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城·四期“蓝波湾”组团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1页
广厦城·四期“蓝波湾”组团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2页
广厦城·四期“蓝波湾”组团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3页
广厦城·四期“蓝波湾”组团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4页
广厦城·四期“蓝波湾”组团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1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1.2广厦城九龙生态居住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3建设用地地形图及红线图。1.4甲方提供的设计邀标文件。1.5重庆市城市规划修理条例。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7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1.9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项目概况2.1地理位置广厦城位于重庆市九龙坡东南部的九龙村范围内,距市区中心十余公里,位于长江二桥北桥头,东邻长江及九龙坡港埠码头,西连规划的南北快速干道和重庆钢铁公司,西接长江二桥北桥头及引道,北靠杨九路和重庆火车南站。而四期“南波湾”组团位于广厦城的最东侧,地块西临广厦城一期(已建成),东邻长江及九龙港码头,南为工业仓库区,北邻广厦九龙生态城的山顶公园,组团用地面积约73000平方米。2.2用地使用现状组团区域内部分布有一些现状乡镇企业、农房等,其它大部分用地为绿化地,荒坡地等,有一条施工便道穿越其中。2.3道路及基础设施现状组团位于广厦城边缘地区,市政道路设施不完善,现状有一条道路邻近地块的西侧,因此,组团对外交通以西向交通为主。2.4环境景观现状现状地形有着典型的山地特色,自然的山地层层叠落,植被丰富而茂盛,山体轮廓较为优美,是广厦城内难得的一块待开发的绿洲。组团内自然景观良莠不齐,现有优美的“山景、江景、城景”,也有不佳的工业建筑、居住建筑,起伏葱郁的地形本身是一道山景,东北部的长江江面宽阔是难得的江景资源,北部是新建成的珠江花园片区是一道优美的城市景观,地块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噪声污染,主要噪声污染来自东北面的港口、铁路和南向的工业厂区。2.5综述组团地块有着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优美的自然景观,随着广厦九龙生态城前期的开发建设和周边其它楼盘的开发,使得其局部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带动,促进本区域经济的不断繁荣,使本组团地块的开发建设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规划设计和建筑方案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规划以提高环境质量,强调以人为本,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交通、人与绿化、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借鉴建筑、规划界先进的规划设计理论(新城市主义),切实探求更好的规划设计模式,体现新型生态社区的特色。将“蓝波湾”组团建成广厦城中标志性的山水园林社区。3.1坚持住区建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设施,将“蓝波湾”建设成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示范居住组团。3.2满足商品化开发与社会化管理的建设要求,合理布置住宅组团,形成“大社区、小组团”的居住氛围,创造良好的户外空间环境,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居住环境,满足社会需求,创造最佳经济效益。3.3规划布局综合城市规划、消防、环境保护等规范、规程要求“蓝波湾”居住组团是一融住宅、会所、花园、广场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住宅组团,充分考虑现代人生活、工作的需求,在保证建筑内外高质量的同时,着力体现社区的文化、艺术特色,并营造舒适的休闲环境和设施,因此,在组团内建有大面积的绿地、水体、花园、小品、雕塑,使人们陶醉在水光、山色和建筑艺术之中。规划目标及规划布局4.1营建一个优美的城市居住组团,带动城市局部经济的发展腾飞,创造宜人的高尚社区,为城市景观做出贡献,在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时提升本用地的经济效益,使该地块达到功能组织合理,用地配置得当,结构清晰,道路顺畅,配套设施齐全等要求,创造出以使用者为中心,尊重环境,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4.2规划布局以现有广厦城的道路交通系统为出发点,顺应地形建造组团顺畅的道路交通系统,采用社区组团结构,组织小空间和环境,形成层次分明的规划布局,以曲线环状道路及尽端式道路贯穿地块,住宅采用组群式和院落式相结合的布局。整体规划形成有两条清晰的轴线和用地中部规划一个占地近万平方米的中心绿地,作为社区环境空间的核心。其中贯穿东西向的轴线为步行者的天堂,“步行”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规划理论中重要内容之一。该轴线西起人行主入口广场,通过门廊、玻璃拱廊。小区会所、人行天桥、钟塔、垂直交通体系(景观电梯),中心绿化广场,止于东侧的人行次主口广场。该轴线合理地解决场地高差50米的人行垂直交通问题,是组团主要的人文景观。另一轴线是组团生态走廊(蓝带水景),以生态走廊连接各个生态拼块,有助于调和、促进活动其中的生物健康,该轴线起于东侧人行次入口,通过中心绿化广场、人工水体、小型社区集散广场、廊道、喷泉、雕塑,止于场地西北角的健身山体公园。该轴线长约220米,宽约25米,是组团的绿化长廊,也是组团主要的自然景观。中心绿化广场是通过建筑院落式布局形成的清晰的社区结构,该布局充分满足住宅的日照、通风、采光及景观要求,提供了宜人而便利的户外空间场所,为居民的邻里交往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大面积的中心绿地为提升组团社区环境品质,突出社区形象,集中布置社区活动环境设施创造了条件。方案设计规划设计有两条主要线形空间:贯穿东西的“步行者天堂”以及与之呼应的生态走廊蓝带水空间,主入口充分考虑实施公共空间,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良好的公共空间是社区开发成功的前提。5.1布局及地形处理经过细致研究,并对基地现状及拟建住宅进行分析,同时结构规划概念将住宅群体分成三个群体,即西侧场地最高住宅群,东侧及中场相对平整的院落住宅群及北部高差较大的点式自由住宅群。建筑空间组合的多样化为了使社区更加富有情趣,规划中设置了多种方式的建筑空间组合,同时考虑到从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密空间的行为过渡。社区主要入口设在场地西侧,其建筑群体有两组建筑物构成,其一是集住宅社区活动中心、观景平台、地下车库、景观电梯为一体的公共建筑物。其紧邻区域干道,是地块的形象和门户,是人行交通的主要入口。小区会所设有艺术展厅、社区会馆、艺术展廊等公共服务设施,这是一个举办各种社区活动以及各种文化和艺术活动,艺术展览的场所,有助于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对称式的建筑物布局,强调其严谨性、重要性。其二是由一点式高层和联排别墅相结合自由式布置在场地最高点,使其观江效果极佳,又临近广厦城的山顶公园,环境优雅,便于物业管理。在地块中部相对平整的区域布局了两个相对规整的院落式(由十幢18层住宅组成),形成近万平方米的中心绿地,结合地形高差,在中心绿地下设置了一层半地下停车库,是区域内最大的地下停车场所。在地块北部,地形高差相对复杂的区域,建筑物布局时采用点式高层建筑(三幢)结合地形形成局部吊层,留出足够的建筑间距,使小区有良好的视线道廊,同时为将江景、江风引入组团创造了条件,利用地形高差,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形成为住宅配套的地下停车库。5.2环境、景观、绿化设计整体绿化设计布局组团的绿化设计主要从点、线、面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点:是形的原生要素,在本组团中,最重要的点是两条轴线的交点,作为社区景观节点。规划中利用景观手法塑造标志性极强的开阔空间,在这样的一个缓冲地带,植物配植应选用开阔、宽敞的低矮灌木为主。在空间上,给人们一种张驰有序的感受,在植物色彩上应选用颜色鲜艳有变化的色叶植物,如美人蕉、希美利、变叶木、红铁苋等成为节点彩化的重点表现。线:道路绿化连贯即延续,形成贯穿整条道路的“绿轴”,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在空间上强调连续性,同时,辅以丰富的绿色线性灌木,植物配置上选地方本地树种为主,如黄桷树、小叶榕、重阳木、丁香、桂花等,充分体现重庆独特的地域特征,突出地方性。面:作为社区的重要景观点,中心入口广场、山顶公园、中心绿地可以说是线上的重要景观面。他们不仅是社区居民的重要集散场所,也是社区最重要的景观内容。他们一些是布局对称、结构严谨的市民广场,一些是景观丰富的山顶公园,另一些是活动频繁的社区中心绿地,在景观处理上都予以重点处理,对于广场应种植大面积颜色鲜艳的植物,如一串红、红铁苋等,而山顶公园则以自然生长的土生杂木林为主,不宜过多的人工痕迹,以求更多的野趣及自然的回归,中心绿地应布置为疏林草地的形式并在草地上疏植苏铁、棕竹、假槟榔、木樨榄等景观植物,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具体分区设置为创造一个多层次、一体化、具有生态效应的优良环境景观系统,本方案进行了多方面综合处理:首先,在社区主入口处,结合会所形成一个广场,既解决交通、管理等问题,又塑造出社区整体形象,广场与会所通过景观廊道、平台、钟楼相连,从地形高差入手,通过大门、叠水、台阶式花池,垂直景观电梯等多种形式的景观要求的精心组织,共同构成了社区整个环境序列的完美采章。其次,中心绿化以几何性为主导的西式人工园林,通过图案化的花坛、铺地、草皮、游廊、喷泉、叠水、露天观演场等强化其聚会性色彩,住户可在此进行交往、锻炼、社区聚会、表演等活动,因而风格完整、气派、统一,它与自然园林式的随意性相映成趣。再次,山顶公园突出自然,休闲特色,利用原有地貌设计层叠错落的山体绿化,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和观江景的愿望,尽可能地丰实和绿化环境种植抚平人们烦躁的心情,给人们愉悦和幸福感,在自然环境中,设置曲折蜿蜒的步道对希望拥有私人空间和喜欢独处的步行者来说,散步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上,独自眺望周围的自然景色,是理想的选择,远眺江景,享受自然。最后,为加强绿化的层次性,突出跨世纪社区的生态概念,环境设计不仅考虑利用地形形成的层次丰富的地面绿化系统,还充分注重了绿色景观的立体化,通过将会所裙房设置绿化平台、顶层退台,阳台绿化等多种方式,形成多种多样的“空间花园”,既能达到让尽量多的住户亲近自然,怡情采景的意图,又使社区建筑立面效果层次丰富,绿意盎然。5.3交通系统为便于社区的封闭性管理,本方案设置了两个人行出入口,两个机动车入口。住户步行主入口设在地块西侧,是小区人行主要出入口,通过社区广场会所天桥、景观电梯等立体化步行系统入户。这样既方便了住户就近入户,又完善解决人车分流问题,人行次入口设在地块的东侧,以自由线型穿越地块,主要功能为服务各组建筑群的地下车库和消防应急之用,将车辆对社区的干扰减到最小,地下车库考虑有适当直通地面的楼梯,方便泊车人流就近入户。5.4建筑单体设计住宅单体设计采用菜单式设计,在基本户型的基础上,进行多种方式的 ,以满足各类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住宅建筑在单体设计中,尽量争取良好朝向,减少相互间视线干扰,力争解决所有房间的采光、通风问题,并保证户户均有生活阳台和景观阳台,同时让观江、观山的户型数量做到最大化,让观江景效果较好的位置设置品质较高的大户型。造型特色,在建筑体量处理中,其顶部充分利用跃层退台,既减少对城市道路的视觉压力,又使体形错落有致,构成丰富的城市天际轮廓线。立面处理运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造型语汇和法则,结合阳台、窗体和八角形体的细部处理,体现建筑中典雅、尊贵的气质和非凡品味。同时注重屋顶及平台花园的绿化处理,使之成为立面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社区的生态、环境特色,为创造新重庆的“山水城市”风貌做出贡献,构筑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参照国家规定的千人指标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和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合理就近、方便原则,布置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本组团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物业管理设施等。教育设施:在地块东南侧,配合整个小区设置了一六班幼儿园。文化体育设施中的阅览室,茶室,青年活动室等内容设在小区会所内,而将健身场地结合社会公共绿地布置在地块的东南部,包括蓝球场、羽毛球场等。商业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布置在小区主要入口、会所通道的两侧,提高商业经营效益,其内容包括网吧、银行、邮电、美容、健身等内容,会所为社区服务及前期销售建立良好的条件。市政公用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主要包括小区内的设备用房、公共厕所以及垃圾收集点等内容。物业管理设施主要是为配合物业管理用的小区消防控制中心、监控中心及管理办公用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设工程方案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项 目计量单位数 值所占比重总用地面积73000.00居住户数户1253居住人数(每户按3.2人计)人4010总建筑面积160552.261)住宅建筑面积141782.2688.33%2)地下车库面积138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