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PPT课件.ppt_第1页
单元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PPT课件.ppt_第2页
单元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PPT课件.ppt_第3页
单元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PPT课件.ppt_第4页
单元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 给大家拜个晚年啦 2 今年是什么年 3 我国十二生肖有哪些 4 5 我国十二生肖中与古代农业有密切关系的动物有哪些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六畜 之说 说明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6 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 中华民族只有以农业为生 以粮食为主食 原生型 而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的补充 中国古代文明就是在长江 黄河 辽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 直到今天从事农业的人口仍然占中国人口的多数 在农业国家 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 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 社会 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 7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8 1 原始社会 一 主要耕作方式的变化 含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进步 生产力 影响 年前 中国拥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 简单模仿 然后采用 我国最早的松土农具是 木 骨 石 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 阶段 2 奴隶和封建社会 1 商周时期 青铜农具出现 沤制绿肥 除草 治虫技术 水利 灌溉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古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2 春秋战国 东周 时期 春秋 开始出现 人们开始用 耕地 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铁农具 牛 耒耜 石器耕锄 牛耕 铁器和牛耕 七八千 刀耕火种 战国 封建社会开始 原因 9 探究一 夏 商 周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度的确立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和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 主要表现 10 农耕先民的聚落 11 农耕先民的劳动方式 点穴下种 12 农耕先民的使用的器皿 13 尖顶瓶 14 农耕先民的使用的器皿 石磨和石棒 15 半穴居式 北方 16 干栏式建筑 南方 17 蚌镰 铜铲 石斧 石镰 石耜 18 三 土地制度的演变 生产资料 生产关系 1 原始社会 性质 土地归 所有 内容 公社成员 耕种 分配产品 2 奴隶社会 制 性质 土地 制 即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内容 受封者只有 权 需向国王 强迫 和 进行 耕种 形状象 井 字 请回顾分封制的内容 分封制和井田制关系 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原因 其根本是 的发展 过程 生产工具 鲁国颁布 不论公田 私田都要按 收税 土地性质的变化 有向 有转变私田主人 耕地者 产生 的 经济势力越来越强大 要求废除贵族特权 发展封建经济 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 秦国商鞅最为彻底 以法律形式确定 我国进入 国有 公有 国有 最大的私有 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 氏族公社 井田 集体 平均 国有 生产力 铁犁 牛耕 私田 初税亩 亩 国 私 地主 佃农 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封建生产关系 新兴地主 阶级 变法 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使用 纳贡 奴隶 庶民 集体 19 20 21 3 封建社会 战国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国有制三国 实行 制 民屯 军屯 作用 北方的 得到恢复和发展北魏 制 内容 政府将 和部分 授给无地或少地农民 义务 农民每年缴纳一定数量的 服 和 作用 农民的 相对稳定 逐渐恢复隋唐安史之乱前 继续实行均田制 但内容有变化 隋朝推迟 唐朝可以 作用 保证农民的 促进 发展 安史之乱后瓦解 原因 评价 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明清以后逐渐阻碍农业发展 标志 爆发明末农民起义 原因 土地高度集中 领导者 李自成 口号 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延续两千多年 地主土地所有制消亡的时间和标志 1953年土改完成 农民阶级什么时候提出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 屯田 农业生产 均田 荒地 官田 未触及地主利益 租税 徭役 兵役 生产和生活 经济 服役年龄 输绢代役 生产时间 农业生产 土地兼并 安史之乱破坏 均田免粮 22 分封制 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为了统治已征服的辽阔地区 巩固周的统治 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和功臣 建立诸侯国 拱卫王室 分封方式 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周王是诸侯的共主 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 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定期朝见天子 向天子纳贡 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分封的作用 周朝巩固了统治 而且发展了疆域 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23 井田制这一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分封制的物质保证 政治上的分封制是井田制得以实行的前提 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 24 四 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形成及条件 时期 和 出现和普及 确立 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特点 结合 以 为生产 生活的基本单位 主要是 经济 推动 的主要动力2 发展及原因 以后 逐步普及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 主要来源 关系到 的繁荣和 的安危 历代统治者实行 政策 农民不同程度拥有一定 具有 和 的发展加强了农民与 的联系3 艰难 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规模小 条件差 自身不足 封建剥削沉重 封建统治的腐败 天灾人祸4 地位和评价 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土地兼并是导致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封建王朝的延续与否往往取决于对土地兼并解决得怎样 铁犁 牛耕 封建土地所有制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家庭 自给自足的自然 精耕细作 重农抑商 财政收入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封建经济 封建政权 它具有分散性 保守性 封闭性 落后性 脆弱性 历代统治者是怎样重农的 春秋战国 秦汉 牛耕 生产资料 生产积极性 生产力 商品经济 市场 25 看书归纳 历代统治者是怎样重农的 战国 商鞅变法 汉初 北魏 唐朝前期 鼓励农民 元朝 元世祖设立 的机构 组织编写 指导农业生产 禁止 招募 鼓励 兴修 明清前期 奖励 奖励耕织 与民休息 垦荒 管理农业 农桑辑要 毁农田为牧地 流亡 垦荒屯田 水利 垦荒 26 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博大精深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有哪些杰出成就吗 五 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1 东周至汉 开始精耕细作 法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 书 播种 耕地用的 比欧洲早1000多年 2牛3人 赵过 法 赵过 垄沟轮换 法 旱作地区 8 耕作制度 有的地方已经出现 制 2 魏晋南北朝 黄河流域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日趋成熟 北魏贾思勰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 和 比欧洲早1000多年 的开发和 的发展为唐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3 隋唐时期 江南进一步开发 水稻种植采用 技术 江东出现 为后世沿用 筒车 灌溉的水利工具 4 宋元时期 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 我国精耕细作水平达到新高度 农作物品种交流广泛 从越南传入的 传播到江淮地区 棉花种植从 推广到 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谚语 苏湖熟 天下足 边远地区的东北 西北农业也得到发展 7 旱地中耕农具 5 明清时期 精耕细作技术继续发展 耕作制度出现两年三熟和三年四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多熟种植 培育大量新品种 从国外引进高产作物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出现专一生产区域 徐光启的 垄作 泛胜之 耧车 犁壁 耦犁 代田 区田 两年三熟 齐民要术 轮作 绿肥种植 江南 成都平原农业 育秧平移 曲辕犁 稻麦复种制 占城稻 闽粤 长江流域 江浙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闽江 珠江流域 玉米 甘薯 农政全书 最后 耧锄 27 28 29 30 小结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 精耕细作 作何解释 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 通过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耕作方式 2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1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石器 骨器 木器到铜器 铁器 表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2 土地制度的变化从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到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 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和国有土地所有制三种类型 3 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从千耦其耕 商周 大规模简单协作 到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 春秋战国以来 家庭小农经济 的演变 4 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探究一 31 课本内容结构 耕作方式的演变 从刀耕火种到铁器牛耕 生产力发展 土地制度的演变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变化 促进小农经济的成长 推动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探究二 32 探究三 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多元交汇 由多个中心向周边发展 最早在黄河 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北粟南稻格局 以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33 探究四 按时代顺序列出农业生产工具演变情况 远古和商周 耒 耜为主 春秋战国 铁农具 牛耕 汉代 安装犁壁 耧车 唐代 曲辕犁 筒车 宋元 耧锄 34 探究五 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2 封闭性 保守性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3 落后性 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4 脆弱性 易受天灾 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1 分散性 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35 探究六 如何评价小农经济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精耕细作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36 四部农书 汉 泛胜之书 北魏 齐民要术 贾思勰 元朝 农桑辑要 元世祖 明朝 农政全书 37 4 唐代出现的便于水田耕作的农具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