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脱硝电价政策的研究和建议.doc_第1页
关于脱硝电价政策的研究和建议.doc_第2页
关于脱硝电价政策的研究和建议.doc_第3页
关于脱硝电价政策的研究和建议.doc_第4页
关于脱硝电价政策的研究和建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脱硝电价政策的研究和建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促进发电企业建设投运脱硝设施,有效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近期,我们对发电企业脱硝设施建设、运营、成本及脱硝电价政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有关情况及建议如下:一、出台脱硝电价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十二五”时期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国火电装机总量将达10亿千瓦,氮氧化物年排放量预计将由2010年的909万吨增加到1262万吨,增幅达39%。而按照方案等文件要求,2015年末,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必须控制在551万吨以内,减排量超过700万吨,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为确保完成预定的减排目标,必须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措施,多管齐下。脱硝电价政策便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激励政策。根据我们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尽快出台脱硝电价政策既非常必要也很紧迫。从必要性来看,一是能够发挥价格政策的引导作用,有效促进脱硝设施建设和改造,为实现“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目标提供政策保障;二是能够弥补发电企业脱硝建设运营成本,保障脱硝设施全面投运,鼓励企业不断提高运营水平和减排效率;三是能够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电价政策体系,与脱硫电价、差别电价、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等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从紧迫性来看,一是脱硝设施新建、改造任务重、时间紧。按照国务院及环保等部门的要求,新建燃煤机组必须同步建设安装脱硝设施,未安装脱硝设施的老机组,要在2015年前完成技术改造,加装脱硝设施。为完成减排目标,部分省份明确要求加快老机组脱硝技改进度,在2013年前完成相关工作。二是火电企业经营形势持续恶化,脱硝设施建设运行的动力严重不足。到今年10月,中央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亏损已达到180亿元,亏损面超过70%,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面对持续恶化的经营状况和越来越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发电企业要求尽快出台脱硝电价政策的呼声日益强烈。二、脱硝设施基本情况及成本测算分析(一)脱硝机组容量根据华能等中央发电集团上报的数据,截至今年8月份,已投运的脱硝机组容量为7306万千瓦,约占其燃煤机组容量的17%。在已经投运的脱销机组中,同步建设脱硝设施的机组占比为93.93%,经过技术改造加装脱硝设施的机组只占6.07%。在7家中央发电集团中,华能集团已投运的脱硝机组容量最多,为2251万千瓦,占其燃煤机组总量的22.98%。国华电力脱硝机组占燃煤机组的比例最高,达到41.75%,约为1250万千瓦。重点调研省份已投运脱硝机组容量为5565万千瓦,占燃煤机组装机的16.15%。其中,脱硝机组容量占燃煤机组比例较高的为浙江和江苏,分别为32.94%和31.84%。目前,全国火电装机容量约7亿千瓦,按照脱硝机组占比15%进行匡算,全国脱硝机组约1亿千瓦。其中,同步建设脱硝设施的约为8500万千瓦,技术改造加装脱硝设施的约为1500万千瓦。(二)脱硝工艺及效率目前,烟气脱硝主要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SNCR技术一般不使用催化剂,是在800-1100度范围内还原氮氧化物,工程造价低、布置简单、占地面积小,但受锅炉结构尺寸影响较大。SCR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最早由日本于20世纪60-70年代后期完成商业运作,也是近年德、日等发达国家60-100万千瓦机组普遍采用的工艺。该方法脱硝效率高,但设备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从重点调研省份的统计数据来看,90%以上脱硝机组为30万千瓦及以上的大容量机组,脱硝工艺绝大多数采用SCR技术。在江苏、广东等个别省份,一些机组还加装了低氮燃烧器作为辅助设施,进一步提高脱硝效率。从统计结果来看,重点调研省份脱硝设施投运率高低不一,总体来看,约为70-90%。由于调研时脱硝电价政策尚未出台,电厂脱硝成本无法疏导,运营脱硝设施积极性普遍不高,平均来看,实际脱硝效率在70%左右。(三)脱硝成本测算分析脱硝成本包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两部分。建设成本包括设备购置费、工程建筑费、安装费及其他费用等。其中,设备购置费是最主要的成本项目,约占60%。脱硝设施单位(每千瓦)建设成本从100元至200元不等,平均为112元/千瓦,最高的为205.71元/千瓦,最低的为83.61元/千瓦。 从项目类型来看,技术改造与同步建设脱硝设施的成本差异较大,技改加装脱硝设施的平均成本为154元/千瓦,同步建设脱硝设施的平均成本为104元/千瓦。近几年,脱硝设施单位建设成本呈逐步下降趋势,一些大机组脱硝设施单位建设成本已下降至70元左右。运营成本包括还原剂(液氨或尿素)成本、催化剂成本、折旧费用、维修费、人工费用及其他费用等。其中,还原剂和催化剂成本为主要成本项目,各占25%和22%,合计约占50%。从项目类型来看,技改加装脱硝设施的运营成本比同步建设的要高1厘/千瓦时左右,差异不大。根据重点调研省份的数据进行初步测算,同步建设脱硝设施的单位总成本约为1.13分/千瓦时,技改加装脱硝设施的单位总成本约为1.33分/千瓦时。(四)其他影响脱硝成本的因素1、发电利用小时。测算表明,脱硝成本对发电利用小时的变动相对敏感,随着利用小时数提高,脱硝成本逐渐降低。2、还原剂类型。普遍来说,采用尿素作还原剂的成本高于液氨。一方面,尿素购买价格比液氨略高;另一方面,脱硝过程中要将尿素加热气化,需要耗费较多厂用电。3、机组负荷率。脱硝设施的投运条件对温度要求较高,机组低负荷运行时,烟气温度较低,催化剂效率降低或失灵,脱硝设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相应成本会升高。此外,脱硝设施运行效率、银行贷款利息、自有资金比例、不同建设时期物价水平等都会对脱硝成本产生一定影响。三、脱硝电价政策建议1、加价原则方案一:一步到位实现加价。优点是对电力企业支持力度较大,利于缓解当前企业资金困难;缺点是加价幅度较大,对电价空间要求较高,可能影响脱硝电价出台时间。方案二:逐年到位实现加价。优点是有利于脱硝电价政策尽快出台,并能适当缓解发电企业资金困难;缺点是需要2-3年时间逐步疏导脱硝成本。考虑当前电价空间非常有限,建议采取方案二。2、加价方式方案一:制定统一脱硝电价。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缺乏针对性、差异性。方案二:区分项目类型是新建还是改造脱硝设施,制定不同电价。优点是充分考虑不同方式脱硝成本差异,有利于推动老机组改造;缺点是两种价格水平,形式相对复杂。由于不同项目类型脱硝设施成本差异较大,为鼓励老机组加快脱硝设施改造进度,建议采用方案二。3、加价水平方案一:价格基本弥补成本,同步建设脱硝设施机组加价1.1分/千瓦时,技改加装脱硝设施加价1.3分/千瓦时。方案二:价格补偿部分成本,同步建设脱硝设施机组加价8厘/千瓦时,技改加装脱硝设施加价1分/千瓦时。 考虑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应多措并举,通过价格政策给予一定收入补贴,通过氮氧化物减排降低排污费等成本支出,利用价格政策与环保收费政策共同补偿企业脱硝成本,因此,建议采用方案二。四、相关配套措施除价格政策外,建议国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协同推进电力行业脱硝减排工作。一是加强脱硝监管。在国家出台脱硝电价政策后,下一步应由相关部委联合发文,明确环保考核指标、在线监测及监管要求。由于实际脱硝效果受到脱硝设施投运率、脱硝效率及电厂负荷变化等因素影响,建议在制定脱硝考核标准时,考虑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而非单纯的考核脱硝效率。此外,可借鉴脱硫电价经验,将脱硝设施在线监测系统同步接入环保部门和电力监管机构。二是加强对还原剂的市场调控。随着今后几年脱硝设施的大批建设,还原剂需求会大幅增加。为避免还原剂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建议国家提前研究制定有关措施,保障还原剂有序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三是合理安排检修时间。在役机组加装脱硝设施时,通常需要40天左右的停机改造,若机组停机时间过于集中,可能影响正常的电力生产供应,也会对脱硝工程的工期安排和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建议适当放宽老机组脱硝改造时间,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四是尝试开展排污权有偿交易试点。借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