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赵雪论文定稿范文 学士学位论文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姓名赵雪学号xx02120222指导教师安涛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学校代码10904专业历史学完成日期xx年5月15日学士学位论文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姓名赵雪学号xx02120222指导教师安涛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专业历史学完成日期xx年5月15日摘要自古以来,酒就与国家的民生安全息息相关。 乾隆时期国家采取了强制性的禁酒政策来减少粮食的非口粮性消耗,却收效甚微,清后期继而把政策转变成税酒。 清朝酒政从禁酒到税酒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了这一时期民食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也说明统治者制定政策更加注重可行性问题。 乾隆朝的禁酒解决的是百姓的“吃饭”问题,当今的禁酒解决的是“作风”和“安全”问题。 虽然时代差距甚远,但两者解决的都是社会问题,都是想达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所以我们应该科学的借鉴乾隆朝的经验,更好地解决酒驾问题以及官员饮酒不当的问题,真正达到社会和谐,民生安定。 关键词乾隆朝;禁酒政策;现代启示Abstract Sinceancient times,wine isclosely relatedto nationalpeoples livelihoodsecurity.During the Qianlong period,government adopteda mandatoryalcohol policyto reducenon rationsof grainconsumption.However,it receivedlittle suess.And thenthe policywas changedtaxes onwine inthe lateQing Dynasty.On theone hand,the variationof alcoholpolicy inQing dynastyshows thediet problem of peoplewas seriousduring thisperiod,on theother handit alsomeans thatthe rulerspay moreattention tothe feasibilityof therules.The prohibitionof Qianlongdynasty is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ofthe peoples diet.The prohibitiontoday istosolve the styleof workand thesafetyproblem.Though theage gapis veryhuge,but theyare bothproposed tosolvethesocial problems.Their aimis bothto achievesocial stabilityand harmony.So weshould scientificlytake exampleby theexperience oftheQianlongdynasty tobetter solvetheproblemof drunkdriving anddrinking improperquestion,to achievereal socialharmony andpeoples stabilizedlivelihood.Key wordsChien-lung dynasty;the prohibitionpolicy ofwine;modern inspiration目录绪论-1第1章清朝前期的酒禁政策1.1康雍两朝的酒禁政策-31.2乾隆朝的酒禁政策-4第2章乾隆朝酒禁政策的特点及影响2.1乾隆朝酒禁政策的实质-92.2乾隆朝酒禁政策的特点-102.3乾隆朝酒禁政策的影响-11第3章乾隆朝酒禁的现代思考与启示3.1以史为鉴因时因地制宜-123.2以史为镜把握好生产力发展现状-13结语-14参考文献-15致谢-16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1绪论酒在中国历史悠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酒并非一种带有刺激性的饮品,而是带有一种文化的象征韵味。 在古代,酒与文学、礼仪、经济,甚至政治有重要关联。 首先,古代的文人雅士都爱饮酒,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高尚生活品位的象征,已成为他们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酒也是成礼、祭祀和养老的行为之一。 再次,酒与经济有重要关联。 因酒以粮食为原料,粮食又是民生所必须。 在古代中国有限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如何有效的支配有限的生存资料是一大难题。 所以,各朝各代都因时因地的制定榷酤之法,以解决这一难题。 在把粮食作为生存资料还是用来酿酒这一问题上一旦把握不好,就会发生社会混乱,引发政治问题。 清初对酒采取顺其自然的政策。 然而到了康乾时期,尤其是乾隆朝,统治者已经意识到酒的酿造与饮用已经影响到国家的长远利益和长治久安,并把它作为一个严重问题来对待,他甚至发动朝臣以及封疆大吏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多次讨论。 最终乾隆朝采取了严厉的禁酒措施。 然而,乾隆时禁酒的同时也对酒征税,所以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地方官吏都劝乾隆帝取消酒禁。 而后,乾隆朝在对酒的政策上从禁转变为税,这是对待时局因时因地制宜做出的正确调整。 乾隆朝的酒禁政策只是在当时人口膨胀已超出社会能承受的限度基础上所做出的基础性调整,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关于乾隆时期禁酒政策的研究历来就有。 陈兆肆在清代“禁酒政策”一文中提到,清朝的禁酒政策并非为了与民争利而实现国家垄断造酒的目的,而是旨在通过限制消费而节约粮食,以解决“地利有限而生齿无穷”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这是与此前历代禁酒的根本区别所在。 徐雪梅在乾隆朝酒禁政策研究中提到,乾隆时期禁酒政策只是停留在表层上的一般修补,于事并无裨益。 在清康雍乾时期的酒政与粮食安全文章中指出,周全霞认为清朝酒政发生了从禁酒到税酒的变化,说明这时期民食问题比较突出,而且统治者在制定政策时更加注重可行性的问题。 安文新的闲话乾隆禁酒谕认为乾隆朝的禁酒令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全面的、说理的、有远见卓识的禁酒令,在今天看来,也不得陈兆肆.清代“禁酒政策”.政府法制,xx,第10期.第6页.徐雪梅.乾隆朝酒禁政策研究.辽宁:辽宁师范大学,xx.周全霞.清康雍乾时期的酒政与粮食安全.湖北社会科学,xx,第7期.第97页.安文新.闲话乾隆禁酒谕.文史天地,xx,第5期.第56页.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2不令人佩服。 然而,在实施中却并不尽如人意。 但却依然促成了康乾盛世的出现。 以上四位学者的观点就是当今史学界学者关于清朝禁酒政策的大体观点。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把粮食作为酿酒原料已无关民食安全,但新的问题已经出现,如酒驾横行,官员饮酒不当等。 清朝的禁酒关乎“吃饭”问题,当今的禁酒与“安全”和“干部作风”相关联。 两者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即社会和谐,民生安定。 本文就是想通过更好的借鉴乾隆朝禁酒的相关经验,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真正实现民生安定,人民幸福安康。 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3第一章清朝前期的酒禁政策“酒者,天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 百礼之会,非酒不行。 从唐代杜佑的通典,我们就可以看出酒的功用之多。 “绝天下之酒,则无以行礼相养;放而无限,则费财伤人“。 可见酒在使用效果上的双重性对历代统治者来说一直是一个难题,这也是为什么历代的酒政之策会有如此的摇摆变化。 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在很多方面都发展到了顶峰,文化上是集大成者,政治思想上也取得了总结性的成果。 虽说清朝的很多政策是沿袭了前代,但却有自己独树一帜的地方。 比如在酒政方面就有显著特色。 1.1康雍两朝的酒禁政策清朝入关后,由于战乱,中原地区一片混乱,自然灾害不断。 安定民心、稳定社会、巩固政权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仓廪足而知礼节”,解决粮食问题才能真正安定社会,巩固统治。 康熙二十四年 (1685),众多豪强凭借自己充足的田地,“收获亦丰,往往用之酿酒,又轻值谬,以待重价。 贫民田少,收获有限,更不节用,效尤酿酒,亦甚靡费”。 于是康熙帝开始召集大臣,商量对策。 从现有的当时奏折可以看出当时的个别地方巡抚还是在禁酒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尽管在当时禁酒还没真正实现,但作为王朝经济思想之一,它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了。 康熙五十一年 (1712),康熙注意到,酿酒所用的原料不是米谷,而是高粱,理论上应该是“高梁宜贵,其他米谷宜贱,而高梁价值并未增于别种米谷,别种米谷价值,亦未减于高梁”。 康熙帝百思之后把这一现象归因于“生齿日繁,闲人众多之故耳”。 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即使康熙帝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象,比如从控制人口数量或者是商品流通领域解决问题,他看到的更多的是些外在因素,比如提倡节俭,严禁浪费,禁止酿造,劝戒饮酒等。 此时,康熙帝也清楚这不是长久之计。 雍正皇帝的为政风格一直以威猛著称,他的所作所为为“康乾盛世”的出现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是在有限土地及有限生产能力与过度膨胀的人口及其需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卷11.第61页.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卷11.第61页.马齐、朱轼纂.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实录).北京:中华书局,卷121.第1620页.马齐、朱轼纂.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实录).北京:中华书局,卷250.第3338页.马齐、朱轼纂.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实录).北京:中华书局,卷250.第3338页.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4求的矛盾这一问题上,雍正帝也很纠结。 雍正朝的官员每十个人里边就有五个是喝酒的,所以对此,雍正帝也使出铁腕手段。 他告诫官员“若禁而不严以图虚名,则朕闻之后,将不轻易放过。 但是后来,雍正帝在烧锅当禁与否的问题上表示了犹豫,并令地方大员“斟酌行之,不可强迫”。 从雍正帝对待禁酒态度的前后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禁酒的松弛与年成的好坏、粮价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 从康熙、雍正两朝我们可以看出,禁而不严是这一时期酒禁政策的最大特点。 “有司阳奉阴违,必待众口嗷嗷,始不得己而稽查禁约,及薄有收获,仍然公行无忌。 而且当时禁酒的规模并不大。 从地理上看,主要集中在农业受灾地区以及其周边;从政令的连续性上看,也无定制,实际上这是一种调节粮价的应急措施。 从禁酒的手段上看,也没有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这表明,当时的社会在粮食的供给与需求方面的矛盾还远末达到紧张甚至危机的状态。 而且酿酒也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手工业。 因此,禁酒也就不仅仅是禁止浪费粮食,而且也与那些以此为生的人之生计息息相关。 如果禁酒太过严格,可能会引起百姓的抗争,甚至社会危机。 所以,禁酒的灵活性也是出于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实际情况的考虑。 1.2乾隆朝的酒禁政策乾隆朝酒禁政策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农为国本,粮为民天。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命脉产业,自战国以来,各朝各代统治者都把农业视作根本,容不得任何阻碍农业发展的事情进行。 清朝的农业经过康雍两朝的恢复和发展,到乾隆时期,清朝境内出现了很多粮食产区,比如湖南、四川、江西、湖北等地。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逐渐取代了素有“天下粮仓”之称的江浙地区的地位,由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 这些粮食产区也是清朝的主要粮食交易市场。 然而,乾隆时期的粮食价格,并没有因为有如此活跃的粮食市场而有所下跌。 连年不断地灾情不断的冲击着清朝的粮食市场。 除此之外,清朝赋税制度的改革也是粮价波动的又一影响因素,它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市场交易中,粮食成为主要的交易对象之一。 “百工之所为,皆需以粟易之,而又有税粮之征,衣服盐蔬之用,婚姻疾病丧葬之费,非五谷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下册.安徽:黄山书社,1998.第1318页.沈云龙.皇朝政典类纂.台湾:文海出版社,卷92.第243页.觉罗勒德洪等.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 (二)上册.台湾:台湾华文书局,卷42.第790页.庞毅.中国清代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60页.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5由得也。 因此,粮食的商品化刺激着粮价的不断上涨。 基于此,乾隆帝多次召集群臣讨论抑制粮价的措施,“禁酒”显得极为重要。 乾隆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虽然是盛世的标志之一,但那更多的是一种危机,因为这一时期,人口数量与当时的有限的资源之间的比例已经严重失衡。 清朝以前,历代人口总数大多维持在四千万到六千万之间,所以几乎不存在人多地少、比例失衡的问题。 然而,自清初开始,中国的土地利用情况发生了严重变化。 清朝本身人口数量猛增已经超出了土地能承受的限度,加上对东三省的保护封禁政策以及对东南沿海的岛禁政策,使得土地更加短缺。 从清朝入关到嘉庆十七年 (1812),清朝境内人口总数、可耕地面积总亩数与人均可耕地面积的具体情况如表一所示。 表一清朝境内人口总数、可耕地面积总亩数与人均可耕地面积一览表朝代顺治十八年康熙二十四年雍正二年乾隆十八年人均可耕地面积(亩)26.0725.9627.046.89人口总数16,092,42520,176,76326,397,880183,678,259田亩总数(亩)549,357,640607,843,001723,632,906735,214,536通过表一所提供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在顺、康、雍三朝,人均可耕地面积的数量变化不大,基本可以维持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但是到了乾隆朝,人口过剩危机的解决已刻不容缓。 人口数量的激增与有限的社会资源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为此,基于这一现状,乾隆帝跟他的大臣们正在试图解决禁酒问题。 乾隆时期,乾隆帝与大臣们在禁酒这一问题上进行了两次大讨论。 粮食问题是最棘手的社会问题。 乾隆帝认为,禁曲对百姓有益无害,“是禁之,则贫民裕养生之资,不禁则富民获渔利之益”。 根据现有资料统计,在第一阶段(乾隆二年),乾隆帝与大臣们主要关注是如何严禁酿造烧锅的问题,上奏到皇帝面前的有关此问题的奏折一共是8封。 按其对禁酒的态度,作具体分类如表二所示。 表二乾隆初年大臣们对待禁酒问题态度一览表沈云龙.皇朝政典类纂.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续辑.台湾:文海出版社.第881本.卷92.第244页.徐雪梅.乾隆朝酒禁政策研究.辽宁:辽宁师范大学,xx.觉罗勒德洪等.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 (二)上册.台湾:台湾华文书局,卷42.第790页.徐雪梅.乾隆朝酒禁政策研究.辽宁:辽宁师范大学,xx.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6赞同禁酒的奏折不赞同禁酒的奏折地区官员奏折封)地区官员奏折(封)直隶总督李卫1兵部尚书呐亲1顺天府府尹陈守创1河南巡抚尹会一3甘肃巡抚镇国将军宗室德沛1给事中吴元安1由表二可知,当时支持禁酒的占大多数,而且都集中在直隶和河南地区。 因为直隶地区历来人口众多,而且又不是产粮地区,粮食供应一直很紧张,所以支持禁酒的呼声一直很高。 而河南地区是由自己特殊情况的。 河南人一直很喜欢用明流,故河南酿造烧酒者少。 而明流是酒的另一个品种,也以高梁为原料。 所以说,严禁烧锅而不禁明流并没有在这一地区起到节约粮食的作用。 而河南地区又是产量大省,其他省份如直隶山陕等省酿酒所用原料,很多都是河南。 所以河南地区禁曲不仅可以节约当地粮食,而且可以从源头上节制其他省份造酒的数量和规模。 但是时任刑部尚书的孙嘉淦、兵部尚书呐亲和甘肃巡抚德沛却认为禁酒令非但不能禁止酒的酿造与流通,反而无益于民生。 在此次讨论中,各地巡抚各抒己见,有希望仍按照旧法的,有希望丰年放宽政策、歉收之年严禁的,有觉得这方面不应该禁止的。 此次讨论的最终结果为,“凡居民服食器用之不能划一也,烧锅一事,各省情形不同,应令各于本省,因时制宜,实力奉行。 然而乾隆帝对此次结果不是很满意,但基本上默认了禁曲要因地制宜。 然而朝廷内外的大臣“用酒之人比户皆然,一时骤禁,不无滋扰,不若禁止造曲,其事简而易行”的认识,乾隆帝也逐渐严禁酒曲,并将之视为“渐次转移之法”,由此也引发了新一轮关于禁酒问题的讨论。 在这一阶段,即乾隆三年 (1738),乾隆帝与大臣们所关注的重点是如何严格禁酒以及禁酒对民生是否有益的问题。 觉罗勒德洪等.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 (二)上册.台湾:台湾华文书局,卷42.第931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河南巡抚尹会一为豫省禁曲于民生有益请乃前禁事奏折.历史档案.北京:1987.第三期.第30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河南巡抚尹会一为豫省禁曲于民生有益请乃前禁事奏折.历史档案.北京:1987.第三期.第30页.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7表三乾隆初年大臣们关于是否赞同禁曲的奏折数量一览表由表三可知,当时大臣们赞同禁曲的占多数,尤其是河南和两江地区的大臣,而直隶地区的大臣却不尽然。 经过第二阶段的讨论,乾隆帝的态度逐渐明朗,并对通过严禁酒曲来达到禁酒的目的寄予极大期望。 在这两场讨论中,尽管大臣们政见不一,但是并没有影响禁酒政策在地方上的实施。 虽然乾隆帝自己也意识到了“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转多擀格”,但乾隆帝一直坚定地认为禁酒是长远之计。 从现有的地方官员奏折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封疆大吏们想要松弛酒禁的想法也会受到乾隆帝严厉的斥责,但是,在乾隆严令禁酒的强硬态度下,还是有人向他表示了对禁酒的不满,并用“天谴”的方式劝谏乾隆为治之得失。 虽然乾隆朝的禁酒政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社会的本质问题,但这两次讨论是有很较高成效的,它使禁酒政策在实施中避免了盲目性和极端性,也使得各地方官能够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对策,更加灵活的应用。 乾隆朝禁酒政策具体是从乾隆二年 (1737)开始推行的。 “乾隆二年(1737年)五月,乾隆帝基本采纳方苞的建议,严令直隶等西北五省禁造烧酒,并在上徐雪梅.乾隆朝酒禁政策研究.辽宁辽宁师范大学,xx.觉罗勒德洪等.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 (二)上册.台湾:台湾华文书局,卷42.第4578页.赞同禁曲的奏折不赞同禁曲的奏折地区官员奏折封数(封)地区官员奏折封数(封)河南巡抚尹会一3直隶总督孙嘉淦2西安巡抚张楷1山西按察使萨哈凉1山东巡抚法敏1安庆巡抚孙国玺1甘肃巡抚元展成1江苏巡抚杨永斌1苏州巡抚许容1川陕川陕总督查郎阿1两江两江总督那苏图3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8谕中历数禁酒的种种理由与好处,大致有:养民之政,莫先于储备,以使粟米有余;欲使粟米有余,必先除去耗谷甚多的烧酒。 而烧酒之盛行,则莫如直隶等五省。 因饮酒有害而无益,乃祖乃父酒禁甚严,只因官员阳奉阴违而未收实效。 与其禁于已饥之后,节省于临时,不如禁于未饥之前,积贮于平时。 如果禁酒,西北五省一年可多千万余石米谷,禁酒有利无弊。 因此,乾隆帝下令五省永禁造酒。 陈兆肆.清代“禁酒政策”.政府法制,xx,第10期.第6页.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9第2章乾隆朝酒禁政策的特点及影响乾隆朝酒禁政策实质上是在清朝人口极大膨胀至社会所不能承受的限度之时所做的表层修补,他只是在流通领域,而不是控制人口方面所实施的措施,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民生问题。 这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具有时代局限性。 2.1乾隆朝酒禁政策的实质虽然乾隆帝制定了很多详细而且有针对性的禁酒法令,但这一政策在实施上却远没有达到统治者的期望值。 决策的理想化与现实操作性之间的巨大差距就已经决定了这一政策的不可行性。 嘉庆四年 (1799),酒禁取消。 清朝后期,酒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之一。 乾隆朝酒禁政策实质上是在当时社会民生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国家的强力干预来巩固农业这一根本,进而稳固社会的美好设想。 当时的社会状况决定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是试图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当时的社会危机其一就是重视、稳固农业。 本业安则末业安,本末俱安则天下安。 清朝的统治着在人口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然而他们不可能从人口上解决问题,只能在流通领域布置措施,节约粮食。 清朝统治者鼓励垦荒,号召百姓去屯田,大力增加粮食产量。 尽管清朝在开源方面做了很多功课,但这还是远远不能达到越来越多的人口对资源的需求。 其二就是抑制商人的行为和商业的发展。 禁酒政策是清朝统治者重农抑商思想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对待商品经济的矛盾心理。 清朝时期,虽然商品经济已经较为活跃了,但是毕竟还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封建王朝。 商业的发展、商人的活跃,让统治者越来越惶恐。 在禁酒的过程中强调严厉打击酒曲贩运于外省,但却允许本地零星售卖这一事实,说明清朝的统治者们还是想将流通和买卖限制在自己自足的范围之内,把市场机制归于人为的控制下为封建经济来服务。 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使得乾隆帝跟他的大臣们无法逾越当时的封建经济及封建政治的框架,他们不可能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旧制度下出现的社会问题。 他们不理解也不支持农民的粮食交易,更不可能对之加以正确引导。 对于当时的社会问题,他们也不可能超越前人的思维。 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102.2乾隆朝酒禁政策的特点首先是区域性。 乾隆二年 (1737),乾隆帝下令于陕西、山东、河南、直隶、山西五省严禁酒曲,对其他地区则听之任之。 但是这一政策在康熙前二十年里却得到了全国大部分地方行省长官的认可和配合。 这一时期有关禁酒的奏折如下表四乾隆初年关于禁酒的奏折数量一览表由此表我们可以看出,河南和江苏两个省份最配合。 因为河南、江苏是全国大部分省份酿酒的原料产地,所以说遏制河南、江苏两省踩曲的数量也就起到了控制全国造酒数量的作用。 直隶地区由于人口众多,非农业人口众多,因而粮食短缺。 加之官宦人家多,奢侈消费颇多。 所以直隶地区一直粮食短缺,因而也使它成为清朝时期北方最大的粮食集散地及粮食交易市场。 从现今的乾隆时期奏折可以看出当时讨论禁酒问题最多的地区大多是粮食集散地。 因为这些地区控制着清朝的经济命脉,其粮食价格的变动影响着全国粮食的流通与调动,甚至会威胁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然后是选择性。 酒自产生以来,就具有双重性。 它既是一种日常饮品,还具有婚姻、祭祀、养老等社会功能。 鉴于此,乾隆朝的禁酒具有某种选择性。 “清人所喝的酒,分低度的黄酒和高度的烧酒。 自乾隆初年,禁酒令就只针对烧酒,严禁烧锅,而黄酒跟果酒不在严禁的范围之内。 制造黄酒的作坊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地方官员的支持。 乾隆朝酒禁政策的这种选择性虽然是出于对民生的考虑,但是它不利于严禁烧锅的实施,也不可能起到节约粮食的作用。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反对禁酒的声音一直存在。 最后是内在矛盾性。 清朝因循前代,也存在酒税。 而酒税与酒禁本身就是一对矛盾。 酒税本身得到了国家的认可,是合法的。 而征税的同时又在严禁酿酒与流通,却又成为滥证。 “酒既禁卖,课无从出,已为无着之项。 在乾隆帝将禁徐雪梅.乾隆朝酒禁政策研究.辽宁:辽宁师范大学,xx.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沈阳:沈阳出版社,xx.第193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山西按察使萨哈谅为烧锅禁令既行酒课征收宜豁事奏折.历史档案.北京;1987.第3期.第32页.行省河南江苏直隶陕西山东湖北安徽甘肃山西福建江西次数159643332211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11酒令下达至各省时,地方官员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矛盾,并请求乾隆帝取消酒税。 如乾隆二年 (1737),天津关税务准泰奏言免除过天津关油酒税银。 但是乾隆帝只是让相关部门详议,却再无下文。 即使在乾隆朝禁酒最为严厉的时候,酒税也没取消。 所以说乾隆朝酒禁政策实施的效果不理想,跟酒税的存在也有一定关系。 2.3乾隆朝酒禁政策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禁酒的历史几乎跟酒的发展历史一样长。 鉴于酒的双重性,历朝历代都会针对这一问题做出很多对策,但是乾隆朝禁酒的力度、规模、时间跨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它对酒的酿造、流通,甚至饮用都做出了限制,也没有任何一个朝代会针对禁酒做出如此之大规模的讨论。 这一对策的实施确实在节约粮食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确实为稳定民生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当时的社会状况是人口极度膨胀,人口对资源的需求远远超出了社会的供给能力。 这一对策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加之酒税的存在,很多地方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他对当时经济发展的贡献力量是有限的。 乾隆朝酒禁政策对当时政治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乾隆朝人口数量的极度膨胀使得隐藏在封建经济结构中的固疾日益凸显并且恶化,并扩散至清朝政权的各个角落。 而关于禁酒问题的讨论也只是表层修补,于事并无裨益。 “康雍乾时期的酒禁政策最终的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 因为在制定之初忽视了酒的特殊功能,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对酒禁的态度又摇摆不定,导致政策的制定漏洞较多,给了酒商酒贩以可趁之机,导致酒禁成为空谈,并且由于酒禁时紧时松,反倒成了有些官吏骚扰百姓的借口,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乾隆朝的禁酒政策并没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却让统治者及其大臣们意识到了要想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必须节约粮食,从这一层面入手。 而且当时的很多大臣都意识到了酒税与酒禁之间的矛盾,只是没有被乾隆帝采纳。 禁酒政策对当时粮食短缺问题的初步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巩固了政权,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封建王朝的发展得以达到顶峰。 周全霞.清康雍乾时期的酒政与粮食安全.湖北社会科学,xx,第7期.第100页.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12第3章乾隆朝酒禁的现代思考与启示尽管乾隆朝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同样是在酒的问题上,现代酒驾现象及公务人员过度饮酒现象等仍能从酒禁政策中借鉴很多经验,吸取很多教训。 乾隆朝的禁酒解决的是“吃饭”问题,当今社会的禁酒政策解决的是“作风”和“安全”问题。 虽然二者时间跨度很大,但两者想要达到的最终效果都是一样的,都是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与稳定,真正使人民享受到和谐社会带给他们的好处。 3.1以史为鉴因时因地制宜“xx年1月4日,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在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发布了一条禁令一一禁止公务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 当天大会上,中共信阳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定和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两份“红头文件”公布并开始实施。 根据该文件规定,从xx年1月1日起,信阳市委、市政协府对各级党政干部实行“五个禁止,其中第二条是禁止公务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 文件同时规定了惩罚措施明知故犯的,就地免职。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信阳的“禁酒令”开始辐射河南、轰动全国。 还有现在的酒驾现象越来越猖獗,酒驾行为的危险性在于酒精对人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重要影响,使人动作不协调、判断能力下降、严重威胁交通安全,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影响也会更加恶劣。 鉴于此,严查酒驾已经成为各国交通立法的共识。 这两者都是不注意饮酒问题带来的后果。 乾隆朝酒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在急需禁酒的地区严禁酒曲,在偏远地区就适度放松政策。 另外在歉收之年政策实施的就比丰年严格。 这就做到了因地因时制宜。 现代酒驾现象的处理也同样。 一般情况下,法定节假日酒驾现象出现的频率就比往常高很多,这种时候就要加大酒驾的严查、处理力度。 另外,经济发达地区酒驾出现的也比欠发达地区多,所以在这些地区就要加大巡查及处理的力度。 在官员饮酒问题上,也要向乾隆时期的酒政借鉴经验,即在公务人员较多、奢侈性消费较多的地区加大禁酒力度,以确保公务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及其健康安全。 其他地区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放松严查力度,真正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陈霞.浅析“禁酒令”政策的合法性.法制与社会,xx,第3期(下).第99页.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133.2以史为镜把握好生产力发展现状乾隆朝禁酒政策实施的效果不理想根源于当朝的统治者对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把握的不够,没有认识到当时粮食短缺问题出现的社会根源,即人口的过度膨胀。 他没有从人口数量的控制上入手解决问题,而是在粮食流通领域加以控制,这当然不能解决问题。 当前社会发展状况下,粮食用于酒的酿造已经无关饮食问题,却已关乎安全及作风问题。 当前酒驾现象日益普遍,一些公务人员在饮酒上也不注意个人形象,影响了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风姿,两者都对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有关部门应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问题特点,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部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这些问题能够更加人性化,而且高效的解决,而非一锅粥的去解决。 乾隆朝禁酒政策及其现代启示14结语酒自产生以来就具有两面性,它既是日常饮品,具有婚姻、祭祀、养老等社会功用,同时,它的酿造又会造成对粮食的浪费,使得用于民生的粮食减少而引起社会动荡;而且,饮酒不当还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这些问题自古就有,然而,在古今社会,问题的重点却不一样了。 乾隆时期虽是盛世,但膨胀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已经不允许把粮食用于酒的消费,而乾隆的禁酒令虽然做到了因地因时制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那毕竟是有限的。 这是与当时的有限生产力发展水平密不可分的。 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已极大提高,粮食用于酒的消费本身已经不算是问题了。 但新的问题已经出现,酒驾、公职人员甚至百姓饮酒不当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公职人员形象。 乾隆朝禁酒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当今社会禁酒解决的是“作风”及“安全”问题,两者最终解决的问题是一样的,即社会问题,都想要达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因此,我们要借鉴乾隆朝的因时因地调整禁酒政策,并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真正有效的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公开引进教育紧缺人才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广东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博士后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黑龙江省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及校园招聘财务人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月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延长石油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包装制品分公司人员招聘3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对外贸易进口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民航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六盘水鑫贵仁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4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人力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邵武分公司招聘21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中国大宗物资供应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胰岛素储存知识培训课件
- GB 46039-2025混凝土外加剂安全技术规范
- 2025至2030年中国卡丁车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加油站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分析
- 辽宁省沈阳市2025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 公路统计管理办法
- 危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
- 电力建设安全规程2025新版
- 2024年法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