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工作的安全性.doc_第1页
核电站工作的安全性.doc_第2页
核电站工作的安全性.doc_第3页
核电站工作的安全性.doc_第4页
核电站工作的安全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eb/2006-12/6611.htm核电站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核燃料中有效成分是铀235,铀235同样也是原子弹中的核炸药,那么核电站会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呢?不必担心,绝没有这种可能性!“啤酒烧不着”核燃料中铀235的含量约为3,而核炸药中的铀235含量高达90以上,正像啤酒和白酒都含有酒精,白酒因酒精含量高可以点燃,而啤酒则因酒精含量低却不能点燃一样。原子弹同样是一项高技术产品,形成核爆炸有非常严格的条件。原子弹必须用高浓度的铀235或钚239作核装料,以一套精密复杂的系统引爆高能烈性炸药,利用爆炸力在瞬间精确在改变核装料的开头或位置,才能形成不机控的链式裂变反应,发生核爆炸。这种苛刻的条件,在核电站里是不可 能有的。压水型反应堆具有设计所赋予的内在安全的特性。更何况核反应堆还有多重的安全保护系统,确保反应堆不会失控。核电站不会给周围居民带来有害影响约在100年前,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能放出三种射线: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和伽玛射线()。以后 证明阿尔法射线是氦原子,流贝塔射线是电子,流类似的 还有宇宙射线、中了射线等,统称粒子辐射。伽玛射线是 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类似的还有X射线等,统称电磁辐射。辐射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摸不着。不过辐射却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希沃特。简称希。1毫希沃特等于千分之一希沃特核电站和日常生活辐照水平的对比从一次全身大剂量辐射照射对身体的影响表可以看出,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体对放射性损伤有自然抵抗和恢复能力。人体能够耐受一次0.25希沃特的集中照 射而不致遭到损伤,但是国家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居民的身体健康,规定了特别严格的限值,即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 每年不超过0.05希沃特,核设施周围居民每年不超过0.001希沃特,也就是每年不超过1毫希沃特,核电站对人造成的实际剂量比上述限量要小得多。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为核电站规定的管理标准,对周围居民的照射不得超过0.25毫希沃特/年。一提起核能,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杀伤力大、破坏性强的原子弹。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曾在日本的广岛、长崎肆虐,加之战后两个超级大国长期进行核军备竞赛和核恐怖宣传,使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赛过“凶神恶煞”。因受原子弹恶名声的株连,人们对它的同宗和平利用核能的各种装置,如核电站、核供热堆等,也产生了误解而心存余悸。尤其是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重大事故,不少人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更是谈虎色变。他们甚至在核电站和核炸弹之间划上等号。其实这是由于对核电站不了解造成的。原子弹发生爆炸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高浓度的裂变物质含量在90以上的铀255或钚239;二是复杂精密的引爆系统。而核电站和核供热装置的心脏核反应堆所用的核燃料是低浓度的裂变物质,铀含量在3左右;不仅没有引爆装置,而且自身还有一整套安全控制系统。没有引起爆炸的内因和外因,因此不会发生爆炸。那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怎么回事呢?这主要和放射性物质外逸有关。因为核反应堆设计的工作条件不稳定,温度自控能力差,产生了功率骤增,燃料烧毁,堆壳破坏。使作为减速剂的高温石墨与空气接触发生猛烈燃烧,防护装置破坏,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外逸,造成约30人死亡的灾难性事故。这些情况在压水反应堆就不会出现。目前世界上多数裂变反应堆是压水堆。我国浙江省秦山核电站,广东省大亚湾核电站以及清华大学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座投入运行的壳式供热堆都是压水堆。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压水堆中有四道安全屏障:第一道是将核燃料制成粉笔头大小的二氧化钠陶瓷块;这些陶瓷块再叠放在第二道屏障密封的锆包壳内,制成燃料棒。棒与棒之间是循环水,含铀陶瓷块可耐2800的高温,既不会烧成灰烬,也不会熔化,98的放射性裂变产物会保留其中而不外逸。燃料棒组成的堆芯及换热器密封在钢制压力壳内,形成第三道屏障。压力壳外面是厚1米左右的钢制安全壳,这就是第四道屏障了。即使压力壳万一泄漏,带放射性的冷却水也会被限制在安全壳内。因此,人们根本不用担心放射性物质外逸造成危害。切尔诺贝利悲剧不会在这些核反应堆重演。我国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负责安全监督的核安全局。我国的秦山核电站已于1989年4月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组进行的“运行前安全评审”,他们对秦山核电站工程是肯定的,认为是高标准的。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只要认真对待,是可以解决的。中国核电站很安全核电站容易爆炸吗?许多人有这种担心。 原子弹会爆炸,这是众所周知的。核电站和原子弹的反应原理相同,都是利用核燃料在中子的轰击下产生链式反应放出能量。很多人就以此认定核电站也一定会爆炸。这是没有根据的。 打个比方,啤酒和高度白酒都含有乙醇,但啤酒不能燃烧,而高度白酒却能燃烧。核电站和原子弹的区别就像啤酒和白酒的区别一样。 在原子弹中,利用高效炸药的聚心爆炸,将两块或多块浓缩度为90%以上的高纯度核装料,在极短时间内,从两面或四面八方积压在一起,所以核装料的密度极高;而在核电站的反应堆内,以压水堆为例,它的核燃料的浓缩度只有3%,而且与氧原子结合在一起,成为二氧化铀,相对稳定。 在原子弹中,核装料之间没有其他物质;在核电站中,这些密度已经很低的核燃料,又装在锆包壳内,锆包壳则浸泡在大量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的水中。 由于核材料的密度不同,加上对原子弹和核电站的反应堆采取相反的设计措施,来加快或减慢其链式反应的速度,就使两者链式反应速度可以相差几千万倍。所以,原子弹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爆炸,形成极高的温度和强烈的冲击波,造成巨大的破坏;反应堆则不能。 此外,核电站里的放射性物质也不会轻易跑出来。核燃料在反应堆里裂变时,放射性会增强10亿倍以上。因此,正在运行的核电站是有很大潜在危险的。但是,它有好几道安全屏障,放射性物质是不会跑出来的。 曾经有一个大学生写信问我,在核电站工作会不会有危险。我告诉他,我本人从事核工作很多年,现在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在中国核电站工作的人没有一个因为放射性物质而得病的。 以压水堆为例,第一道安全屏障是核燃料本身,第二道是核燃料组件包壳,第三道是压力容器,第四道是安全壳。放射性是很难逾越四道关卡跑出来的。 1978年美国三里岛压水堆核电站出现过一次大事故。由于反应堆失去冷却水,部分核燃料熔化,有少量放射性物质从第三道屏障反应堆压力容器逸出。但由于有安全壳,扩散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很少。只有核电站厂房附近的人,在当时受到了相当于一两次X光体检照射的剂量,没有任何人员伤亡。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所以有放射性物质大量跑出来,是由于它没有像中国压水堆那样的压力容器及安全壳,爆炸后飞出的核燃料碎块,散布到厂房周围,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对岭澳核电站安全工作的思考岭澳核电站的核岛安装是一项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严格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由于设备精密及高度密集、房间分布广、作业空间狭窄及高空立体交叉作业多等因素,安全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工期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即要保证人身安全又要保证设备安全,确实给安全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在全国安全形势相当严峻的大气候影响下,核电站更要时刻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把一个高质量的工程交给党和国家。近些年来,报载的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事故,很值得人们去深思。对于安全生产,正如有的报纸所说的,为什么屡屡出现一些大的事故?其主要原因是对新形势下的安全工作认识不够,对一些潜在风险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或者还没有被认识和发现。往往是抓了这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迸出来一个,那将悔之晚矣。对核电站而言,安全工作始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防微杜渐,力争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忽视安全工作,那怕是极细微的方面。在你的心中时刻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这虽是语序上的调整,但确实又是对安全形势自我认知的升华。当然,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加大宣传教育工作。首先,要让员工知道并认识到哪些是违章作业?哪些是核岛安装潜在的风险?哪些是施工中需着重注意的事项?其次,要让员工深刻认识到他的不安全行为将会对国家、企业、家庭带来哪些危害?第三,让每个人都认识到个人行为不仅仅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整个公司的形象;要用典型的事例教育员工,使安全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自觉地在工作中维护与执行。作为安全工作的领导监督者,要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深入到火热的生产一线中去,努力学习,认真监督,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提高处理突发事故与驾驭全局的能力。工人们想到的,你要想到;工人们想不到的,你也要想到,并做出示范。要走在施工和工人们的前面,不掌握一定的专业及安全知识,你在现场讲话就没人爱听。你批评他,他表面接受,但心里不服;你走后他该怎么干还怎么干,时间长了人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你付出的劳动,要得到员工的接受认可,就得使他们认识到、看到你在为他好、对他负责。你用辛勤的劳动换来员工自觉地接受你的监督,你所管理的安全工作就会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安全工作还要有预见性。在当前各地安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们更要未雨绸缪、高屋建瓴地看待安全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要力争做事前均能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不再做事后常吃“后悔药”的曹操。安全工作始终要警钟长鸣。要有所创新、有所提高,就要善于总结、勤于思考、在安全生产中多抓一些实质的东西。从科学的高度看,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关键看人们怎么去抓、怎么去管以及在预防与安全措施上如何狠下功夫?实际上,安全工作应该说是一个不断寻找差距的过程:在寻找中找到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改正,从而使工作有所进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一种侥幸心理:即工作忙了,往往就忽视和漠视安全。安全员则应该一跟到底,对现场每道工序中的安全进行务实的监督。不要怕得罪人。只要对安全有利的,就要坚持;不符合要求的,就要劝其整改。谨记工程建设中,保证人与设备的安全,始终是每个生产指挥者和监督者的神圣使命。一些风险很大的工作,由于人们的重视,往往会化险为夷。相反,一些作业风险小、容易麻痹大意的工作,出事的机会反而更大。不能让表面现象遮住你的眼睛。思想上的放松,必定导致工作上的失误。务必要向员工时刻敲响警钟。风险大小是相对的,在大面积系统调试送电等方面的安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各方面的措施一定要到位,不要怕麻烦。只有做好了扎实细致的工作,安全工作才会有保证。我们有理由相信,核电人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有上级的坚强领导,对确保岭澳核电站今年4月冷试成功,我们充满自信。摘自核电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2008届校园招聘在线视频宣讲会/promotion/chat/zgh/另外,他们之前问了很多关于核安全的问题,有一个同学问:我是一个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我对自己的专业比较感兴趣,听说中广核在招聘,很高兴,想问一个问题,如果我这个的专业毕业生到中广核工作会不会受到辐射的影响,对身体会不会有伤害,因为核电的领域对于大多数来讲是比较神秘的领域,说起核电站大家想起了核爆炸,想请问一下,对于大家所说的核安全是怎么样的?乔军平:这是很多没有接触过核电站的同学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果你们有同学、亲友在核电站工作,或者参加过我们夏令营,到核电站参观过,看到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会马上发现,可能是你们在这方面了解的信息太少了,事实胜于雄辩,这里面有两个事实,第一个从科学数据来看,我核电站工作的员工受的辐射剂量为0.01毫希/年,我们核电站有专门的测试系统,有大量的检测设备在围绕着核电站,核电站对每个员工,每个人剂量情况有一个具体的记录,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不是开玩笑的,统计结果表明大亚湾核电站从运行到现在,对当地环境没有任何影响,以前是多少还是多少。而我们员工每年测的剂量还少于你做一次长途飞机从北京到欧洲的剂量(0.15毫希/趟),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开个玩笑),我们经常坐飞机的人,更愿意待在大亚湾而不愿意坐飞机。当然,稍微吃一点飞机的剂量是有益无害的。至于说对身体的伤害,更是事实胜于雄辩,我们有很多员工家属是不上班的,家属有时候为了方便,自己有时候不做饭,更多到是我们核电基地去,住在宿舍里面,跟先生在一起,或者是周末长期住在那里,很多还是孕妇。我们核电站附近住了很多原来的村民,这些村民在我们核电站周围生活了这么多年之后,都认为核电站是非常安全的、希望我们越近越好,因为工作生活靠近我们也是非常便利的。最好大家有时间,有机会亲自去看一看,或者通过你相信的同学、学长、老师、亲戚、朋友去实地了解一下,你会发现核电站其实是非常安全的。欧阳晖:听完乔总介绍之后,我觉得你可以不相信乔总,但是你不能不相信乔总提供的数字,数字是权威的。乔总这么一说,我觉得我工作的环境很严酷,我每天出差非常多,都在飞机上,我坐一次飞机比你们员工一年剂量还要高。刚才我问了一个女生的问题,下面这个问题涉及到男生和女生的,所以覆盖面是百分之百,这个问题是听说新员工是不是必须进入公司五年内就要求结婚生育?这个问题我觉得挺严重的,请乔总给我们全国同学们澄清一下。乔军平:这个是对核比较陌生的同学都会有这个担心,包括我们以前也是,去了以后会不会影响后代,这个问题现在看起来都是非常可笑,但是对于不了解的同学们,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对于什么时候结婚、对身体是不是有伤害等,答案是“没有”。不管什么时候结婚、生小孩都可以,现在就我们员工了解了核电站以后都发现这是一个可笑的问题。科学的研究结论,我们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