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身疾病.doc_第1页
什么是心身疾病.doc_第2页
什么是心身疾病.doc_第3页
什么是心身疾病.doc_第4页
什么是心身疾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主要特点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心身疾病的发病率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国内资料显示,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非精神科医生很少关注这些患者的心理因素,也很少把这些他们认为是内科的疾病而看成与精神科相关,因此患者往往接受的是躯体治疗,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很少得到关注。主要生理病理过程与特征是: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如持久的心理压抑、脾气暴躁或不良的生活习惯、急性或慢性的精神刺激、不良的生活环境等。以躯体症状(器质性)表现为主,不仅存在多种症状且有相应的细胞组织形态学改变。高血压、糖尿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各种心理和躯体的生理病理症状:如心慌、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皮肤瘙痒、麻木、灼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心身疾病的主要病因是: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三大因素所致 心身疾病可涉及多个学科、多个系统、多个脏器的功能损伤,故人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人生的路途中不断学习、修身养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预防心身疾病。与心理生理密切相关的常见疾病列举如下:循环系统 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神经性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症、血管神经症、功能性期前收缩、雷诺病、二尖瓣脱垂症、原发性心动过缓症消化系统 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易激惹综合征、喷门痉挛、慢性胰腺炎、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神经性贪食、习惯性便秘等内分泌代谢系统 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妇产科 痛经、闭经、经前紧张症、月经失调症、功能性子宫出血、不育症、产后抑郁症、慢性盆腔疼痛、围绝经期精神障碍等神经系统 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慢性疲劳症、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等骨骼肌肉系统 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斜颈、全身肌痛等泌尿生殖系统 夜尿症、过敏性膀胱炎、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慢性前列腺炎等外科 手术后神经症、器官移植后综合症、整形术后综合症、肠粘连症等儿科 哮喘、遗尿症、夜惊症、口吃、儿童紧张性头痛等皮肤科 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银屑病、斑秃、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慢性湿疹、酒渣鼻等耳鼻喉科 咽喉异感症、失音、过敏性鼻炎、耳鸣、职业性喉病、梅尼埃病(内耳眩晕症)等眼科 中心性视网膜病、原发性青光眼、飞蚊症、浅层边缘性角膜溃疡、眼疲劳、眼部异物感等口腔科 口臭、口腔黏膜溃疡、口腔炎、原发性颞额关节痉挛、牙科畏惧症、口腔扁平苔藓等其他心身医学问题 麻醉的心身医学问题、癌症的心身医学问题、疼痛的心身医学问题、艾滋病的心身医学问题女性常见心身疾病及心理问题 原发性痛经、经前期紧张征、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功能障碍、功能性不孕症、围产期抑郁症、围绝经期综合征其他: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痛、外阴不适感国外对心身疾病的研究和分类根据美国心理生理障碍学会制定的心身疾病的分类如下:1、皮肤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神经性皮炎、搔痒症、斑秃、牛皮癣、慢性荨麻症、慢性湿疹等。2、骨骼肌肉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疼、肌肉疼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3、呼吸系统的心身疾病有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神经性咳嗽。4、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原发性高血压或低血压、偏头痛、雷诺病。5、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压食、溃疡性结肠炎、幽门痉挛、过敏性结肠炎。6、泌尿生殖系统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功能障碍、原发性痛经、功能性不孕症。7、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低血糖、阿狄森病。8、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痉挛性疾病、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9、耳鼻喉科的心身疾病有梅尼埃综合征、喉部异物感。10、眼科的心身疾病有原发性青光眼、眼睑痉挛、弱视等。11、口腔科的心身疾病有特发性舌痛症、口腔溃疡、咀嚼肌痉挛等。12、其他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有癌症和肥胖症等。心身疾病的治疗1.心、身同治原则:心身疾病应采取心、身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但对于具体病例,则应各有侧重。对于急性发病而又躯体症状严重的病人,应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辅之以心理治疗。例如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综合的生物性救助措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也应对那些有严重焦虑和恐惧反应的病人实施床前心理指导;又如对于过度换气综合征病人,在症状发作期必须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以阻断恶性循环,否则将会使症状进一步恶化,呼吸性碱中毒加重,出现头痛、恐惧甚至抽搐等。对于以心理症状为主、躯体症状为次,或虽然以躯体症状为主但已呈慢性经过的心身疾病,则可在实施常规躯体治疗的同时,重点安排好心理治疗。例如更年期综合征和慢性消化性溃疡病人,除了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应重点作好心理和行为指导等各项工作。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手段,应视不同层次、不同方法、不同目的而决定,支持疗法、环境控制、松弛训练、生物反馈、认知治疗、行为矫正疗法和家庭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均可选择使用。建议精神或心理科专业指导2.心理干预目标:对心身疾病实施心理治疗主要围绕以下三种目标: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2)消除心理学病因:例如对冠心病病人,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指导其对A型行为和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行为矫正,帮助其改变认知模式,改变生活环境以减少心理刺激,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病因学因素,修复心身疾病的心理病理过程,使之向健康方面发展。这属于治本,但不容易。3)消除生物学症状:这主要是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的康复。例如采用长期松弛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人,能改善循环系统功能,降低血压。心身疾病预防护理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同时兼顾心、身两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大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作用才会引起心身疾病(也有例外),故心身疾病的心理学预防应从早做起。具体的预防工作包括:对那些具有明显心理素质上弱点的人,例如有易暴怒、抑郁、孤僻及多疑倾向者应及早通过心理指导加强其健全个性的培养;对于那些有明显行为问题者,如吸烟、酗酒、多食、缺少运动及A型行为等,应利用心理学技术指导其进行矫正;对于那些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显应激源的人,应及时帮助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刺激;对于那些出现情绪危机的正常人,应及时帮助加以疏导。至于某些具有心身疾病遗传倾向如高血压家族史或已经有心身疾病的先兆征象(如血压偏高)等情况者,则更应注意加强心理预防工作。总之,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预防工作是多层次、多侧面的,这其实也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心、身相互影响的心理后果在心身疾病的研究中,往往比较注重“心-身”的联系。而实际上,躯体疾病也可以成为心理应激源而导致心理反应,即存在着身心反应的问题。这些心理反应不但影响病人的社会生活功能,又可以成为继发的躯体障碍的原因。躯体疾病对病人感知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除了疾病的性质、轻重及病程等因素外;病人的个性特征、年龄、社会角色等也均影响其感知。躯体疾病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包括:自我意识转变;对疾病的理智反应;情绪反应。躯体疾病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影响分为两种:原发性心理障碍,是指机能障碍引起的心理后果,如视力或听力或运动机能的丧失,任何机能障碍都可对个体心理带来限制,有人以“投石入水”譬喻,石头入水溅起的水花是机体障碍后的功能丧失,水面的层层涟漪则是一系列心理问题;继发性社会后果,是指患病后社会关系改变引起的后果,如患病后与家人的关系,对学习工作的影响等。不同的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