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动通信设计说明书双工器设计起止日期: 2013年 12 月 1 日 至 2013年 12 月 7 日学生姓名张 闵班级通信工程102学号10408200235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13年 12 月 7 日课题名称双工器设计人数6组 长张闵同组人员罗双祎、阙尧、何煌、李加喜、汪刚课题的主要内容及任务一、设计内容1设计双工器;2测试并分析双工器的的频率特性。二、设计任务1.理解双工器的原理,设计一双工器基本框图;2.用实验仪测试发射机、接收机和天线之间的各种特性。三、设计工作量设计一完整的双工器的并以实验仪自带的BS、MS发射机作高频信号源,用示波器测量双工器频率特性,包括发射机天线传输特性,发射机接收机衰减特性,天线接收机传输特性及天线发射机衰减特性。并画出各个特性对应的特性曲线。具体任务查阅资料了解双工器的工作原理。分配组员任务。时间安排与完成情况2013.12.01 集体针对设计进行分析、讨论,确定好分工,明确设计进度,以及对设计总体上有个了解。(完成)2013.12.02各组员针对自己的任务,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各自相关部分。(完成)2013.12.03-04完成原理框图的设计、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完成元器件的选型和有关电路的选用,涉及到电路的要求进行说明。(完成)2013.12.05-06进行可行性分析,对有错或不佳的地方加以改正。(完成)2013.12.07 最后分析整理,书写课程设计报告。(完成)一、技术原理移动通信设备的收发信机一般都共用一根天线。单工电台用继电器开关或电子开关切换天线,使之交替连接接收机及发射机。而双工电台收发信机则通过双工器共用一根天线,使收、发通信互不影响,如图1所示。在频分双工体制下,收、发信频率之间通常要遵守表1规定的频率间隔。由表1可见,双工收发频率必须有足够大的相对频率间隔,才可能制造出具有良好收发频率隔离的双工器。双工器应具有良好的收发频率隔离特性,即收发信号各行其道,不影响对方电路的正常工作:发射信号经过双工器只到达天线,而不串入接收机;天线收到的信号只到达接收机,而不串入发射机,这两方面性能要求前者更为重要一些。若发射机信号串入接收机,会产生两个不利影响:一是发射频率的强信号使接收机前级产生阻塞,甚至将其烧毁;二是发射信号的边带噪声落入接收机通带内,使接收机输出信噪比恶化。这两方面的影响都会使接收机在双工工作时接收灵敏度下降。双工器电路有图2所示的带阻型及带通型两类,都是通过滤波将收、发信号区分开来,其工作原理一目了然。双工器的带通、带阻滤波器,对45MHz频段由集总参数L、C元件谐振电路或声表面波滤波器来实现,150MHz以上频段通常使用分布参数的同轴线谐振腔或螺旋谐振腔。同轴线谐振腔是一端短路的/4同轴线,其开路端处于并联谐振状态。若将/4同轴线的内导体做成螺旋状,外导体做成空腔,则缩小了同轴线谐振腔的体积,性能又基本不变,这称为螺旋谐振腔,由它构成的滤波器称为螺旋滤波器,是VHF/UHF双工器广泛采用的电路。二设计设备1移动通信实验系统1台:实验仪BS、MS两套收发信机各有一个双工器,双工器有接至接收机(Rx)、发射机(Tx)、天线(ANT)及地(GND)的四个端口,如图1所示。BS收发信机双工器(FL2)的这四个端口分别引至四个观测点TP101、TP102、TP103、TP109,分别对应于ANT、Tx、Rx及GND,以方便用示波器观测该双工器特性。2100M(或60M)双踪示波器1 台:观测信号波形测量信号的峰峰值Vp-p三设计步骤1、测量双工器发射信号传输特性1按单台实验仪配置实验系统。2打开实验系统电源。利用“前”或“后”键、“确认”键进入实验十四操作界面,如图3所示。3利用“前”或“后”键选择“发射传输特性”测试。按一下“PTT”键BS发信机发射。4按“+”或“-”键置收发信机工作于某一频道。5用示波器测量双工器Tx端发射信号幅度VTx(电压峰-峰值)。6用示波器测量双工器ANT端发射信号幅度VANT(电压峰-峰值)。7用示波器测量双工器Rx端发射信号幅度VRx(电压峰-峰值)。8重复步骤4-7,测量20个频道双工器三个端口发射信号幅度,并记录在表2中。测量完毕再按一下“PTT”键关闭BS发信机。9计算被测双工器发射机天线传输特性20log(VANTVTx)及发射机接收机衰减特性201og(VRx/VTx)。2、测量双工器接收信号传输特性1同上一步骤中的1、2。将实验仪的BS、MS收发信机天线ANTB、ANTM用耦合插接线短接。2利用“前”或“后”键选择“接收传输特性”测试。按一下“PTT”键MS发信机发射。3按上一步骤4-8类似步骤,用示波器测出TRx-BS双工器的ANT、Rx及Tx端口接收射频信号辐度(电压峰-峰值),记录在表3中。测量完毕再按一下“PTT”键关闭MS发信机。并计算出天线接收机传输特性20log(VRxVANT)及天线发射机衰减特性20log(VTxVANT)。四设计过程数据测试和结果分析设计数据及结果分析表格见附件。五心得体会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双工器的设计。通过设计双工器,我们不仅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有所受益,还在生活实践方面有所提高。总而言之,双工器的设计的课程设计使我们受益匪浅。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整个过程都是比较困难的,原因就是因为先前移动通信学习得不够深入,没有能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移动通信的精髓。因此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一边实验,一边对移动通信进行学习。在课程设计结束的时候,我们不仅对移动通信这门课程产生可很大兴趣,而且对移动通信的一些理论知识有了更深一层次理解。这次课程设计,我真的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学习理论与实践操作都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在学习中理解理论的含义,然后在实践中将理论实现,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基础理论。同时要加深自学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自己必须懂得的知识,这样我们将来在社会生活中才有较强的竞争力。图1 双工器与接收机、发射机及天线连接示意图工作频段(MHz)45150450900双工频率间隔(MHz)35.71045 表1 双工收发频率间隔图2 两种类型双工器图3 实验操作界面CHFTx(MHz)VTx(mVp-p)VANT(mVp-p)VRx(mVp-p)20log(VANT/VTx)(dB)20log(VRx/VTx)(dB)146.0001166876-4.63898-3.67289246.0251127280-3.83771-2.92256346.0501167276-4.14251-3.67289446.0751046076-4.77764-2.72439546.1001166468-5.16556-4.63898646.1251127276-3.83771-3.36809746.1501207280-4.43697-3.52183846.1751247296-4.72178-2.22301946.2001048072-2.27887-3.194021046.2251207676-3.96735-3.967351146.2501086872-4.0183-3.521831246.2751367676-5.05451-5.054511346.3001249280-2.59268-3.806631446.3251166884-4.63898-2.803571546.3501129280-1.7086-2.922561646.37512810096-2.1442-2.498771746.4001568876-4.97284-6.246221846.4251048480-1.85508-2.278871946.4501248492-3.38285-2.592682046.4751128080-2.92256-2.92256 表2 BS收发信机双工器发射机天线及发射机接收机传输特性图4 发射机天线传输特性曲线图5 发射机接收机衰减特性曲线CHfRx(MHz)VANT(mVp-p)VRx(mVp-p)VTx(mVp-p)20log(VRx/VANT)(dB)20log(VTx/VANT)(dB)149.0001901612-21.4927-23.9914249.0251941612-21.6736-24.1724349.0501941812-20.6506-24.1724449.0751961812-20.7397-24.2615549.1001961812-20.7397-24.2615649.1251982012-19.9127-24.3497749.1501982012-19.9127-24.3497849.1752002212-19.1721-24.437949.2002022212-19.2586-24.52341049.2252022410-18.5028-26.1071149.2502022410-18.5028-26.1071249.2752022612-17.8076-26.52341349.3002042610-17.8931-26.19261449.3252022610-17.8076-26.1071549.3502002810-17.0774-26.02061649.375200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340-4-7:2025 EN Electrostatics - Part 4-7: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Ionization
- 重庆综合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重庆知识产权培训中心课件
- 新解读《GB 31224-2014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大气本底站》
- 老年人膝关节痛课件
- 老年人翻身课件
- 《英语口语3》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老年人智能机知识培训课件
- CN120204242A 白桦脂酸28-O-β-D-葡萄糖苷在制备防治皮肤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 曲靖到石林多少公里
- 营销体系之业绩如何做增量10大方法
- 《中国古代的服饰》课件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伴我成长》完整版课件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精品课件
-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0篇
- 捷豹XF汽车说明书
- 应急车辆维护与保养方案
- 2023年4月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完整全册教案
- 法考客观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卷一(第1套)
- GB/T 36964-2018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