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 环发 200628号) 的要求,现对本规划公众参与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内容如下: 一、规划名称及规划概要 1规划名称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 2规划范围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潍坊市城区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3- 12009,北纬3535- 3726,南接坊子区,北靠寒亭区,西邻奎文区。此次规划的范围是:东至杨瓦公路东1000m,西至新华路,南至胶济铁路,北至济青高速公路北1020m,总用地116平方公里。3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功能定位与本次规划目标 根据潍坊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高新区将形成光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及新型机械装备、生物工程及新型医药、高分子及新型材料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和发挥开发区的区位优势,优先发展商贸、现代物流、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社区服务、会展、软件等具有市场潜力的服务业;基本完成规划区内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完善。本次高新区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使高新区与潍坊市区融为一体,成为潍坊市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区、城市建设的样板区。在全市经济建设中起到“六带动”作用,即带动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带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带动支柱产业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带动出口创汇、节汇,带动各项改革的深化,带动城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规划环境保护总目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性防治,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城市环境质量优良。4总体布局结构与用地构成高新区整体形成“三中心”“三轴”的布局结构。“三中心”:一是高新区管委会及健康街6大市场群所形成的行政商业主中心,二是指潍坊会展中心、潍坊一中、体育中心等形成的25平方公里市级文化娱乐中心,三是指潍坊市火车东站交通物流次中心。“三轴”:一是健康街作为开发区的景观大道、商业大道、交通大道所形成的东西轴线,二是指宝通街、A2路形成的东西、南北交通主轴线,三是樱前街、A1路形成的生活、休闲轴线。规划用地主要为:工业用地34.694 km2,占总用地的29.9%;居住用地30.581 km2,占总用地的26.36%;绿地23.764 km2,占总用地的20.49%;道路广场用地14.32 km2,占总用地的12.34%;公共设施用地11.708 km2,占总用地的10.1%。 5规划期限本总体规划期限为:近期至2005年,远期至2015年。二、规划的主要环境影响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结果表明,规划远期2015年潍坊高新区区内地面SO2日均浓度分布在0.019 mg/m30.032 mg/m3之间,相当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的12.3%21.1%;NO2日均浓度分布在0.023 mg/m30.061 mg/m3之间,相当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的19.17%51.08%,SO2和NO2浓度较高均处在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东北1km左右;PM10日均浓度分布在0.007 mg/m30.25mg/m3之间,相当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的4.67%166.6%,浓度较高处在潍坊钢铁集团。由于潍坊市重点废气污染源脱硫措施以及潍坊钢铁集团已建工程淘汰落后设备和整改现有设备后,SO2区域浓度整体呈消减趋势,其他污染物由于500万t钢生产规模等的排放量增加,地面浓度均比2008年有所增加。2. 水环境影响2015年,潍坊高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5107.46万m3/a,即16.194万m3/d;其中排入高新区污水处理厂的废水量为15.994万m3/d。预计到2015年,经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CODCr、氨氮和总磷排放量为3064.48 t/a、408.60 t/a和51.08 t/a。2015年,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达标排放时,浞河CODCr和氨氮预测浓度(叠加现状值后)为46.335.6 mg/L和5.344.77 mg/L。CODCr浓度在排污口下游13000m以后满足标准要求,氨氮浓度在排污口下游全河段超标,为标准值的2.392.67倍。3. 声环境影响高新区区域噪声水平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到2015年昼夜噪声值比2008年提高了2.0 dB(A),区域昼夜噪声值基本满足2类声功能区标准要求。2015年主要道路红线处昼间交通噪声均能满足4a类区标准,夜间在干线道路两侧150250 m范围内噪声级高于55.0 dB(A)。交通噪声对此区域内居住用地、文教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地等产生较强烈的影响。4. 生态环境影响高新区建设占用较大面积耕地和基本农田,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被占用的农业用地属于永久占用,这些土地将丧失原有的农业生产功能。郊区农业产业结构将向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产品的生产、规模化生产发展。高新区建设完成后,建设的绿地以林地为主,单位面积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比现状的农田、草地高得多,因此对区域生物量损失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偿;大部分区域地面硬化或绿化,城市管理水平逐渐提高,区域水土流失将逐步减轻。随着高新区的开发与建设,农业自然景观将由建(构)筑物、基础设施、道路以及人工绿地等人文景观类型取代,降低了景观的连通性、协调性和生动性。5. 环境容量潍坊高新区现状年(2008年)和2015年SO2排放量均满足总量指标的要求,高新区SO2环境容量大于预测排放量,说明环境容量基本能够满足建设的需要。在预测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量和排放水质的情况下,到2015年评价河段的环境容量不能满足潍坊寒亭区污水处理厂和高新区污水处理厂CODCr和氨氮排放总量的要求。潍坊高新区和寒亭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比例达到82%后,CODCr和氨氮排放总量可满足环境容量的要求。三、规划的环境合理性高新区各功能分区中,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东部,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教育科研用地主要布置在工业用地的西南部,处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总体上分区是合理的。 规划布局不合理的方面:(1)规划高新产业区内现有企业有较多非高新企业,包括二类企业和三类企业,不符合规划要求,规划与现有企业布局存在矛盾。(2)规划居住区较分散,在西北部工业区周围、东部工业区周围均分布有多处居住区,部分居住区靠近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三类工业),部分居住区位于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及区外潍坊钢铁集团公司的下风向,居住区环境空气质量易受该两家污染较重企业的影响。四、预防或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1.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优化布局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下风向的规划居住区易受工业生产的影响,位置不合理,建议取消该片居住区的设置。原规划居住区紧邻健康东街,交通便利,可改设为物流仓储用地合理布置厂界附近的企业布局,将高噪声和产生工艺废气的场所布置在离出口加工区规划边界较远的区域,其和出口加工区边界的距离应大于噪声源的最小达标距离。如不能保持该距离,应采取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或者在声源和出口加工区边界之间安排其它建筑,以阻挡噪声对加工区边界外的污染。2. 水环境保护对策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节约用水、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要推广先进科学节水措施、采用高效低耗的工艺流程、降低工业万元产值的用水量、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对于排污量较大的工业企业,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同时各企业应达到市政污水管道的排放标准。严禁污水排入雨水管网。3.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入驻高新区的企业,可能产生工艺废气的行业有电子元器件和通讯设备生产、新型材料、物流等。其工艺废气防治对策是:(1)新型材料生产的配料和精粉碎工序等产生的粉尘,应收集后进行除尘处理,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和排气筒高度应符合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 (2)电子元器件和通讯设备生产的清洁或焊接工序、涂料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溶剂,应设置收集管道并通过吸附、吸收和废气焚烧等装置净化,最终的废气排放应达到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4. 噪声污染防治高新区规划和实施过程应坚持合理用地布局原则,按工业用地(含仓储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不同使用功能安排开发,噪声源相对较强的企业应建在远离规划居住区和办公区,用于仓储物流的车辆应避开上述区域行使以免发生噪声扰民现象。入驻企业要求采用低噪声设备机械及加工工艺,对高噪声的设备和机械采取隔声、阻尼、吸声、隔振等技术加以控制,严格控制其厂界噪声水平。加强企业厂界噪声达标管理,入区工业企业的厂界噪声必须达到3类噪声标准。对厂界噪声超标的企业,要求加强企业区界的立体绿化或修筑隔离墙,降低噪声。对于噪声源既多又强,采取减震、防噪、隔声后厂界仍难以达标的企业,应留有一定的保护距离,并采用绿化带来降噪。五、评价结论潍坊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业发展战略和定位符合国家和潍坊市的产业发展宏观战略决策,规划内容与潍坊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基本协调一致、相互促进。高新区的设立将对潍坊市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将会有力地推动潍坊市区东部的开发建设。高新区规划选址和布局合理;规划内容贯彻了生态工业建设的理念,工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较少、土地集约利用率高,符合国家建设节约性社会的要求和能源政策;规划对区域环境污染轻微;规划实施没有重大的环境制约因素。在落实本环评报告提出的措施后,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该规划是可行的。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本项目主要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是规划涉及部门代表、专家以及受规划影响的民众。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1)从环保角度出发,您对本规划的实施持何种态度,并请简要说明原因;(2)从环保角度出发,您对该规划的意见和建议;(3)您对该规划的审批和实施有何其他建议和要求。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通过向公示指定地址发送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规划实施主管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或发表对本规划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自公告之日起10日内。九、主管单位和联系方式单位名称: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保护局地址:潍坊市高新区北宫东街火炬大厦1102房间联系人:刘文增联系电话、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机构和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名称:中国海洋大学 地址:山东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邮编:266100联系人:金春姬联系方式子邮件:注: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2010年12月17日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 环发 200628 号) 的要求,现对本规划公众参与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材料如下: 一、规划名称及规划概要 1规划名称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 2规划范围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潍坊市城区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3-12009,北纬3535-3726,南接坊子区,北靠寒亭区,西邻奎文区。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北靠济青高速公路,高速公路14号、15号口位于本区北部,南面是胶济铁路、潍莱高速公路,向东可达青岛、莱州、烟台、威海,向西可达济南,是山东半岛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另外开发区向南10公里是潍坊飞机场,向北40公里是潍坊港,陆、海、空均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以电子信息技术、机电和光机电一体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为重点发展领域的产业开发区。此次规划的范围是:东至杨瓦公路东1000米,西至新华路,南至胶济铁路,北至济青高速公路北1020米,总用地116平方公里。3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功能定位与本次规划目标 根据潍坊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开发区将形成光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及新型机械装备、生物工程及新型医药、高分子及新型材料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和发挥开发区的区位优势,优先发展商贸、现代物流、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社区服务、会展、软件等具有市场潜力的服务业;基本完成规划区内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完善。本次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使开发区与潍坊市区融为一体,成为潍坊市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区、城市建设的样板区。在全市经济建设中起到“六带动”作用,即带动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带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带动支柱产业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带动出口创汇、节汇,带动各项改革的深化,带动城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4土地利用现状与总体布局规划全区自然地形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平均坡降1.3-6。其中南部有凤凰山,海拔67.8米;长令公山,海拔113.5米;风埠顶,海拔105.3米。全区主要有虞河支流白沙河、张面河、浞河及其一条支流四条河流自南向北穿过,流域总面积31.3平方公里,干流总长度58公里。规划区内现有总人口10万人,划分为新城、清池两个街办,村庄108个,其中新城街办23个村,人口23480人;清池街办85个村,人口43000人。开发区老区北部约25平方公里城市基础建设较完善,已入住数百家企业;在开发区东部,3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经国务院批复成立,其中1.7平方公里的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十五”期间,规划区内建成城市主次干道40条共90公里,道路面积200万平方米,排水管网180公里,绿化面积7.96平方公里,公用绿地面积191.35万平方米。本次规划中对已初步配套完善的24.8平方公里老区进一步调整完善,对正在审批的25平方公里概念规划做好协调,对新扩大的66.2平方公里区域重点规划。开发区总体布局规划是形成“三中心”和“三轴”。“三中心”一是开发区新管委会及健康街6大市场群所形成的行政商业主中心,二是指潍坊会展中心、潍坊一中、体育中心等形成的25平方公里市级文化娱乐中心,三是指潍坊市火车东站交通物流次中心。“三轴”一是健康街作为开发区的景观大道、商业大道、交通大道所形成的东西轴线,二是指宝通街、A2路形成的东西、南北交通主轴线,三是樱前街、A1路形成的生活、休闲轴线。5规划期限本总体规划期限为:近期至2005年,远期至2010年。二、委托单位和联系方式单位名称: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保护局地址:潍坊市高新区副寿东街创业的大厦5楼联系人:刘文增联系电话-ma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