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歌曲《黄水谣》的演唱处理.doc_第1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歌曲《黄水谣》的演唱处理.doc_第2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歌曲《黄水谣》的演唱处理.doc_第3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歌曲《黄水谣》的演唱处理.doc_第4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歌曲《黄水谣》的演唱处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歌曲黄水谣的演唱处理 姓名:郑清目 录1 歌曲黄水谣的介绍.31.1 歌曲黄水谣的作者简介31.2简述歌曲黄水谣的创作背景. 42 歌曲黄水谣的情感分析43 歌曲黄水谣演唱技巧分析43.1 演唱歌曲时要做到声情并茂53.2 歌唱中的吐字咬字54歌曲黄水谣的情感处理54.1如何表达敌人入侵前黄河两岸人民的幸福生活的情感54.2如何表达敌人入侵后人民四处逃亡,妻离子散的悲惨之情64.3如何表达敌人入侵后给人民带来的惨痛和刻骨的仇恨之情65总结6参考文献7摘要: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曲,歌曲具有较浓的叙事性、抒情性。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对黄水谣进行分析和处理,首先是对歌曲黄水谣的介绍,包括简述歌曲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其次是对歌曲黄水谣的情感分析,并对歌曲黄水谣进行了演唱技巧的分析,最后对歌曲黄水谣进行了情感处理。 关键词:情感;声情并茂;情绪 Abstract: the yellow folk song, selected from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is thefourth movement, a soprano solo songs, songs have thicker narrative, lyrical.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yellow folk song to analyzes and processing, first is dear to the song of yellow paper analysis, including songs, author of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and melody analysis for the song, followed by the yellow of folk song singing analysis, including the emotional analysis and singing skills of song analysis, finally dear yellow of the emotional processing. Keywords: emotion ;;musical ; emotions 歌曲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第四乐章,是一首极富代表性的女高音独唱曲,具有较浓的叙事性、抒情性。歌曲的情绪对比比较鲜明,主要表现为敌人入侵前黄河两岸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敌人入侵之后人民四处逃亡、妻离子散的悲痛之情这两个方面。许多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缺乏对作者创作黄水谣的目的、背景以及情感处理等方面的了解,导致他们唱出的歌空洞乏味,不能打动听众。黄河大合唱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是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个新型歌剧。它的创作时期虽然产生在当时物质条件匮乏的延安,但却是我国文艺家通过音乐、文学反映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惊世之作。它揭示了中国人民那历来勇于与命运搏斗的英勇气概,并以更广阔的题材,体裁和丰富的艺术手法,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的伟大现实,是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创造性的音乐作品,是具有广泛而久远的影响力的优秀作品。黄水谣这首歌曲是笔者在大学期间所演唱的一首歌曲,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创作歌曲的目的、背景以及自己的演唱经验,初步探究作品的演唱技巧和情感处理。1 歌曲黄水谣的介绍1.1作者简介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禺人,先后在北京艺专音乐系、国立音乐院,巴黎音乐院学习。1935年归国,从事大众音乐和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赴延安,此年冬任鲁迅艺术学院系主任,曾在“三厅”艺术处负责抗战音乐。他作有歌曲数百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乐器独奏、重奏曲多首。他是近代声乐创作中最多产、高成功率的作曲家。其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夜半歌声等。1940年冼星海去苏联后还创作了一批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冼星海的音乐创作涉及当时新音乐的众多题材,他在新型歌唱音乐、歌剧音乐、话剧音乐、电影音乐、西洋乐器独奏音乐、交响乐等近代初创的音乐领域都进行了可贵的实践和探索。由于冼星海在近代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活动等方面的突出成绩,他逝世后被誉为“人民音乐家”。1.2歌曲的创作背景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这所有的一切给他带来了创作灵感。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他谱写了这篇大型诗朗诵黄河吟,并在当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回国后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他创作了一个星期,半个月之内就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内容,黄水谣就是其中的第四乐章,他写就了这一时代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1939年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中国。2歌曲黄水谣的情感分析 黄水谣是一首叙事性的抒情歌曲,根据歌曲情感波澜的变化,笔者将歌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6-39)、第二部分(44-55)、第三部分(60-73),其中包括引子、间奏和尾声,歌曲的音调朴素,平易近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歌曲第一部分(6-39),抒情深切,曲调优美、秀丽、委婉、亲切,描述了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哺育着两岸的沃土,世世代代的人民在美丽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麦苗肥、豆花香,男女老少喜洋洋的幸福场景。表现出日本帝国主义在没有侵略中国之前黄河两岸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人民群众在这片土地上收获的欢快、喜悦之情。歌曲第二部分(44-55),转入4/4拍,在情绪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与第一部分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敌人入侵后给黄河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人民深沉、痛苦、愤恨的感情,是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状态,充分体现了我国大好河山被敌寇践踏,人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悲惨境遇。歌词虽然只有简短的五句话,却句句扣人心弦,表达了深受苦难的人民群众对日寇侵略者的痛恨之情,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义愤填膺的情绪。歌曲第三部分(60-73),情绪更为凄凉。再次出现了歌曲开头的旋律,但已渗透了第二部分的悲凉因素。是第二部分情绪的延伸,歌词呈现出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荒芜的土地,被侵略者洗劫后的村落等凄惨的景象,表达了人民群众痛苦无奈的悲痛情绪。3歌曲黄水谣的演唱技巧分析3.1歌曲演唱时要做到“声情并茂”最能令观众赏心悦目、激动、倾倒的演唱,则是歌唱者“声情并茂”的演唱,它是以人声为基础将音乐、语言、情感完美结合的声乐艺术。一些人在演唱歌曲的时候,歌声虽然很美,但往往不感人,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原因就在于没有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只有将“声”与“情”完美的结合,塑造的音乐形象才能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才能抓住听众的心。黄水谣这首歌曲,情绪对比比较鲜明,要求我们投入丰富的情感到歌曲里面。 第一部分(6-39),抒情深切,需要我们真切的去体会人民美好的幸福生活的情感,在音量方面也要稍加控制,声音不要过高,营造一个幸福、美好、和谐的氛围。第二部分(44-55),情绪突然发生变化,好像在像人们诉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情绪逐渐激动起来,这时音量较前一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情绪的高涨,音量逐渐增高,到了“扶老携幼,四处逃亡”这句话声音要稍微低沉一些,可稍微运用一点哭腔来表达人民群众当时悲痛的心情。第三部分(60-73),虽然是第一部分的缩减再现,却渗透了第二部分的悲凉因素。黄河水仍然不停地奔流着,但家乡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有了以前的幸福生活,面对着四处逃亡,妻离子散的悲惨遭遇,人民已无力反抗,最后在悲伤、痛苦、无奈的情绪下结束,声音也要慢慢的低沉下去,以表达痛苦无奈的情绪。只有“声”和“情”的完美结合,才能唱出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任何一首歌曲都不能离开“情”只谈“声”或者离开“声”只谈“情”,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唱出的歌曲才能打动人。3.2歌唱中的吐字、咬字笔者认为吐字、咬字是歌唱时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条件,大部分同学也很清楚在歌唱时应做到“声情并茂”,也很努力的去运用各种方法做到这一点,可还是感觉缺少点什么,使情感不能发挥到极点。例如在歌曲黄水谣中,第一部分(6-39) “麦苗儿肥豆花儿香”,要突出“香”字,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字的头、腹、尾分解开来,并将字头x(i)延长,强调和突出声母的色彩,使听者和歌者的心融合在一起,好像都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花香。第二部分(44-55) “奸淫烧杀一片凄凉”中“烧”、“杀”、“一”、“片”四字应将字的头、腹、尾分解开来,字头咬尽并稍延长,要唱出满怀着愤恨时边哭边说的声音效果。“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中的“丢”、“掉”两字要加重字头,另外这句为了突出人民对日寇的仇恨,“乡”字要硬咬字、加重字头,随歌声的延续,渐渐地转入到背井离乡、妻离子散的悲惨情景,硬咬字逐渐转到软收音,为下一段情绪的转折做一个很好的铺垫。第三部分(60-73) “黄水奔流日夜忙”,中的“黄”、“水”和“流”这几个字,虽然音乐曲调与第一部分基本相同,但已经是江山依旧、面目全非了,黄河虽然还在流淌,但却没有往日那种愉快地咆哮,如同凝固了一般,因此这段吐字也要发生变化。如“黄”要延长介母“u”的发音时间,给人一种缓慢的、打不起精神的感觉。“水”和“流”也要拉长发音时间,目的是为了达到那种悲哀的情绪。“妻离子散天各一方”,要强调“妻”、“子”、“散”这三个字的“声母”,从而表达人民流离失所、欲哭无泪的悲痛之情。4 歌曲黄水谣的情感处理歌曲黄水谣可从敌人入侵前和入侵后两个方面进行情感处理,在演唱过程中,可以加入适当的想像,使自己能够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也要准确把握歌曲的速度、力度,这些都是歌唱中情感处理的重要环节,歌曲中的音乐记号在演唱时也要充分的表现出来,这样才可能完全处理好歌曲的情感。4.1如何表达敌人入侵前黄河两岸人民的幸福生活的情感歌曲第一部分(6-39),描述了日寇入侵前黄河两岸人民的幸福生活,音乐舒展、流畅、优美、抒情,在演唱这一段时,速度不要太慢,柔板,以抒情为基调,开头部分的音乐要以弱开始,第二句以中弱开始,慢慢渐强再到渐弱,描述黄河两岸麦肥豆香的喜气景象。在演唱第一部分时要加入一定的想象,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意境,充分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开头的音乐可以使我们联想到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的壮观场面,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哺育着两岸的沃土,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在美丽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欢乐幸福的场景。4.2如何表达敌人入侵后人民四处逃亡,妻离子散的悲惨之情歌曲第二部分(44-55),描述的是敌寇入侵后人民四处逃亡、妻离子散的悲惨境遇,情绪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与第一部分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敌人入侵后给人民带来的深沉、痛苦和愤恨的情绪,第二部分的速度迟缓稍慢,音乐转入低沉。当我们进入第二部分时,体会到的是那种哀怨、无奈、凄惨的感情,由“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我们可以去想象,在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被日军侵略后,人们无家可归的悲惨场面,揭露和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入侵华北以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超出歌词规定的意境,创造性的添上劳动人民丰收的场景和日本侵略者残杀中国人民的画面。从而带动自己的情感,并以此去感染听众。4.3如何表达敌人入侵后给人民带来的惨痛和刻骨的仇恨之情歌曲第三部分(60-73),情绪更为凄凉,再次出现了歌曲开头的旋律,但已渗透了第二部分的悲凉因素,是第二部分情绪的延伸。描述了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荒芜的土地,被侵略者洗劫后的村落,呈现着一片凄惨的景象,表达了人民群众痛苦无奈的悲痛之情。在唱这一部分时也要加入一定的想象,把自己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声音要低沉,表现出人民流离失所,欲哭无泪的悲痛之情。笔者在演唱黄水谣这首歌曲时,首先会认真的分析歌谱,分析歌曲的情感 ,并带着分析的结果去看一些有关歌曲黄水谣的演唱视频,感受歌唱家们是怎样处理歌曲情感的,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声音等。其次,去网上看一些有关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感受当时社会的氛围和人民的心理感受,充实自己的内心,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或欢快或沉郁或悲愤的情感。在演唱之前,静下心来想象当时幸福、沉郁、悲惨的场面,充分表达歌曲的情感。笔者在演唱过程中会将歌词编排成一组组的镜头,像放电影一样,这样能够使自己对歌曲的内容感受更深刻,并完全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上述是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相关文献并多次演唱黄水谣这首歌曲之后写成的,对歌唱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析,希望能为声乐爱好者在学习该作品时提供一些帮助。笔者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曾经遇到过很多困难也走过不少的弯路,但是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逐渐的解决掉了声乐学习中的困难,使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如果将来我能成为一名声乐教师,我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规范他们的吐字、咬字,培养他们对歌曲情感分析的能力,在演唱中要做到“声情并茂”。已故的著名京剧艺术家程砚秋先生说:“作为一名演员,如果没有感情,他就只能是一个歌唱匠人,而不能成为艺术家。”这句话告诫我们,在演唱歌曲时如果不重视情感,即使发出的声音很美,也不能感动人,不能引起关众的共鸣。所以对于一首歌曲来说,它的词曲只写在纸上终究是无生命力的东西,要靠歌唱者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将它唱活,塑造的音乐形象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