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相关措施(ppt 162页).ppt_第1页
国际贸易相关措施(ppt 162页).ppt_第2页
国际贸易相关措施(ppt 162页).ppt_第3页
国际贸易相关措施(ppt 162页).ppt_第4页
国际贸易相关措施(ppt 162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国际贸易措施 一个早期案例 据 法制日报 报道 世界贸易组织于2003年3月26日作出裁定 美国去年对进口中国等国的钢铁产品征收30 的关税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 据悉 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次利用世贸组织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 被称作 中国加入世贸第一案 2002年3月 美国政府借口外国产品的进口增长损害了本国产业 提出为期3年的钢铁产品保障措施 对外国进口的14类钢铁产品征收8 30 的额外关税 巴西 日本 中国 韩国 新西兰 瑞士和欧盟15国共21个成员联合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提出指控 经过长达近1年的调查 世贸组织最终裁决美国的做法违反国际贸易原则 世贸组织的报告指出 美国夸大了钢铁进口增长的数量 把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量也计算在进口总量中 而该协定国之间是不存在进口数量限制的 世贸组织专家小组因此认定 美国对申诉成员的多种钢铁产品征收高关税是不合法的 问题 美国为什么要征额外关税 关税是什么 限制进口的非关税措施还有什么 介绍当代国际贸易的4大措施 关税方面的措施非关税方面的措施鼓励出口方面的措施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 本专题的一些重要观点 关税措施在世贸组织的努力下 得到了抑制 并被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和必要的幅度内非关税措施在当代国际贸易活动中影响日益增大 在今后贸易投资自由化过程中 该措施应当引起各国更大的关注鼓励出口应当不违背世贸组织公平竞争的规则出口管制只能用于最特殊的情况和最必要的范围内 本专题的学习要求 认识国际贸易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及其发展趋势重点掌握限制进口的主要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种类及其特点了解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的主要措施 一 关税措施 关税的概念关税的种类征收关税的方法海关税则通关手续 关税概念与作用 概念 关税 Customsduties Tariff 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 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按照国家制定的关税政策和公布实施的税法及进出口税则 向本国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税 国境与关境 一般是一致的 国境小于关境 有些国家相互缔结形成关税同盟 参与同盟的国家 其领土成为统一的关境国境大于关境 有些国家在国境内设立了自由港 自由贸易区等经济特区 置于关境范围之外 关税的特点 关税发展到今天 在其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 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 关税的税收主体和客体分别是进出口商和进出口货物 税收主体也称课税主体 即纳税人 是指负担纳税的自然人或法人 是本国进出口商 税收客体也称课税客体 是指进出口货物 应该注意这里所讲的关税的税收客体一般仅指有形货物 2 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因为关税主要是对进出口商品征税 其税负可以由进出口商垫付税款 然后把它作为成本的一部分加在货价上 在货物出售给买方时收回这笔垫款 这样 关税负担最后转嫁给买方或消费者承担 关税的特点 3 关税具有强制性 无偿性和固定性 强制性是指关税是凭借法律的规定强制征收的 而不是一种自愿 凡要交税的 都要按照法律规定无条件的履行自己的义务 无偿性是指海关征收的关税都是国家向进出口商无偿取得的国库收入 国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也不必把税款直接归还给纳税人 固定性是指国家事先规定一个关税的征收比例或征税数额 征 纳双方必须共同遵守执行 不得随意变化和减免 4 关税具有涉外性 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关税的种类与税率高低直接影响国际贸易价格 因此关税经常被主权国家运用为对外政治 经济斗争的手段 例 为进一步控制高耗能 高污染 资源性 简称 两高一资 产品出口 促进贸易平衡 距离2007年4月15日国家取消83个税号的钢材出口退税仅一个月 我国政府部门对猛增的钢材出口再施重拳 中国财政部2007年5月21日宣布 自2007年6月1日起 我国将对142项商品加征出口关税 其中重点是对80多种钢铁产品进一步加征5 至10 的出口关税 这些产品主要包括普碳钢线材 板材 型材以及其他钢材产品 关税的积极作用 1 增加财政收入 这是关税出现之初的基本职能 当然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 税源增加 而且二战之后各国关税水平受到关贸总协定的约束而不断下降 关税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相对下降 目前发达国家的关税收入占其财政收入的比重仅为1 2 如美国在成立初期 关税收入要占政府全部收入的90 以上 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 关税在政府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 到20世纪80年代已仅占1 左右 但是目前世界上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关税仍然是国家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 2 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 这是当今各国运用关税政策的主要目的 各国普遍设置高关税阻止或减少进口以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的发展 同时又利用关税减免以鼓励某些短缺资源进口 从而促进本国某些产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 关税的积极作用 3 调节贸易差额 平衡国际收支 一国的国际收支中商品贸易占很大比重 故各国往往通过调节关税来调节贸易差额 平衡国际收支 当贸易逆差过大时 提高关税或征收进口附加税以限制进口 当贸易顺差过大时 减免关税以鼓励进口 4 调节进出口商品结构 对于国内需求旺盛的商品通过减免关税的方式鼓励进口 或通过征收高额关税的方式限制出口 对于出口导向型的产业通过减免关税的方式鼓励出口 通过征收高额关税的方式限制与国内产业具有竞争性的产品进口 如各国对奢侈品征收高额的进口关税 对日用必需品征收较低关税或免税 关税的消极影响 关税使消费者负担加重 关税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并限制了进口国消费者的消费 过高的关税也是走私的客观根源 造成财政收入减少的同时对国内市场也会造成冲击 有些商品因征税使国内外差价过大 成为走私的对象 关税容易恶化贸易伙伴关系 导致贸易摩擦 过高的关税也人为地扭曲了通过国际分工进行的全球资源合理配置 不利于各国充分发挥本国的经济优势 形成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不经济性 长期使用关税保护 易导致国内企业不思进取丧失国际竞争压力 长期采用过高的关税保护国内产业会使该产业养成 惰性 不努力改进技术去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 走私 一种国际间的违法活动 通常是指违犯一个国家 地区 的法令 非法运输物资进出境的行为 案例 1994年香烟关税为150 加上增值税 消费税等 综合税负超过400 1995年正常渠道的进口香烟几乎没有 但国内市场上外烟充斥 进入大陆市场的90万箱进口酒中 70万是非法的 尽管小轿车关税200 下降到120 但严重年份走私20万辆 Somecases news 1 印度 据凤凰网报道 2011年2月28日 印度政府在联邦预算报告中称 将把铁矿石块矿和粉矿的出口税统一提高至20 而此前印度块矿的出口税为15 粉矿为5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铁矿石出口国 2010年该国铁矿石产量为2 57亿吨 其中1 15亿吨用于出口 同时 印度也是我国的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国 占我国进口矿总量15 20 左右 印度矿出口关税的提高 将再度增加铁矿石供应成本 近年来 随着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 该国的矿石需求量也在攀升 印度政府不断提高矿石出口门槛 先后禁止了部分港口出口矿石 暂停多个铁矿开采 提高矿石出口关税以及提高铁矿石运输费用 印度政府反复增加矿石出口成本 实际上将为澳矿和巴西矿让出市场空间 印度矿产工业联盟 FIMI 秘书长R K Sharma对媒体表示 出口税上调将使印度在国际铁矿石市场失去竞争力 不过 业内人士表示 此举将给近日正在回调的矿价提供了支撑 在国际矿业巨头的涨价大背景下 中国钢企未来形势严峻 Somecases news 2 中国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 从2011年2月26日开始 提高进口原料奶的关税至15 公告显示 从今年起至2月22日 不到3月时间 中国进口新西兰的原料奶申报数量已经达到了1566 113吨 若加上去年发票已到货未到的进口198 529吨 一共为1764 642吨 已经超过了今年的限额 1505吨 根据有关规定 有关农产品的进口数量超过了当年的限额 可以通过附加关税的方式对这项产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 海关总署故提高了其关税 限制进口 Somecases news 3 俄罗斯 俄罗斯国家广播公司 俄罗斯之声 网站2月25日报道 俄罗斯石油出口关税将从2011年3月1日起上涨18 4美元 从目前的每吨346 6美元上调到每吨365美元 东西伯利亚和北部里海享受优惠的石油关税将从目前的每吨137 6美元上调到每吨150 4美元 政府令还规定 轻质石油产品出口关税税率上涨5 3 从2011年2月1日开始实行的每吨232 2美元增长到每吨244 6美元 重质石油产品出口关税从目前的每吨161 8美元上涨到每吨170 4美元 与现行税率相比增长了5 3 征收关税的目的 财政关税 revenuetariff 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是该类关税的基本职能之一保护关税 protectivetariff 该类关税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来实现的 从而保护了本国的工农业生产 是贸易保护政策的主要手段 关税税率的确定 财政关税的税率视国库需要和影响贸易数量而制定 税率过高 会阻碍进口或影响出口 达不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 由于其他税源的增加 以及许多国家曾广泛地利用高关税限制商品进口 因此目前财政关税在财政收入中的重要性及比重相对降低 部分被为保护关税所代替 例 2003年11月21日 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指出 中国在入世前 关税总水平为15 3 今年已降至11 工业品的平均关税水平已由入世前的14 7 下调到今年的10 3 到2005年将再下调到9 3 其中机械产品大部分关税将下调到5 10 部分产品的关税直接降为零 关税的主要种类 按征收对象划分 进口税 Importduty 出口税 Exportduty 过境税 Transitduty 进口附加税 Importsurtaxes 按征收目的划分财政关税 Revenuetariff 保护关税 Protectivetariff 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划分反补贴税 Counter veilingduty 反倾销税 Anti dumpingduty 差价税 Variableduty 特惠税 Preferentialduty 普惠税 Generalizedsystemofpreferences 世界各国对不同的进口商品制定不同的税率 税率的高低决定于本国的经济利益 一般来说 发达国家的进口税率往往随商品加工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工业制成品税率最高 半制成品次之 初级产品最低甚至免税 这是为了保证其原料来源和提高实际保护程度发展中国家为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 对国内不能生产的机器设备和生活必需品制定较低的税率或免税 对国内能够生产的产品或奢侈品制定高税率 进口税 Importduty 概念 进口国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正常关税 Normaltariff 一般是在外国货物直接进入关境或国境时征收 或外国货物由自由港 自由贸易区或海关保税区等提出运往进口国的国内市场销售 在办理海关手续时征收 按税率的征收幅度 有四类进口税 最惠国税率普通税率特惠税率普惠制 最惠国税率和普通税率 最惠国税率适用于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尤其是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在正常贸易下必须给予的关税待遇 普通税率适用于从与该国没有签订这种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最惠国税率 普通税率 并且差别很大 目前 普通税率的平均水平在35 左右 最惠国税率的平均水平在3 左右 发展中国家在最惠国税率上 还能享受到10 的优惠待遇 比如美国在1981年对薄荷脑的进口普通税率每磅50美分 最惠国税率17美分 最惠国一词首次出现是在17世纪 但是 最惠国义务可以追溯到11世纪 当时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 法国 西班牙的商人 在外国经商时开始想独占当地的市场而挤走竞争对手 一旦不能达到目的便寻求在该国市场上获取同等进入和竞争的机会 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 商业关系的发展 由此导致了政治条约和通商条约的分立 开始出现一些相互给予 最惠国待遇 的做法 在1713年英国与法国的 乌特勒支通商条约 中规定 一方保证 应将它给予第三国在通商与航运方面的好处同样给予另一方 1778年美国在对外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中包括了一项 有条件的 最惠国条款 与法国签订 所以 有欧洲式和美洲式最惠国待遇条款 1978年8月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拟出了 最惠国条款最后草案 该草案第5条把最惠国定义为 给惠国给予受惠国或者与该受惠国有确定关系的人或物的优惠 不低于该给惠国给予第三国或者与第三国有同样关系的人或物的待遇 欧洲式和美洲式最惠国待遇条款 最惠国待遇条款分为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两种 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 是指缔约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优惠待遇 立即无条件地 无补偿地及自动地适用于对方 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 则是指如果一方给予第三方的优惠是有条件的 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补偿 才能享受这种优惠待遇 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最先是美国采用的 所以又称为 美洲式最惠国待遇条款 现在的国际贸易条款和协定一般都采用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适用范围 最惠国待遇条款可以适用于缔约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各个方面 也可以只在贸易关系中某几个具体问题上适用 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适用范围很广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关进口 出口 过境商品的关税及其他各种捐税 2 有关商品进口 出口 过境 存仓和换船方面的海关规则 手续和费用 3 进 出口许可证发给的行政手续 4 船舶驶入 驶出和停泊时的各种税收 费用和手续 5 关于移民 投资 商标 专利及铁路运输方面的待遇 在具体签订贸易条约和协定时 缔约双方可以根据两国的关系和发展贸易的需要 在最惠国待遇条款中具体确定其适用的范围 特惠税率 Preferentialduty 含义 指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 所给予的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两种特惠税率 互惠的 如英联邦特惠税 非互惠的 如洛美协定 Lomeconvention 第一个协定于1975年2月28日在多哥首都洛美签订 它是欧盟向参加协定的非洲 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单方面提供的特惠税 第五个协定于2002年生效 为期20年 普惠制 Generalizedsystemofpreferences GSP 概念 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 包括某些初级产品 一种普遍的 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 普惠制是1968年联合国贸发会上通过的 1971年正式开始实施 目前给惠国31个 受惠国190多个 17个给惠方案 普惠制的三个原则普遍原则 针对产品非歧视原则 针对国家非互惠 单向的 目前普惠制中的给惠国 给惠国是给予发展中国家普惠制待遇的国家 一般都是发达国家 至今世界上共有40个给惠国 欧洲联盟27个成员国 法国 意大利 德国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爱尔兰 英国 丹麦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奥地利 芬兰 瑞典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马耳他 塞浦路斯 波兰 捷克 斯洛伐克 匈牙利 斯洛文尼亚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挪威 瑞士 日本 加拿大 美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俄罗斯 白俄罗斯 乌克兰 哈萨克斯坦 匈牙利 土耳其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保加利亚 波兰 匈牙利 既是给惠国又是受惠国 目前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的国家 目前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的国家有37个 分别为欧盟26国 法国 意大利 德国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爱尔兰 英国 丹麦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奥地利 芬兰 瑞典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马耳他 塞浦路斯 波兰 捷克 斯洛伐克 匈牙利 斯洛文尼亚 罗马尼亚 瑞士 挪威 日本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俄罗斯 白俄罗斯 乌克兰 哈萨克斯坦 土耳其 另有3个给惠国不对中国给惠 即美国 匈牙利 保加利亚 GSP方案的规定 对于不同给惠国 普惠制的具体执行方法不同 各发达国家 即给惠国 分别制定了各自的普惠制实施方案 而欧盟则作为一个国家集团给出共同的普惠制方案 因此 目前全世界共有17个普惠制方案 从具体内容看 各方案不尽一致 但大多包括了给惠产品范围 受惠国家和地区 关税削减幅度 保护措施 原产地规则以及给惠方案有效期等6个方面的规定 主要给惠国普惠制方案简介 欧盟 欧盟自1971年7月1日起 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普惠制待遇 欧盟成员国实施同一个普惠制方案 自2006年1月1日 欧盟开始实施第4个10年普惠制方案 欧盟普惠制有两大部分组成 普惠制原产地规则和具体产品的普惠制实施方案 如 直运规则 欧盟实行直接运输规则 原则上要求受惠国的产品直接运往欧盟 如果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或运输需要 途经除该受惠国以外的第三国或地区时 货物在途经国 地区不能进行经过除使货物处于良好状态外的其他任何加工 并应在途经国海关的监管之下 主要给惠国普惠制方案简介 日本 日本自1971年8月1日起实施其普惠制方案 日本于1980年4月1日起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 目前 从2001年4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为第4个10年实施阶段 受惠国家和地区 日本给予包括中国在内的155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普惠制待遇 其中有49个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享受日本普惠制的特别待遇 截至2008年1月 关税削减幅度 日本对给惠的农产品 1 24章 其关税削减幅度各不相同 直至免税 对给惠的工业品 原则上均给予免税待遇 仅对 实行最高限额的工业品清单 中所列的敏感产品在最惠国税率的基础上削减20 40 60 80 或100 主要给惠国普惠制方案简介 加拿大 加拿大议会于1973年4月通过法令 批准政府实行普惠制 从1974年7月1日开始实施 我国于1980年1月1日起成为加拿大的普惠制受惠国 加拿大的第四个方案将实施期将延长到2014年6月30日 受惠国家和地区 加拿大给予183个国家和地区关税优惠待遇 其中48个国家为最不发达国家 加拿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给予特殊待遇 主要给惠国普惠制方案简介 瑞士 瑞士于1972年3月1日公布了普惠制方案 开始实施普惠制 瑞士自1979年7月30日起对中国实行普惠制待遇 是较早对中国实施优惠待遇的国家之一 关税削减幅度 将受惠产品的减免税幅度列入一个专门的清单中 其中 对于中国 在HS编码第50章 64章的产品中 除部分丝绸 羊毛 棉花 部分黄麻和椰壳纤维制的纱线 绳 网 地毯 鞋 包装带 在最惠国税率基础上享受50 的优惠减税待遇 外 其余产品均不给惠 世界各国普惠制的一般规定规定1 给惠产品范围 一般农产品的给惠商品较少 工业制成品或半制成品只有列入普惠制方案的给惠商品清单 才能享受普惠制待遇 一些敏感性商品 如纺织品 服装 鞋类以及某些皮制品 石油制品等常被排除在给惠商品之外或受到一定限额的限制 例如 欧盟1994年l2月3l日颁布的对工业产品的新普惠制法规 将工业品按敏感程度分为五类 并分别给予不同的优惠税率 对第一类最敏感产品 即所有纺织品 征正常关税的85 对第二类敏感产品 征正常关税的70 对第三类半敏感产品 征正常关税的35 对第四类不敏感产品 关税全免 对第五类部分初级工业产品 将不给优惠税率 照征正常关税 又如美国的普惠制方案规定 纺织品协议下的纺织品和服装 手表 敏感性电子产品 敏感性钢铁产品 敏感性玻璃制品或半制成品及鞋类不能享受普惠制待遇 规定2 受惠国家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能否成为普惠制方案的受惠国是由给惠国单方面确定的 因此 各普惠制方案大都有违普惠制的三项基本原则 各给惠国从各自的政治 经济利益出发 制定了不同的标准要求 限制受惠国家和地区的范围 例如 美国就曾以我国不是关贸总协定成员为由拒绝把普惠制待遇给予我国的出口产品 规定3 给惠商品的关税削减幅度 给惠商品的减税幅度取决于最惠国税率与普惠制税率之间的差额 即普惠制减税幅度 最惠国税率 普惠制税率 并且减税幅度与给惠商品的敏感度密切相关 一般说来 农产品减税幅度小 工业品减税幅度大 甚至免税 例如 日本对给惠的农产品实行优惠关税 而对给惠的工业品除其中的 选择性产品 给予最惠国税率的50 优惠外 其余全都免税 规定4 保护措施 例外条款 指当给惠国认为从受惠国优惠进口的某项产品的数量增加到对其本国同类产品或有竞争关系的商品的生产者造成或将造成严重损害时 给惠国保留对该产品完全取消或部分取消关税优惠待遇的权利 这表明 普惠制的前提条件是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不会因给惠而受到干扰 如加拿大曾对橡胶鞋及彩电的进口引用例外条款 对来自受惠国的这两种商品停止使用普惠制税率 而恢复按最惠国税率征收进口税 给惠国常常引用例外条款对农产品进行保护 2 预定限额 是指给惠国根据本国和受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贸易状况 预先规定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某项产品的关税优惠进口限额 达到这个额度后 就停止或取消给予的关税优惠待遇 而按最惠国税率征税 给惠国通常引用预定限额对工业产品的进口进行控制 3 毕业条款 指给惠国以某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 其产品已能适应国际竞争而不再需要给予优惠待遇和帮助为由 单方面取消这些国家或产品的普惠制待遇 毕业标准可分为国家毕业和产品毕业两种 由各给惠国自行具体确定 例如 美国规定 一国人均收入超过8500美元或某项产品出口占美国进口的50 即为毕业 美国自1981年4月1日开始启用毕业条款 至1988年底 终止了16个国家的受惠国地位 免除了来自141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约3000多种进口商品的普惠制待遇 毕业条款是一项最敏感 最严格的保护措施 其实施会对相关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 已毕业 的国家和产品因为不能再享受优惠待遇 一方面不得不在进口国市场上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竞争 另一方面又面临其他发展中国家乘势取而代之打入进口国市场的严峻挑战 以亚洲 四小龙 为例 1987年它们享受美国普惠制的受惠额占美国所给全部受惠额的60 达到美国规定的毕业标准 于是美国政府1988年1月29日宣布 亚洲 四小龙 已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毕业 从1989年起取消其向美国出口商品所享受的普惠制待遇 这样 亚洲 四小龙 被迫在不享受普惠待遇的情况下同美国市场上的德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竞争 同时 泰国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从中得益甚多 向美国市场扩大出口 毕业条款同样也困扰着中国产品的出口 在欧盟新的普惠制方案中 被取消普惠制待遇的中国产品 涉及 协调制度 37个章节 共七大类商品 占了近41 从1993年的出口金额看 这七大类产品对欧出口为177亿欧洲货币单位 占中国对欧总出口的60 规定5 原产地规则 rulesoforigin 为了确保普惠制待遇只给予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生产和制造的产品 各给惠国制定了详细和严格的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规则是衡量受惠国出口产品能否享受给惠国给予减免关税待遇的标准 是受惠国的原产品出口到给惠国时 产品享受普惠制关税减免待遇时必备的凭证在我国 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是签发普惠制产地证的唯一机构 原产地规则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原产地标准 origincriteria 指只有完全由受惠国生产或制造的产品 或者进口原料或部件在受惠国经过实质性改变而成为另一种不同性质的商品 才能作为受惠国的原产品享受普惠制待遇 直接运输规则 ruleofdirectconsignment 指受惠国原产品必须从出口受惠国直接运至进口给惠国 制定这项规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可能进行的再加工或换包 但由于地理或运输等原因确实不可能直接运输时 允许货物经过他国领土运转 条件是货物必须始终处于过境国海关的监管下 未投入当地市场销售或再加工 书面证明书 documentaryevidence 指受惠国必须向给惠国提供由出口受惠国政府授权的签证机构签发的普惠制原产地证书 作为享受普惠制减免关税优惠待遇的有效凭证 规定6 普惠制的有效期 普惠制的实施期限为10年 经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全面审议后可延长 目前 正处于普惠制第四个实施期 普惠制实施37年来 确实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由于各给惠国在提供关税优惠的同时 又制定了种种繁琐的规定和严厉的限制措施 使得建立普惠制的预期目标还没有真正达到 广大发展中国家尚需为此继续斗争 出口税 Exportduty 概念 出口国家的海关在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 对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经济发达国家一般不征收出口税 因为这势必提高本国商品在国外市场商的销售价格 降低这种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不利于于扩大出口 发展中国家大多征收出口税 目的在于增加本国财政收入 或为了保护本国同种工业制成品的生产 以满足本国市场的供应 出口税的新趋势 近年来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调节本国出口产品结构 鼓励工业制成品多出口 限制木材 煤炭等初级产品的出口 也对一些初级产品开始增收出口税 并课以较高的税率 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以缓解贸易摩擦 如我国目前对生丝 铅矿砂 生锑 山羊绒等700多种初级产品也征收出口税 过境税 Transitduty 概念 又称通过税 是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商品所征收的一种关税 由于过境商品对本国生产和市场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所征收的税额也很很低 因此财政意义不大 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相继废止了征收过境税 进口附加税 Importsurtaxes 概念 一些进口国家对进口商品 除了征收一般进口税 正税 外 还根据某种目的再加征进口税 这是对正税以外征收的一种附加税 本质 通常是一种限制进口的临时性措施 主要是国家应付国际收支危机 维持进出口平衡 防止外国商品低价倾销 或对某个国家实行歧视或报复政策 所以又称为 特别关税 分类 反补贴税 反倾销税 差价税 1 反补贴税 Counter vailingduty 概念 对直接或间接接受任何奖金或补贴的外国商品低于正常价格进口时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又称抵消税或补偿税补贴 出口商在生产 制造 加工 买卖 运输过程中受到来自政府或同业协会的直接或间接的补助 奖金 其中 向国内出口商提供的以支持其扩大出口的补贴称为出口补贴 向国内出口商品生产者提供的以提高其增值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能力的补贴 称为国内补贴或生产补贴 补贴的分类 禁止性补贴 出口补贴 进口替代补贴 共12种 可诉补贴 没有明确禁止 但不免于被质疑的补贴 不可诉补贴 研发 环保 贫困等补贴 征收反补贴税的条件补贴的事实存在对进口国同类产品生产造成利益的损失或损害两者有因果关系 例 中国钢管制造商遭遇美国反补贴税指控 据BBC报道 美国商务部2008年5月30日表示 已经对中国的钢管制造商施加高达700 的反补贴税 以抵消不公平价格 并且还对其它中国的制造商和进口商施加了大量关税 美商务部官员说 中国补贴以及廉价出口向美国倾销 中国的标准钢管制造商在全球市场令美国制造商处于劣势 并且歪曲了全球贸易市场的产品流动 美国商务部表示 对中国天津的双街集团出口的标准钢管施加615 92 的反补贴税 以抵消中国政府的补贴 另外还须征收85 55 的反倾销税 两项合计税率701 47 如此高的税率在国际贸易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标准钢管这些钢管可用于水管 暖气 空调以及自动喷水系统 美国钢铁工会和在伊利诺斯 肯德基 俄勒冈 宾夕法尼亚 加利福尼亚以及新泽西等几个州的制造商2007年就提出诉讼 要求针对对中国廉价进口的补贴加收反补贴税 反倾销税 Anti dumpingduty 概念 指对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倾销 是指一国将产品以低于 正常价格 的办法挤入他国进行贸易 倾销的两种定义倾销的成本定义 即在出口市场上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倾销的价格定义 即在出口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 构成倾销从而征收反倾销税的三个条件 倾销事实存在 即来自外国的出口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在本国市场上销售 即存在倾销的幅度 被倾销国同类产品工业造成了严重或实质性损害 或形成了实质性损害威胁 或实质性阻碍某项新兴工业的建立 被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例 中国总税号有7000多 共有4000多税号的商品遭遇国内的反倾销诉讼 占税号总数的40 截至2002年8月 中国对外进口产品提出反倾销的诉讼共20起 保障措施案件1起 而截至2000年6月30日 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提出反倾销诉讼共497起 占全球反倾销诉讼的12 13 排名全球第一 相当于排名第二 第三的总和 外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的特点 倾销指控的次数多 频率快提起反倾销的国家由发达国家拓展至发展中国家中国商品被认定的倾销幅度和被征收的反倾销税明显偏高 我国频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世界经济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国对中国的歧视性政策中国企业的出口策略需要及时调整我国企业的应诉不力 中国的反倾销制度 反倾销立法2001年10月31日 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 并于2001年11月26日公布 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反倾销调查反倾销调查机构为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反倾销措施出台临时反倾销措施邀请出口商作出价格承诺向进口商征收反倾销税 美国的情况 反倾销仍然是美国的一项关键性贸易政策工具 2007年末 美国正在执行的反倾销措施有232项左右 影响到来自39个贸易伙伴的商品进口 从2005年到2007年 美国启动了33起倾销调查 采取了19项临时反倾销措施 但最终适用反倾销税的只有11起 实施的反倾销税幅度有的非常巨大 最高可以达到280 因此严重影响美国国内物价 美国的情况 由于反倾销措施大都针对钢铁 化工制品这类中间产品 因此它们增加了下游生产商和消费者的成本 尽管有些措施是临时性的 但它们中的40 在事实上已经给予了10年以上的保护 直接受反倾销措施影响的进口商品在美国所占的比例不足0 1 而且与前些年相比 自2005年以来所启动的反倾销令已经大为减少 然而 如何保证反倾销措施不会妨碍改善国际市场环境的努力 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经典案例 1998年美国反果汁倾销案 案由 1998年 美国企业诉中国果汁倾销 接到美方的反倾销诉讼时 中国湖滨果汁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山东省烟台北方安德利有限公司 中鲁果汁集团公司和陕西海升果汁有限公司等9家国内企业 经过充分的准备后决定应诉 在应诉过程中 中国企业一方面对国际市场上倾销价格的认定和技术处理方面作出了有利于我方的安排 另一方面 在中国相关法律技术人才奇缺的情况下 特地聘请了具有25年反倾销办案经验的美国资深律师为主办律师来办理此案 裁决 经过艰难的应诉 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作出最终裁决 对来自中国的浓缩苹果汁增收51 74 的反倾销税 比起美国企业最初要求的91 可以说获得了较大的胜利 点评 目前世界各国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诉讼此起彼伏 中国企业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要积极应诉 这是应对反倾销的关键 正像打官司有原告和被告一样 并不是谁是原告谁就有理 被告有申辩的权利 最终理在何方要服从法庭的裁决 该起诉 就起诉 在国际贸易领域中 反倾销是一柄双刃剑 谁都可以利用它置对手于死地 与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相比较 我国对外国产品提出反倾销诉讼的比例太失平衡 获胜的案例更少 在国际范围内的反倾销斗争中 我们不能总是处于消极防御 被动挨打的地位 该应诉但不要盲目应诉 提倡积极应诉 就是说应诉就要有胜诉的把握 起码要有胜诉的可能 这意味着在应诉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不顾自身的条件限制 仓促应诉是不可取的 进口附加税之3 差价税 Variableduty 概念 又称差额税 当某种产品国内外都能生产 且国内价格高于同类的进口商品价格时 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 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 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关税 就叫差价税 差价税没有固定税率 它随着商品的国内外价格差额的变动而变动 因此是一种滑动关税 Slidingduty 与一般关税相比 差价税能够更有效地保护国内市场 征收差价税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按价格差额征收 另一种是在征收一般关税以外再征收 例如 欧盟对冻牛肉进口首先征收20 的一般进口税 然后根据每周价格与欧盟的内部价格变动情况征收变动不定的差价税 征收关税的方法 从量税 Specificduty 从价税 AdValoremduty 混合税 Mixedorcompoundduty 选择税 Alternativeduty 1 从量税 specificduties 按照货物的计量单位 重量 长度 面积 容积 数量等 作为征税标准 以每一计量单位应纳的关税金额作为税率的关税 比如 中国对啤酒征收的从量税普通税率为每升7 5元人民币 优惠税率为每升3 5元 从量税额 商品数量 从量税率 从量税的优点在于对数量众多 体积庞大 价值低廉的产品征收手续简便 可以节约大量征收费用 缺点 它不能随价格变动作出调整 难以达到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的作用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使用从量税的国家较多 目前单纯使用从量税的国家已经很少 2 从价税 Advaloremduties 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 根据一定比例的税率计征 其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比 例如1981年 美国对自行车征收的从价税为15 从价税额与商品的价格有直接的关系 与商品价格的涨落成正比关系 它的保护作用也与商品的价格直接相关 从价税额 商品总值 从价税率 例如 到2006年中国的汽车关税率为25 如果一辆进口汽车的价值为2万美元 关税额就是5000美元 与从量税相比 其优越性在于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商品 尤其是不同规格的工业制成品 如对一辆价格为1万美元和一辆为5000美元的汽车就能在征税时把质量和价格的差别反映出来 3 混合税 compoundduties 是对一种进品货物同时订出从价 从量两种方式 分别计算出税额 以两个税额之和作为该货物的应征税额的一种征收关税标准 中国1999年起对部分商品征收复合税 两种 从量税为主 从价税为主 混合税 从量税额 从价税额我国进口的放像机 摄像机类产品 对于完税价格低于或等于2000美元 台的录像机执行单一从价税 普通税率是130 优惠税率为45 2002年降到36 但对完税价格高于2000美元 台的录像机 每台征收复合税 4 选择税 alternativeduties 概念 对于一种进口商品同时定有定价税和从量税两种税率 但征税时选择其税额较高的一种征税方法 如日本曾对布匹的进口征收协定税率为7 5 或每平方米2 6日元 征收最高者 具体实施时 一般是在物价上升时用从价税 物价下降时用从量税 有时为了鼓励某些商品的进口 也可以选择税率较低者征收 海关税则 CustomsTariff 海关 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是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政策 法令和规章的重要工具 有四项基本任务 货运监管 征收关税 查缉走私 编制统计 海关税则的概念 又称关税税则 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是其征收关税的依据 海关税则的内容 海关税则一般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 另一部分是关税税率表 关税税率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税则号码 简称税号 货物分类目录 税率 是关税政策的具体体现 海关税则的种类 按形式分单式税则 SingleTariff 一个税目里只有一个税率 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商品 没有差别待遇 复式税则 Complextariff 一个税目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 对不同国家的产品 适用不同的税率 按制定方法分自主税则 Autonomoustariff 由一国政府根据关税自主原则单独地制定税率并有权加以变更的税则 自主税则可分为自主单式税则和自主复式税则 前者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同一种商品 后者适用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一种商品 协定税则 Conventionaltariff 一国与其它国家通过贸易谈判共同决定并以条约或协定方式制定税率的税则 协定税率一般低于自主税率 通关手续 ProcedureofApplytotheCustoms 概念 又称报关手续 指出口商或进口商向海关申报出口或进口 接受海关的监督和检查 履行海关规定的手续 三个环节 申报 验货 放行 关税的申报缴纳程序 以我国为例 1 关税的征收管理 进口货物的纳税人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 出口货物的纳税人除海关特准的外 应当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 装货的24小时以前 向货物的进出境地海关申报 2 关税的免征与减征 1 关税的免征 下列进出口货物 免征关税 a 关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以下的一票货物 b 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品和货样 c 我国政府 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 d 在海关放行前损失的货物 e 进出境运输工具装载的途中必需的燃料 物料和饮食用品 2 关税的减征 在海关放行前遭受损坏的货物 可以根据海关认定的受损程度减征关税 3 关税滞纳金根据规定 进出口货物的纳税人 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缴纳证的次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 逾期缴纳 则由海关征收一定比例的滞纳金 其计算公式为 关税滞纳金 应纳税额 0 5 滞纳天数 我国的关税制度 我国关税政策我国关税制度 我国关税政策 1984年 国家对 进出口税则 进行了修订 所体现的总体原则是6条 1 对进口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需的 而国内又不能生产或供应不足的动 植物良种 肥料 饲料 药剂 精密仪器仪表 关键机器设备和粮食等实行低税率或免税 2 对原料 材料的进口税率 一般低于半成品或成品 特别是受自然条件制约 国内生产短期不能迅速发展的原料 材料的税率应更低 3 对国内不能生产的或质量不过关的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的零件 部件进口税率应低于整机 4 对国内已能生产和非国计民生必需的物品 应制定较高的税率 5 对国内需要保护和国内外差价大的产品应适用更高的税率 6 对绝大多数出口货物不征收出口税 但对国内外差价大 在国际市场上容量有限 而又竞争力强的货物 以及需要限制出口的极少数原料 材料或半成品 必要时可以征收适当的出口税 我国关税制度 1 纳税人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 出口货物的发货人 进境物品的所有人 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2 课税对象 进出口货物和物品 都是关税的课税对象 3 税率 1 进口关税税率 自2002年1月1日起 我国进口税则设有最惠国税率 协定税率 特惠税率 普通税率 关税配额税率等税率 对进口货物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实行暂定税率 a 最惠国税率 最惠国税率适用原产于与我国共同适用最惠国待遇条款的WTO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货物 或原产于与我国签订有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进口的货物 以及原产于我国境内的进口货物 我国关税制度 续 b 协定税率 协定税率适用原产于我国参加的含有关税优惠条款的区域性贸易协定有关缔约方的进口货物 目前对原产于韩国 斯里兰卡和孟加拉3个曼谷协定成员的739个税目进口商品实行协定税率 即曼谷协定税率 c 特惠税率 特惠税率适用原产于与我国签订有特殊优惠关税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 目前对原产于孟加拉的18个税目进口商品实行特惠税率 即曼谷协定特惠税率 d 普通税率 普通税率适用于原产于上述国家或地区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 按照普通税率征税的进口货物 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特别批准 可以适用最惠国税率 e 暂定税率与关税配额税率 根据经济发展需要 国家对部分进口原材料 零部件 农药原药和中间体 乐器及生产设备实行暂定税率 暂定税率优先适用于优惠税率或最惠国税率 按普通税率征税的进口货物不适用暂定税率 同时 对部分进口农产品和化肥产品实行关税配额 即一定数量内的上述进口商品适用税率较低的配额内税率 超出该数量的进口商品适用税率较高的配额外税率 现行税则对200多个税目进口商品实行了暂定税率 对小麦 豆油等10种农产品和尿素等3种化肥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 我国的关税税率 续 2 出口关税税率 我国真正征收出口关税的商品只有20种 税率也较低 3 特别关税 特别关税包括报复性关税 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 保障性关税 4 进口货物原产地的认定 我国原产地规定基本上采用了 全部产地生产标准 实质性加工标准 两种国际上通用的原产地标准 1 全部产地生产标准 全部产地生产标准是指进口货物 完全在一个国家内生产或制造 生产或制造国即为该货物的原产国 2 实质性加工标准 实质性加工标准是适用于确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参与生产的产品的原产国的标准 我国关税制度 续 5 关税的减免 1 法定减免税 2 特定减免税 也称政策性减免税 3 临时减免税 指以上法定和特定减免税以外的其他减免税 即由国务院根据 海关法 对某个单位 某类商品 某个项目或某批进出口货物的特殊情况 给予特别照顾 一案一批 专文下达的减免税 我国关税制度 续 二 非关税限制进口措施 非关税壁垒 Non TariffBarriers 指除关税以外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灵活性和针对性 行政程序更大的有效性 直接限制更大的隐蔽性 歧视性 非公开 非关税壁垒主要种类 一 控制数量的非关税壁垒 二 技术性贸易壁垒 三 其他形式非关税贸易壁垒 一 控制数量的非关税壁垒国别配额绝对配额全球配额进口配额关税配额 自动 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数量性外汇管制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混和性外汇管制 非关税堡垒措施名目繁多 层出不穷 下面主要介绍几种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1 进口配额制2 自动 出口配额制3 进口许可证制4 外汇管制5 最低进口限价 1 进口配额制 Importquotassystem 又称进口限额 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地限制 在规定的期限内 限额以内的商品可以进口 超过限额就不准进口 或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 进口配额主要有两种 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1 绝对配额 absolutequotas 指在一定的时期内 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 达到这个数额后 不准进口 主要在实施中又分为两种 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 全球配额 globalquotas 这是属于全球范围内的绝对配额 即对于来自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 进口国主管当局通常按进口商申请先后或过去某一时期的实际进口额批给一定的额度 直至总配额使用完为止 超过总配额就不准进口 例如 意大利曾规定 自1981年12月1日至1982年11月30日 除皮鞋以外的各种鞋类进口的全球配额为3560万双 日本皮鞋的进口配额 其他鞋类无进口限制 1999年全球配额为1200万双 国别配额 countryquotas 是在总配额内按国别或地区分配给固定的配额 超过给各国或地区规定的配额便不准进口 实行国别配额可以使进口国根据它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分配给不同的额度 进口商必须提交原产地证书以区分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 国别配额又可以分为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自主配额又称单方面配额 是由进口国完全自主地 单方面强制规定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的配额 协议配额又称双边配额 是由进口国家或出口国家政府或民间团体之间协商确定的配额 进口配额制 续 2 关税配额 tariffquotas 即对进口商品的绝对数量和金额不加限制 在规定的时期内 对关税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 给予低税或减免税待遇 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附加税或罚款 例如 澳大利亚曾规定对男衬衣 睡衣等以外的各种服装 超过配额的进口征收高达175 的附加税 实际上起到了禁止超过配额商品进口的作用 中国与美国达成的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