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结核病健康促进实用技巧培训会议摄影理论和实用技巧 主讲人:许喜占摄影培训内容:1)概述相机的基本构成,摄影的构图和构思2)摄影实用技巧:重点讲解纪实性摄影,例如会场摄影、324宣传活动摄影中的技巧3)报刊、杂志、展板对图片质量的要求4)摄影实践5)学员作品点评用什么相机拍照片DC(一体机)DSLR(单反)数码摄影的基本技术1、调焦技术(控制影像的清晰度)2、曝光技术(控制影像的深浅程度)3、白平衡技术(控制影像的色彩)4、景深控制技术(确定影像的清晰范围)5、动态控制技术(确定动体的凝固程度)6、影像存储技术(确定照片的规格)一、调焦技术(之一)自动调焦(AF)第一步:选择调焦点 、自动选择调焦点(默认设置) 、手动选择调焦点第二步: 、半按快门开始调焦,取景器内亮起指示 灯后调焦完毕 、按下AFON键第三步:锁定调焦点 、继续半按快门 、使用AFL键无法AF的被摄物一、调焦技术(之二)手动调焦(MF) 启动手动调焦功能,目视调焦效果,直 至清晰为止单反相机的手动调焦开关在镜头上小数码相机的手动调节在菜单里简易数码相机没有手动调焦功能二、曝光技术(之一)拍摄模式选择盘的使用DC相机的模式盘.二、曝光技术(之二)对感光度设定(ISO) 、自动感光度(默认设置) 、手动设定感光度自动感光度的范围一般由100400手动设定感光度的范围是感光度的全界设定感光度以刚好够用为原则,就低不就高。高感光度会形成噪点,影响品质二、曝光技术(之三)测光的方法平均测光法中央重点测光法(加权平均)点测光法(注意点的面积9%-3.5%)评价测光法(与对焦点联动)测光是曝光的依据,只有测光准确曝光才能准确二、曝光技术(之四)测光区域应选择影像中的中性灰处当选择了非中性灰时,应运用曝光补偿,曝光补偿的原则是: 1、白加黑减的原则 2、宁欠勿过的原则二、曝光技术(之五)摄影曝光的检验方法 1、屏幕观察法 2、相机直方图法 3、看图软件直方图法三、白平衡技术(之一)白平衡是影像色彩的关键在照明光源的色温 变化时,数字相机可以改变所记录影像的彩色还原特性,使白色的物体仍表现为白色,这种能力称为白平衡。三、白平衡技术(之二)白平衡设置要正确自动白平衡定制白平衡数值白平衡自定义白平衡白平衡的漂移四、景深控制技术(之一)景深的基本概念景深是景物清晰影像的纵深范围清晰是一个相对概念清晰度受放大倍率和观看距离两个因素的影响四、景深控制技术(之二)控制景深的基本因素 1、镜头的焦距长短 2、光圈的大小 3、拍摄距离的远近四、景深控制技术(之三)数码相机的景深特性 1、景深与光敏元件阵列面积有相应关系,光 敏元件阵列面积越小景深越大。当光敏元件 阵列面积与胶片面积相等时,数码与胶片不存 在景深上的区别 2、计算景深不可用镜头的相当焦距必须用镜头的 真焦距关于“数字变焦”功能“数字变焦”的实质,是裁切画面的局部,用软件增加像素,放大画幅。由于像素不是拍出来而是算出来的,因此并不能增加影像的细节。厂商则经常用数字变焦与光学变焦的倍率相乘描述镜头变焦的能力,我们则应重点考虑光学变焦。五、动态控制技术快门控制动态凝固影像用快门模糊影像用慢门六、影像存储技术(之一)数字相机的分辨率数字相机输出的影像内包含的像素总量又称为数字相机的分辨率,它等于数字影像场边与短边所具有的像素的乘积。同一台数字相机可以按不同的分辨率工作,等于传感器芯片的分辨率称为有效分辨率;它是衡量数字相机记录景物细节能力的重要指标。高于芯片的分辨率,是由计算机用插值的计算方法算出来的,称为插值分辨率,他不可能成倍地增加影像的细节。因此在阅读数字相机的宣传材料时,主要关心有效分辨率,谨防被总分辨率与插值分辨率误导。六、影像存储技术(之二)存储文件的表示 1、“大、中、小”等表示像素数量 2、“精细、优、普通”等表示压缩比 3、RAW表示使用该相机的原始数据保存,未形成通用的文件格式新的拍摄习惯多拍:数字相机是低成本操作,因此要习惯多拍。使用传统相机时,为节约胶卷,我们都习惯于可拍可不拍的都不拍,现在应改为先拍了再说。如果拍摄条件不好,就多拍几张,也可以大量使用包围曝光。多看:养成习惯,每次拍完立即回放,稍有不足立即重拍,尽量不在拍摄中留下遗憾。锁保护:重要的影像拍摄后应立即将数据文件加锁保护,防止误删除。勤删除。由于存储空间有限,一定要及时删除无用的影像,特别是存储卡空间即将用尽时,应及时浏览存储的影像,删除废片。不把废片带回家。防手振:若使用机背的液晶显示屏取景,极易产生手振,影响影像的清晰度。一定要坚持通过旁轴取景器取景,用正常姿势拍摄。拍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画幅的确定幅面的形态 横幅 竖幅相机的画幅比例 135胶片机的3:2 数码机的4:3确定幅面的原则表现高大l高大的物体,一般来说是以竖线条为主的物体,如高山,高大的楼房、塔等。应该把长方形的取景框竖起来。使用竖的取景,可以使景物向上引伸,更能表现它的高大。如果用横框取景,是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的。 l 拍摄高大的物体,有时可以把镜头仰起,这是合理的。取景的角度,应合乎人的视线。 表现宽广l以横线条为主的景物。因此,在取景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用横画面,这也是便于使横线条的景物得以向两方面引申,这样便能表现宽广的特点,如长江大桥、万里长城等。 表现深远l 深远和宽广不同,它所表现的景物更能给人以辽阔广大的感觉。因此,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必须注意如下两点: 1、表现深远最好有远景和近景的陪衬,因为只有近,才能相对看到远。 2、为了表现它的辽阔和广大,照相机的角度以俯摄为宜。至于表现深远的景物,究竟以横取为好,还是竖取为好,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表现动向l 人物、车辆会向前行进,取景的时候,要把它们的前方留出前进的空隙;一座不动的建筑物,也有它的正面和背面,取景时,也需要在它们的前面留下一定的空隙。如果不是这样处理,拍出来的照片就会给人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景 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被摄物体n主体n陪体 前景 背景摄影是选择的艺术 视点的选择是取景的核心 a.方位 b.距离 c.角度方位决定被摄物的形态l正面位l前侧位l侧面位l后侧位l背面位l被摄物是立体的,每个方位都会展现出不同的形态,要全方位观察。摄距决定视场及透视n视角相同时,摄距与视场成正比关系。n摄距决定透视关系,与视角无关。n通过改变摄距,并配合改变视角,可以将前景、中景、背景的大小比例进行调节。误区:镜头的焦距不同会改变透视关系角度决定影像的空间分布n水平角度的变化决定前后景物的左右关系n垂直角度的变化决定前后景物的上下关系平拍、仰拍、俯拍n平拍人物和建筑不易变形,使人感到亲切;n仰拍可以表现人物高昂向上的精神面貌;n俯拍适宜表现某种场面几何中心与视觉中心几何中心不是视觉中心位置黄金分割定律三分法九宫格法趣味中心n建立趣味中心n趣味中心与视觉中心的重合均衡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私人田地买卖合同协议书
- 混凝土工合同分包协议书
- 空压机出租租赁合同范本
- 食堂托管承包协议书范本
- 瓷砖墙改造租房合同范本
- 申请签订意向协议书范本
- 机械技术学徒培训协议书
- 电梯广告发布协议书范本
- 独家合作分发协议书范本
- 船舶清洁合同协议书范本
-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存在问题
- 2023年重庆市大渡口区八桥镇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GB/T 19466.1-2004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1部分:通则
- GB/T 18606-2001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沉积物和原油中生物标志物
- GB 2811-1989安全帽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金字塔原理(完整版)
- “扬子石化杯”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2022年江苏赛区复赛试题及答案
-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 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申请表
- DB62∕T 4134-2020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