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尚爱雪老师语言学概论所有重点_包括课后思考习题.doc_第1页
江苏大学尚爱雪老师语言学概论所有重点_包括课后思考习题.doc_第2页
江苏大学尚爱雪老师语言学概论所有重点_包括课后思考习题.doc_第3页
江苏大学尚爱雪老师语言学概论所有重点_包括课后思考习题.doc_第4页
江苏大学尚爱雪老师语言学概论所有重点_包括课后思考习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语言的本质1简述语言学的分类理论语言学:从理论上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根据研究对象时间不同,分为历时(动态)语言学和共时(静态,描写)语言学;根据研究方法不同,分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狭义:专指语言教学;广义:凡是将语言学原理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的,解决相关学科以及语言学本身所涉及到的实践及应用问题的科学都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2什么是语言 什么是言语 说出区别和联系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及其结果。言语构成的三部分;言语动作,语言,言语作品。联系: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全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言语是个人在特定情境中对语言的具体应用。所以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区别:全民性与个人性的不同;非物质性与物质性的不同;抽象性与具体性的不同。3举例说明语言中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组合关系:在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间所形成的关系聚合关系;在某一个环节中,具有相同的作用,彼此可以相互替换的各个单位间所形成的关系。例如 武松打虎 王婆卖瓜 贵妃醉酒4语言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本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因为语言携带的信息量最大,适用范围最广,语言使用时只要具备正常的生理条件和必备的神经心理条件。(文字是最终的辅助交际工具)5什么是思维,它与语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思维是人脑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机能。联系:相互依存 1思维离不开语言 语言是思维产生,存在的基础2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没有了思维就没有了思想,语言就失去了意义。区别:二者职能不同 语言的职能在于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体现思维的工具,借助于词语和语法规则来完成。思维的职能在于反映现实,认识事物本质特点及内在联系,借助于概念和逻辑规则来完成。 语言具有民族性,思维具有全人类性。体现在人脑是每个人都有的器官,客观世界是相同的,统一的,人的认识活动是一致的。6什么是内部言语,什么是外部言语,二者有什么不同内部言语:不能说出声来的、用于思维的言语。外部言语:能说出声来的、用于交际的言语。区别:(1)内部言语比较不那么连贯完整,而外部言语比较连贯完整。(2)内部言语的物质载体是生物电,外部言语的物质载体是语音。7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hu(活),这是为什么?语言符号的约定性和任意性。语言是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人现象.虽然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有一点则是大家都必须遵守的,那就是运用词语组成句子,必须遵循全社会统一的规则,选择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某个意义,也得全社会约定俗成,不能个人任意更改.否则,语言就不成其为交际工具了,别人也就无法听懂你的话,社会将乱成一锅粥.只要想象一下,一个不会外语的人到国外生活所遇到的窘迫尴尬,就知道遵循规则的重要性了8两个人争论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一个人说先有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就无法思维。一个人说先有思维,因为语句是思维的成果,没有思维,人们无法把散沙一样的词语组合成为句子。你认为谁对,为什么?两个人的话看似有理,由于割裂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所以都是无理的,都是片面的.首先,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不能脱离语言;如果没有思维,没有思想,人际之间的交流无从谈起,语言的存在也失去了任何意义.其次,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程度是相互适应的,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不可能一个社会发展到语言和思维脱节的地步,语言水平很高而思维水平很低,或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都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关键要认识到语言和思维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9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有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这主要是因为:词语组合的规则是十分有限的,掌握一个规则,可以类推出无限多的句子,例如学会说我吃饭,掌握了主-动-宾这个格式,就可以造出他打球,你唱歌之类的句子来.语言中的词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数量是有限的,一个词语可以重复使用,可以用在这个句子中,也可以用在那个句子中,从而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所以语言系统中的句子是无穷的,但构成句子的材料却是有限的,这也有利于人们学习掌握语言.例如人这个词,并不指哪一个具体的人,可以指古今中外所有的人1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1)语言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1语言依存于社会,只有在人类社会,才可能产生存在语言2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受到语言的制约 表现语言是帮助人类从动物界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志语言是组织社会生活,推动社会生活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之一语言是记录思想,传播文化,推动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强大推动力(2)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3)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个人无自己的语言系统;一个人掌握何种语言由社会决定第二章 语音音素:从音色(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标:是标写音素的符号。在语音学上,把国际音标与其他音标区分开。在语义学上,把义素与自然语言单位区分开。在语法学上,把状语与其他成分区分开。音节:语言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在听觉上能自然感知到的最小语音片段p13发音部位:气流受阻的部位,即喉头,声带 发音方法:成阻除阻的方式,声带是否振动,呼出气流的强弱。半元音:介于元音和辅音的一种音。音质音位:由音素构成的音位。(元音音位,辅音音位)非音质音位:由音高,音长,音强构成的音位。时位:由音长决定的音位。 调位:由音高决定的音位。 重位:由音强决定的音位。区别特征:某种语言或方言系统中能区别不同音位的发音特征,称之为区别(语音)特征。复元(辅)音:同一个音节连续出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辅)音复合而成的音同化:在语流中,两个原本不相同不相近的邻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的影响变得相同或相近。异化:在语流中,两个原本相同相近的邻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的影响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轻读,快读或受邻音影响,变成了一个较弱的音。脱落:在语流中由于轻读,快读或为发音方便而省去某些音。(元音,辅音,音节)。增音:在语流中为了发音方便,增加某些原来没有的音。语音学,根据研究对象性质不同,分为生理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音系学p6元音辅音的差别元音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喉头不受阻碍的音,也叫母音;辅音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鼻腔受到阻碍的音,也叫子音。区别1气流是否受阻:元音不受阻,辅音受阻(根本区别)2声音是否振动:元音都振动,辅音大多不振动3呼出气流的强弱:辅音强于元音4发音部位紧张状态:元音各个部分处于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是成祖部位特别紧张音位和音素的不同,音位归纳方法相同:最小语音单位 不同:1划分角度不同:从物理性划分音素,从社会性划分音位2两者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 音位归纳用替换法 把不同的因素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进行替换分析比较,看其能否区别意义,能,则为不同的音位,不能,则为同一音位1简述国际音标的优点以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优点在制定时严格按照一对一原则,一个符号只表示一个音素,一个音素只用一个符号表示它的符号多采用拉丁字母的小写印刷体,形体简单清晰,便于学习书写国际音标的这套符号相当完备,可以比较准确地记录各种语言的语音。注意国际音标不分大小写,手写体及印刷体需要注意形近音标国际音标标音有两种方式,宽式(音位)标音和严式(音素)标音。2简要说明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的区别音质音位是以音素构成的音位,也叫音段音位。其特点与发音的音质有关。非音质音位是由音高、音长、音强构成的音位,也叫超音段音位。例如i和y这两个音位,发音时由舌位前后、高低、圆唇与否决定,就是音质音位;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3现代汉语音位的区别特征是怎样的音位的区别特征:某一种语言或方言系统中能区别不同音位的发音特征,称之为音位的区别特征。共分为九组,分别是有阻/无阻;口音/鼻音;唇音/舌音;舌面音/舌尖音;塞音/擦音;送气音/不送气音;前音/后音;高音/低音;圆唇音/不圆唇音4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是怎样的音位变体,是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了若干个不区别意义的音素,这些音素就是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因此音位是对一系列音素的概括,是抽象的。音位与变体之间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一般总是通过个别来体现的。音位是对各个变体的概括,而实际上音位在具体的语境中总是以一个具体的音素的面貌出现的。所以音位的定义是:同一语音系统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因此音位与音位变体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音位变体分为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和自由变体(可以自由替换,没有条件限制的音位变体)5举例说明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在音节结构上有什么区别音素数量不同汉:在地位上元音占优势,没有元音构不成音节;在数量上,一个音节中元音很多;英:可以没有元音而由辅音元素构成 汉:没有复辅音;英:有复辅音汉:一个音节有声调;英:绝对没有声调汉:用m,n收尾音;英:收尾音无限制。汉语(普通话)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声母由辅音充当,韵母由元音或元音加上鼻辅音构成,其他辅音不能出现在音节末尾,有的音节没有辅音声母,但绝对不能没有韵母和声调.在韵母中,有的音节没有韵头和韵尾,但绝对不会没有韵腹.6语音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为什么语音本质上说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从两方面体现出来,音义结合的约定俗成,表现在同一语音形式可表达不同的语义内容,同一语义内容可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语音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汉藏语系中有声调,其他语系没有;汉语中没有复辅音;在现代汉语中,元音占优势。7如何理解归纳音位应遵循的三个原则,请举例说明对立原则:不同的音素可以在相同的语音环境出现,利用不同音素在发音特征上的对立来区别意义。如英语bad,意思是坏的,如果把其中的b换成d,这个词的语音形式变成了dad,与原来不同,含义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小孩口语说的爸爸,可见,b和d是不能互换的,因此b和d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关系.互补原则:不同的音素不能在相同的语音环境出现,而是各有各的出现条件,处于一种互补分布状态。且不同音素不能区别意义,此时应把这些音素归纳为同一音位。.例如汉语普通话 ,a,A,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相同的,在正常情况下,出现 的地方不会出现其他三个元音,a,A和的情况也是如此.这四个元音音素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不会有对立现象.因此我们有可能把它们归入同一个/a/,让它们成为/a/的四个条件变体.音感差异原则:符合互补原则(不同音素处于互补分布状态),但是在发音上差别比较大,也不适于归纳为一个音位,而应归为不同的音位。8试说明语流音变的含义及其类型语流音变:在语流中,相邻近的音节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一些语流上的变化。常见类型:(1)同化:在语流中,两个原本不相同或不相近的邻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的影响变得相同或相近,这个情况称为同化。根据同化音和被同化音的排列顺序不同,分为:顺同化和逆同化。(2)异化:在语流中,两个原本相同或相近的邻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的影响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这个情况称为异化。分为顺异化音和逆异化音。(3)弱化:在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轻读、快读或为了发音方便,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这种现象叫弱化。分为辅音弱化(表现为阻力逐渐减小,塞音弱化为擦音,清音弱化为浊音,送气音弱化为不送气音)元音弱化复元音弱化为单元音,单元音弱化为e 声调弱化:声调变得又轻又短(4)脱落:在语流中,由于轻读、快读或为了发音方便而省去了某些音,这种现象称为脱落。(5)增音:在语流中,为了发音方便增加某些没有的音,这种现象称为增音。9以汉语普通话为例,说明音位体系的内容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普通话是10个元音加22个辅音加4个非音质音位每个音位的常见变体条件变体出现条件各个音位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规律(声韵拼合)。10举例说明音节的结构成分,结构类型结构成分:领音:一个音节中开口度最高,发音最清晰最响亮的音。如xian中的x起首音:音节开头的非领音。如yang中的a,但an中的a就是领音。收尾音:音节末尾的非领音。如gai中的i,但jia中的a就是领音。过渡音:领音和起首音,领音和收尾音之间的音。结构类型:开首开尾音节,既没有起首音,也没有收尾音开首闭尾音节,没有起首音,又有收尾音的音节,如an,ang闭首闭尾音节,既有起首音又有收尾音的音节闭首开尾音节,有起首音,没有收尾音的音节。第三章 语义语义:语言的意义,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言语的全部内容。语义学:研究语义的性质功能,结构分类,形成及演变的一门学科。语言意义:语言体系中固有的意义,是客观事物,客观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使用某一种语言的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词汇意义:跟词的语音形式相结合,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一种认识。言语意义:人们在具体运用语言时所表现出来的意义。理性(概念)意义:理性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是客观事物或客观现象在人脑中的概括反映。附加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和语体色彩。语法意义:语言单位与语言单位在组合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意义。语义物:在词义上,有共同的核心义素的词语构成的聚合体。核心义素是指某类事物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类义词:表示同一类意义或指称同一类事物的词。义素:分析词语的义项得到的最小语义单位。义项:计量词的意义单位,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义从:由不成句的自由短语表示的语义单位。表述:由句子表示的语义单位。语义组合(短语结构)具有线条型,层次性,递归性(同一个结构规则可在同一个短语中反复出现),词语搭配在语义上的选择限制。P241离开一定的语境,“真高”中的“高”既可以指一个人身材高大也可以指某个办法高明,这是否是词义模糊性的表现,为什么不是,词义模糊指的是对象只有大致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这里的“高”的对象明确,是多义词的两个义项。2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区分两者语言意义是语言体系中固有的意义,是客观事物,客观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使用某一种语言的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它不受语境的影响。言语意义是人们在具体运用语言时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它与语境有密切关系。语言意义是对言语意义的概括和综合,言语意义是对语言意义的具体运用和个别体现。语言意义具有全民性,言语意义具有个人性。语言意义具有抽象性,言语意义具有具体性。语言意义具有非物质性,言语意义具有物质性。3简述义素分析的定义 方法步骤 原则义素分析是把词语的义项分开为若干义素的组合。方法:对比法 把一群词放在一起,从语义上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 步骤:先确定对比词群找出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义素分析的描写 1借用自然语言单位概括描写义素 2区别性义素若是对立的,只保留一个,有此义素画+,无此义素画。描写方式有矩阵图式描写和横排列式描写。 原则:对等性原则 义素分析的结果要与原词义项保持一致。系统性原则 义素分析必须在一定的语义系统中进行,多义词不同的义项分属于不同的语义系统简明性原则 在明确的前提下用尽可能少的义素揭示词语的语义特征。4举例说明如何看待语义的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某一个环节中,具有相同的作用,彼此可以相互替换的各个单位间所形成的关系。语义的聚合关系,体现在语义场与类义词,多义词和单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语义场指在词义上,有共同的核心义素的词语构成的聚合体,分为二元义场和多元义场;类义词表示同一类意义或指称同一类事物的词,分为上位词和下位词。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而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且义项之间有密切关系的词,多义词的意义可分为本义,基本义,转义,又分引申义和比喻义。同义词指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反义词指理性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5义素分析的作用及局限作用 义素分析深入到义项内部,对学习,理解,运用词义有重大帮助。义素分析使语义描写形式化,精确化,符合编制计算机能识别的程序化语言的要求。义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同义词,反义词的标准。局限缺乏物质基础语义特征太多6如何看待语义场的系统性属于同一级语义场的词语,其语义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如“丈夫”与“妻子”相互依存,没有一方,就没有另一方。语义的系统性还表现为,一个词语的意义,取决于这个词跟哪些词语构成一个语义场。如“孩子”跟“大人”构成语义场时,其意义为成年、人,“孩子”与“父母”构成语义场时,其意义为生育关系、亲属(即“子女”)。由于语义场具有系统性,而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同的方言以及不同的时代,其语义场的构成情况会有所不同,因此,同一个词或相当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可能有不同的语义价值。如汉语的“沙发”来源于英语的sofa,但语义值有所不同。“沙发”与“椅子、凳子”等构成语义场,包括单人的、多人的、及坐卧两用的;而英语的sofa则不包括单人沙发,单人沙发称chair(椅子)。语境的定义及作用狭义语境(小语境)书面上指上下文,口语中是前言后语。广义语境(大语境)具体运用语言的环境,包括时代,国家,对话双方的年龄,职业,性别,生活习惯,社会经历,文化水平等。语境对语义的作用1限制义:在具体语境中,多义,歧义会变成单义2反义:某些词在具体语境中产生与原义相反,相对的意义3转义:某些词在具体语境中产生新的意思,但新义与原义不是相反相对4言外之意:语境可以填补或丰富语言本身的意义第四章 语汇语汇:语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单纯词:单个语素构成的词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合而成的词复合词: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词根语素复合而成派生词:词根加词缀构成的词根词:词汇中最原始最单纯最本质的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能产性最高词根:有实在意义,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词缀:没有实在意义,构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词尾:粘附在词根或词根与词缀组合之后,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语素古语词:在古代常见常用,到现在少见少用的词,多用于古代文献新词:用原有的语言材料和构词方式再造的表现新事物新概念的词方言词:广泛用于方言区,共同语少见外来词:从别的国家或民族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也叫借词语汇单位有哪些?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能独立运用的最小造句单位。独立运用指能单说或单独做句法成分或独立存在;固定短语:包括熟语,专有名词(结构,意思固定)熟语:结构固定意义完整的特殊短语的总称1什么是语素,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类?语素又称词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用于构词。从语音形式分: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语素表义的虚实:实语素,虚语素语素的构词能力: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语素构词时的位置: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构词后能否单说: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与语素表意的虚实,构词时的位置:词根,词尾,词缀判定语素:1单音节语言片段,直接判断其是否有意义2双音节语言片段:用替换法。AB若A,B片段分别可被其他语素替换,则AB各是一个语素,若AB都不能,则AB是一个语素,若只有一个语素可以被替换,则AB为一个语素。语素和词的区别:1能否独立运用2功能差别3语素语音形式,语义不太固定,词固定。综合一个音节如果有意义并且能够独立运用,那么它是一个词,一个语素,一个音节一个音节有意义但不能独立运用,那么这个音节仅仅是一个语素一个音节没有意义也不能独立运用,那么仅仅是一个音节。2基本语汇有什么特点? 定义:一种语言中基本词的总合(1)全民常用性:人人都懂,经常使用。(2)稳固性:最长寿,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产生就不再消亡。(3)能产性:用基本词再造词去反映新事物,由于全民常用性,使用易理解。例如“电”,就是一个基本词,它已经使用数千年,还能构成“电力、电动、电话、电线、电视、电流、电脑、电能、放电、发电”等词。一般语汇:一种语言中,去掉基本语汇,剩下的就是一般语汇。特点:行业性,地域性;易变性;不具有能产性二者关系:基本语汇是语汇基础,是语汇的核心;一般语汇代表的是语汇的丰富和发展,可以相互转化。 3汉语吸收外来词有哪些方式?(1)音译(量最大)(2)音意兼译(如可乐)(3)半音译半意译(如华尔街)(4)音译+(汉)语素(如啤酒)(5)借形词(来自于日语)(6)字母词(CD,TV)4举例说明词缀和词尾的区别。1)词缀是词汇词或词位词的构成成分,是构词法的概念,与词根相对;词尾是构形法的概念,与词干相对,是语法词的构成成分。2)词缀本身不一定有意义,但附加在词根上之后可以使构成的词在体上增加一些新的词汇意义。比如“尖尖子”。词尾本身就含有语法意义,添加在词干之后构成的语法词增加了特定的语法范畴意义。比如:“孩子孩子们”、“workerworkers”。3)例子:在“孩子们”这个语法词中,“孩”是词根,“子”是词缀(后缀),“孩子”是由词根语素“孩”和词缀语素“子”构成的词位词,这个词位词充任词干并与词尾“们”一起构成语法词“孩子们”。5复合式合成词主要有哪些类型联合式:语素意义相同,相近,相关,相反偏正式:语素间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关系主谓式:语素间有陈诉和被陈述关系动宾式:语素间具有支配和被支配关系补充式:语素间具有补充和被补充关系 第五章 语法语法: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 语法学:以语法的结构规则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分类p30核心语法:只研究句法结构规则的语法,也叫小语法外围语法:凡是跟语法有关的都研究,也叫大语法语法形式: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在组织一定语法单位的过程中产生的意义语法范畴:广义: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狭义: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也叫形态语法范畴。显性语法手段:语序,虚词,语调,都发生在词与词的外部联系上隐性语法手段:词缀,异根,内部曲折,重叠,都综合在词的内部语音形式上显性语法结构:用虚词,语序,形态变化表示出的语法关系隐性语法结构:简接通过词与词的组合形式体现出句子中的语义关系同义结构:几个句法结构表达了同一语义内容 歧义结构:同一个句法结构表达了几个语义内容。歧义结构分析的方法1层次分析法2转换生存法(根据一定的交际目的,在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意义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规则,把一种句子模式转化成另一种句子模式不同句型和句类之间相互变换)语法内容和语法单位语法内容;(1)词法:研究词法规则1构词法,语素构词方法2构形法词在短语或句子中怎样发生形态变化的规律3词类 词的语法分类(2)句法:研究句法规则1短语的构成和类型2句子的构成和类型。语法单位1语素2词3短语:由词和词组合而成4句子:由词或短语带上语调构成的,能表达相对独立完整的意义。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1)没有不用语法形式表达的语法意义,也没有不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2)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不是一一对应的。举例说明语法形式和语法范畴的常见类型。你认为汉语有没有狭义的语法范畴?语法形式常见类型:语序:词法排列的先后顺序。例:请他来,来请他,他来请。虚词: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词,例:学了一学期中的了。附加(词缀):在词的前面或后面添加词缀或词尾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例:用-s(-es)表示名词的复数。内部曲折:通过改变词中词根语素的语音形式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例:send-sent(送的现在时和过去时)。重叠,用重复整个词或词的一部分的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语调,贯穿整个句子的音高音长音强变化的形式。重音,多音节词重读的位置,例:import 第一个音节重读为名词,第二个音节重读为动词。异根式,用不同的词根来表达概念意义完全相同的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的方式,例good better best.零形式,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式。语法范畴:性范畴:表示名词代词等在语法上的性别,分别用不同的词缀表示。数范畴,表示名词代词等所指称的事物的数量。格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或形容词等在与语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时范畴,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体范畴,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态范畴,表示动作行为同主体的关系。人称范畴,表示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级范畴,表示性状的程度。我认为汉语没有狭义的语法范畴,狭义的语法范畴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意义的概括,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词类的分类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属性划分出来的类别。(1)词的概括意义 缺陷1概括意义不相同的词归为一类2词的概括意义是相同的但没有归为一类3有些词的概括意义不明确,很难确定属于哪一类4所有的虚词都没有理性意义(2)词的形态变化 通过改变词的书写形体来表达不同的意义缺陷1 所有的虚词都没有形态变化2实词也不是每个词都有形态变化(3)词的语法功能 组合功能和造句功能 通常采用的标准: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主,参考词的概括意义和形态变化。举例说明转化生成常用的方式。移位,添加,删除,复写“把”字句和“被”字句:移位和添加否定句:删除和添加(小王没丢钥匙)你怎么了你:复写什么是句子分析,句子分析的方法,句子类型(1)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显性语法结构,隐性语法结构(2)分析句子的语气语调:句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优点: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缺点1不能反映语法的层次性2不能准确反映语法关系3中心词有时不能正确概括全局意思4结构上稍微复杂就不能分析句子成分:根据词或短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不同,可以把句子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组成成分,这些不同的组成成分就是句子成分层次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 直接成分:处于同一层次,直接发生语法关系的词语,彼此互为直接成分。缺陷:由于语义关系造成的歧义,不能分析转换生成分析法:在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意义的前提下,不同句型和句类之间相互变换句子类型:(1)从结构角度分析句子句型主谓句非主谓句(2)从语气语调分析句子句类: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举例说明语法意义的常见类型结构意义:反映词语的结构关系 功能意义: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和造句功能 表述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所指的事物现象及语言使用者的关系。例:books(附加复数)武松打死了老虎(主动句)老虎被武松打死了。(语序,虚词,被动句)其余章节语言起源问题有哪些主要学说,请进行评价。(1)摹声说:语言起源于人对自然各种声音的模仿。不科学处:a、摹声词量少,且使用频率低,因此摹声词不可能成为一种语言最根本的体系b、自然界很多事物没有声音模仿(月亮,房子)c、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的摹声词不相同。(2)感叹说:语言起源于人对各种感受引起的感叹,这种感叹声逐渐发展形成原始语言。不科学处:叹词也是量少使用频率低,且不与其他词发生语法关系。(3)劳动叫喊说:语言起源于伴随着劳动所发出的各种叫喊,从而形成劳动号子,进而成为原始语言。不科学处:a、人们在劳动时发出的叫喊声并非为了交际,而是为了减缓疲劳,是人的本能反应。b、人在劳动时,可以不叫喊,不劳动时也可以乱叫喊c、未解释劳动时的叫喊如何演变为劳动号子,从而成为原始语言。进步性:把语言起源与劳动联系起来。(4)社会契约说:原始人类没有语言,所以当时的人类共同规定,约定一一些事物的名称,从而有了语言。进步性:认识到了语言的约定俗成。不科学处:缺乏语言基础(5)手势说:原始语言不是有声语言,而是手与身体各种姿态,声音只是辅助性的交际。进步性:手势至今任作副语言使用。不科学处:a、历史上是否存在一个以无声语言为交际的历史时期,缺乏科学的论据。b、以手势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局限性太大c、也未解释如何从姿态到符号到手势以及如何成为有声语言。(6)劳动创造语言:劳动决定了产生语言的需要(用于交际);劳动决定了产生语言的可能 a、劳动促进了人的发音器官的形成,是原始人类具备了语言所必要的声音材料b、劳动促进了人思维的产生,使语言所必须的意义要素得以形成 缺陷:没有具体的论证语言是如何形成的。简述语言学发展的原因及其规律。外因: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1社会发展对语言的词汇发展影响极大2社会发展推动思维发展继而推动语法发展3社会分化引起语言分化,社会统一引起语言统一4社会间的接触对语言发展影响很大 内因:语言体系内部的矛盾决定了语言的发展 1语言和言语的矛盾2语言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3口语和书面语相互影响4方言和共同语相互影响。规律:(1)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语言发展并非齐头并进,而是有快有慢,词汇发展最快,语法发展最慢。(2)语言发展的渐变性:语言发展不会在短时间内有质的变化。什么是社会方言,你认为社会方言还可以怎样分类?社会方言:是语言分化形成的社会变体。同一个社会由于产生条件,生活方式以及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信仰等不同,便会形成各种各样的阶层或社团,这些阶层或社团会人为的或自然地出现一些不同于共同语的特殊语言成分,从而形成社会方言。1阶层方言2职业方言3性别方言4年龄方言5网络方言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有哪些不同?地域方言是语言分化形成的地域变体。不同1形成原因不同2两种方言与共同语差别不同:语音上不同,词汇上不同,有无独立的语言系统3发展趋势不同:地域方言是被共同语吸收或是形成独立的语言,社会方言无论怎么发展都不可能形成独立的语言。亲属方言的定义,与地域方言的差别亲属方言是由同一祖语分化出来的不同语言。不是语言结构上的差异,而主要是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