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塘水草的栽种及水质调节技术.doc_第1页
河蟹养殖塘水草的栽种及水质调节技术.doc_第2页
河蟹养殖塘水草的栽种及水质调节技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蟹养殖塘水草的栽种及水质调节技术 “蟹大小,多与少,看水草”,河蟹养殖塘水草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河蟹的规格和产量,这是因为水草不仅是河蟹不可或缺的植物性饵料,并为河蟹的栖息、蜕壳、躲避敌害提供良好的场所,更重要的是水草在调节养殖塘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改善水体溶氧状况上作用重大,然而目前许多养殖户由于水草栽种品种不合理,养殖过程中管理不善等问题不但没有很好的利用水草的优势,反而因为水草存塘量过少、水草腐烂等使得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河蟹缺氧上草甚至死亡现象。现就河蟹塘水草的种植和水质调节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一、水草种植 河蟹捕捞上市后,抽干塘水并对池塘进行清整,使池底淤泥厚度保持在lOcm左右,距塘梗23m处开挖深0506m、宽314m的环形沟,坡比1:2,池塘中央保持平整,然后进行冻塘和晒塘。春季清塘消毒,待药物毒性消失、水温达15时,即可种植水草。进水深度为20-30era,种植水草的品种选用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伊乐藻在早春2月份种植,除在池底中央种植外,环形沟内也可种植少量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在清明节前后种植在池底中央,其中伊乐藻和轮叶黑藻采用切茎分段栽插法,用量均为2025kg亩,苦草采用播种方式,用种量为 O3kr,亩,播种前浸泡草种3天,捞出后搓出果实内种子,拌泥土均匀撒播。三种水草交叉种植,45m的水草带中间设置3-4m的空白带,使池塘中形成“#”字形或“+”字形的无草区,便于鱼、蟹的活动。水草覆盖率60左右,其中伊乐藻占50。在池塘边还可以适量栽种芦苇、茭白等挺水植物。 种植水草前,施用充分发酵的有机肥作为基肥(100150kg亩),为促进水草生长,5、6月份各施用磷酸二氢钙一次(5kgr卣),为保护水草早期的生长,河蟹放养时用密眼围网 圈出占池塘面积111015的区域作为暂养区,5月中旬待水草长至5厘米以上时拆除。 早春以伊乐藻为主,覆盖率为30左右,5月份沿环形沟内侧拉去50的伊乐藻,并割茬两次,防止其疯长死亡破坏水质;中期以轮叶黑藻为主,覆盖率控制在50,后期以苦草为主,覆盖率为20。 二、水质调节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由于大量投饵、水草腐烂、天气原因等因素经常导致蓝藻爆发、水质恶化,针对不同的情况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调节。 1、池塘底部缺氧、河蟹在底层爬动或下雨引起的水体浑浊,可以先使用“速效增氧剂”增加水体溶氧,然后全池泼洒“水质保护解毒剂”絮凝水体悬浮有机物,调节水质。 2、天气突变或藻相突变(“倒藻”或“转水”1,水色清淡,河蟹缺氧清晨上草,先施用“速效增氧剂”缓解河蟹缺氧状况,然后使用“氨基酸益藻解毒剂”或“肥料增效剂I号”培肥水质,水质清瘦者可配合“亿龙虾蟹肥”使用,效果更好。 3、水色老绿,蓝藻爆发,河蟹摄食不旺盛,可以在晴好天气河蟹不浮头时使用“蓝博士”杀藻,配合“益池保”调节水质。 4、水质过肥,水色发黑、发红,水草上黏附大量污泥、水草腐烂,建议采用“消毒增氧灵”改善底质和水质,同时使用“益池保”分解过多的有机物及腐烂水草,同时为水草的生长提供营养。 5、水草腐烂,水体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河蟹中毒死亡,建议使用“亚硝酸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