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质检验方法一、pH的测定GB/T6904-200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用水中pH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循环冷却水及锅炉用水中pH值在014范围内的测定,本标准还适用于天然水、污水、除盐水、锅炉给水以及纯水的pH的测定。2 原理将规定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同一被测溶液中,成一原电池,其电动势与溶液的pH有关。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得出溶液的pH。3 试剂和材料3.1 草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KH3(C2O4)22H2O0.05 mol/L。 称取12.61 g四草酸钾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 L.。3.2 酒石酸盐标准缓冲溶液:饱和溶液。 在25下,用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过量的(约75 g/ L)酒石酸氢钾并剧烈振摇以制备其饱和溶液。3.3 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C6H4CO2HCO2K)0.05 mol/L。 称取10.24 g预先于(1105)干燥1h的苯二甲酸氢钾,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 L.。3.4 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KH2PO4)0.025 mol/L;c(Na2HPO4)0.025 mol/L。称取3.39 g磷酸二氢钾和3.53 g磷酸氢二钠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 L.。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需预先在(12010)干燥2h。3.4 硼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 (Na2B4O710H2O) 0.01 mol/L. 称取3.80 g十水合四硼酸钠,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 L.。3.5 氢氧化钙标准缓冲溶液:饱和溶液。在25时,用无二氧化碳的水制备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存放时应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一旦出现混浊,应弃去重配。 不同温度时个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列于表14 仪器、设备4.1 酸度计:分度值为0.02pH单位。4.2 玻璃指示电极:使用前须在水中浸泡24 h以上,使用后立即清洗并浸于水中保存。若玻璃电极表面污染,可先用肥皂或洗涤剂洗。然后用水淋洗几次,再浸入盐酸(1+9)溶液中,以除去污物。最后用水洗净,浸入水中备用。4.3 饱和甘汞参比电极:使用时电极上端小孔的橡皮塞必须拔出,以防止产生扩散电位影响测定结果。电极内氯化钾溶液中不能有气泡,以防止断路。溶液中应保持少许氯化钾晶体,以保证氯化钾溶液的饱和。注意电极液络部不被玷污或堵塞,并保持液络部适当的渗出流速。4.4 复合电极:可代替玻璃指示电极和饱和甘汞参比电极使用,按仪器使用说明书保存电极。5 分析步骤5.1 调试:按酸度计说明书调试仪器。5.2 定位:按试剂和材料所述,分别制备两种标准缓冲溶液,使其中一种的pH大于并接近试样的pH,另一种的pH小于并接近试样的pH。调节pH计温度补偿旋钮至所测试样的温度值。按照表1所标明的数据,依次校正缓冲溶液在该温度下的pH。重复校正直到其读数与标准缓冲溶液的pH相差不超过0.02 pH单位。 5.3 测定:用分度值为1的温度计测量试样的温度。 把试样放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并将酸度计的温度补偿旋钮调至所测试样的温度。浸入电极,摇匀,测定。 注:冲洗电极后用干净滤纸将电极底部水滴轻轻吸干,注意勿用滤纸去擦电极,以免电极带静电,导致读数不稳定。6 分析结果的表述6.1 报告被测试样温度时应精确到1。6.2 报告被测试样的pH时应精确到0.1 pH单位.。7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 pH单位.。二、电导率的测定(GB/T 6908-200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锅炉用水、冷却水、锅炉给水等电导率的测定。本标准适用于电导率在0106S/cm(25)的测定。本标准也适用于原水及生活用水的电导率的测定。2 原理溶解于水的酸、碱、盐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成正、负离子,使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能力,其导电能力的大小用电导率表示。3 仪器、设备一般实验室仪器和下列仪器。3.1 电导率仪:测量范围0.01S/cm106S/cm。3.2 电导电极(简称电极)。3.3 温度计:试验室测定时精度为0.1,非实验室测定时精度为0.5。4 试剂和材料4.1 水:符合GB/T 6682要求。4.2 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1mol/L。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74.246g,用新制备的二级试剂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在(202)下稀释至刻度,混匀。放入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4.3 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0.1mol/L。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7.4365g,用新制备的二级试剂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在(202)下稀释至刻度,混匀。放入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4.4 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0.01mol/L。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0.7440g,用新制备的二级试剂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在(202)下稀释至刻度,混匀。放入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4.5 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0.001mol/L。移取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4.4)100.00mL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新制备的一级试剂水在(202)稀释至刻度,混匀。4.6 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110-4mol/L。在(202)移取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4.4)10.00mL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新制备的一级试剂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7 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110-5mol/L。在(202)移取0.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4.5)10.00mL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新制备的一级试剂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8 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110-6mol/L。在(202)移取110-5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4.7)100mL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新制备的一级试剂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氯化钾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如表1所示。表1 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溶液浓度/(mol/L)温度/电导率/(S/cm)10651761897838251113420.107138181116725128560.010773.6181220.5251408.80.00125146.93110-42514.89110-5251.4985110-6251.498510-1注:此表中的电导率已将氯化钾标准溶液配制时所用的试剂水的电导率扣除。5 水样的采集按GB/T 6907 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6 操作步骤6.1 电导率仪的校正、操作、读数应按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6.2 根据水样的电导率大小,参照表2选用不同电导池常数电极。将选择好的电极用二级试剂水洗净,再冲洗23次,浸泡备用。测量电导率小于3S/cm的水样时,需用一级试剂水冲洗浸泡电极。表2 不同电导池常数的电极的选用电导池常数/cm-1电导率/(S/cm)0.0010.1以下0.010.1100.11.0101001.01010010000010501000005000006.3 实验室测量时,取50mL100mL水样,放入塑料杯或硬质玻璃杯中,将电极和温度计用被测水样冲洗23次后,浸入水样中进行电导率、温度的测定,重复取样测定23次,在试验室测定时测定结果读数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即为所测的电导率值。同时记录水样温度。6.4 非试验室测定时,取50mL100mL水样,放入塑料杯或硬质玻璃杯中,将电极和温度计用被测水样冲洗23次后,浸入水样中进行电导率、温度的测定,重复取样测定23次,在试验室测定时测定结果读数相对误差均在3%以内,即为所测的电导率值。同时记录水样温度。6.5 电导率仪若带有温度自动补偿,应按仪器的使用说明结合所测水样温度将温度补偿调至相应数值;电导率仪没有温度自动补偿,水样温度不是25时,测定数值应按式(1)换算为25的电导率值。 (1)式中:S换算成25时水样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每厘米(S/cm);St水温t时测得的电导,单位为微西(S);K电导池常数,单位为每厘米(cm-1);温度校正系数(通常情况下近似等于0.02);t测定时水样温度,单位为摄氏度()。6.6 电导池常数校正用校正电导池常数的电极测定已知电导率的氯化钾标准溶液(其温度为(250.1)的电导率(见表1)。按式(2)计算电极的电导池常数。若试验室无条件进行校正电导池常数时,应送有关部门校正。 K=(S0-S1)/S2 (2)式中:K电极的电导池常数,单位为每厘米(cm-1);S0配制氯化钾所用试剂水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每厘米(S/cm)(250.1);S1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每厘米(S/cm)(250.1);S2用校正电导池常数的电极测定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单位为微西(S)。7 精密度试验室测量时测定结果读数相对误差1%。非试验室测定时结果读数相对误差3%。8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各项:a)注明采用本标准;b)受检产品的完整标识:包括水样名称、采样地点、单位名称等;c)水样电导率(25),S/cm;d)试验人员和试验日期。三、硬度的测定(GB/T6909-2008)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水、冷却水、软化水、H型阳离子交换器出水、锅炉给水水样硬度的测定。使用铬黑T作指示剂时,硬度测定范围为0.1mmol/L5 mmol/L时,硬度超过5 mmol/L时,可适当减少取样体积,稀释到100mL后测定;使用酸性铬蓝K作指示剂时,硬度测定范围为1mol/L100mol/L。2 高硬度的测定2.1 方法提要在pH值为10.00.1的水溶液中,用铬黑T作指示剂,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根据消耗EDTA的体积,即可算出硬度值。为提高终点指示的灵敏度,可在缓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EDTA二钠镁盐。如果用酸性铬蓝K作指示剂,可不加EDTA二钠镁盐。铁含量大于2mg/L、铝含量大于2mg/L、铜含量大于0.01mg/ L、锰含量大于0.1mg/ L对测定有干扰,可在加指示剂前用2m L L-半胱胺酸盐溶液和2m L三乙醇胺溶液进行联合掩蔽消除干扰。2.2 试剂和材料2.2.1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 称取67.5g氯化铵,溶于570m L浓氨水中,加入1gEDTA二钠镁盐,并用水稀释至1L。2.2.2 氢氧化钠溶液:50g/ L。2.2.3 盐酸溶液:1+1。2.2.4 三乙醇胺溶液:1+42.2.5 L-半胱胺酸盐溶液:10 g/ L2.2.6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标准滴定溶液:c(EDTA)约0.01mol/L。2.2.7 鉻黑T指示液:5 g/ L。2.3 分析步骤2.3.1 取100m L水样,于250m L锥形瓶中。如果水样混浊,取样前应过滤。注:水样酸性或碱性很高时,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中和后再加缓冲溶液。2.3.2 加5m 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加23滴鉻黑T指示剂。注:碳酸盐硬度很高的水样,在加入缓冲溶液前应先稀释或先加入所需EDTA标准溶液量的80%90%(记入滴定体积内),否则缓冲溶液加入后,碳酸盐析出,终点拖长。2.3.3 在不断摇动下,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接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溶液由酒红色转为蓝色即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2.4 结果计算硬度含量以浓度c1计,数值以mmol/L表示,按式(1)计算: (1)式中:V1 滴定水样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 L);V0滴定空白溶液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 L);cEDTA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所取水样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 L)。2.5 允许差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mmol/L。3 低硬度的测定3.1 方法提要在pH值为10.00.1的水溶液中,用酸性铬蓝K作指示剂,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根据消耗EDTA的体积,即可算出硬度值。铁含量大于2mg/L、铝含量大于2mg/L、铜含量大于0.01mg/ L、锰含量大于0.1mg/ L对测定有干扰,可在加指示剂前用2m L L-半胱胺酸盐溶液和2m L三乙醇胺溶液进行联合掩蔽消除干扰。3.2 试剂和材料3.2.1 硼砂缓冲溶液 称取40 g硼砂(Na2B4O710H2O),加入10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注:硼砂缓冲溶液也可用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代替使用。3.2.2 氢氧化钠溶液:50g/ L。3.2.3 盐酸溶液:1+1。3.2.4 三乙醇胺溶液:1+4。3.2.5 L-半胱胺酸盐溶液:10 g/ L。3.2.6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约0.005mol/L。3.2.7酸性铬蓝K指示剂:5 g/ L。称取0.5 g酸性铬蓝K(C16H9O12N2S3Na3)与4.5g盐酸羟胺,在研体中研匀,加10m L硼砂缓冲溶液,溶解于加40m L水中,用95%乙醇稀释至100m L,贮于棕色瓶中备用。使用期不应超过一个月。3.2.8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c(EDTA)约0.005mol/L。按GB/T 601配制后,稀释2倍。3.3 分析步骤3.3.1 移取100m L水样于250m L锥形瓶中。注:水样酸性或碱性很高时,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中和后再加缓冲溶液。3.3.2 加1m L硼砂缓冲溶液,加23滴酸性铬兰K指示剂。3.3.3 在不断摇动下,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接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溶液由红色转为蓝色即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水样硬度小于25mol/L时应采用5m L微量滴定管。3.4 结果计算低硬度含量以浓度c2计,数值以mol/L表示,按(2)计算: (2)式中:V1 滴定水样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0滴定空白溶液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EDTA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所取水样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 L)。3.5 允许差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1.0mol/L.4 硬度以碳酸钙计,单位mg/L.四、磷酸盐的测定(GB/T6913-2008)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正磷酸盐、总无机磷酸盐、总磷酸盐含量的测定。本标准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正磷酸盐、总无机磷酸盐、总磷酸盐含量(以PO43-计)在0.05 m g/ L50 m g/ L的测定。2 正磷酸盐含量的测定2.1 方法提要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铵溶液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盐锑络合物,再用抗坏血酸还原成磷钼蓝,于710nm最大吸收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2.2 材料和试剂安全提示:本标准所使用的强酸或强碱具有腐蚀性,使用时应注意。溅到身上时,用大量水冲洗,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2.2.1 磷酸二氢钾。2.2.2 硫酸溶液:1+1。2.2.3 抗坏血酸溶液:100 g/ L。溶解10g0.5 g抗坏血酸于100m L5 m L水中,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可稳定放置2周。2.2.4 钼酸铵溶液:26 g/L。称取13 g钼酸铵,精确至0.5g,称取0.35g酒石酸锑钾(KSbOC4H4O61/2H2O),精确至0.01g,溶于200 m L水中加入230 m L硫酸溶液,混匀,冷却后用水稀释至500 m 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2个月)。2.2.5 磷标准贮备液:1m L含有0.5 m g PO43-。称取0.7165 g预先在100105干燥并已恒重过的磷酸二氢钾,精确至0.2 m g,溶于约500 m L水中,定量转移至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2.5 磷标准溶液:1m L含有0.02 m g PO43-。取20.00m L磷标准贮备液(2.2.5)于500m 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3 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带有厚度为1cm的吸收池。2.4 分析步骤2.4.1 试样的制备现场取约250 m L实验室样品经中速滤纸过滤后贮存于500m L烧杯中即制成试样(可参照附录C)。2.4.2 校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取0m L(空白)、1.00m L、2.00m L、3.00m L、4.00m L、5.00m L、6.00m L、7.00m L、8.00m L磷标准溶液于9个50m 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约40 m L。依次加入2.0 m L钼酸铵溶液和1.0 m 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比色皿以空白调零测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对应的PO43-量(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2.4.3正磷酸盐含量的测定参照附录A移取适量体积的试样(2.4.1)于50m L容量瓶中,加入2.0 m L钼酸铵溶液,1.0 m 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比色皿,以不加试验溶液的空白调零测吸光度。试验过程中,如存在附录B所给出的一些干扰,可采取相应措施消除。2.5 结果计算正磷酸盐(以PO43-计)含量以质量浓度1计,数值以mg/ L表示,按式(1)计算: (1)式中:m1从校准曲线上查得的PO43-的量的数值,单位为微克(g);V1移取试验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 L)。2.6允许差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0 mg/ L。3 总无机磷酸盐含量的测定3.1 方法提要在酸性条件下,聚磷酸盐水解成正磷酸盐,正磷酸盐与钼酸铵溶液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盐锑络合物,再用抗坏血酸还原成磷钼蓝,于710nm最大吸收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反应式同2.1。3.2 试剂和材料同2.2和下列试剂。3.2.1 氢氧化钠溶液:80 g/ L。称取20g氢氧化钠,精确至0.5g,溶于250 m L水中,摇匀,贮存于塑料瓶中。3.2.2 硫酸溶液:1+35。3.3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带有厚度为1cm的吸收池。3.4 分析步骤参照附录A移取适量体积的试样(2.4.1)至100mL锥形瓶中,用水稀释至约40 mL。加硫酸溶液(3.2.2)1mL,小火煮沸至近干,冷却后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加入2.0 mL钼酸铵溶液和1.0 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比色皿以空白调零测吸光度。试验过程中,如存在附录B所给出的一些干扰,可采取相应措施消除。3.5 结果计算总无机磷酸盐(以PO43-计)含量以质量浓度2计,数值以mg/ L表示,按式(2)计算: (2)式中:m2从校准曲线(2.4.2)上查得的PO43-的量的数值,单位为微克(g);V2移取试验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 L)。3.6 允许差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总无机磷酸盐含量/(mg/ L)允许差/(mg/ L)10.0010.000.501.004 总磷酸盐含量的测定4.1 方法提要在酸性溶液中,用过硫酸钾作分解剂,将聚磷酸盐和有机膦转化为正磷酸盐,正磷酸盐与钼酸铵溶液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盐锑络合物,再用抗坏血酸还原成磷钼蓝,于710nm最大吸收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反应式同2.1。4.2 试剂和材料同3.2和下列试剂。4.2.1 过硫酸钾溶液:40 g/ L.称取20g过硫酸钾,精确至0.5g,溶于500 m L水中,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该溶液有效期为1个月。4.3 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带有厚度为1cm的吸收池。4.4 分析步骤参照附录A移取适量体积的试样(2.4.1)于100m L锥形瓶中,加入1.0mL硫酸溶液(3.2.2),使pH值小于1。5.0mL过硫酸钾溶液,小火煮沸近30 min。煮沸时,随时添加水使体积保持在25m L30m L之间,冷却。用氢氧化钠将pH值调节至310,转移至50 m L容量瓶中。加入2.0 mL钼酸铵溶液和1.0 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比色皿,以空白调零测吸光度。试验过程中,如存在附录B所给出的一些干扰,可采取相应措施消除。4.5 分析结果的表述4.5.1 总磷酸盐(以PO43-计)含量以质量浓度3计,数值以mg/L表示,按式(3)计算: (3)式中:m 3从校准曲线(2.4.2)上查得的PO43-的量的数值,单位为微克(g);V3移取试验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 L)。4.5.2 有机膦酸盐(以PO43-计)含量以质量浓度4计,数值以mg/L表示,按式(4)计算:4=32 (4)式中:3总磷酸盐(以PO43-计)含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2总无机磷酸盐(以PO43-计)含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4.6 允许差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总磷酸盐含量/(mg/L)允许差/(mg/L)10.0010.000.501.00附 录 A检测剂量范围的规定标准中移取试样的量见表A.1。表A.1试样磷含量(以PO43-计)/(mg/L)移取实验溶液的体积/mL比色皿厚度/cm05.05.010.010.020.0124061236111如遇到含PO43-高于20 mg/ L的试验溶液,可通过稀释该试验溶液后在进行测定。附 录 B干扰试验B.1 硅酸盐 5mg/ L以内的硅酸盐质量浓度不会干扰。然而,更高质量浓度的硅酸盐会引起吸光度的增加。30 min的反应时间后,获得表B.1的值。表B.1 硅酸盐离子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硅酸盐质量浓度(以Si计)/(mg/L)对应于磷酸盐的质量浓度(以P计)/(mg/L)100.005250.015500.025B.2 砷酸盐砷酸盐能产生与正磷酸盐产生的相似的颜色。这种干扰可采用使用硫代硫酸钠将砷酸盐还原成亚砷酸盐来消除。B.3 硫化硫磺硫质量浓度在2 mg/ L以内是可以容许的。高质量浓度的硫可通过酸化样品操作通过氮气还原成可接受浓度。B.4 氟化物70mg/ L以内的氟化物是可以容许的。质量浓度超过200 mg/ L的氟会抑制显色。B.5 过渡金属B.5.1 铁能够影响颜色深度,但10mg/L水平的铁产生的影响小于5.有钒酸盐引起的颜色的加深是呈线性的,而且10mg/L的钒酸盐这种影响约为5。B.5.2 Cr()和Cr()的质量浓度在10mg/L以内不产生干扰,但当Cr的质量浓度在50mg/L的时候,吸光度增加约为5。B.5.3 10mg/ L以内的铜不产生干扰。B.6 海水盐度变化对颜色深度产生的影响可忽略。B.7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质量浓度超过3.29mg/ L时,会引起褪色。稍微过量的氨磺酸能够有效消除亚硝酸盐,100 mg氨磺酸能够处理32.9 mg/L的亚硝酸盐。附 录 C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C.1 实验室样品的过滤应尽可能快地过滤和分析实验室样品,过滤时间不能超过10min。如过滤时间过长则滤纸有可能对磷化合物产生吸附,从而不能保证所有的磷化合物从滤纸上滤过。另外,过滤时间过长会造成聚磷化合物的水解。如果实验室样品温度低于室温,则过滤前应使其恢复至室温。过滤时弃去开始的10 m L滤液。C.2 玻璃器皿的清洗用于显色过程的玻璃器皿应经常用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以除去有色沉淀物。这些有色沉淀物能在玻璃壁上形成黏膜,从而影响测定准确度。C.3 比色皿的校正分析试样前,必须对比色皿进行校正,消除不同比色皿之间的差异。C.4 有机膦化合物的分解在大量有机物质存在的情况下,使用过硫酸钾分解效果差,这时应使用硝酸和高氯酸分解有机物。操作如下: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试验溶液,加入2m L硝酸、1m L高氯酸于可调电炉上加热至不出褐色蒸汽并出现白色晶体。冷却后加水微热,直到获得清晰透明的溶液。最后用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溶液pH值至79。C.5 试样的处理及保存为确保试样不发生变化,取样后最好立即进行测定。不能立即进行测定时应依次加入氯化钠、氯化汞保护试样。使试样溶液中含氯化钠50mg/L、氯化汞40mg/L,用玻璃瓶贮存于04冰箱中。只测总磷含量则无须顾及试样发生变化。五、浊度的测定(浊度仪法)(GB/T1576-2008)1 概要本测定方法是根据光透过被测水样的强度,以福马肼标准悬浊液作标准溶液,采用浊度仪来测定。2 仪器2.1 浊度仪。2.2 滤膜过滤器,装配孔径为0.15m的微孔滤膜。3 试剂及配置3.1 无浊度水的制备将分析实验室用水二级水(符合GB/T6682的规定)以3 mL/min流速,经孔径0.15m的微孔滤膜过滤,弃去最初滤出的200 mL滤液,必要时重复过滤一次。此过滤水即为无浊度水,需贮存于清洁的、并用无浊度水冲洗过的玻璃瓶中。3.2 浊度为400FTU福马肼贮备标准溶液的制备3.2.1 硫酸联氨溶液:称取1.000g硫酸联氨(N2H4H2SO4),用少量无浊度水溶解,移入100m L容量瓶中,再用无浊度水稀释至刻度,摇匀。3.2.2 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称取10.000g六次甲基四胺(CH2)6N4, 用少量无浊度水溶解,移入100m L容量瓶中,再用无浊度水稀释至刻度,摇匀。3.2.3 浊度为400FTU福马肼贮备标准溶液:用移液管分别准确吸取硫酸联氨溶液和六次甲基四胺溶液各5mL,注入100mL容量瓶中,摇匀后在253下静置24h,然后用无浊度水稀释至刻度,并充分摇匀。此福马肼贮备标准溶液在30下保存,一周内使用有效。3.3 浊度为200FTU福马肼工作液的制备用移液管准确吸取浊度为400FTU的福马肼贮备标准溶液50mL,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无浊度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此浊度福马肼工作液有效期不超过48 h。4 测定方法4.1 仪器校正4.1.1 调零用无浊度水冲洗试样瓶3次,再将无浊度水倒入试样瓶内至刻度线,然后擦净瓶外壁的水迹和指印,置于仪器试样座内。旋转试样瓶的位置,使试样瓶的记号线对准试样座上的定位线,然后盖上遮光盖,待仪器显示稳定后,调节 “零位”旋钮,使浊度显示为零。4.1.2 校正4.1.2.1 福马肼标准浊度溶液的配制:按表A.1用移液管准确吸取浊度为200FTU的福马肼工作液(吸取量按被测水样浊度选取),注入100m L容量瓶中,用无浊度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后使用。福马肼标准浊度溶液不稳定,应使用时配制,有效期不应超过2 h。4.1.2.2 校正:用上述配制的福马肼标准浊度溶液,冲洗试样瓶3次后,再将标准浊度溶液倒入试样瓶内,擦净瓶外壁的水迹和指印后置于试样座内,并使试样瓶的记号线对准试样座上的定位线,盖上遮光盖,待仪器显示稳定后,调节 “校正”旋钮,使浊度显示为标准浊度溶液的浊度值。4.2 水样的测定取充分摇匀的水样冲洗试样瓶3次,再将水样倒入试样瓶内,擦净瓶外壁的水迹和指印后置于试样座内,旋转试样瓶的位置,使试样瓶的记号线对准试样座上的定位线,然后盖上遮光盖,待仪器显示稳定后,直接在浊度仪上读数。5 注意事项5.1 试样瓶表面清洁度和水样中的气泡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测定时将水样倒入试样瓶后,可先用滤纸小心吸去瓶体外表水滴,再用擦镜纸或擦镜软布将试样瓶外表擦拭干净,避免试样瓶表面产生划痕。仔细观察试样瓶中的水样,带气泡完全消失后方可进行测定。5.2 相同的水样,如果浊度相差较大,测定时应当重新进行校正。6 允许差浊度测定的允许差见表A.2。六、水质油的测定(重量法)(GB/T1576-2008附录C)1 概要当水样中加入凝聚剂硫酸铝时,扩散在水中的油微粒会被形成的氢氧化铝凝聚。随着氢氧化铝的沉淀,便将水中微量的油也聚集沉淀,经加酸酸化,可将沉淀溶解,再通过有机溶剂的萃取,将分离出来的油质转入有机溶剂中,将有机溶剂蒸发至干,残留的是水中的油,通过称量即可求出水中的油含量。此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作有机溶剂,这样可以避免在蒸发过程中发生燃烧或爆炸等事故。2 仪器2.1 5000mL10000mL具有磨口塞的取样瓶。2.2 500mL分液漏斗。2.3 100mL200mL瓷蒸发皿。3 试剂及其配制3.1 分析实验室用水二级水,符合GB/T6682的规定。3.2 硫酸铝溶液(430g/L):称取43 g硫酸铝Al2(SO4)318H2O,加100mL二级水溶解。3.3 无水碳酸钠溶液(250g/L):称取25 g无水碳酸钠(Na2CO3),加100mL二级水溶解。3.4 浓硫酸(密度1.84g/cm3)。3.5 四氯化碳(CCl4)。4 测定方法4.1 加大被测水样流量,取5000mL10000mL水样。取完后立即加入5mL10mL硫酸铝溶液(按每1L试样加1mL计算),摇匀,立即加入5mL10mL碳酸钠溶液(按每1L试样加1mL计算),充分摇匀,将水中分散的油粒凝聚沉淀,静置12h以上,待充分沉淀至瓶底,然后用虹吸管将上层澄清液吸走,虹吸时应小心移动胶皮管,尽量使大部分澄清水被吸走,但又不至于将沉淀物带走。在剩下的沉淀物中加入若干滴浓硫酸使沉淀溶解,并将此酸化的溶液移入500mL的分液漏斗中。4.2 取100mL四氯化碳倒入取样瓶内,充分清洗取样瓶内壁上沾有的油渍,将此四氯化碳洗液也移入分液漏斗内。4.3 充分摇匀并萃取酸化溶液中所含的油,静置。待分层完毕后,将底层四氯化碳用一张干的无灰滤纸过滤,将过滤后的四氯化碳溶液移入100mL200mL已恒重的蒸发皿内,再用10mL四氯化碳淋洗分液漏斗及过滤滤纸,将清洗液一起加入已恒重的蒸发皿内。4.4 将蒸发皿放在水浴锅上,在通风橱内将四氯化碳蒸发至干,然后将蒸发皿放在1105的恒温箱内,烘干2h后在干燥器内冷却,称量至恒重。4.5 另取100 mL四氯化碳于另一个恒重的蒸发皿中,按4.4做空白试验。5 计算公式水样中的油含量(Y),按下式计算:式中:Y水样中含油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m1测定水样所用空蒸发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m2蒸发皿与蒸发后油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m3空白试验前蒸发皿的称量,单位为克(g);m4空白试验后蒸发皿的称量,单位为克(g);Vs水样体积,单位为升(L)。6 注意事项6.1 为了节约有机溶剂,所用四氯化碳应回收利用,回收的方法是将分液漏斗分出的四氯化碳先放在一个200mL的蒸馏瓶内,然后将蒸馏瓶放在水浴锅上蒸发并用冷凝器收集被蒸发的四氯化碳,待烧瓶内剩下20mL左右时,即停止蒸发,将烧瓶内残留的四氯化碳移入已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再用10mL四氯化碳清洗烧瓶,然后将洗液一齐加入蒸发皿内,按4继续进行油质测定。6.2 如果所取水样内混有较多的微粒杂质,则在四氯化碳萃取后,水和有机溶剂分层处不会出现明显的分液层,但仍可用干的滤纸过滤,因为干滤纸会很快吸干混杂层中的水珠,而使四氯化碳通过滤纸时并不影响测试结果。6.3 四氯化碳蒸汽对人体有毒,在操作时应尽量避免吸入,蒸发烘干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7 精密度由3个实验室测定含2.0mg/L油的同一水样。7.1 重复性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3%。7.2 再现性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1%。7.3 相对误差实验室间相对误差为-1.2%。 七、水中溶解氧的测定(DL/T 502.19-2006)靛蓝二磺酸钠葡萄糖比色法(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溶解氧含量0g/L60g/L水样的测定。2 方法提要 靛蓝二磺酸钠葡萄糖比色法时在碱性试样中(pH约为12.5)加入靛蓝二磺酸钠和葡萄糖,它们与试样中溶解氧作用发色,将其与溶解氧比色液进行比较来定量氧含量。该方法并非比较同一颜色浓淡的比色法,溶解氧的浓度在0g/L4g/L范围,黄色中有绿;溶解氧的浓度在4g/L20g/L范围,根据黄色中的红色浓淡来判断氧含量。3 干扰物质 本方法在下列成分不超过其相应限量的情况下使用: 联胺,亚硫酸离子,丹宁1mg/L 铁(),环己胺,吗啉4mg/L 铁(),铜()20g/L 干扰物质的含量高于允许量时,可将试样通过装有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H+型)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OH-型)的混合交换柱后,再对流出液进行试验,即可消除干扰。4 试剂4.1 靛蓝二磺酸钠葡萄糖溶液:称取靛蓝二磺酸钠20mg和D(+)-葡萄糖0.2g,加5mL试剂水、75mL甘油溶解。然后放入棕色瓶,在暗处保存。4.2 氢氧化钾溶液:称取氢氧化钾53g,用试剂水溶解稀释至100mL。此溶液使用时配制。4.3 碱性靛蓝二磺酸钠葡萄糖溶液:移取靛蓝二磺酸钠葡萄糖溶液8.0mL和氢氧化钾溶液2.0mL混合均匀。该溶液在使用前约30min配制,放置到由暗红色变成黄色后方可使用。超过2h后不应使用。注1:溶液的颜色由暗红色完全变成黄色(柠檬色)的时间根据甘油的质量及温度的不同有一定的变化。预先确认变色所需要的时间,在完全变成黄色(柠檬色)以后使用。注2:配制2h后,比色液的色调会发生变化。4.4 氯化铁溶液(黄色):准确称取六水氯化铁45.1g,加入浓盐酸10mL,溶于约300mL的试剂水中,定量移入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4.5 氯化钴溶液(红色):准确称取六水氯化钴59.3g,加入浓盐酸10mL,溶于约300mL的试剂水中,定量移入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4.6 硫酸铜溶液(兰色):准确称取五水硫酸铜62.5g,加入浓盐酸10mL,溶于约300mL的试剂水中,定量移入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4.7 试剂纯度应符合GB/T 6903的要求。5 仪器比色瓶:具有磨口塞的无色玻璃瓶,其容积为(1005)mL,见图1。取样器:见图2。6 分析步骤6.1 溶解氧标准色阶的配制根据溶解氧的浓度,按照表1所示的比例,取氯化铁溶液、氯化钴溶液及硫酸铜溶液于比色瓶,加盐酸1mL,加水到100mL的刻度线,充分摇匀,用蜡密封。此标准色阶如贮存在暗处,可用一个月。表1 溶解氧比色液溶解氧g/L氯化铁溶液 mL氯化钴溶液 mL硫酸铜溶液 mL011.670.2528.750.7547.201.3566.051.7085.051.95104.172.08153.333.13202.134.33251.274.80301.104.870.07350.975.030.37400.805.170.73450.675.370.93500.576.102.70550.477.234.37600.338.336.006.2 采样6.2.1 取样器的下端安装在高于取样口的位置,并用软质聚乙烯管与采样口相连。如果试样的温度比室温高,应采取措施冷却至室温。6.2.2 为了使试样在8s-12s充满取样瓶,要调节试样的流量,并使试样充分流动,排除取样配管中的滞留水,并保持溢流不少于3min。6.2.3 关闭取样瓶上部的旋塞,立即关闭下部的旋塞,取掉连接配管。将取样瓶倒置,确认无气泡后,作为试样。如果有气泡,应重新取样。6.3 样品的测定6.3.1 用碱性靛蓝二磺酸钠葡萄糖溶液充满取样瓶的试剂定量管,打开试剂定量管的旋塞,用下部的旋塞一边调节一边添加碱性靛蓝二磺酸钠葡萄糖溶液1.2mL。6.3.2 关闭两端的旋塞后,将取样瓶反复倒置约1min,充分混合,放置约5min。6.3.3 将其颜色与溶解氧标准色阶进行比较,求出相当的溶解氧的浓度(g/L)。注3:本方法是在较高的pH条件下测定的,因此如水样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等金属离子时,由于会产生沉淀不宜采用此方法。7 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应包括系列各项:a)注明引用本标准;b)受检水样的完整标识:包括水样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日期、取样人、厂名等;c)水样中溶解氧含量,g/L;d)分析人员和分析日期。碘量法及内电解法(2)(GB/T 12157-200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循环冷却水、锅炉给水、凝结水中溶解氧浓度的测定方法。本标准中碘量法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2mg/L8mg/L(以O2计)的测定;内电解法适用于锅炉给水,凝结水中溶解氧质量浓度2g/L100g/L(以O2计)的测定。2 碘量法2.1 原理溶解氧的测定采用锰盐-碘量法,其原理是:在碱性溶液中,二价锰离子被水溶解的氧氧化成三价或四价的锰,可将溶解氧固定:Mn2+2OH-=Mn(OH)22Mn(OH)2+O2=2H2MnO34Mn(OH)2+O2+2H2O=4Mn(OH)3然后酸化溶液,再加入碘化钾,三价或四价锰又被还原成二价锰离子,并生成与溶解氧相等物质的量的碘。H2MnO3+4H+2I-=Mn2+I2+3H2O2Mn(OH)2+6H+2I-=I2+6H2O+2Mn2+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碘,便可求得水中的溶解氧。2.2 试剂和材料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 6682 三级水的规定。试验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 601、GB/T 603之规定制备。2.2.1 硫酸溶液:1+1。2.2.2 硫酸锰溶液:340g/L。称取34g硫酸锰,加1mL硫酸溶液,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若溶液不澄清,则需过滤。2.2.3 硫酸铝钾溶液:100g/L。2.2.4 碱性碘化钾混合液:称取30g氢氧化钠、20g碘化钾溶于100mL水中,摇匀。2.2.5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01mol/L。按GB/T 601配制后,稀释10倍。2.2.6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5KMnO4)=0.01mol/L。2.2.7 淀粉指示液:10g/L。2.3 仪器和设备一般实验室用仪器和下列仪器。2.3.1 取样瓶:两只具塞玻璃瓶,测出具塞时所装水的体积。一瓶称之为A,另一瓶为B。体积要求为200mL500mL。2.4 分析步骤2.4.1 取样将洗净的取样瓶A、B,同时置于洗净的取样桶中,取样桶至少要比取样瓶高15cm以上。两根洗净的聚乙烯塑料管或惰性材质管分别插到A、B取样瓶底,用虹吸或其他方法同时将水样通过导管引入A、B取样瓶,流速最好为700mL/min左右。并使水自然从A、B两瓶中溢出至桶内,直到取样桶中的水平面高出A、B取样瓶口15cm以上为止。2.4.2 水样的预处理若水样中有能固定氧或消耗氧的悬浮物质,可用硫酸钾铝溶液絮凝:用待测水样充满1000mL带塞瓶中并使水溢出(如5.2条取样过程)。移取20mL的硫酸钾铝溶液和4mL氨水于待测水样中。加塞,混匀,静置沉淀。将上层清液吸至细口瓶中,再按测定步骤进行分析。2.4.3 固定氧和酸化用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吸1mL左右的硫酸锰溶液。将玻璃管插入A瓶的中部,放入硫酸锰溶液。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340-4-7:2025 EN Electrostatics - Part 4-7: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Ionization
- 重庆综合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重庆知识产权培训中心课件
- 新解读《GB 31224-2014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大气本底站》
- 老年人膝关节痛课件
- 老年人翻身课件
- 《英语口语3》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老年人智能机知识培训课件
- CN120204242A 白桦脂酸28-O-β-D-葡萄糖苷在制备防治皮肤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 曲靖到石林多少公里
- 营销体系之业绩如何做增量10大方法
- 《中国古代的服饰》课件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伴我成长》完整版课件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精品课件
-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0篇
- 捷豹XF汽车说明书
- 应急车辆维护与保养方案
- 2023年4月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完整全册教案
- 法考客观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卷一(第1套)
- GB/T 36964-2018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