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范本]_第1页
2016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范本]_第2页
2016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范本]_第3页
2016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范本]_第4页
2016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 2016年,我中心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和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在人力不足、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免疫规划工作 (一)、加强AFP病例监测管理,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按照 20162016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院在AFP病例监测中的职责,不断完善AFP监测系统,1-11月份对辖区两所医疗机构AFP监测共计66次,查阅病例数3196例,无AFP病例。 (二)麻疹监测工作 2016年我中心继续加大和规范麻疹、新生儿百白破的监测工作力度,提高监测质量,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区监测工作的督导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耐心指导基层,使监测工作质量逐步得到提高,四月份完成了麻疹的查漏补种,1-11月份麻疹疑似病例报告4例,报告率/10万,采集标本血清及血清报表3份,完成市级今年的监测任务;麻疹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正常,麻疹监测人员能够熟练操作信息系统,能正确掌握麻疹病例的处置程序,按指标要求完成麻疹监测任务。 (三)规范乙肝疫苗的接种 严格执行乙肝疫苗接种的相关要求,坚持乙肝疫苗“谁接生、谁接种”的原则,提高及时接种率。进一步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登记和使用管理,做到帐目明晰,使用合理,避免了乙肝疫苗的积压、浪费,坚决杜绝挪用现象。做到了分娩登记、接种登记、疫苗使用“三统一”。 (四)进一步加强免疫预防管理工作 1、疫苗、注射器及冷链管理 严格贯彻执行条例和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做好疫苗、注射器管理和冷链系统管理。加强各类疫苗、注射器的计划、使用和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实行疫苗、注射器专人负责、专帐管理,确保有计划的分发和使用,避免浪费。严格冷链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冷链管理维护人员,责任到人,完善疫苗贮存、运输温度记录和库房管理、领发手续等冷链运转机制。加强对冷链运转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 2、预防接种管理 强化常规免疫的日常管理,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切实将加强免疫纳入常规冷链运转的免疫服务工作,提高加强免疫的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3、继续做好常规接种率监测、报告和评价工作,提高常规接种率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加强接种卡、证的管理,提高卡、证相符率。在优先确保第一类疫苗接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开展其他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五)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 我中心于今年5月份、9月份对全区托幼机构、小学进行了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及查漏补种工作。 (六)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我区有8个接种单位实施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这一年的运行中,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各项功能运用率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上,均有固定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完成适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录入工作。 (七)加大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 我区进一步贯彻落实“123”工程,每村、乡镇卫生院有一块长期宣传免疫规划知识板报;区疾控定期在电视台作免疫规划知识宣传,并在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等宣传日中进行街头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提高儿童家长对免疫规划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全社会对免疫规划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八)常规免疫接种情况 2016年,各接种门诊及接种点能按计划免疫接种程序进行各种疫苗接种工作,城镇接种门诊实行按日接种,乡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按周接种,建卡建档及时,能做到卡、证相符,卡、证符合率100%。各种疫苗接种率与往年基本持平。五苗接种率: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95%;麻疹疫苗接种率96%;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脑疫苗接种率95%、流脑疫苗接种率%,甲肝疫苗接种率93%。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五苗全程接种率为98%。 (九)国家免疫规划督导评估工作 完成了2016年国家免疫规划督导评估工作,共抽查208名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督导评估工作方案中接种情况及接种率的判断要求显示,四个乡,两个社区均达到95%以上。 二、传染病防治工作 (一)霍乱防治工作 (1)建立霍乱防治组织:成立有政府、卫生局、疾控中心组成的霍乱防治领导小组,成立专业防控应急队,队员由疾控中心和医院熟悉本专业的人员组成。 (2)加强业务知识培训:5月份根据今年*区2016年霍乱、O157:H7防治工作计划及河北省肠道门诊工作规范的要求安排部署了我区的防治工作,此项工作已圆满结束。 (3)肠道门诊监测:我区区医院、煤矿医院均按要求设立了规范的肠道门诊。制定有严格的工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腹泻病人的详细就诊专册登记。但是因为医护人员少、资金短缺,各单位的人员均不能固定,四个乡卫生院房屋均不能按要求设立,设备也很简陋。今年哨点医院定在区医院,全区六个医疗机构共上报腹泻就诊人数40例,完成率为100%,检索率100%,检索阳性数为0。 (4)外环境监测:对辖区内的生活饮用水、外环境水、污水、市售水产品进行了监测,共监测份数为50份,完成率为100%,其中外环境水10份、市售水产品20份、食品20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5)霍乱疑似病例主动监测:共查阅病例数2136例,无疑似病例,无漏报现象。 (6)按照上级要求,及时上报各类报表,做到准确、无误。按时完成各医疗单位的肠道传染病督导检查并记录。 (二)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 (1)鼠密度监测:在全区开展以灭鼠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广泛宣传。并于2016年1月-3月对居民区及野外进行鼠密度监测.共布夹905次,捕捉老鼠29只,构成密度为%. (2)综合征出血热漏报调查:2016年7月1日,我中心对全区2所医院(区级医院、煤矿医院)的2016年1-6月份法定传染病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报告漏报情况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实查病例数2965例(煤矿医院1859例、区医院1106例),查出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数为0,漏报数为0,漏报率为0。 (3)组织宣传活动 按照四重点的原则,对重点疫区,重点人群,采取重点措施,控制出血热的发病。同时积极开展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 (三)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 成立防控工作和应急队伍,明确职责,完成并制定了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等工作,及时对各级医疗单位、学校、托幼机构、城区相关人员及个体医疗单位进行防控知识及消毒措施的培训工作,并按照工作方案,要求相关区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责任,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防疫情扩大,造成大的暴发流行。进行疫情监测、定期进行疫情分析、每日掌握网络直报情况,全年共报告病例1例,及时完成了流调。 (四)加强麻疹等其它呼唤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 春季是流脑、麻疹、等疾病的高发季节,由专人主动搜索出疹性及发热性呼唤道传染病,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口密集场所的监测工作。 (五)加强对流脑、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疫情的主动搜索,做好疫情调查处置,今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幼儿家长的防病意识及卫生习惯,加强和提高个体医、村卫生室对手足口病的传播扩散意识,杜绝未报、漏报现象,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六)加强疟疾监测工作,全年共完成血检51份(区医院21份,煤矿医院30份)。 三、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 (一)艾滋病疫情管理 有专人负责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有专机实行网络直报,及时浏览报告的疫情,进行审核、订证、查重、删除工作,6月份确认1例外省病例并且按要求报告。 (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我区区医院及妇幼保健站均按要求开设了独立的健康咨询室,使用国家统一的自愿咨询检测个案登记表、咨询登记表填写完整,无逻辑错误;1-11月份每个咨询点持续上传率达到100%,1-11月份共完成605人份的自愿咨询检测,完成率为%。全部为阴性结果。 (三)广泛深入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 我中心印制宣传资料及宣传品,利用宣传周期间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进农村、进工地、进学校、进社区、进场所等5进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口共计6000多份。 (四)高危人群干预工作 每月组织高干队对暗娼、外来务工人员、性病病人进行形式多样的干预工作,加强100%安全套的推广使用,增强高危人群自我保护意识。每月按时上报干预信息,干预率为96 %以上。 (五)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1、在两所医院及妇幼保健站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HIV抗体检测,为提供母婴阻断工作应得有利时机。 2、要求四个乡卫生院加强对外来媳妇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孕前检测,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提高生育质量。 (六)病例管理工作 我区6月份新发实验室诊断病例1例,为外省人员;现管理了5例实验室诊断病例,3例病人已纳入抗病毒治疗,定期进行随访、CD4检测、网络录入,目前3例病人依从性良好;1例病人准备治疗,1例病例CD4在350ul以上,目前不需要治疗,定期进行随访及CD4检测。 (七)性病防治工作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区性病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完整、准确收集性病监测数据,科学的解释疫情变化,并及时发现性病疫情报告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疫情报告质量,评估性病疫情报告完整性,校正性病报告发病率。督促医疗机构规范性病诊疗机制,无论是检验科、外科、妇科及其它科室出现性病病人后做好登记、报告后转诊至其它性病诊疗科室或机构进行规范治疗,杜绝出现漏报、漏登记现象。 (八)HIV 初筛实验工作 1、111月份接收380份血样全部进行了HIV抗体及梅毒抗体的检测,除一份HIV抗体初筛阳性送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实验,其余均为阴性结果。 2、检验人员严格按照2016年新修定的ELISA方法检测HIV抗体的SOP进行操作,并且绘制质控图,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检验设备及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血样的采集及保存、检验结果的报告等并做好记录。全年仪器设备运转正常、无职业暴露事件发生。 3、实验室所有废弃的血清及剩余的检测试剂等医疗废物均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高压消毒灭菌后由专人统一安全处理并有详细的记录。 4、今年6月份接受了省级2016年艾滋病抗体初筛、梅毒、丙肝实验室质量考评工作、9月份参加了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质量考评工作,结果暂时还未下达。 5、实验室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前全部进行HIV抗体和乙肝抗体检测.并且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检,均呈阴性结果,并保留血样一年以上。 6、全区1-11月份共报告HIV检测数1098份,其中术前检测204份、受血前检测148份、其它就诊者检测8份、婚前检测10份、孕产期检测127份、VCT检测561份、娱乐场所人员体检40份,全部为阴性结果。 四、结核病防治工作 (一)病人发现、治疗和管理 本年度初诊病人202人次,完成全年任务数的96%;登记管理肺结核病人39人,其中凃阳病人23人(初治凃阳病人19人,复治涂阳病人4人),初治涂阴病人15人,重症涂阴病人1人,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0%。对涂阳病人实行全程督导管理,对涂阴病人实行强化期督导,系统管理率为100%。 (二)对涂阳病人密切接触者检查 对涂阳病人的密切接触者38人进行检查。 (三)痰检工作(因缺少人员和房屋,未成立合格的痰检实验室) 查痰人数为307人次(其中初诊202人次,随访105人次),痰涂片数816,其中阳性人数23,阳性痰涂片数46,阴性人数16,痰涂片数770 (四)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资源库,广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 在2016年第十八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我区卫生局积极与教育、广电等部门积极协作,组织开展防治结核病宣传周活动,紧紧围绕“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这一宣传主题,在全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移动分公司于2016年3月19日和23日向全区移动用户群发了以“2016年3月24日是第十八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政府对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检查和治疗”为内容的短信温馨提示,2次共发6万余条次。3月22日上午10:30,在人员聚集的旧电影院小广场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街头宣传活动。出宣传横幅2幅,展牌4块,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宣传画20份,张贴布告30张,发放书包500个,咨询100余人次,并电视滚动字幕宣传一周。突出宣传核心信息,关注重点地区和人群;我疾控中心紧密结合今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以农村人口和学生为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四个乡卫生院在全区农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共张贴宣传标语20余幅, 发放宣传单3万余份,宣传画50张,张贴更新布告400张,出宣传板报50次,咨询100人次;全区12所学校和2所托幼机构积极行动,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观看光盘、专题讲座、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橱窗等形式进行宣传,让学生收集有关肺结核病的预防及治疗知识并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由学生将结核病防治知识向家庭传播等等。此次共发放宣传品2万余份,宣传画30张,布告20张,制作宣传栏14个,举办知识讲座1场次,开展主题班会12次,在中学组织学生观看光盘1场次,黑板报12期,横幅1幅,标语20条等。 (四)加强对乡卫生院和综合医疗机构的督导 为进一步加强结核病人发现、报告、转诊工作,认真做好结核病项目督导工作,每两个月对4所乡卫生院和每一个月对2所综合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本年度1-11月督导4个乡5次及2所综合医院11次,督导村次数24次,访视病人28人次,针对煤矿医院上半年报告、转诊结核病人数少提出建议。 (五)疫情追踪 利用国家疫情监测系统,了解肺结核的报告情况,由县(市、区)级聘用专业人员,主要是经过相应培训的区、乡级人员对已报告但还没有到结防机构就诊的可疑患者进行现场或者电话追踪。大疫情网络报告21例,重报2例,出院1例,转诊到位3例,追踪到位15例,住院1例,非结核死亡1例,总体到位率90%。其中本地医疗机构报告本地病例12例,转诊3例,追踪8例,追踪到位7例,未到位1例(非结核死亡);外地医疗机构报告本地病例9例,重报2例,住院1例,出院1例,追踪8例,追踪到位7例。 (六)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建账,做到专款专用,合理使用专项经费。 (七)做好重点人群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1、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结核病、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传播和流行,区疾控中心与区教育局联合举办“*区学校和托幼机构流感、麻疹等重点传染病及常见病防控知识培训班。 2、加强农民工结核病防控工作,*区疾控中心组织4名人员于2016年11月5日深入到建筑工地,以“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为主题,开展了农民工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宣传活动。 (八)、认真做好统计报表、信息投稿及网络报告工作。 及时准确完成月、季报及网络信息及时录入,积极写出工作动态信息,本年度在中国疾控网、中国结核网和张家口疾控网上刊登2篇。 五、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 (一)今年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继续不断完善,传染病监测敏感性及监测报告质量也不断提高,传染病的早期预警预测取得了进展。今年按照省市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了疫情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完善了工作制度,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目前因为人员短缺一人多职还未做到专室专人专机。各疫情直报单位能较好的执行传染病报告和登记制度,保证了大、小疫情报告的一致,能够发现疫情及时上传,同时熟练掌握各项操作。 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统计截止目前共报告各类传染病12种121例,报告发病率为180/10万。全区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无因传染病死亡病例;共报告死亡病例188例,每月对全区的疫情上报数据及时做好常规分析,审核,并以简报形式下发到各直报单位。 (二)传染病漏报调查 为了准确了解、掌握我区医疗机构传染病及死亡报告管理情况,进一步加强传染病及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健全报告制度,提高报告质量,防止传染病流行。依照市级有关文件要求今年截至目前为止共计3次对所辖疫情直报医疗单位进行了传染病管理、疫情报告及死因监测工作的抽查,检查结果:各医院均成立了疫情管理组织,建立健全了疫情管理制度,保健科制度完善,疫情资料齐全。但管理上还是存在着问题,资料不能及时归档,管理不善,医院人员缺乏常规的培训。三个季度共查登记病例数3094例,共抽查出传染病121例,报告121例,报告率为 100%,未发现漏报病例,漏报率为0%。 为了提高我区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1、要加大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逐步把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2、按照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的要求,各单位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加强检查和督促,提高疫情报告率、准确率、完整性和及时性。3、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门诊日志的管理,提高使用率。4、各医疗单位的防疫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增强责任心,定期收集疫情及时上报,以提高本院传染病的报告质量。 (三)为了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我中心每季度对各直报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进行技术指导。 (四)依据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信息管理专职人员每日对大疫情内报告的传染病卡进行审核。 六、慢病、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 (一)慢性病防治: 1、根据上级相关要求,充分利用“世界卫生日”、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世界高血压日”、“全国爱牙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卒中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等宣传活动日组织社区服务站及乡级卫生院对群众进行了各种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觉性,科学预防,规范诊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对普及预防知识和提高全民的自我保护意识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2、完成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估。 2月27-29日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区对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个乡级卫生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进行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据录入。每个街道和乡镇抽取3个社区和村,每个村抽取了10个高血压和10个糖尿病患者。总计抽取360人,均按照要求进行了系统录入。 3、根据市卫生局相关文件要求,我区于3月份开展了全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创建活动。决定电厂实业公司为示范单位,新立街社区为示范社区,区中学食堂为示范食堂,聚仙楼大酒店为示范食堂。通过详细的安排部署,积极认真的创建,我区的示范活动得到了市级的通过验收和肯定。 4、为不断提高公众精神健康意识,强化人员的法制意识和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的依法行医意识,切实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和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精神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我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精神卫生法为重点,我中心于5月15日上午利用半天时间对组织职工进行了集中教育培训。培训主要内容紧紧围绕精神卫生法相关内容,会上职工认真学习精神卫生法,详细做了笔记,讲解人对职工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此次培训做到了人人知晓、全员了解,比较深刻理解了精神卫生法立法宗旨、工作方针和重点条文,为贯彻落实该法打下良好基础。 5、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不定时的对我区相关单位进行技术督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到目前为止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基层领导的工作意识不够强,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系统管理。 2)、工作人员均为兼职,无法细致有效投入到具体工作中去。 3)、资料:档案资料还不太完善,健康档案填写不太完整,有漏项。 4)、宣传:宣传不到位,没有系统规划,无完善的相应宣传资料,群众对该项目还不能充分了解和认识。 5)、报表:存在报表迟报和错报现象。 6)、对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进行了绩效考核。通过考核发现了我区各单位工作今年新的发展,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技术指导并要求及时给予指正。 七、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一)碘缺乏病的防治 1、碘盐监测:111月份我区(1)对盐库的监测精制盐面共监测11批次,合格11批次,合格率为100%,(2)对居民户的碘盐监测按新方案于4-5月份对居民户的碘盐进行了监测,共抽查监测20个行政村总计300份居民户食用盐,合格300份,合格率为100%。 2、做好碘缺乏病健康宣传活动 2016年5月15日是我国第19个“防治碘缺乏病日”,这次活动的宣传主题是“科学补碘,健康一生”。5月15日上午9时由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区盐业公司、区广电局在人口集中地方开展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以及碘盐使用原则和相关知识讲解,并利用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及张贴宣传画报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此次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共计1500余张,宣传画200多张,设咨询台2处,同时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解答疑问,并向群众宣传科学补碘和保护健康的重要性,强调防治碘缺乏病的必要性,普及碘知识,呼吁群众重视碘缺乏的危害及科学补碘。此次宣传累计受教育人数达1000人左右。 3、甲状腺肿大病情监测 碘缺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为提高全民素质,确保我区人民健康,根据市级下发相关要求,我中心于今年10月份抽取区2所小学校(定方水乡寄宿制小学、定方水乡小学)的810岁学生进行了肿大率病情监测,今年共检查学生100人,查出肿大学生4人,肿大率为4%。在调查的同时,我们随机抽取了20份学生家食用盐,经检测20份碘盐均合格。通过这次调查发现,人们在食用盐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群众的认识还不够,对此,我们进行了宣传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希望在这次调查之后,学生能正确食用上合格的加碘盐,我们将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力争把我区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做的更好。 (二)布鲁氏菌病防治: 1、今年我区继续加大对布病防治,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传单、海报等方式对乡村养殖、畜牧密切接触人员及大众人群进行布病防治知识宣传,使群众了解布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及危害,加强防护,减少感染发病。 2、不定期的对重点村及医疗机构进行疫情监测和病例搜索,一旦发现新病人,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3、对乡村级医务人员以及养殖户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我中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区养殖户的布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根据制定的培训计划,在区卫生局的组织下我中心于4月23日上午对全区医疗单位医务人员进行了鼠防、布病等地方病知识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到95%以上,进行了鼠防、布病等知识幻灯片播放和详细的讲解。5月13日上午协同农林局专业人员于在农林局会议室进行了布病防治知识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共计达到近30人。培训会介绍了布病的防治知识及我区目前布病的发病态势和预防的紧迫性。 4、今年我区共上报6例布鲁氏菌病例,在上报同时对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5、积极与畜牧部门做好沟通,做好联防联控工作,一旦发现疫情及时进行通报,防止疫情扩散。 6、布病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实施情况 根据市级文件要求,我区专门召开了该活动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了我区的具体实施计划,会后及时制定了*区布鲁氏菌病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我区于7月12日上午在区政府七楼会议室对乡、村级医生人员及其他参与人员进行了开展布病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活动的培训。 7月13日-15日:各地基层进行基线调查,对一般情况、本地布病流行情况及病人就诊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同时开展了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我区共养殖动物16039只(其中羊为14775只,牛为1264只)。 7月16日-7月19日:针对一级目标人群疾控中心联合乡卫生院及村级进行了第一次干预措施(花园乡7月16日,定方水乡7月17日,辛庄子乡18日,段家堡乡19日),为了把工作切实做细做到位我们分别于22日、26日、31日、8月7日对重点人群进行了第二批血样抽取,总共抽取218份血样,检测出阳性病例5例,均已通过网络进行了上报并同时进行了流调工作。在血清监测的同时其他小组人员对目标人群发放了宣传包、干预包并对其进行了宣传教育工作,发放了宣传资料,并详细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和介绍。 为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有效的对我区的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7月下旬我们特别对重点养殖场*区鑫科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全方面的干预活动。现场对所有养殖人员进行了血样抽取,共抽取45人份,检出阳性病人一例。同时发放了宣传包、干预包,专业人员与调查对象进行了面对面、点对点交流,宣讲了布鲁氏菌病的专业知识,针对提出的问题现场给予了详细讲解,通过开展综合性健康教育工作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目前各乡均利用召开座谈会、专题讲座、入户宣传等形式对一级目标人群进行了至少一次的健康教育活动。对于二级目标人群均已开展了通过广播、传单、标语等形式的大众式宣传,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认真协助市级完成全市鼠疫防治知识培训工作 为切实加强鼠疫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并能及时处置鼠疫疫情,提高疫情主动控制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人间鼠疫的发生和传播,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10月9日-11日在我区举办为期三天的鼠疫防治培训班,我中心积极努力配合在卫生局的领导下通过中心主任的精心安排圆满完成了全市的培训工作。 此次参加培训人员达到90%以上。培训会要求各单位加强领导,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要结合,增强现场操作和处置能力。由专业人员分别讲述了鼠疫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及治疗、消毒与防护、监测、应急等相关知识,并现场进行了防护与消毒及应急处置的演示。 (四)、地方病疫情报告工作: 加强疫情报告制度,保障网络系统畅通,根据上级要求,及时上报各类报表及所需各种数据,同时进行信息反馈。 八、职业病防治工作 1、为切实做好我区网络报告工作,提高报告质量及灵敏性,减少迟报、漏报现象,防止疫情扩大蔓延,进一步强化网络直报人员报告意识,提高网络报告能力,我中心利用督导机会指导全区疫情网络直报人员的网络工作,加强了我区的职业病网络报告工作。 2、继续完成全区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并及时进行上报并审核。 九、病媒监测及医疗托幼机构消费监测工作 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根据市级安排我区定为鼠密度、蚊密度监测单位, 2016年1 -3月份进行鼠密度监测,5-10月份进行蚊密度监测。 (一)鼠密度监测 根据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把辛庄子村、学校街社区、聚仙楼饭店定为监测点,监测时间为1月份-3月份,每个监测点每月室内外一次性布放200有效夹,总共布夹总数为1800个,有效夹数为708个,捕获鼠数量为29个,均为小家鼠。 (二)蚊密度监测 我区富祥园小区、水泉公园、区医院、辛庄子乡辛庄子村、农户家猪圈定为监测点,监测时间5-10月,每月2次,共捕获蚊子338只。 (三)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监测 9月份对区医院进行消毒监测25项,合格23项,不合格2项;定方水卫生院监测14项,合格12项,不合格2项;城镇幼儿园监测18项,合格16项,不合格2项;新起点幼儿园监测18项,合格16项,不合格2项。合格率89%。 十、卫生应急工作 (一)加强领导、组织实施 我中心对卫生应急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强化了组织领导。中心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主任亲自担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组建了一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下设流调组、疫情组、消毒组、检测组、后勤保障组。 (二)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为提高专业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中心狠抓了专业人员的强化培训,围绕霍乱、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适时对本单位职工及基层防疫人员应急培训。通过培训强化了业务人员的卫生应急意识、补充更新了卫生应急知识,提高了专业人员的应急处置综合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 强化防控措施,组织城区各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认真落实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监测报告网络,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各网络直报单位明确了责任人、工作职责。中心内部实行24_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发生疫情后及时进行上报并进行处理。完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卫生应急预案。 (四)积极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根据现有条件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各类防护用品、消杀药械、诊断试剂及耗材、季节性疫苗、检测设备等物资,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立即启用。 (五)完成了我中心应急能力调查工作。 十一、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 为切实加强我区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辖区内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教学秩序,根据市级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本年度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强化培训 区教育局和疾控中心于2016年4月23日在后堡街小学多媒体教室联合举办了“*区学校和托幼机构流感、麻疹等重点传染病及常见病防控知识培训班。参加培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