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控制设计说明.doc_第1页
智能照明控制设计说明.doc_第2页
智能照明控制设计说明.doc_第3页
智能照明控制设计说明.doc_第4页
智能照明控制设计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工业博物馆D-BUS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文件目录一、项目概况3二、设计范围3三、设计依据3四、系统组成4五、系统结构设计6六、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7七、电气设计与施工10一、项目概况本工程为中国工业博物馆新、旧馆电照项目。二、设计范围博物馆馆新、旧馆主要活动区域的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设计。三、设计依据参考设计依据:1、客供资料文件的相关技术要求;2、中国国家标准GB/Z 20965-2007;3、大景D-BUS系统相关标准;四、系统组成D-BUS系统工作示意图如下统组成与作用:控制输入: 1、主要由设置于受控现场的触摸面板接受使用者按键操作,D-BUS系统根据编程指定模式启动相应的预设计灯光场景; 2、通过D-BUS系统网关的AUX应急接入端口,可以接入各种联动控制号,实现与消防、应急照明等系统联动功能。控制输出:3、通过大功率D-BUS软开关输出模块对各照明负载回路进行供电控制。系统单元:4、系统网关,除提供D-BUS系统通信功能外,还集成有定时功能,为l楼宇照明自动化管理提供控制基础。5、其它保证系统正常开通的相关软硬件。五、系统结构设计 1、本项目D-BUS智能照明系统设计为: A、博物馆新馆由2个D-BUS子网组成; B、博物馆旧馆分为2个照明控制区(B区、C区),由1个D-BUS子网组成。 2、设备组成: A、博物馆新馆:12路与8路的开关控制模块、触控液晶面板、总线型感应器及配套的系统设备组成; B、博物馆旧馆:12路与8路的开关控制模块、触控液晶面板、总线型感应器及配套的系统设备组成。 3、D-BUS拓扑结构设计见新、旧馆D-BUS系统拓扑示意总图,请见后节相关设计图。六、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1、在各展区主要出入口区域采用专用的图形化可编程的D-BUS 3.5”液晶轻触屏,以实现更丰富的灯光场景控制效果;可预设16个可编程的场景,支持触摸、按键两种控制方式供用户操作,均配有无线遥控器,操作便捷。2、根据博物馆展区功能对照明控制的要求,设计主要采用现场面板与管理中心集中控制为主。根据客户要求也可以只能由管理中心集中进行灯光控制,管理中心可以远程开启/禁示现场面板的操作功能。(本项为定制功能)3、定时控制:对一些公共区域,采用定时开启与关闭各个区间的照明。如:如通道(如玻璃幕墙旁边的通道)在白天是不用开启的。当夜晚保安值班时间定时关闭其余灯光,只保留一些基本照明,以达到节能效果。4、其它可扩展功能: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应急、安防等进行联动控制。如:开启照明的同时打开指定区域的排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也可设定在收到安防信号时,开启指定区域的灯光照明,配合安检工作,也为其它系统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如视频监控录像等。5、系统采用分级控制:设备级、现场级、分区、总控、可联控五级控制,并与自控、联控相结合。a、设备级:各电箱中的输出控制模块本身均有可控按键,可以直接调控模块的负载灯光;b、现场级:人工操作设置于各个照明现场的可编程控制面板,选择合适的照明场景;c、分区: 能过D-BUS系统配置,可通过面板、PC机对整层、多个区间实现一键控制;d、总控: 通过管理中心或总服务台(或消防中心)的D-BUS管理工作站的D-BUS管理软件,可以轻松管理所有可控区间的照明,对各照明控制数据进行监控。e、联控:可能通网络系统实现远程管理和监控,提供开放的D-BUS协议接口,可与其它智能化系统进行无缝集成。6、增加感应器,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达到节能的效果,具体说明如下:新馆部分:在各展区主要出入口区域采用专用的总线型红外照度双鉴感应器(DC-ZK02BS),以实现当人经过的时候展区的灯光会自动亮起,人走过会延时关闭,代替了传统的手动墙壁开关以实现智能化,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安全节能。可与现场面板搭配使用,达到更丰富的灯光效果。旧馆部分:当游客经过各展区的时候,因旧馆空间特别大照明灯光特别多同时亮起会很浪费,通过我们的感应器可以实现智能化照明。当游客经过的时候该区域的灯会自动亮起,当人走过的时候,该区域的灯会自动关闭。以实现节能,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实现了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新型理念。感应器安装位置总线型红外照度双鉴感应器(DC-ZK02BS)安装位置详见图纸:安装方式考虑到现场的环境因素,场馆比较高,我们在旧馆采用悬挂式安装,从棚上悬挂下灯罩,将感应器安装在灯罩里(将光源替换为我们的总线型感应器)。悬挂高度为距地5m。在新馆采用斜挂式安装。感应器数量:新馆:18个 旧馆:83七、电气设计与施工1、本项的电施图请参见各强、弱电图。强电部分(电照部分)以原始电气设计为准。2、本次提供的配电系统图中,非智能照明部分(照明回路及电箱位置等强电设计)以原配电设计为准。3、布线与敷设需按照相关图纸施工,灯具本身如要求有强制性接地要求的,地线在施工时不能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