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1页
大门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2页
大门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3页
大门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4页
大门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樊学院理工学院校区大门设计说明建筑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襄樊学院理工学院拟建于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乡白云村,校园总用地面积35.6公顷(约534亩)。在校学生规模8000人,总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为满足校区师生就近出行的需要,及与周边空间的良好沟通,拟在校区靠近三0五省道的一侧建设校区的主大门。本建筑办公面积440,另有不锈钢电动伸缩门及相关校名标志若干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01、襄樊学院理工学院规划设计方案02、襄樊学院理工学院修建性详规03、襄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经城市规划部门同意、市领导批准的校区总平面图04、襄樊学院理工学院单体设计方案反馈意见(甲方反馈意见)05、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三、构思定位大门的建筑单体设计遵循与整个校园整齐划一,采取人性化、集约化、生态低碳化的现代校园建筑设计理念。集合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特色和汉唐建筑文化内涵,以现代手法加以表现。力图塑造具有以典雅庄重的传统建筑风格为基础,以浓郁深厚的地域特色、精简凝练的文化神韵、创新和时代感为主题元素的校园建筑氛围。四、平面布局本校区的教学区域以中轴对称的为主要的布局方式,大门正是此轴线的起始端点。校区校门外临三0五省道,内临校区主干道,满足了校区教学部分的内外交通的需求。根据大门使用性质和甲方要求,大门的主体建筑以两个对称布局的办公用房为主,内部功能上设值班、安保和接待的办公。建筑层数为三层,总高度14.8m。五、建筑形象为了凸显出其性质,和与整个学校风格的统一性,大门在立面上力求汉唐风格和复古的感觉。同时在形体上整个呈现庄重,稳健的体态,在细节处,以唐汉风格的雕饰营造一种古朴典雅之美。并与整个校区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很好的展示了理工学院庄重而浓郁的学术氛围。六、经济技术指标总占地面积:24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440平方米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自然条件场区基本风压为0.35KN/(50年一遇),基本雪压为0.4KN/(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为C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3)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42-200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GJ140-200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二、建筑结构分类等级(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2)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标准设防)(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三、上部结构大门拟采用框架结构,楼、屋面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框架抗震等级三级。四、基础本工程各多层建筑基础拟采用天然基础(独立基础),11层及以上高层建筑拟采用桩基础(钻孔灌注桩),均须根据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最后确定。若采用人工挖孔桩(墩),则须通过专家论证。五、结构主要材料(1)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C50。(2)钢材:Q235B,Q345B。(3)钢筋:热扎钢筋HPB235级,HRB400级。钢绞线:1860Mpa级15.2钢绞线。(4)填充墙:以下采用B06加气混凝土粉煤灰砌块,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M7.5水泥砂浆。以上采用B06加气混凝土粉煤灰砌块,砌块强度级别应为不小于A5.0;M5混合砂浆,其中外墙厚度为200mm,内隔墙厚度为100mm、200mm。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给水设计1、水源 本建筑所有生活及消防用水全部取自室外市政给水管网2、本工程尽量利用城市自来水供水压力,一、二层生活给水拟由市政管网供水,三层以上均加压供水。 在水泵房内设一套恒压变量生活给水变频调速泵组和一座不锈钢生活水箱加压供水,向校区教学楼等公建供水,校区教学楼等多层建筑给水系统不分区,学术交流中心按给水支管出水压力不超过0.35Mpa进行竖向分区。四、污水排水系统1、本工程污水排放量按最高日生活给水的90%计,最高日生活污水排水量为2049.3m3/h,最大时排水量为254.4m3/h。2、生活污水先经过化粪池处理后再排至城市污水管网,厨房含油污水先经隔油处理后,再排入室外污水管网。3、雨水设计:雨水量按襄阳市降雨强度公式计算,重现期P=2年,屋面雨水由雨水立管收集后,进入校区雨水管网,再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校区地面雨水经过雨水口进入校区雨水管网。五、消防栓给水系统1、消防栓用水量: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工程教学楼、实验楼等多层建筑消防栓系统用水量为:室外15L/S,室外25L/S,室外消防栓用水量由室外市政给水管网提供。2、室内消防设计:灭火器为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灭火器箱为落地式安装。六、室外消防设计直接从市政给水管网上引入三条DN200给水管,并沿建筑外围形成环状,在环状给水管网上沿道路布置室外消防栓,消防栓间距按不大于120米布置。电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国家及建设部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2、设计任务书、其他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二、设计范围:1、供配电及电力照明系统。2、防雷及接地系统。3、智能建筑各弱电系统。三、供配电本工程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电源采用电力电缆自院内变配电站埋地引至底层主配电箱供电方式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照明与插座回路采用不同的回路供电,除空调插座外,其余插座回路采用漏电保护方式,照明灯具采用高光效节能灯降低功耗,增强照度,达到“绿色照明”要求。 四、防雷接地 本建筑物防雷等级为三类。建筑物的防雷设置应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侧击雷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以保建筑物内设备及人身安全。 五、弱电系统电视、电话、网络,等弱电系统依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及专业运营商的要求,结合业主合理的需求进行设计。六、电气消防设计:1、消防设备按一级负荷供电,二路电源在末端自动切换。配备发电机和不停电电源。2、普通线路采用阻燃性,消防线路采用耐火或防火型。3、设置漏电防火系统。4、设置应急照明及疏散照明系统。5、按一级保护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报警、消防通讯、消防广播及联动控制等。设消防控制中心。七、节能环保设计:1、选用技能环保型变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