控制器)4.膨胀阀严重脏堵或冰堵(机组未设置低压控制器)5.膨胀阀感温剂泄漏(机组未设置低压控制器)6.压缩机高、低压腔之间的密封垫片被击穿,形成气流短路7.吸、排气阀片脱落或严重破裂8.蒸发器严重结霜9.蒸发器表面积垢太厚10.冷风机停转或倒转11.卸载机构失灵1.检查漏点,充注制冷剂2.清洗滤网或更换干燥剂3.检修或更换电磁阀4.检修膨胀阀和干燥过滤器5.更换膨胀阀6.检修压缩机,更换垫片7.更换阀片,研磨阀线8.检修融霜系统,或人工除霜9.清洗蒸发器10.检修风机及其电气控制系统11检查、调整卸载机构26.中间压力太高1. 从高压级看容积配比小2. 高低压串气或进气管路不畅3. 能量调解机构失灵,使高压级吸气少4. 中冷隔热层有损坏,供液量小,低压级排气不能充分冷却,蛇形管损坏5. 蒸发压力高使中间压力升高6. 冷凝压力高使中间压力升高1. 调整压缩机2. 检修高压机3. 检修能量调整装置4. 修理隔热层,调整供液阀,修理蛇形管5. 减小蒸发压力6. 减小冷凝压力27. 冷间降温困难1. 进货量太多或进货温度过高,冷间门关不严或开门次数过多2. 供液阀或热力膨胀阀调整不当,流量过大或过小,使蒸发温度过高或过低3. 隔热层受潮或损坏使热损失增多4. 电磁阀和过滤器中油污、赃污太多,管路阻塞或不通畅5. 蒸发器面积较小6. 管壁内表面有油污、外表面结霜过多7. 制冷剂充灌过多或过少,使蒸发压力过高或过低8. 热力膨胀阀感温包感温剂泄漏,冰堵或脏堵1. 控制进货量和进货温度,关闭门和减少开门次数2. 调整供液阀或热力膨胀阀3. 检修隔热层4. 清洗过滤网和电磁阀,疏通管路5. 增加蒸发器面积6. 排除油污和霜层7. 调整制冷剂量,检修压缩机8. 检修感温包,更换制冷剂或干燥剂,清洗过滤网28. 冷却排管结霜不均或不结霜1. 供液管路故障,如供液阀开启太小,管道、阀门和过滤网堵塞,管道和阀门设计或安装不合理,电磁阀损坏使供液不均2. 供液管路中有“气囊”使供液量减少3. 蒸发器中积油过多,传热面积小4. 蒸发器压力过高和压缩机效率降低,使制冷量减少5. 膨胀阀感温剂泄漏6. 膨胀阀冰度、脏堵或油堵1. 调整供液量,疏通管路,改进管道和阀门,修复或更换电磁阀2. 去除“气囊”3. 及时放油4. 降低蒸发压力,检修压缩机提高效率5. 检修感温包6. 清洗滤网,更换干燥过滤器29. 高压贮液器液面不稳1. 冷间热负荷变化大,供液阀开启度不当1. 适当调整开启度30. 压缩机湿冲程1. 供液阀开启过大,气液分离器或低压循环贮液器液面过高,中冷器供液过多或液面过高,出液管堵塞或未打开,空气分离器供液太多2. 蒸发面积过小,蒸发器积油太多或霜层太厚,使传热面积减小3. 冷间热负荷较小或压缩机制冷量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 幼儿园食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客房服务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园林绿化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互联网广告精准投放算法在智能零售行业的应用效果评估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工程测量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医技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版年会场地出租合同
- 2024版房产抵押的借款合同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放射技术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北邮政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
- 社区护理学课程说课
- 搅拌类设备单机试车原始记录
- 甘肃省公务员录用审批表
- 成都市第三十八中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 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之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率
- 目标计划行动-PPT
- 信息系统运维方案
- 2023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
- 劳动关系协调员真题模拟汇编(共1142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