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习题带答案.doc_第1页
唐诗五首习题带答案.doc_第2页
唐诗五首习题带答案.doc_第3页
唐诗五首习题带答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课两练基础闯关【基础练】1.直接默写(1)东皋薄暮望,_。(2)_,猎马带禽归。(3)黄鹤一去不复返,_。(4)_,芳草萋萋鹦鹉洲。(5)征蓬出汉塞,_。(6)_,都护在燕然。(7)山随平野尽,_。(8)_,万里送行舟。(9)_,谁家新燕啄春泥。(10)乱花渐欲迷人眼,_。答案:(1)徙倚欲何依(2)牧人驱犊返(3)白云千载空悠悠(4)晴川历历汉阳树(5)归雁入胡天(6)萧关逢候骑(7)江入大荒流(8)仍怜故乡水(9)几处早莺争暖树(10)浅草才能没马蹄2.理解默写(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答案: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野望一诗中能够表现出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答案: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答案: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答案: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5)使至塞上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_,_。答案: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6)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答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_,_。答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8)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_,_。答案: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9)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答案: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考练】3.(2015海南中考)古诗词阅读。世纪金榜导学号54614040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_”字和“_”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答案:争啄(2)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_答案: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或喜悦之情、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的感情)。4.(2015荆门中考)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完成(1)、(2)题。世纪金榜导学号5461404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答:_答案:诗人乘船前行,群山渐渐远去,用一“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流入大海之外,气势磅礴。(答出大意即可)5.(2016长沙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注】湖:指洞庭湖。中流:指江心。湘烟:指雾霭。楚田:指田野。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星汉通霄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1)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答:_答案:物象:江水、暮霭、芦苇、田野。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借梅花寄寓自己坚贞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自己孤雅高洁的志趣。(2)“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和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方法指导】古诗词语言赏析答题模板题型答题模板品味炼字型该字在句中含义+描述景象+烘托的意境或表达的感情名句赏析型诗句特点+表达的感情(给人的启示和思考)主旨情感型概括形象特点+推断诗人情感态度想象描述型扣画面抓形象+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描述表达技巧型指出表达技巧+说明表达技巧所表现的内容+分析使用这种表达技巧的原因+表达出的感情6.(2016东营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世纪金榜导学号54614042江上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注】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摩挲:用手抚摸。钓舟:指行舟。(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情理的分析要从全诗出发,读懂整首诗歌的意义才能把握。但具体分析过程只需要结合最后一句即可,最后一句往往是点题的。答案:表达了羁旅孤客的离情别绪。(或对羁旅漂泊的愁绪。或离别的依恋之情。或对结束羁旅漂泊的期盼。)(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答:_答案(示例):构思一:新颖别致。古代诗人笔下,“柳”总与“别”相关,此诗却把“柳”与“不别”搭在一起,字面上不诉说怨思离情,读者却能心领神会,可谓不落窠臼,巧妙之至。构思二:思路严谨。总体由远望写到近观,由所见到所思。具体看,由江水到天空,由双鸥飞翔到反顾自身处境,进而引发与柳树的对话。脉络贯通,水到渠成。写法一:运用衬托。以双鸥相伴相随衬托诗人的孤寂;以江天景致的空旷衬托柳树钓舟的渺小,进而创造出开阔明朗的意境。写法二:动静结合。如一、二句分别写静景动景,既表现出境界的开阔,又表现出画面的生机活力。写法三:虚实相生。如第三、四句将“摩挲沙边柳”与想象柳树“成阴系钓舟”相结合,虚实相生,耐人寻味。语言一:用词“万顷”“一双”数量上的对比,写出秋景的辽阔澄明,也使形象鲜明突出。或用“系”字,不仅抒写出了惜别的心情,而且契合柳枝修长的特点,造语堪称天然而含蓄,新颖而贴切。语言二:运用修辞。用“摩挲”“汝”将柳树拟人化,既赋予柳树以人情,又别具匠心,传达出诗人的心声。或“镜天飞雪”运用比喻,将天空的明澈与鸥鸟的姿态色彩生动表现出来。7.(2017舟山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送人之荆门明浦源长江风飏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选自明清诗赏析)【注】郢(yn):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白雪: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赓(n):继续。(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_、_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