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预就业机制研究 书稿.doc_第1页
大学生预就业机制研究 书稿.doc_第2页
大学生预就业机制研究 书稿.doc_第3页
大学生预就业机制研究 书稿.doc_第4页
大学生预就业机制研究 书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预就业机制研究报告 问题提出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YJAZH031大学生“预就业”机制研究胡晓兵 李晶 王秋菊 著目录导言1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出1一、大学生就业基本状况1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学分析1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研究状况4一、国外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状况4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状况5三、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的评述5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6一、研究的逻辑路线6二、研究的意义6三、研究的主要内容7四、创新点7五、研究方法7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问题9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数量分析9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心态9第三节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理解9第四节 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9第五节 大学生实践能力对就业的影响10第六节 高校实践培养环节10第二章 就业理论11第一节 西方就业理论11第二节 马克思就业理论12第三节 国外就业理论的评价12第四节 中国就业理论研究12第五节 中西方就业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13第三章 中国大学生就业体制15第一节 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演变15第二节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建构18第三节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中的问题18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体制借鉴19第一节 国外大学生就业状况19第二节 国外大学生就业体制及借鉴19第五章 大学生“预就业”机制理论和实践20第一节 大学生“预就业”的宏观政策建构20第二节 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体系21第三节 强制执行的大学生见习制21一、实践环节21二、提前就业21第四节 公正、自由的人才市场21第五节 宽容、发展的人才观21第六章 大学生“预就业”政策的社会支持22第一节 舆论宣传22第二节 家庭及社会网络22第三节 社会学理论22后记2343大学生预就业机制研究报告 导言导言胡晓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仅在我国形势严峻,当前全球就业压力普遍较大,国际劳工局发表2006年世界就业形势报告指出,全球失业人数为1.91亿,平均失业率6.3%,处于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我国2011年统计数字表明,具有就业能力(经济活动)人口中,未就业人数达2159万人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tjsj/ndsj/2012/indexch.htm,仅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就达922万人。近几年每年毕业的数百万大学毕业生加入求职队伍,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出本研究中的大学毕业生如无特殊说明主要指高等院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是指符合劳动年龄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满足自己及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的经济活动。大学毕业生就业指的是,获得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获取合法劳动报酬或收入的活动。一、大学生就业基本状况我国自实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114万人到2013年的699万人(见图1),就业率逐年下降(2002年为80%、2003年75%、2004年73%、2005年为72.6%、2007年70%、2008年68%、2009年68%),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呈逐年上升态势(2000年为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2003年达到63.67万、2004年为70万、2005年为75万、2007年为144万人,2008和2009年分别超过100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化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被社会广泛关注,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和谐。图1 2001年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网,/kuai_xun_4343/20130129/t20130129_898345.shtml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学分析1、大学生就业政策取向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年国务院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专门文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就业领域、就业形式、就业服务和指导给予规范,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地方政府和高校积极提早行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周密安排,为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良好开局打下了基础。国家就业政策进一步拓宽渠道,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要实施好“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拓宽基层就业渠道,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工作、到文化产业领域就业创业,重点做好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地方就业部门和高校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大力开展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强化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2008年起,国家启动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部分省(市、区)在本省范围内开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安置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如黑龙江省2009年起启动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彩虹工程,决定每年至少开发2000个左右援助岗位,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或提供救助岗位。辽宁省2007年启动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资金3000万元,专项用于零就业家庭、城镇低保家庭、农村贫困户和残疾人家庭等贫困生提供求职补贴,为未就业提供见习补贴以及购买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等。当前,我国大学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还直接体现在每年度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和未就业人数上。据统计,2007年高校毕业生495万,未就业人数100万;2008年毕业生560万,有150万没有就业;2009年有 610万毕业生,196万未就业;2010年631万,85万未就业; 此数据来源于互联网并根据年度就业率进行估算,实际数据可能与此有差距,但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未就业人数大量沉积是不争的事实。2011年毕业生达660余万人,2012年有680万毕业生,2013年将达699万毕业生。 数据来源于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0、2011、2012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数量巨大的就业人数,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仍处于十分严峻的状态,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2、大学生就业难的主客观因素分析客观上看,由于经济形势、大学毕业生人数等原因,大学生就业确实很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本报记者.民企提供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N,工人日报,2011.11.28,第2版受经济危机影响,大量中小企业在资金链断裂、用工荒等影响下无法继续经营,出现了半停工、停工现象。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也出现减少用工和裁员情况,导致就业岗位锐减。在就业岗位减少的同时,巨大的失业人口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浪潮阵阵袭来,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的外方主要代表时说中国失业人口达2亿,这可能包括农村和城镇居民在内的全口径统计。2011年教育部长在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谈到,加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2011年应就业大学毕业生达700万之多。一方是就业岗位锐减,一方是应就业人数剧增,就业压力可想而知。主观上看,是与用人单位要求、大学毕业生择业观和社会公众心理相关的。随着全国经济形势的逐渐恢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相对小了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可能并非直接由就业岗位数量与大学毕业生人数之间的矛盾造成,而是大学生过于挑剔的择业观,企业过于短视的择人观,社会过于片面的就业观,造成了一种“就业难”的假象。在对黑龙江省个别大型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发现,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基本可以满足就业。如2011年12月3日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举办的2011年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了解到,参会大学毕业生达5000余人,参展招聘单位达35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其中农、工、商、服等各行各业岗位应有尽有,从数量上看,基本满足参展求职毕业生的需求。2011年4月,我们对大庆市重点企业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进行调查得知,65.9%的用人单位完成了前一年的招聘计划,25%的用人单位没有完成前一年的招聘任务,且缺口很大,说明大学生就业不是无岗可就,而是有岗无人就。社会公众对大学毕业就业状况仍然存有恐慌心理,可能与以下几个主观因素有关。一是由于各种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新闻报道造成恐慌的局面。每年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闻报道中,铺天盖地的信息是人头攒动人满为患的招聘市场、各种令人恐怖的统计数字、各种失业大军的数量、未满足自身就业愿望的大学生的埋怨之词,如此性质的大量信息,使社会公众尤其是应届毕业生难以正确处理信息,并形成遵从压力, 于显洋.组织社会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271从而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二是社会新闻过度在表面层次上关注大学就业率。大学就业率从2007年的70%,到2010年的89.6%,(5麦克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就业率不断上涨。但由于庞大的毕业生基数(2013年699万毕业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全口径统计应就业毕业生人数仍可能达800万人。其实,未就业毕业生应包括无就业意愿、出国留学、考研及一些无法统计是否就业的毕业生。由于就业意愿、个人能力、技术技能等原因,存在一定比例未就业毕业生是合理的。国家和社会公众应将注意力从就业率转向如何对待未就业毕业生上来。如提供见习岗位和培训机会、加强就业信息和服务、提供援助岗位和补助资金。据2001年统计,美国大学当年就业率为86%,(6杨伟国.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4.4,65)一定比例的未就业毕业生是人力资本的暂时储存,应该被社会认可。三是大学毕业生择业观不理智。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学得一技之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理所应当。但由于过于自信和贪图享乐,在择业过程中,过于追求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高薪岗位、国企及政府机构,形成自我评价过高、对现实的要求过度、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奉献精神和创业精神等不理智的择业观。2009年统计,毕业生在泛渤海湾区域经济区和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就业达59.1%,而在西部生态经济区就业仅0.2%。(7麦克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4)理智的就业观也使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在我们对用人单位进行的调查中(见下图),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首要原因是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从基层做起”,第二个原因是缺乏实践经验,说明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不成熟、不够理智,实践经验不足,这也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的缺失。四是用人单位过度挑剔,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技能。用人单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愿意进行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培训,没有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招聘择人工作中,缺乏培养意识,简单地以高学历、富有经验、背景可靠等作为“潜标准”,有高学历不聘用低学历、有经验丰富的不用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条件中设置“一年以上实践经验”、“有某某技能”等等,甚至打字员也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在我们的调查中(见下图),用人单位对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的要求位居第二位,个别单位还附加一些苛刻条件。从以上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就业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其实大学生就业难,归根到底是就业的满意度低,大学毕业生认为企业给予的发展平台、薪资标准和就业环境没有符合他们的期望,企业认为大学生未能满足企业急需的人才条件,公众媒体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进行渲染可以吸引眼球。这样就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公众印象,其实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是存在的,但这种就业难的局面更多是主观感受。3、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合理性“就业难”是客观事实与主观感受共同形成的复合性问题,具有合理性和偏差性。合理性体现在大学毕业生总量的急剧增加与社会生产力相对较低形成的就业需求增长相对较低的矛盾上。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科学技术不发达,教育水平低,使社会生产力的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等因素相对较差。尽管近十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相对社会生产力仍然较低,由社会生产力形成的就业需求增长难以与20%以上的毕业生增幅相比。就业形势严峻是客观的,就业难的主观感受也是合理的。4、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迫切性大学生就业与民生大学生就业社会关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真实状况国家重视认识偏差实践缺乏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就业成为我国政府重点解决的问题,亟待建立由国家、社会、大学生、企业、招聘单位等在政策、操作等层面上配套的一整套就业机制。本课题提出“预就业”机制及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建制,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研究状况一、国外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状况大学生就业其实质是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问题,美国经济学家索洛(R.M.Solow)、斯旺(T.Swan)和英国经济学家米勒(J.Meacle)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建立了劳动力需求方程。根据此方程可以得出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它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劳动市场上的正常现象。由于均衡的不断变化,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自身的不断调节,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产生的暂时困难。根据教育经济学的观点,外国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投资是一种有回报的产业投资,为此,舒尔茨设计了高等教育收益率以确定高等教育的回报。根据舒尔茨的计算公式进一步推导,得出过度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其原因之一就是大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就业。大学生毕业后的待业对其个人的经济负面影响是一个客观事实。信息不对称理论在揭示当今社会经济现象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系统角度来讲,每个系统都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在就业系统中学生、学校、企业、政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小石(2007)、刘和忠(1999)等人就中外大学生就业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在美国当今的社会体制和价值观念下,大学生以个人能力,而不以政府和他人的力量就业。美国政府、学校、社会团体、用人单位和大学教授也大力参与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权威性的推荐等对大学生就业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法国政府及教育部门始终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作为考虑重点,施行了“带薪大学生”制度。德国实施国内就业市场上的保护性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日本最大限度地促进全社会的雇佣信息公开化,以解决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状况自从我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后,众多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展开了研究。罗仲尤等人(2005)深入分析了大学生现行就业机制的缺陷,认为就业机制不完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机制不到位、大学生培训机制与引导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他们倡导要以市场导向为主,以政策导向为辅,统筹协调建立运转高效、良性循环的大学生毕业就业市场机制。黄敬宝(2007)则利用实证分析,证明了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高等教育投资规模与招生规模所致,就业率与招生成负相关,招生规模每扩大100人,就业率将下降0.0024个百分点。马书臣(2007)从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历史演进与政府角色的转换的角度,对大学生现行就业机制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进行了分析。叶汝坤(2006)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要建立完善的以人为本的就业机制。徐晓军(2002)则强调解决大学生就业要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两个方面建立模型,特别强调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曹玉玲等人(2007)则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机制,政府、学校、企业、职业介绍所及大学生同时构成一个就业信息流动机制。还有许多学者对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问题从深化教育改革、就业途径下移、加强大学生自身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对化解现代化建设中日益严重的就业难题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对策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郭宝宏.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现时代中国就业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0):84-92.(1)放宽对民营经济的限制,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功能。例如厉以宁认为,只要放宽对非国有经济的各种限制,解决融资难问题,适当照顾税收,使每个中小企业增加 35 人,那么全国几千万个个体工商户就能吸收上亿劳动力。(2)以创造就业为经济发展目标。例如胡鞍钢认为,从现在(指 2003 年)起,应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积极主动的发展政策,经济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优先转为扩大就业优先。(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例如郭飞认为,按照 19922002 年间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每提高 1 个百分点,可以平均增加就业岗位 908万人的数据测算,如果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提高到 50%,就可创造 2 亿多个就业岗位。(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几乎所有为化解我国失业难题出谋划策的人,都强调要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2006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提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已形成四条主要渠道: 郑勇.中国解决就业问题四条主渠道渐成N.工人日报,2006-7-4007.一是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二是由企业吸纳就业;三是由政府开发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四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三、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的评述大学生就业机制是一个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复杂系统,包括政策、机构、教育、服务、培训、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等在内的相互配套的体系。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毕业生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具有一定特征的劳动力市场上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原因错综复杂,除了一般性影响因素,还包括特殊性影响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统计和预测、就业现状与成因、就业对策建议、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等方面。研究多以某一方面为主,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政策和实践的层面上,缺乏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及就业新机制的设计研究。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一、研究的逻辑路线研究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状况为背景,运用国内外就业理论和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成果,分析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在制度、政策创新的基础上,提出在大学生就业前实施以“见习”、社会实践(调研、观察)等“预就业”模式,同时提出与之相配套的见习制度、社会实践制度、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宏观调整和物质保障等完整的“预就业”政策体系。课题研究主要框架如下。二、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第一,疏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学生就业机制和理论支持,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理论研究开辟新的路径;第二,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及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建制的理论建构,弥补大学生就业理论研究的不足;第三,建立大学生“预就业”机制的理论模型。2、现实意义:第一,建立大学生“预就业”机制的社会实施社会政策配套体系,为我国大学生就业提供新的途径;第二,为各级政府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提供理论支持;第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将会对稳定社会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三、研究的主要内容(1)就业基础理论研究对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机制,就业模式和就业机制的演化过程,就业理论在大学生就业中的指导作用等进行基础研究,为后面的实证分析和政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2)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的分析和比较选取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亚洲的日本、印度,对这些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进行分析,对就业压力小的国家和就业压力大的国家的政策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产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根结,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进行整体分析,找到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根结。(3)国内外大学教育机制和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分析和比较通过对上述国家的就业状况的分析,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的教育机制和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差别,从中寻找教育对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理论和实践根源。(4)国内外大学生需求单位(招聘单位)对大学生及大学生就业的态度、政策分析和比较对招聘单位如何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就业政策问题,常常不为重视,本研究将对招聘单位的几种典型做法及其原因进行分析。(5)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分析和比较我国的就业市场与西方国家的完全自由的就业市场在机构组织、服务内容、宗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相同特点,为我国现行体制下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提出可能的建议。(6)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分析和比较大学生就业机制是由国家的政府职能、高校的培养模式、社会的关注、学生的就业观、招聘单位的态度等方面协调形成的完整体系,不同国家的社会体制不同,因之而形成的大学生就业机制一定存在差异,分析这种差异可以借鉴和修正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的不足。(7)我国大学生“预就业”机制的理论和实践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预就业”是以招聘单位为政策建议的主要内容,针对招聘单位的态度、人才机制、招聘原则而形成的一系列就业政策、操作原则。此项内容包括相应政策改革、教育理念更新、就业观念更新、政府职能的转向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四、创新点1、本课题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视角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提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是社会心理问题,主观原因占主要地位。解决“就业难”应以社会慰藉和政策改革为主要途径。2、创新大学生见习制度。提出大学生见习可在大学毕业前和未就业期间进行,政府应提供制度和经费保障。3、提出“预就业”政策体系。这是一个由多部门共同出台的保障毕业生就业的体系,既包括制度和规范的建设,也包括资金的投入和用人单位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同。这个体系的建立完善必将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入常态化。五、研究方法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当今社会重大社会问题,涉及经济、教育、社会传媒等重大领域。研究方法采取了多学科交叉、多种方法并行,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方法。1、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经济学方法,在社会学研究方法框架内,对大学生就业的理论和机制进行研究。2、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归纳、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等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大学生预就业机制研究报告 第一章 就业理论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问题胡晓兵本章从历年就业人数、各方就业心态、对大学生就业的理性理解、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以及大学生就业对实践能力的需要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数量分析李晶一、基本数据1、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114万毕业生,到2014年的727万毕业生,我国大学毕业生总人数在14年。总体状况:人数、就业比例1999年1月,教育部制定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1%。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0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但在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我国自实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114万人到2013年的699万人(见图1),就业率逐年下降(2002年为80%、2003年75%、2004年73%、2005年为72.6%,2007年70%,2008年68%,2009年68%),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呈逐年上升态势(2000年为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2003年达到63.67万、2004年为70万、2005年为75万、2007年为144万人,2008和2009年分别超过100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化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和谐。因此成为我国政府重点解决的难题,亟待建立由国家、社会、大学生、企业、招聘单位等在政策、操作等层面上配套的一整套就业机制。本课题提出“预就业”机制及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建制,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图1 2001年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网,/kuai_xun_4343/20130129/t20130129_898345.shtml)2、需求数据3、就业率4、大学专业数据5、就业经济指标二、数据分析1、就业数量庞大是客观事实2、就业取向大城市、发达地区、热门行业、高待遇、高收入、工作内容清闲3、经济发展与就业率4、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观一、心高气盛二、恐怖畏惧三、彷徨犹豫四、超越现实大学生就业前恐惧彷徨心态、大学生就业期待、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期待第三节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理解一、就业基数大客观上难;二、心理难以接受社会公众心理调适不当,主观上难;三、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经济发展和用人净需求,就业不难;实际上是就业危机,而不是难。四、就业危机中创生机遇就业危机造成就业合理竞争、形成劳动力储备,是社会的进步。第四节 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一、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二、培养目标缺失三、大学生自主意识四、大学生实践能力第五节 大学生实践能力对就业的影响一、调查分析二、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校门内校门外(岗位培训)三、创新大学生就业见习第六节 高校实践培养环节2012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4%,初次就业率仅次于“985”院校。(/a/20130717/003494.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原因一是高职院校布局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人才需求。2012年,全国1297所高职院校中,设置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的超过630所,布局上比较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尤其是三线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需要。2012年高职院校新增1318个专业点,让学生面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可望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二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实用。一、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育二、实践教学环节三、就业见习的实践培养第二章 就业理论李晶理论、政策、制度与机制理论是指人类(一人往往不能)在长期内(数年或数十年,一年半载等短期不行)通过对社会实践的观察总结,抽象化、概念化所形成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智力成果(分领域)。该智力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或至少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即对人们的行为(生产、生活、思想等)具有指导作用。例如公平理论、正义理论等;列宁理论、邓小平理论等;哲学理论、经济理论、法律理论、教育理论、理学理论、工学理论、医学理论、农学理论、管理理论、军事理论等。政策是由社会或社会团体中的核心人物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而制定的奋斗目标、行动原则、终极任务,具有方向性。制度是规则,是在政策指导下形成的规范或运作模式,是规范个体行为的一种社会结构。组织的运行通常是先定政策,然后实施,检视政策效果后,就把政策形成制度。机制具有系统性。在生物学和医学中,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应用中,机制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有了良好的机制,甚至可以使一个社会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互联网)本研究提出的“预就业”机制,就是大学生就业领域中,各相关组织间第一节 西方就业理论一、萨伊定律在经济学界,较早研究就业问题的是19世纪初期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1832年),他在其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的“供给会自己给自己创造需求”由于社会供给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就业一直没有成为社会问题。直到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业才被经济学界和社会广为重视。二、“充分就业”理论凯恩斯:1.充分就业的概念资本主义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不能通过市场作用的自我调节达到“充分就业”,他要求实现的目标就是要是资本主义经济达到并保持“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的含义是生产资源(人力、物力)得到充分利用。2.有效需求原理有效需求就是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相等时的总需求价格,也就是企业家的生产能获得最大利润时的总需求价格。因而有效需求是指市场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社会的总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量。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干预净化剂的政策主张,即通过政府采取一系列的财政货币政策即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息率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整个社会的充分就业。三、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四、奥肯定律: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评价:整体上来看,西方就业理论是以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作为理论背景,其理论性第二节 马克思就业理论胡晓兵马克思没有针对就业问题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但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工作中,马克思以敏锐的洞察力,一直关注着就业问题。马克思研究就业问题,是将就业问题纳入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把它与剩余价值生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以及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失业问题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广阔领域对就业问题进行深刻研究,形成了马克思就业思想。(阿如娜)一、国内对马克思就业理论的研究国内对马克思就业理论的研究比较丰富。宁光杰认为, 宁光杰. 简析马克思的就业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1(3):48-51.马克思就业理论的内容涉及到劳动力商品、工资、劳动分工、相对过剩人口等。第一,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揭示了生产资本的发展所造成的两种相互矛盾的人口变动趋势,即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就工作日来说,表现为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就人口来说,表现为必要劳动人口的减少”。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29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资本家力图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并且力图雇佣更多工人来扩大剥削范围。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又使资本家力图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相同的剩余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将下降,从而减少必要劳动人口,这势必会使一部分人口变成过剩人口,成为产业后备军。 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75,692.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使得资本家投入的可变资本相对于不变资本来说不断减少,这种相对减少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加快,而且比总资本本身的增长还要快,从而雇佣劳动的数量也相对减少,这正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但人口过剩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积累。过剩的工人人口可以随时满足资本主义扩大生产时对劳动力增加的需求,也增加了在职工人的失业压力,使资本家可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同时对工人阶级的贫困产生直接影响。第二,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产生的失业可分为流动的、潜在的和停滞的三种类型。停滞的失业往往是长期失业者,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调整有关,由于分工的发展、大规模机器(代表着先进的技术)的运用,使得一些劳动力被解雇,这属于结构性失业,由此失业类型还包括周期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技术变革被资本家用于获取最大化的利润,根本目的不是解放工人和增加社会福利,这种技术变革引起的失业是结构性失业。第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分析了生产资料部门与消费资料部门的增长变化,说明了产业间的联系,也暗示着就业随分工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机器代替工人也明确了产业间的分工,显著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劳动力就业的部门结构发生变化,一方面由于分工的规定需要增加工人人数,但同时劳动分工使工人长期从事同一局部的劳动或操作,工人的才智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技能单一、弱化。这对工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损害,同时,技能的单一使其在被解雇后很难找到工作。在机器大工业阶段,分工更被资本当作剥削劳动力的手段,使劳动者长期依附于机器。第四,马克思认为,劳动力供求受资本控制,由资本追逐利润的目标直接决定的,对资本家有直接意义的是劳动的供给和需求,而不会考虑劳动力的需求,即工人是否失业。第五,西方经济学理论对马克思就业理论的发展的研究,宁光杰.论马克思就业理论的发展J.经济评论,2002(2):8-11Nilsson认为实际工资的降低,使得利润增大,有利于增加就业和产出,但工人对雇主的工资依赖仍旧很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要考虑劳资关系,劳资双方的利益协调比单纯依赖市场保持的灵活性对解决失业问题的作用更大。这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的观点,工资运动与资本积累密切相关,它要支持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基本制度,并不是由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因素单独决定的。马克思从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趋势来论证失业后备军产生的必然性,有两个根本缺陷。一是忽略了剩余价值率提高的反作用,二是根本没有论述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问题。布雷弗曼分析了技术的变动是资本主义制度内生的,对劳动力结构产生分工和数量的影响。戈登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侧重分析经济活动的长波、积累的社会结构、劳动组织和劳动力市场结构三方面的制度演变对劳动力的同质或分化的影响。马克思把失业看作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 廖乐焕.马克思就业理论的特色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人才,2010(11):13-14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特别是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使工人成为生产的附属物,而且使劳动的供给发生几何级数地增长。由此,必然造成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其需求,工人由此失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一定阶段上,资本家不断地追求剩余价值,疯狂地进行资本积累,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由此造成可以用于雇佣工人的可变资本相对甚至绝对的减少,结果是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郭宝宏认为, 郭宝宏.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新时代中国就业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0):84-92马克思的就业理论将失业归结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对利润的疯狂和盲目追求,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计划体制可以消除失业;马克思的社会成员“各尽所能”是隐含了社会主义的普遍就业理论。马克思就业理论没有考虑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大锅饭问题,也没有考虑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其高度的垄断对先行社会主义国家的威胁。发表在贵州大学学报(第l期第23卷)的论文马克思的就业理论和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就业体制的变迁中,从社会主义的劳动就业思想和资本主义(发达商品经济)劳动就业理论两方面论述马克思的劳动就业观点,试图澄清对于马克思就业理论的曲解理解。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的思想就业模型并不是在任何社会中都可以实行的,它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前提上,只有在一个特殊的经济环境中才能运行。二、马克思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就业思想形成于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带动下,英国、德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使以机器大工业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制度。机器大工业以高效生产的大量廉价商品,排挤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个体劳动者及手工工场,使他们最终失去了生产工具及一小块耕种的土地,不得不沦为失业者。恩格斯指出:“手工劳动几乎到处都被机器排挤掉,几乎一切操作都用水力或蒸汽力,而且每年都有更新的改进。”(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421)这一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机器代替牲畜、大工厂代替小作坊、产业工人代替手工业者、生产方式和程序发生变化。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突出: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劳资、贫富,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理论。一、职业选择思想在马克思看来,职业选择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能,对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都有好处。就个人而言,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念容易步入择业的误区。马克思说:“能这样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是这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因此,认真地权衡这种选择这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乜同时,马克思建议青年根据自己的兴趣、身体素质、能力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马克思认为,社会对人的才能和选择职业有极大的限制作用,“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心别人们不能离开社会现实的需要,凭空想象地选择职业,也不能消极悲观,没有方向。马克思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t!,苇【z3】兀夫o(一)追求“人类的幸福”位钔马克思说:“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它实际上也是伟大的。”f25】马克思指出,选择职业时,必须以这个伟大的目标为依据,不要从一时的感情出发,更不要从虚荣心和名利出发,而要立志为全人类服务和谋幸福。人类的幸福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需要。因此,每个人择业时务必首先考虑社会需要这个大前提。应该把为人类谋幸福作为选择职业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实现自身价值和服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马克思认为,如果一个人确立了比较高尚的择业目标,这种人不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不是唯利而从,而是当作一项为全人类作贡献的事业,他们也会得到实惠,但他们的所得远远小于奉献,他们的事业不断发展,但没有自满,而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汹1(二)实现“自身的完美”陉刀马克思向来把为人类谋幸福和自我完善看作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指出:“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28】马克思强调,青年人要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自己所处的时代、自己的人民所关心的共同目标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成为完美的、伟大的人物。在马克思看来,完美的职业选择,就是把个人的才能、追求与同时代人的一定的共同目标结合起来,使个人的完美与同时代人的完美统一起来。马克思说:“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29】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如果顺应历史趋势,按照社会的需要设定前景,以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价值取向,他的择业理想就会升华,就会有积极肯定的意义;假如选择职业时背离历史趋势,不顾及社会需要,脱离人民大众,就会被局限在狭隘的利己主义圈子里,就会有消极否定的意义。“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最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啪1二、劳动力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3在马克思恩格斯就业思想中,对劳动力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的配置、劳动力的教育等方面。(一)劳动力的配置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商品化是劳动力配置的前提。在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的各个要素的组合及其职能的实现,必须通过商品交换,通过市场调节来进行。生产资料的配置是这样,劳动力的配置也不例外。在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者所拥有的只是自己的劳动能力。于是“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321劳动力占有者为了生存,必须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而货币占有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取得价值,“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独特属性,因此,它的实际消费本身就是劳动的对象化,从而是价值的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