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电路暂态过程研究_实验报告.doc_第1页
RC电路暂态过程研究_实验报告.doc_第2页
RC电路暂态过程研究_实验报告.doc_第3页
RC电路暂态过程研究_实验报告.doc_第4页
RC电路暂态过程研究_实验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研究教学资料物理实验教学中心R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研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数据采集的基本过程和影响采集精确度的主要因素。2掌握RC串联电路充放电的特点,理解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变化规律。3掌握时间常数、半衰期等基本概念,理解它们如何影响充放电过程。4了解RC电路暂态过程研究实验系统的主要功能,熟练操作软件。【授课提纲】本授课提纲与PowerPoint演示相结合。1本实验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本实验与其它实验不同,它是一个计算机数据采集实验,目的是学习计算机数据采集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所以本实验并不象其它实验一样重点在于数据的测量与计算,因为这些工作已由计算机帮你完成了。那么,我们做这样一个实验,我们要掌握的重点是什么呢? l 了解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数据采集的基本过程。l 认真分析实验结果,深刻理解实验结果所揭示的物理现象,与理论分析是否相符。l 掌握数据处理方法,考虑其它什么场合也能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技术。2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数据采集的基本过程(1)什么是数据采集和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是指将被测对象的各种模拟参量(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通过一定的信号转换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转化成数字量后,再由控制器进行存储、处理、显示或打印等操作的过程。相应的系统成为数据采集系统。对数据采集的解释: 被测对象可以是各种模拟量,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 信号转换过程指的是通过各种传感元件将各种模拟参量转换成电信号(电流、电压)。 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信号调理(放大、滤波等)、采样、量化、编码等。 控制器可以是PC,PLC,MCU等。这些内容稍后将做详细介绍。(2)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构成(结合构成示意图,在PowerPoint上)一般情况下,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由传感器,信号预处理电路(如流压转换,放大,滤波/消噪),采集卡或采集器(包括多路模拟开关,输入处理电路,A/D转换,MCU,定时逻辑控制等其它辅助控制电路),接口电路,控制器(计算机、PLC,MCU),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机)(3)数据采集的基本过程(结合构成示意图,在PowerPoint上)l 传感器的作用与信号预处理(流压变换,放大,滤波)l 数据采集卡(器)的作用l 多路模拟开关的作用,A/D转换作用(重点讲),MCU的作用l 接口电路的作用,如USB,RS232l 计算机的作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是通过编程实现的。也可以是PLC、MCU。(4)数据采集的优势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干吗那么麻烦呢。比如我想得到一个温度值,用温度计量一下读出数来不就可以了,用压力表量一下也可以得到压力值。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利用数据采集技术呢?数据采集的优势在: 在环境恶劣,人工根本无法读数的场合。如油田钻井过程中,测地层中的温度、压力等。 在参量变化很快,人工根本无法读数的场合。如本实验充放电过程,气体绝热指数实验气体状态的变化过程等。 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强大计算功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显示,人工需要很大的工作量。 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将这一过程逆过去,就是说计算机发出一个数字量,可以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变成一个模拟量,这个模拟量就可以控制一定的设备(如电磁阀、继电器),也就是组成了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可适当讲解液位控制系统,电磁阀原理和DCS系统。当然,数据采集的优势不止这些,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下面看一下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构成。3RC电路充放电的基本原理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实验的原理:(1)充放电过程实验原理看一下电路图,当K打到1时,电容充电,由基尔霍夫定律得到电路方程:(可适当解释一下基尔霍夫定律,回路的电压代数和为零)这是一个一阶线性方程,由初始条件和得从而得: 电容C两端的电压 当打到2时,电容放电,同理,电路方程为:这是一个一阶线性齐次方程,更好解,由初始条件,t=0时,得到 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得到: 上式说明,如果放电曲线lnUC(t)-t是一条直线,做lnUC(t)图线也是实验内容之一。(2)充放电过程相关参数时间常数:由上面的电压公式知,充放电过程的快慢是由的乘积大小决定的,通常将这个乘积称为电路的时间常数(time Constant)或弛豫时间,即: 半衰期:在电容放电过程中,其电压衰减到初始值的一半(或充电过程中,电容电压上升到终值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一般用表示,由 得:4R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实验系统演示(1)软件演示(2)注意的问题:读数一定按照软件提示去做。数据采集过程中不要停止。5注意事项1本实验所用数据采集器的最大输入电压为5V,因此输入电压不要超过5V。2注意数据采集器输入通道的正负极,切勿接反。3实验前将数据采集器输入通道的倍率旋钮打到合适的位置,提高测量精确。4实验时先打开数据采集器再启动实验软件,关闭时顺序则相反。【板书内容】R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研究1.计算机数据采集AD转换器单片机接口计算机直流稳压电源输入电路模拟电压数字信号/开关信号处理显示打印绘图2.实验原理CRE21K图1 RC串联电路数据采集器1充电过程: 2放电过程: 3时间常数:=RC 半衰期T1/2=ln2=ln2RC4最小二乘法: 3.注意事项1输入电压不要超过5V。2. 注意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操作软件,否则将导致运行错误。3注意数据采集器输入通道的正负极,切勿接反。4实验前将数据采集器输入通道的倍率旋钮打到合适的位置,提高测量精确。【实验报告】R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研究实验目的1. 理解R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中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加深对电容特性的认识。2. 研究RC电路的暂态过程,理解电路时间常数和半衰期的物理意义。3. 使用计算机数据采集方法快速采集RC电路瞬态信号,充分体会计算机数据采集技术应用于物理实验的优点。实验原理1.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电阻、电容和电感是组成电子器件的最基本单元。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其极板上的电荷不能突变。通常理解,电容器是存储电荷的,给电容器充电,是使电容器的两极板上带等量的异号电荷。由于电荷的存在,在电容器内部将产生电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电场具有能量,因此,给电容器充电的过程实际上是向电容器内充能量(电场能)的过程。由于能量的累计需要时间,所以充电过程也需要时间。同样道理,电容器中能量的释放也需要时间,也就是说电容器的放电过程也需要时间。由此可见,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其极板上的电荷不能突变。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对于电感是“充磁”和“放磁”),虽然需要时间,但时间也是非常短的,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电感)。在接通或断开直流电源的短暂时间内,电路从一个平衡状态转变到另一个平衡状态,这个转变过程称为“暂态过程”。本实验主要研究RC串联电路中的暂态过程。(1)充电过程图1是一个RC串联电路,当开关K拨向1的瞬间,电容C上没有电荷积累,电源电压全部加到电阻R上(忽略电源内阻),此时电流为最大,直流电源E通过电阻R开始对电容C充电。随着电容上电荷的积累,增大,充电电流随之减小,同时该电流向电容C提供的电量q减小,电容两端的电压增加的速度变慢,即电容的充电速度越来越慢,直至时,充电过程终止,电路达到稳定状态。CRE21K图1 RC串联电路数据采集器当开关拨向1时,根据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s law of circuit),电路方程为 (1)由前所述,刚接通电源时,电容C中未存储电荷,即初始条件为和,由该初始条件,可解出微分方程式(1)的特解为 (2)由式(2)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电容器上的电荷量逐渐增加,这就是电容的充电过程。充电电流为: (3)电容C两端的电压 (4)(2)放电过程当电路稳定之后,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容C两端的电压即为电源电动势E,也就是说此刻电容C充电完毕。电容器所充的电荷为。设在t0时刻,将开关拨向2,类似充电过程,可得此时电路方程为 (5)结合初始条件:t=0时,解微分方程式(5)可得 (6)由式(6)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电容C上的电荷逐渐减少,这就是放电过程。同样,可以得到电容器两端电压、放电电流分别为 (7) (8)将式(8)两边取对数得 (9)上式说明,如果放电曲线lnUC(t)t是一条直线,则证明UC(t)t是指数关系。(3)过程参数图2分别表示充电和放电时电容上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RC电路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是按指数规律变化的。由上述的讨论可知,充放电过程的快慢是由的乘积大小决定的,通常将这个乘积称为电路的时间常数(time Constant)或弛豫时间,即: (12)越大,充放电过程越慢,反之则快。在电容放电过程中,其电压衰减到初始值的一半(或充电过程中,电容电压上升到终值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一般用表示,当时 (充电过程为) (13)由此可得 (14)00大小大小图2 RC电路的暂态过程实验中往往测量较测量容易,因此可以从充、放电曲线上求出,如图3所示,进而计算出。00 图3 放电曲线上时间常数和半衰期 由于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往往比较短暂,很难用手动方法进行测量,本实验将利用数据采集器进行测量。2.物理实验计算机数据采集和数据采集器简介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4所示,其中关键部件是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将来自物理实验装置的模拟电信号(该电信号对应实际物理量信号,可由实验装置,也可由传感器而来,本实验不做详细讨论)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是采集系统的控制中心,它一方面控制数据采集的工作过程,另一方面利用自身运算功能强大的特点,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将结果通过显示器或打印机输出。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图4 物理实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框图物理实验装置数据采集器模拟信号数字信号12位AD转换器单片机串口RS232计算机直流稳压电源输入电路图5 数据采集器原理框图数据采集器的原理框图如图5所示。A/D转换器即模/数转换器,它的功能是将模拟量转换为与其相应的数字量。它是数据采集器的重要部件,能将某一确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分立的有限的一组二进制数,即数字信号。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数据采集器的整体性能,其主要指标有分辨率(位数)、转换速度等。实验中所用A/D转换器为12位精度,输出数字量通过RS-232接口输入到计算机中。数据一旦输入到计算机中,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编程对其进行各种处理了。3. RC电路暂态过程研究实验系统介绍只需要简单的操作,RC电路暂态过程研究实验系统就可以完成本实验的主要工作,它与JZ-3B型LabCorder数据采集器配合使用。完成的工作主要有:l 用户信息的输入l 双通道数据的采集和显示l 双通道实验图线的绘制l 读实验图线以得到实验参数l 计算实验结果和未知电容l 开关量输入输出的手自动控制l 串口状态监听和显示l 实验数据和实验图线的保存l 实验操作错误的提示和处理实验仪器与器材数据采集器(JZ3B型),计算机,插线板,电阻,电容,导线,RS-232连接线,单刀双掷开关,万用表,电位器,RC电路暂态过程研究实验系统(软件)。实验内容与步骤1. 练习使用数据采集器图6 练习使用采集器电路EK数据采集器2. 充电过程研究3. 放电过程研究数据记录与处理1. 练习使用数据采集器所选通道:CH1 采集方式:单点采集表1 练习使用数据采集器实验数据记录处理表实验次数12345稳压电源电压/V0.942.023.014.0004.850测量值/V0.9422.0163.0013.9854.838测量误差/V0.002-0.004-0.009-0.015-0.012测量相对误差/%0.21-0.20-0.30-0.38-0.252. 充电过程研究(1)实验数据表2 采样基本信息表实验次数采样通道电阻R/K电容C/F采样周期/s采集方式1CH11010017多点采集2CH12010017多点采集3CH13010017多点采集4CH110x17多点采集表3 读图数据表实验次数时间常数半衰期T1/2t1/msU1/Vt2/msU2/Vt1/msU1/Vt2/msU2/V132180.00741583.11732180.02539042.470216940.02535743.11716940.02529902.470311850.00740313.11711850.00731672.47049310.00730152.9199310.00724052.308表4 实验结果记录表实验次数1234采样通道CH1CH1CH1CH1电阻R/K10203010电容C/F100100100-时间常数/s0.9401.8802.8462.084半衰期T1/2/s0.6861.2961.9821.474理论/s1.0002.0003.000-理论T1/2/s0.6931.3862.079-误差/s-0.060-0.120-0.154-T1/2误差/s-0.007-0.090-0.097-相对误差/s-6-6-5-T1/2相对误差/s-1-7-5-Cx计算数据:R/K: 10 /s: 2.084 T1/2/s: 1.474 Cx/F: 210.53实验结果计算示例(以第1次测量为例)时间常数:理论:理=RC=10100=1.000s实验:实=t2-t1=4158-3218=0.940s误差:=实-理=0.940-1.000=-0.060s相对误差:B=/理100%=-0.060/1.000100%=-6%半衰期:理论:T1/2理=ln2RC=0.693110100=0.693s实验:T1/2实=t2-t1=3904-3218=0.686s误差:T1/2=T1/2实-T1/2理=0.686-0.693=-0.007s相对误差:BT1/2=T1/2/T1/2理100%=-0.007/0.693100%=-1%(2)实验图线图7 RC串联电路充电过程U-t曲线2. 放电过程研究(1)实验数据表2 采样基本信息表实验次数采样通道电阻R/K电容C/F采样周期/s采集方式1CH11010017多点采集2CH12010017多点采集3CH13010017多点采集4CH110x17多点采集表3 读图数据表实验次数时间常数半衰期T1/2t1/msU1/Vt2/msU2/Vt1/msU1/Vt2/msU2/V18554.93318211.8048554.93315162.47027794.91527611.8047794.93321262.47038304.93338281.8048304.93328882.470414904.60938031.69714904.60930662.308表4 实验结果记录表实验次数1234采样通道CH1CH1CH1CH1电阻R/K10203010电容C/F100100100-时间常数/s0.9661.9822.9982.313半衰期T1/2/s0.6611.3472.0581.576理论/s1.0002.0003.000-理论T1/2/s0.6931.3862.079-误差/s-0.034-0.018-0.002-T1/2误差/s-0.032-0.039-0.021-相对误差/s-4-10-T1/2相对误差/s-5-3-1-拟合方程lnU=-1.03t+2.53lnU=-0.49t+1.98lnU=-0.33t+1.86lnU=-0.41t+2.13实验结果计算示例(以第1次测量为例)时间常数:理论:理=RC=10100=1.000s实验:实=t2-t1=1821-855=0.996s误差:=实-理=0.996-1.000=-0.034s相对误差:B=/理100%=-0.034/1.000100%=-4%半衰期:理论:T1/2理=ln2RC=0.693110100=0.693s实验:T1/2实=t2-t1=1516-855=0.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