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1页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2页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3页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4页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办公范文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第一篇: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肖庆华按住ctrl键 更多小学五年级资源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喜欢的儿童诗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童年图,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 儿童诗两首 分享童年的快乐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3小组内读诗。4全班齐读此诗。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感情朗读,背诵诗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拓展延伸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2学写儿童诗3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按住ctrl键 更多小学五年级资源第二篇: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9*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读记记本课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花苞、梳妆、水墨画”等。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读懂两首儿童诗,体会作者情感觉,并能尝试自由创作诗歌。2、.过程与方法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借助各种工具书以及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一些诗歌的写法,并根据自己的所得进行诗歌创作。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感受儿童丰富想像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童年生活无限快乐! 重难点.关键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像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2、学习初步创作诗歌。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喜欢的儿童诗,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导想像,导入新课1、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草长莺飞、遍地春光;春天,是个想象的季节,神游四野,上天入地。在春天里,你会想象些什么?2、展示书中插图,想想这个小女孩想着什么呢?你想知道吗?让我们跟着著名作家高洪波一起了解她都想了些什么?3、揭示课题我想。二、初读,感知诗歌1、出示诗歌2、自由读诗,读的时候不但要读通、读顺还要用心去感受,想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3、听课文录音,注意朗读的读音、节奏和感情。4、全班齐读课文。三,理解文中字新词1,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2,出示文中重要的词语。理解字义。四、再读课文,体验情趣。1,引导学生一节一节朗读课文,采用单人读、双人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一节一节地体会:在美好的春天里,“我”把自己想象成什么?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老师引读课文,用语言描述调动学生的情感, 把学生引入想象世界。四、鉴赏表达特点1、引导学生朗读文中最后一节“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多人比较朗读。直观体现朗读效果。2、这遥远的地方的是哪呢?大胆的想一想?说一说?3、说一说你觉的作者想法美在哪里?引导学生结合现实与想像的来感悟作者的情感。4、师: 只要找到窍门,我们也可以当小诗人。作者的小窍门是什么?大家看看每一节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想象,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什么变化?五、 学习创编,合作交流1、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作为想象的凭借,然后展开想象,并把它写成一首小诗。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是学习创编的难点。2、这是老师写的两节诗,请同学们评一评,诗以什么为凭借,抓住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描述了怎样的情境?我想把身体化作肥沃的土地。让西北部的不毛之地。也有小麦的芳香。3、学生独立思考、模仿创编,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上交流。六、迁移课外,拓展阅读阅读课外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1,有感情朗读课文这首诗。2、想想山村孩子的画上有什么?你能想像出是一种怎么样的画呢?3山村孩子的画怎么样?美在哪儿?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课后自学童年的水墨画七、课堂总结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的,是缤纷多彩的,也是让人难以忘怀。有太多值得我们回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儿童诗,丰富我们的童年生活。八、布置作业1、读一读,写一写。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 澄澈2,自学童年的水墨画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第三篇: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儿童诗两首 教学设计大杖子学区解放小学 赵怀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什么样的幻想?什么样的剪影呢?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童年吧!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以下词语:对词语的理解:汲取:吸取。喧闹:喧哗热闹。水葫芦: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诗中的水葫芦加上了引号,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指水性极好的孩子,与我们通常说的“旱鸭子”是相对的。三、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引导学生共同理解有关句子:对句子的理解。1.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这是我想诗中的最后一节,从诗意上看,与第四节诗是紧密相关的。乍看起来,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把孩子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现实,与前面的诗句有些不和谐,甚至格格不入。实际上,正是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我”是怎样地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以得和他们商量商量。这更增加了诗的情趣。2.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前一句描写了读书的神态,孩子是坐在街头读书,书就放在膝盖上,他似乎很懂得爱护书,翻页时动作是轻轻的。肯定是书中的故事有趣,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微笑着。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水浒传,但主要说他看书看得入迷了,只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也没有注意到。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回答问题:1.生有感情地自读我想并回答:我想之中都有哪些想法?我想到“变成”意寓何在?2.生有感情地自读童年的水墨画并回答:孩子在街头干什么?孩子在溪边干什么?孩子在江上干什么?3.教学片段:师:读了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生:我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镜头。师: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澄澈的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生: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生: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师:对,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生: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生: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生:这是一幅充满快乐的画。柳树是快乐的,它快乐地照着溪水这面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