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方案塔吊基础方案61(定稿).doc_第1页
工程方案塔吊基础方案61(定稿).doc_第2页
工程方案塔吊基础方案61(定稿).doc_第3页
工程方案塔吊基础方案61(定稿).doc_第4页
工程方案塔吊基础方案61(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方案塔吊基础方案61(定稿) 目录 一、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况2 三、塔吊基础定位及基础施工2 四、工程地质情况3 五、塔吊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3 六、塔吊装机抗倾覆稳定性验算4 七、附图6 一、编制依据 1、新城工程图纸; 2、QTZ80-58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3、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工程编号K1103010- 44、建筑机械技术规范(JGJ9494); 5、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xx).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xx) 8、浙江省xx浙G23钻孔灌注桩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建筑面积平方米 4、结构层高框架剪力墙结构, 5、建设单位 6、监理单位 7、设计单位 8、施工单位 9、勘察单位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 三、塔吊基础定位及基础施工 1、根据施工需要,共配置QTZ80塔吊7台,根据现场地质情况,采用600钻孔灌注桩,作为塔吊的桩基;每台塔吊设4根钻孔灌注桩,承担塔吊的竖向承载力和倾覆距,详见计算书及附图。 2、QTZ80-5810桩基承台为500050001350mm,其中1#、11#、13#楼承台底标高为-7.0米,塔吊桩顶标高为-6.95米。 桩底标高为-23.0米。 2#、6#、17#、19#楼承台底标高为-6.05米,桩顶标高为-6.0米,塔吊桩桩底标高为-23.0米。 锚固筋为816,锚入承台40d。 桩具体做法参照浙江省xx浙G23钻孔灌注桩。 3、塔吊基础必须按塔吊生产厂家出的图纸施工,具体做法详见附图。 4、基础顶面要用水泥砂浆找平,用水准仪校水平,倾斜度和平整度误差不超过1/500。 5、机脚螺杆位置、尺寸要绝对正确,应特别注意做好复核工作,尺寸误差不超过0.5MM。 螺纹部位必须抹上黄油,在砼施工时注意保护。 四、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工程物探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7台塔吊桩基涉及的土质情况如下1-1杂填土灰色、杂色,湿,松散。 主要由建筑垃圾组成,含少量粘性土,其中东侧局部地段表层为厚515cm砼地坪。 局部分布,层顶标高2.005.02m,层厚0.003.50m。 1-2耕作土灰色、灰褐色,湿,松软。 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植物根茎。 局部分布,层顶标高2.254.78m,层厚0.000.70m。 2-1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色,软可塑、局部软塑。 切面较光滑,无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高,含铁锰质斑及兰灰色斑。 静力触探qc=6631485kPa,fs=2366kPa。 局部缺失,层顶标高0.173.90m,层厚0.004.60m。 2-2粘质粉土灰黄色、灰色,很湿,稍密。 切面粗糙,无光泽,摇震反应迅速,韧性及干强度低,含云母碎屑。 静力触探qc=17182089kPa,fs=1930kPa。 局部分布,层顶标高-2.322.70m,层厚0.003.70m。 3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 切面稍光滑,无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含有机质斑和腐殖质。 局部相变为淤泥或淤泥质粉质粘土。 静力触探qc=267781kPa,fs=733kPa。 局部缺失,层顶标高-0.903.05m,层厚0.008.30m。 4-1粉质粘土灰黄色,局部青灰色,硬可塑、局部软可塑。 切面光滑,略具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含铁锰质斑。 静力触探qc=16612636kPa,fs=42107kPa。 全场分布,层顶标高-6.781.56m,层厚1.008.10m。 4-2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塑-软可塑。 切面稍光滑,无光泽,无或略具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低,含铁锰质斑。 局部夹粉土薄层,层厚15mm。 静力触探qc=11971694kPa,fs=3568kPa。 局部缺失,层顶标高-9.90-2.71m,层厚0.008.70m。 6-1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褐色、青灰色,硬可塑。 切面较光滑,无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含兰灰色斑或铁锰质斑。 静力触探qc=25543991kPa,fs=118158kPa。 全场分布,层顶标高-15.72-7.19m,层厚4.6015.70m。 6-2粉质粘土灰黄色、局部青灰色,软可塑-硬可塑。 切面光滑,无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高,含兰灰色斑或铁锰质斑。 静力触探qc=23403475kPa,fs=33128kPa。 全场分布,层顶标高-24.35-15.00m,层厚4.1015.60m。 五、塔吊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1、由QTZ80塔机使用说明书查得塔机自重G1100KN,最大起重量Qmax=80KN;设计基础自重W=530KN。 故桩基承受的竖向力为P=G+Qmax+W=1100+1.560+530=1722KN表示动荷系数(=1.5) 2、塔吊桩基竖向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Rk=qpAp+upqsiLi式中Rk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KN)qp桩端土的承载力标准值(KN)Ap桩身的横截面面积(M2)qsi第i层桩周土的摩擦力标准值(KN)up桩身周边长度(M)LI按土层划分的各段桩长(M)在本工程中,桩端承载力不予考虑,仅将桩周摩擦力作为塔吊的竖向承载力。 每根管桩的竖向承载力为Rk=upqsiLI=0.6(3.064.60.70110.64.30120.58.15133.4)=1876.58KN即塔吊桩基竖向承载力标准值符合要求。 六、塔吊装机抗倾覆稳定性验算由QT80-5810塔机使用说明书查得当塔吊固定在基础上,未采用附着装置前,塔吊升至独立高度时(H=36.00米),基础所受的倾覆力矩最大(Mmax=850KN.M)。 单桩抗拔承载力标准值为Uk=iqsiLi ui式中i抗拔系数(取i=0.75)Ui破坏表面周力(Ui=Up=d)故Uk=iRk=0.751876.58KN=1407.44KN抗倾覆力矩计算a=(22.602)1/2=3.677m M抗=(Rk+U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