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新城区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新城区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新城区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新城区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城区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巩固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城市形象,强力打造人文化、生态化、现代化旅游名城,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根据两代会城市发展战略要求,结合我市城市建设实际,特制定。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两代会城市建设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打造“花园式宜居宜游城市”、塑造“功夫之都”为载体,以优化人居环境、增强城市功能、打造城区、提升文化品位为主要内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推行城市人文化、科学化管理,为我市进军全国“百强”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设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二、总体思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新城区建设继续按照东、中、西城区分散组团式发展模式。根据目前城市三区现状及发展趋势,总体思路是规范中城区,发展东城区,推进西城区。中城区发展空间较小,以整治、美化、规范、完善为主,加强管理,提升档次;东城区起步发展,拉开路网框架,储备城市土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居住条件和招商投资条件,力争五年内使东区整体形象有大的变化;西城区稳步推进,与旅游、武术产业有机结合,储备西区土地,构建路网框架,完善基础设施,服务西区建设发展。三、总体目标通过新城区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到“十一五”末使我市城市建设达到东、中、西组团整体推进,建成区面积扩张,城市路网格局形成,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城市功能逐步完善,街景市容亮丽美观,人居环境干净舒适,文化气息浓郁,都市品位独特,基本建成花园式宜居宜游城市。四、工作任务规范整治中城区中城区作为我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通过近几年来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城区格局已经形成,发展空间较小。因此,中城区近期发展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为载体,以整治、美化、规范、完善为主。一是强化规划管理。抓紧做好西入市口整治规划、少林大道和北环路街景整治规划、城区内部道路规划完善等细部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城区规划控制管理,所有项目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建设,杜绝违规违章建设行为,确保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二是完善城市功能。结合中城区建设实际,重点搞好西区少洛高速入口处综合整治、少室南北路和洧河东路行道树栽植及部分道路行道树补栽工程、老北街和市直一幼门前道路改造、新兴街居民区排污管道铺设、洧河西路和洧河东路建设、市区个垃圾中转站和座公厕建设、少林大道街景整治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尽早投入运行。同时,充分规划利用好中城区现存的部分空地,适当安排个示范性居住小区,做到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合理配置,以有效解决目前中城区内农民的住房问题。三是道路交通整治。维修改造人行道花砖和路侧石,处理好路口与道路、道路与单位门口的衔接,保证路面平整,花砖铺设纵到端、横到边、不缺损,花样美观大方。在不占用道路的前提下,对所有路牌、公交站亭、公共信息栏、报刊亭、垃圾箱、高压箱等进行改造更新。加强市区空中线缆规划管理,对现有空中线缆统一归拢整理,清理废弃线缆、线杆,净化城市空间。对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各种管线及设施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做到管线入地,同步建设。优化城市交通组织管理,规范各种交通语言标识,更新刷洗交通标志和设施,完善交通标识和技术设施建设,有效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四是园林绿化整治。首先,按照建设部对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提出的整改意见逐项落实完善。其次更新完善已建公园、广场、游园的设施建设和维护管养,做到道路、广场平整,无积水破损;喷泉、照明灯饰完好,运转正常,绿地植物生长良好,修剪及时,草坪平整、均匀,无杂草、干枯;园林绿地土壤疏松,无杂物、垃圾,无死株、缺株、杂草丛生现象。及时清理修补缺株、枯死行道树,修剪整形,确保树型美观,对行道树树穴的覆盖要做到树穴整齐,大小适宜,边线清晰,线条流畅,一街一景,覆盖得当。加强园林绿化管养,保证树木、绿地的成活率。五是街道景观整治。加大城区人居环境改善力度,拆除城区违规、过期和有碍观瞻建筑物,拆除沿街低矮建筑和小雨塔、小遮阳棚等,拆除影响城市形象的塔式广告和软体广告。对沿街建筑物立面粉饰进行统一规划,既保持原有建筑风格,又要达到整体景观协调一致。所有沿街建筑要按照规划整治标准,做好墙体粉饰、清洗及卷闸门喷漆刷新和底层商店整治,商店门头、匾额制作统一规格,统一标准,文字简洁明了,富有文化气息。霓虹灯管理作到逐户登记,对文字不全、灯体残缺的要立即整改到位。要深化现有沿街重要建筑及共公设施的夜景照明,陈旧的及时更换,档次低的予以改造,路灯照明要达到市区全覆盖的标准,对老化路灯设施进行改造,同时完善路灯故障应急处置机制,提高路灯维修时效。六是市容环卫整治。巩固完善卫生清扫保洁、垃圾运输与处理制度,加大环卫投入,改善装备水平,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程度,创新环境卫生监督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公厕、中转站、果皮箱等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尽快改造升级和建设完善。加大占道径营整治力度,杜绝占道经营和店外经营现象。沿街洗车行要保证配套设施完善,排水设施达标,杜绝污水溢入人行道和占道洗车现象。七是违章建筑整治。集中力量对市区建筑市场进行全面清渣,对于违规违章建筑分类排队,逐项整顿处理到位,对于符合规划的予以规范,对于不符合规划的坚决全部拆除到位。同时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坚决杜绝城区内各种违法违规建设。重点发展东城区东城区位于市区东入口与中心城区之间,是城市分散组团式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组团,极具开发潜力。根据城市发展趋势,市两代会、政府全会都将起步开发东城区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因此,东城区开发建设是“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认真规划好、建设好。一是搞好前期规划。尽快组织完成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东城区近制性详细规划和颍河东路、少林大道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月底规划全部编制到位,上半年东城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同时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完成东入市口整治规划、示范小区规划、地下管网规划等,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二是拉开路网框架。这是年的中心工作,首先集中精力抓好颍河东路建设。该道路西起实验高中,东至郑少高速入口处,全长公里,道路红线宽米,建成后将有效缓解目前东城区少林大道交通压力,刺激拉动东区建设和经济发展。其次,在颍河东路建设的同时,依据规划将东区主次干道打通,全面拉开路网框架,初步形成城区格局。同时,加大城区土地管理力度,将土地全部储备起来,以避免中城区分割土地的局面再度重现,为下步城区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至年要作为东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使东区开发建设初见形象,基本形成居住条件。多渠道筹措城区建设资金,加快东区道路、供排水、环卫设施、电力、通讯、学校、文化设施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中岳庙以南区域规划建设一座集旅游、休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文化广场。同时,少林东路以北区域居民向少林东路至颍河东路之间区域搬迁,逐步对东区北部“城中村”实施改造。部分市直机关部门由政府引导,陆续向东区迁移,通过大规模的建设和拆迁改造,使东城区初具形象,并为各类旅游、商业服务、居住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进驻东区建设创造良好基础条件,至“十一五”末,东区基本步入持续健康发展轨道。建设推进西城区西城区东临中城区,西接少林景区,总体发展方向是与旅游、武术产业有机结合,建设禅武文化浓郁、集少林武术教学、训练、科研、竞技表演、度假、旅游购物、影视拍摄为一体的综合城区。一是结合目前西城区建设现状,加快北环路西扩、少林路西扩等道路工程建设,形成西城区与中城区和少林景区的连接线。规划建设封祀坛公园,实现两个城区的片状连接,使西城区与中城区融为一体。同时在西城区西部规划建设新的国道,并与少林景区音乐大典有机衔接。二是搞好西城区土地储备,有效积聚城市建设资金,加快进行道路、供排水、市政环卫设施、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西城区城市功能。三是突出旅游和武术文化特色。加快嵩阳办旅游购物城建设步伐,尽早投入使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购物场所。同时在城区内规划建设少林武术表演一条街,创设少林武术文化与嵩山旅游氛围,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武术院校及武术科研机构入驻西城区建设,进一步拉动西城区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五、工作措施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效建设机制。按照我市“四新联建”安排部署,成立新城区建设指挥部,由市长吴福民任指挥长,建设、监察、财政、国土、公安、检察、法院、嵩阳办、中岳办、少林办、发改委、审计、水利、环保、电业、电信、文物等相关部门任成员,下设三个工作组,一是土地建筑市场整顿工作组;由市委副书记魏诗礼任组长,副市长翟晓宾、苏建设任副组长;二是东城区建设工作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余遂盈任组长;三是中城区整治工作组,由副市长苏建设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共同负责新城区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市场作用,确立科学开发模式。新城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市政设施、办公和商业用房、宾馆酒店、住宅及众多产业部门等大规模建设,需要巨大的建设资金。要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机制,开辟多种渠道筹集新城区建设资金。一是政府授权,城市开发建设投资公司具体运作;二是政府储备土地,公开挂牌出让,筹集城市建设资金;三是招商引资,参与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和城市服务;四是政府给予一定政策支持,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逐步把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保洁、绿化养护、市政管理等推向市场,鼓励社会和民营资本开发建设和管理城市,共同打造新城区。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为先。新城区建设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先导作用,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强道路交通、公共设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