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说课稿范文.doc_第1页
碧螺春说课稿范文.doc_第2页
碧螺春说课稿范文.doc_第3页
碧螺春说课稿范文.doc_第4页
碧螺春说课稿范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碧螺春说课稿范文 碧螺春说课稿凤凰池学校谈红梅碧螺春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 课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12)写碧螺春名字的由来。 第二段(35)写采茶、制作的动人情景。 第三段 (6)写品茶的陶醉感受。 第四段 (7)写碧螺春深受大家喜爱。 我选取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主要让学生感受到碧螺春采摘、制作、品尝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碧螺春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中我将采用读一读,找一找,悟一悟的方法来学习,我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如下 一、复习导入。 通过昨天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除了饶有兴趣地介绍“碧螺春”名字的由来,还向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生动的画面呢?(板书采茶焙茶品茶) 二、讲读课文 二、 三、四段。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尽情地欣赏这些美丽的画面,细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讲读课文第 三、四自然段。 (1)先听老师朗读采茶这一段。 (师朗读,媒体出示第四自然段。 ) (2)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大家轻声读一读,找一找。 (点击中心句,板书美丽动人) (3)我们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这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呢?从“随着几声嘹亮的鸡叫,湖山的早晨醒来了”等语句中感受江南春光的无限美好,指导朗读。 从“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等语句中体会采茶姑娘的勤劳灵巧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练读。 (4)小结湖山的茶园风景美,采茶的姑娘神态美、动作美,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江南春光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喜爱) 2、讲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过渡湖山的早晨有了采茶姑娘的辛勤劳动,显得那么美丽动人。 入夜,茶农们又在干什么呢? (1)请大家自由轻声读第五自然段,用曲线画出有关焙茶动作的语句。 (2)讲读这两句话。 自由读一读,找出具体动词。 (媒体出示句子焙茶手短衣紧袄煞是好看。 )(板书揉搓捺抓)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看了之后,有何感受吗?(焙茶手技艺高超,也很辛苦,作者观察很仔细,用词巧妙)齐读,边读边演。 (3)渐渐地,随着水分的蒸发,叶芽的颜色变深了,条索纤纤,蜷曲成螺。 这时一边降温一边揉捻、搓团,待到茶叶捏拢放开就能自行松散之时,满屋子已弥漫着浓郁的芳香。 引读此时的茶叶(媒体出示)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 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为什么称它“工艺茶”?(这是工艺品,不仅外观美,而且是焙茶手辛勤劳动与高超技艺的结晶。 ) (4)那让我们再来欣赏真正的焙茶手制茶的情景吧!(媒体出示)大家看,焙茶手正在炒茶,他们的动作那么利索,手在滚烫的大锅中不住地翻拌,揉搓捺抓整套动作融为一体。 看了之后又想说些什么?(板书敬佩) 3、讲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过渡如果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敬佩新奇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 (1)下面就请大家尽情地诵读第六自然段, (2)交流,赏析。 (板书色香味形) (3)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陶醉一番。 (板书陶醉) 4、讲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过渡“碧螺春”茶确实醉人,作者仅仅是被茶的色香味形所陶醉吗?请联系全文看看还被什么陶醉了?正如一位外国诗人所言“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媒体出示)现在你明白这句话了吗? 三、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描绘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久负盛名) 四、布置作业。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