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级人力资源计算题.doc_第1页
助理级人力资源计算题.doc_第2页
助理级人力资源计算题.doc_第3页
助理级人力资源计算题.doc_第4页
助理级人力资源计算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计算题 1计划期内某车间每轮班生产某产品的产量为1200件,每个工人的班产量定额为16件,定额完成率预计平均为120,出勤率为95。 根据上述条件请计算出该工种每班的定员人数。1200计划生产任务总量66(人)16x120%x95%=定员人数=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1200 通过上述计算,该工种每班的定员人数为66人。 2某医务所诊治病人次数最高的月份,平均每天就诊120人次。其标准差为10人次,在保证95可靠性的前提下,该企业医务所每天就诊人次数为120+1610=136人次;同时,又已知医务人员接待每一位病人平均时问为25分钟,医务人员除正常休息及上下班准备、收尾时间和病事假、缺勤等因素外,其平均每天实际工作时间利用率为85。 根据上述材料,可推算出必要的医务人员应有多少?辅助人员和勤杂工应配备多少? 解:医务室所需的医务人员数=(每天就诊人次数每一位病人平均就诊时间)(医务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利用率),即所需医务人员数=(13625)(60885)=8(人);由于有夜班,所以医务人员的辅助人员应配2人,勤杂工应配1人。 合计该医务所人员应是8+2+1=11(人)。 3某工厂车间有生产工人771人,在生产中需要到设备室借还各类使用的工具,如果每个工人在借还中浪费20元,而车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配备几名工具保管员。 如果一名工具保管员的工资每天是40元,该车间应配备几名工具保管员最为合理,即支付的人员工资最低。请绘出定员经济比较表。 注:不用等待的概率(Po)为:2人0.166、3人0.288、4人O.237,平均等待时间为:2人501.5、3人50 x 0.2、4人500.036。 解:该车间的定员经济比较表如表11所示。表11定员经济比较表工具保管员数(n)不用等待的概率()平均等待时间(秒)771人次因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元)支付工具保管员工资和等待损失(元)120.166501.5402+321.3=401.330.288500.2403+42.8=162.8最优40.237500.036404+7.7=167.7每一工时损失的价值x771(人数)x等待时间(秒)771人次经济损失总数=3600秒通过上述计算,该车间配备3名工具保管员最为经济合理。4某纺织车间在3月份开工使用纺织机500台,每台开机班次为三班,每人定额看机为20台,出勤率为90%。= 请问需要多少定员人数?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熟x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x出勤率=500x320x90%84=解: 通过上述计算,该车间需要84人。 5某车间有一套制氧量50mh的空气分离设备,现有3个岗位共同操作,通过工作日记录,甲岗位生产时间为280工分,乙岗位为380工分,丙岗位为340工分,按该工种的劳动条件强度等因素要求,每个员工需要的时间为60工分。 请计算岗位定员人数是多少?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个岗位生产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休息宽放时间280+380+3406x8-602= 解: 通过上述计算,该岗位需要2人。 6某企业主要生产A、B、c三种产品。三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和2008年的订单如表l一2所示。预计该企业在2008年的定额完成率为110,废品率为3,员工出勤率为95。表12 2008年产品定单产品类型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小时)2008年的订单(台)A产品10030B产品20050C产品30060请计算该企业2008年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2007年11月三级真题)解:(1)2008年A产品生产任务总量=10030=3000(小时)(2)2008年B产品生产任务总量=20050=10000(小时)(3)2008年c产品生产任务总量=30060=18000(小时)(4)该企业2008年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可依下列公式计算:(每种产品年总产量x单位产品工时定额(1-计划期废品率)年制度工日x8x定额完成率x出勤率定员人数=500x3(100x30)+(200x50)+(300x60)X50 =15人15ren251x8x110%x95%x(1-3%) 即该企业2008年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为15人。 7某加工企业在2007年5月生产的A产品为200件,B产品为500件,C产品为600件,D产品为200件,其工作单件工时定额分别是25、30、35、50小时,计划期内定额完成率为130,出勤率为90,废品为5。(每种产品年总量x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算该企业应有多少定员人数可以完成任务。(注:年制度工日为251)(1-计划期废品率)年制度工日x8x定额完成率x出勤率)定员人数定员人数=(200x25)+(500x30)+(600x350)+(200x50)解:=251x8x130%x90x(1-5%) 23人= 通过上述计算,该企业应有23人可以完成任务。四、计算题 12004年4月,某公司因生产经营的需要向社会公开招聘下列人员:管理人员60名、销售人员200名、生产工人240名,共计500名,根据有关部门预测,新招员工将为公司创造40050000元收入。招聘相关资料见表21。表21某公司2004年4月人员招聘相关资料统计表指标人员分类(单位:人)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生产工人应聘人数245500300录用人数60200240招聘费用(单位:元人)实际招募费用240002460022500实际选拔费用204002640022300实际录用费用600060008000(1)计算招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生产工人的单位成本,并进行比较分析。(2)计算招聘收益成本比。并进行招聘收益与成本分析。(2005年5月三级真题) 解:(1)招聘成本分为招聘总成本与招聘单位成本,招聘单位成本是招聘总成本与实际录用人数之比。如果招聘实际费用少,录用人数多,意味着招聘单位成本低;反之,则意味着招聘单位成本高。 招聘的单位成本=实际招募费用录用人数,具体计算如下: 招聘管理人员的单位成本=(24000+20400+6000)60=840(元人); 招聘销售人员的单位成本=(24600+26400+6000)200=285(元人); 招聘生产工人的单位成本=(22500+22300+8000)240=220(元人)。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招聘管理人员的单位成本最高,为840形人;招聘生产工人的单位成本最低,为220形人,销售人员的招聘成本居中,为285元人。 (2)招聘收益成本比既是一项经济评价指标,同时也是对招聘工作的有效性进行考核的一项指标。招聘收益成本比越高,说明招聘工作越有效。 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公司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则该公司的招聘收益=40050000成本比为: 250 (24000 +20400+6000)+(24600+26400+6000)+(22500+22300+8000)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所有新员工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是招聘总成本的250倍,说明本次招聘工作比较成功。 22004年6月,某公司通过招聘洽谈会为下属各个分公司总共招收了240名新员工,其中管理人员52名,销售人员48名,技术人员85名,技术工人55名。为了对本次人员招聘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估,公司招聘主管列出了以下各种相关的数据资料,如表22所示。表22某公司2004年人员招收录用情况统计表 (单位:人)指标人员分类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汇总计划招收人数654810055268应聘人数130144136220630候选人数7872102110362实际录用人数52488555240 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四类人员以及总人员录用比、招聘完成比和应聘比,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说明。(2005年11月三级真题) 解:录用人员评估主要从录用比、招聘完成比和应聘比三方面进行,具体计算如下: (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则 管理人员录用比=52130100=40: 销售人员录用比=48144100=333: 技术人员录用比=85136100=625: 技术工人录用比=55220100=25: 总人员录用比=240630=381。 (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则 管理人员招聘完成比=5265100=80: 销售人员招聘完成比=4848100=100: 技术人员招聘完成比=85100100=85: 技术工人招聘完成比=5555100=100: 总人员招聘完成比=240268=896。 当招聘完成比大于等于100时,说明在数量上超额完成或完成了招聘任务。由上可知,该公司的销售人员和技术工人完成了招聘任务,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招聘任务没有完成。 (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则 管理人员应聘比=13065100=200; 销售人员应聘比=14448100=300; 技术人员应聘比=136100100=136; 技术工人应聘比=22055100=400; 总人员应聘比=630268=235。 应聘比说明招募的效果,该比例越大,招聘信息发布的效果越好。由上可知,该公司招募技术工人的效果最好,销售人员次之,其次是管理人员,最后是技术人员。 3某大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为了探究更有利于公司招聘某职位人员的渠道,在对以往招聘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份统计表,见表23。表23 XXX公司XX职位招聘渠道分析表招聘渠道校园招聘员T推荐报刊广告网上招聘猎头公司吸引求职简历的数量2505050040020接受面试的求职者人数2004540016020合格的应聘人数120401004019实际录用人数10030401515总成本(元)300000120000200000150000450000(1)请计算各种招聘渠道的招聘录用比率和实际录用人员的单位成本。 (2)在选择最适合的招聘渠道时应考虑哪些问题?(2004年11月二级真题) 解:(1)各种招聘渠道的招聘录用比率和实际录用人员的单位成本计算如下: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校园招聘录用比=100250100r=40; 员工推荐录用比=3050100=60; 报刊广告录用比=40500100=8; 网上招聘录用比=15400100=375; 猎头公司录用比=1520100=75。 五种招聘渠道的录用比率分别为:40、60、8、375、75。 实际录用人员的单位成本=该招聘渠道的总成本实际录用人数 校网招聘单位成本=300000100=3000(元): 员工推荐单位成本=12000030=4000(元): 报刊广告单位成本=20000040=5000(元); 网上招聘单位成本=15000015=10000(元); 猎头公司单位成本=45000015=30000(元)。 五种招聘渠道的实际录用人员的单位成本分别为:3000元、4000元、,5000元、10000元、30000元。 (2)在选择最适合的招聘渠道时应考虑的问题有: 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和分析潜在应聘人员的特点。应从单位和岗位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招聘渠道,包括企业发展要求,岗位性质等。 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按照招聘计划中岗位需求数量和资格要求,根据对成本收益的计算来选择一种效果最好的招聘来源,是内部还是外部,是学校还是社会等。 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按照招聘计划中岗位需求数量和资格要求,根据对成本收益的计算来选择一种效果最好的招聘方法,是发布广告还是上门招聘,借助中介等。 4请根据表24中的数据结果,对甲、乙、丙三人进行录用(配置)评估。表24专业技术能力学历计划决策能力宏观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精神甲的得分110.50.510.5乙的得分0.5110.510.5丙的得分0.50.5110.51权重岗位1W1201515102020岗位2W2301015102015岗位3W3101520201520(1)如果录取其中两人去岗位l,请通过计算确定应录取哪两人。(2)如果三人全部录取,且每个岗位各分配1人,请通过计算,确定如何分配最好。解:(1)可以分别计算甲、乙、丙的加权分,根据岗位1的权重值计算如下:甲的得分=201+151+1505+1005+201+2005=775;乙的得分=2005+151+15l+1005+201+20O5=75;丙的得分=20O5+15 x 05+151+101+2005+201=725。因此,应该录取甲和乙。(2)可以分别计算甲、乙、丙三者的得分,结果如表25所示。表25岗位1岗位2岗位3甲7758070乙7572575丙7257080由表25可知,甲在岗位1和岗位2上得分均最高,丙在岗位3上得分最高。在岗位l上,甲和乙差25分;在岗位2上,甲和乙差75分。根据题目要求,则岗位1录取乙,岗位2录取甲,岗位3录取丙。 5某企业采取补偿式的录用决策,有A、B、C三人需要决定录用谁,每个人的得分情况如表26所示。表26三位应聘者得分情况应聘者技术能力责任心适应能力学历反应能力A98787B89598C68959经过公司几个部门的共同决策,认为几种能力权重如下: 技术能力08 责任心1 适应能力05 学历06 反应能力07 请问公司最后选择谁? 解:在补偿式录用策略中,不同测试的成绩可以互为补充,最后根据应聘者在所有测试中的总成绩作出录用决策。而由于权重比例不一样,录用人选也会有差别。在本题中,各候选人的得分具体如下: A:908+8l+705+806+707=284: B:808+9l+505+906+807=289: C:608+81+905+506+907=266。 则根据上述计算结果,B的得分最高,该企业应录用B。 6某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决定招聘A、B、C、D四种职位所需要的人员,经过各种测试,选拔出六位应聘者,其综合测试得分如表27所示。表27六位应聘者在四种职位上综合测试得分应聘者张王李赵刘许A4.52423.52B3.53.532.531.5C323.532.51.5D42.522.521试问: (1)在人员录用中,有哪几种录用决策的标准并具体说明其特点。 (2)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不同的人员录用决策标准,计算人员录用结果并说明哪一种决策标准更有效?(2004年6月三级真题) 解:(1)人员录用决策标准共有三种,具体如下: 以人为标准。即从人的角度出发,按每人得分最高的一项给其安排职位,这样做可能出现同时多人在某职位上得分都最高,结果因只能选择一个人而使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 以岗位为标准。即从岗位的角度出发,每个职位都挑选最好的人来做,但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同时被多个职位选中。 以双向选择为标准。由于单纯以人为标准和单纯以职位为标准,均有欠缺,都可能造成职位空缺。因此,结合使用这两种方法,即从职位和人双向选择的角度出发,才能合理配置人员。 (2)人员录用决策分析 如果是以人为标准,其结果只能是张(45)从事职位A;王(35)从事职位B;赵(3)从事职位c;职位D空缺,分数为0;若考虑空缺岗位的影响,其录用人员的平均分数为275;若不考虑空缺岗位的影响,其录用人员的平均分数为367。 如果是以职位为标准,其结果是A职位由张(45)从事;B职位由王(35)从事;c职位由李(35)从事;D职位张得分最高,但一人不可兼任二职,该职位空缺,分数为0,若考虑空缺岗位的影响,则其录用人员的分数为2875;若不考虑空缺岗位的影响,其录用人员的平均分数为383。 如果以双向选择为标准,其结果是A职位由张(45)做,B职位甘王(35)做,c职位由李(35)做:D职位由赵(25)做,则其录用人员的平均分数为35。 根据计算录用人员结果,可以看出以双向选择为标准的录用决策得分最高,该方法综合平衡了以人为标准和以职位为标准两方面的因素,既现实又可行,能从总体上满足岗位人员配置的要求,效率较高。 7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王成、赵云、江平、李鹏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28所示。表28每位员工完成四项工作任务的工时统计表 (单位:工时)员工工作任务王成赵云江平李鹏A105918B1318612C2344D1816109 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配置情况。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的最短时间。(2007年5月三级真题) 解:(1)以各个员工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构造矩阵一。矩阵一105918131861223441816109(2)对矩阵一进行行约减,即每一行数据减去本行数据中的最小数,得矩阵二。矩阵二504137120601229710(3)画“盖0”线。即画最少的线将矩阵二中的0全部覆盖住,得矩阵三。 矩阵三504137120601229710(5)求最优解,如矩阵四。504137120601229710根据求得结果找到矩阵一中对应的数据,即得到员工配置最终结果,如表29所示。表29 员工配置最终结果表 (单位:工时)员工工作任务王成赵云江平李鹏A5B6C2D9即王成完成C任务,赵云完成A任务,江平完成B任务,李鹏完成D任务。 完成任务的总时间=2+5+6+9=22(小时)。五、图表分析题 1图21显示了某地多家企业办公室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招聘渠道选择情况。 (1)简要分析图中所提到的四种招聘渠道的优缺点。 (2)请说明图中所示三类人员招聘渠道的主要方式,并结合三类人员的特点加以分析。(2006年5月二级真题) 答:(1)图2一l中所提到的四种招聘渠道的优缺点具体分析如下: 内部晋升,指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储备中选拔出合适的人员补充到空缺或新增的岗位上去的活动。其优点是:企业对人员了解全面,选择准确性高。员工了解组织,适应快,激励性强,成本低;缺点是:因处理不公、方法不当或员工个人原因,可能会在组织中造成一些矛盾,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容易抑制创新。 广告是单位从外部招聘人员最常用的方法之,通常的做法是在一些大众媒体上刊登出单位岗位空缺的消息,吸引对这些空缺岗位感兴趣的潜在人选来应聘。其优点是:采用广告的形式进行招聘,由于工作空缺的信息发布迅速能够在一两天内就传达给外界,应聘人员数量大,同时有广泛的宣传效果,可以展示单位实力。其缺点是:受地域限制,阅读对象较杂,招聘对象针对性差,应聘者质量难以保证。 校园招聃,又称上门捎聘,即由企业单位的招聘人员通过到学校招聘、参加毕业生交流会等形式直接招募人员。其优点是招聘到的员工素质有保证;缺点是:受毕业时间限制,缺少实际经验,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有脚踩两只船或几只船的现象。 猎头公司,是英文Head Hunter直译的名称其优点是:针对性强,成功率较高,招聘到的人才素质高,适用于对高端人才的招聘;缺点是成本高通过猎头公司招聘到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支付昂贵的服务费。 (2)如图21所示,三类人员招聘渠道的主要方式及其原因分析如下: 办公室职员招聘渠道的主要方式是内部招聘。其原因是:办公室岗位对员工个人品质及其忠诚度要求较高,因此采用内部招聘方法比较可靠,不仅员工了解本组织,适应性快,而且可以激励员工 专业技术人员招聘渠道的主要方式是报纸广告招聘。其原蚓是:专业技术岗位对人员索质要求较高,需要有较高的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而通过报纸广告招聘可以吸引更多的应聘者,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中层管理人员招聘渠道的主要方式是内部晋升。其原因是:中层管理人员的岗位要求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思维敏锐,对组织运作方式了如指掌,届于比较稀缺的人力资源。其招聘采取内部提升最好,选择的准确性相对较高适应性更快,有利于激励企业内部员工,而且成本较低。 2.图22显示了某公司在招聘不同人员(三类:管理、会计、销售)过程中各种选拔方法的使用情况,请根据该图显示的情况,对该公司各种选拔方法的使用合理性做出评价。 答:根据图22,该公司在招聘过程中使用的各种选拔方式有如下特点: 笔试用得较少,在三类人员的选拔中都是如此、笔试方法不能全面考察应聘者的工作态度、品德修养,以及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等,不适宜过多使用。说明该公司对待笔试的态度是合适的。 面试在招聘不同类别人员的过程中均有较高使用频率。通过直接的接触,面试可以用人单位全面了解应聘者的社会背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能力、个人修养、逻辑维能力等;同时面试也能使应聘者了解自己在该单位未来的发展前景,并将个人期望现实情况进行对比,找到最好的结合点。面试方法实施操作方便,成本低,容易掌握,适用范围广。该公司对三类不同人员都较多地采用了面试,说明该公司对待面试的态度是合适的。但是要特别注意面试方法的运用。 心理测试方法在我国还不是非常成熟,运用的难度较大,用人单位需要选择专业的心理测试人员,或委托专业的人才机构或心理学研究机构进行测试。因此不适宜大规模地使用。该公司未对心理测试高频率使用,也是合乎情理的。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效度检验和实际录用部门反馈的意见都证明它是一种有效性的人才测评技术及人员测评的科学方法。但是,对于会计人员而言,其并不是最合适的。该公司对无领导小组讨论过分依赖,对各类不同岗位的差异性研究不足。 该公司在招聘的过程中均综合采用笔试、面试、心理测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取长补短,对应聘者进行全面的考核,这一做法科学合理。 3.某外资企业需要招聘一名财会人员;该职位在企业的薪酬水平为4000元,企业要求任职资格条件是: (1)接受过正规财会教育,有会计证; (2)至少有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3)英语口语流利,熟悉专业外语; (4)为人诚实可靠; (5)一周内就可以到岗就职。 表210列出了四位求职者的基本情况。表210求职者的基本情况汇总表姓名ABCD性别女男男女学历与证书情况大学本科注册会汁师大学本科具有会计证大学本科具有会计证大学专科具有会计证工作经历和能力4年涉外财会业务工作经验,知识丰富实践工作能力强2年涉外酒店财会工作经验熟悉财会业务应届毕业生,在大型国有企业实习半年以上工作能力较强3年国有企业财会工作经验工作能力较强个性特征老练、灵活诚实、稳重诚实、稳重文静、细心应聘动机与目前公司同事有矛盾寻求更好的发展认同企业文化,认为企业有发展现工作单位距离较远预测未来发展较快适应熟悉本公司财会业务较快胜任本公司财会业务,极具潜力经过一周培训以后可以使用,对企业归属感强立即可以使用,能够胜任工作,但是很难晋升最低薪资6000元3500元3000元3000元(1)针对表中项目,说明该企业在人员选择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2)根据上述资料,对该企业选聘人员条件进行分析,并说明谁是最佳候选人。 答:(1)该企业在人员选择时,应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 性别不应作为评判求职者的标准,选拔人才时应对所有求职者一视同仁。 注重考察求职者的工作经历。求职者的工作经历最能反映其需求特征和能力特征,从求职者的工作经历中还可反映出其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这些更重要的信息。 不要忽视求职者的个性特征。要考察应聘者性格特征在岗位上是否适合。 了解求职者的应聘动机,对于频频更换单位的应聘者要特别小心。 慎重做决定。如果面试后合适的应聘者有若干名,可利用多种方法继续挑选,直到找到最佳人选。 (2)根据上述资料,对该企业选聘人员的具体分析如下: 分析企业的特点和岗位的任职要求。该企业属于外资企业,因而对于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专业英语熟悉程度要求比较高。另外,由于企业急于用人,所以最好是选择能够立即投入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员。 根据空缺职位分析所需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财会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财会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操守,最好具有耐心、诚实、稳重、细心等特点。此外,财会部门要跟各部门沟通,因而一定要善于与人相处与合作。 具体分析四位应聘者的情况: 应聘者A:由于与他人不能和谐相处,薪酬要求存在差距,而且可能存在人才高消费,不适宜选取。 应聘者C: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与企业迫切需要用人的要求不符合,不适宜取。 应聘者D:没有涉外企业的工作经验,而且专业英语不熟悉,因而也不宜选取。 应聘者B:过去任职于涉外酒店2年,因此其英语能力满足该企业的要求,且B的求职意愿比较积极,期望工资相比其他应聘者也最为合理,所以最佳候选人应该是B。四、计算题1某企业岗位评价表53如下:薪酬要素权重等级一二三四五知识经验152581115对决策的影响152581115监督管理2026111620职责153691215解决问题的能力15261015-沟通102610-工作环境102610-合计100-具体说明:(1) 岗位评价总点值为800分,表中的权重是指薪酬要素占总点值的权重 (2)岗位A经过评价,结果为知识经验4等,对决策的影响3等,沟通l等,监督管理1等,职责4等,解决问题的能力4等,T作环境l等; (3)岗位B经过评价,结果为知识经验2等,对决策的影响1等,沟通1等,监督管理2等,职责2等,解决问题的能力2等,工作环境3等。请你根据表中资料和说明。计算岗位A、B的岗位评价结果。解:根据表中资料和说明,具体计算如下: 岗位A:800(1l+8+2+2+12+15+2)=416(分); 岗位B:800(5+2+2+6+6+6+10)=296(分)。2根据表54中所给的数据。请计算出概率权数和要素总得分。将概率权数和得分填到相对应的表格中。表54权重系数的确定:概率加权法测定指标分值Pi相对权数Aj(j=1,2,3,.,m)概率权数Wi得分PiWi123450.20.40.60.81.0E11200.00.00.20.30.5E12150.00.00.20.10.9E13150.00.00.20.20.6E14200.10.20.30.40.0E15300.00.10.20.20.5合计100-解:利用概率加权法具体计算如下: (1)先对各项指标的等级系数(相对权数)的概率(aij)进行推断,如:指标E11的最高权数1.0的概率为0.5,而4级权数0.8的概率为0.3,3级权数0.6的概率为0.2;依次类推,求出指标E11、E12、E13、E14、E15各个等级的概率。 (12)将各等级的相对权数(Aj)与对应的概率值相乘,汇总出概率权数(形)。其计算公式为: 则 指标E11的权数:W1=1.00.5+0.80.3+0.60.2=0.86; 指标E12的权数:W2=1.00.9+0.80.1=0.98; 指标E13的权数:W3=1.00.6+0.80.2+0.60.2=0.88; 指标E14的权数:W4=0.80.4+0.60.3+0.40.2+0.20.1=0.60; 指标E15的权数:W5=1.00.5+0.80.2+0.60.2+0.40.1=0.82。 (3)用各测定指标分值(绝对权数Pi)乘以各自概率权数(Xi),即可求出要素总分: E1=17.2+14.7+13.2+12.0+24.6=81.7(4)将概率权数和得分填到相对应的表格中,如表55所示。测定指标分值Pi相对权数Aj(j=1,2,3,.,m)概率权数Wi得分PiWi123450.20.40.60.81.0E11200.00.00.20.30.50.8617.2E12150.00.00.20.10.90.9814.7E13150.00.00.20.20.60.8813.2E14200.10.20.30.40.00.6012.0E15300.00.10.20.20.50.8224.6合计100-81.7 3某员工月度标准工资为3600元,5月份的加班工资为:五一节加班一天半,休息日加班一天,其他时间加班两天。 如果不考虑个人所得税和各项保险,其五月份实发工资为多少? 解:员工日工资=月标准工资月制度工日=360020.92=17208(元天): 五一加班费=员工日工资加班天数300=172.081.5300=774.36(元): 休息日加班费:员工日工资加班天数200=172.081200=344.16(元): 其他时间加班费=员工日工资加班天数150=172.0821.50=516.24(元): 五月实发工资=2400+774.36+344.16+516.24=4034.76(元)。 4某公司上年度相关费用如表56所示,上一年度净产值为9780万元,本年度确定目标净产值为12975万元,目标劳动分配率同上一年。 请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出该企业本年度目标人工成本总额及其目标人工成本的增长率。(2008年5月三级真题) 表56某公司上年度相关费用表数额(万元)在岗员工工资总额2300不在岗员工工资总额81企业高管分红260社会保险费用678福利费用219教育经费44劳动保护费用58住房费用127工会经费30招聘费用22解聘费用21 解:根据表56,计算如下: 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在岗员工工资总额+不在岗员工工资总额+企业高管分红:2300+8l+260=2641(万元); 其他人工成本=工会经费+招聘费用+解聘费用=30+22+21=73(万元); 则该公司人工成本总额=2641+678+219+44+58+127+73=3840(万元)。 5某公司在2008年度生产人工费为3382万元,净产值为9780万元,2009年度确定目标净产值为12340万元,目标劳动分配率同上年。 请问: (1)企业本年度人工成本总额为多少? (2)人工成本增长率为多少? 解:(1)劳动分配率是指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净产值(又称企业增加值或附加值)的比率。根据题意可得以下公式: 本年度目标劳动分配率=上年度劳动分配率=上年度人工成本/上年度净产值=3382/9780=34.58% 企业本年度人工成本总额=本年度目标净产值本年度目标劳动分配率 =1234034.58=4267.172(万元) (2)人工成本增长率:=4267.172-3382/3382x100%=26.17% 因此,企业本年度人工成本总额为4267172万元,增长率约为2617。 6某食品有限公司有下属分公司6个,年毛利润为13970万元,销售人工成本为650万元。若下属B公司的推销员月薪为950元,该分公司工薪以年薪13个月计算。请问: (1)该推销员年度目标销售毛利为多少? (2)月目标销售毛利为多少? 解:(1)根据题意,首先得出所有推销员的劳动分配率: 推销员人工费用率=推销员人工费用总额/毛利润=650/13970=4.65% 即每个推销员的劳动分配率都是465,可知: 该推销员的劳动分配率=4.65-=该推销员年度工资该推销员年度目标销售毛利润 经调整得出: 该推销员年度目标销售毛利=该推销员年度工资/该推销员人工费用率=950x13/4.65%=265591(元) (2)该推销员月目标销售毛利=265591/12=22133。 7某市员工住房公积金的企业缴存比例为7,个人为5。现有甲乙两位员工,甲自2003年来到公司,其上年度的平均工资为3200元;乙刚参加工作不久,月工资为2000元。 试对甲乙两人每月的住房公积金个人缴存额和企业缴存额进行计算。 解:甲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32005=160(元); 企业为甲交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32007=224(元); 乙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20005=100(元); 企业为乙交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20007=140(元)。 8某企业本月共有A、B、C、D、E五名员工,其中D为本月新调入的员工,E为本月新参加工作的员工,A、B、C三名员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2000元,D本月的工资为2000元,E本月的工资为1200元。 (1)计算该公司每位员工本月个人应缴存的住房公积金金额(该企业所在城市员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为8)。 (2)员工在哪些情况下可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2004年11月三级真题) 解:(1)员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员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员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则该公司本月个人应缴存的住房公积金金额为: A员工:15008=120(元); B员工:18008=144(元); C员工:20008=160(元); D员工:20008=160(元); 新参加工作的员工从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起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E员工本月不用缴纳住房公积金。 (2)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购买、建造、翻修、大修自住房的; 离休、退休的; 完伞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户口迁出所在的市、县或者出境定居的; 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6.房租超出家庭工作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按照规定,员工提取仲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员工住房公积金账产。员工死亡或青被宣告死亡的,员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员工件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