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室医生们总结的看病提醒每一位医生,除了自己的职业身份外,还可能是患者,也可能是患者的家属。兼具这三重身份的他们,在求医问诊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利于疾病康复的教训呢?听听他们怎幺说吧。急诊科:腹痛、胸痛不要拖延 出现腹痛、胸痛,千万不要拖延,或者自己吃止痛药了事。如感觉胸痛,马上就医,以免出现心肌梗死之类的危急情况。有些腹痛可能是阑尾炎,忍痛不就诊或自行吃止痛药,会拖延抢救治疗时间。感染科:切忌凭经验服药 切忌听信”网友诊断”。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那些对着网络诊断来找我看病的,十之八九是不对的。切忌跟随同伴、病友服药,或者凭经验服药。即使是相同的疾病,上一次生病时服用过的药,未必适合下一次发病。也不要乱找医生开药。比如,即使同为感染科,我是看成人科的,就不敢给儿童开药。儿科:一定要由熟悉孩子病情的家属陪诊 万一孩子生病,一定要由熟悉孩子病情、与孩子日常接触多的家人或监护人带去看病,这样才能更好地描述孩子的病情和日常情况。如果孩子在就医前有用药情况,看病时带上曾用药的药盒,避免说错药名。最好将孩子的以往病史、检查结果归成文档,就医时一齐带上。最忌陈述病情不清楚,孩子曾经出现的高热、精神不振等情况没有告诉医生。妇科:最忌言辞闪烁 即使患有难以启齿的妇科疾病,也一定要对医生坦诚相告,不要隐瞒。最忌因为涉及隐私而对医生“知而不言,言辞闪烁”。这种隐瞒很容易影响医生的判断,耽误诊断和治疗。以宫颈糜烂为例,由于网上相关知识较多,说法不一,有时医生给出治疗建议,有的患者会质疑是否不必要治疗;有时医生建议观察一下,有的患者又会质疑是否会延误治疗(转载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 文摘:科室医生们总结的看病提醒)。中医科:最忌反复变更治疗医生 慢性病的治疗,一般都需要几次连续治疗,就诊时尽量按照预约时间复诊。同时,注意长期坚持、配合医生治疗。在首次治疗时,要将之前做过检查资料都要带齐。切忌追求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心烦气躁,四处寻医、反复变更治疗地点和治疗医生。每个地方都只看一两次,没见到明显效果又转至他处,这对慢性病治疗十分不利。内分泌科:切忌自身不做任何努力 当发现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我会首先观察这种异常信息的规律、特点,家族成员是否也存在,然后找这方面的专家咨询。尤其是当有需要配合改变生活方式的时候,会欣然接受,并做好记录;复诊的时候向医生提供详细的记录,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不能因为还没有造成身体不适而掉以轻心,也不要因为“忙”而拖着。不要以为自身不做任何努力,只要吃药打针就能好。泌尿外科:重大选择可以多听几个专家意见 如果遇到重大选择,可以多听几个专科医生的建议,比如,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按标准要切除整个膀胱,很多患者很难接受,非得要求保留膀胱,如果下不了决心,就找三个专家看看,按大多数专家的意见,在保命和保留膀胱中做出选择。一定要注意遵医嘱定期复诊。肿瘤病人的综合治疗和治疗后的定期复诊很重要,可以早期发现复发和并发症。康复科:切忌每次跟医生沟通时都换不同的家属 切忌每次跟医生沟通时都换不同的家属。切忌患者的病情一有反复就质疑和指责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