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概述29031ppt课件_第1页
糖尿病概述29031ppt课件_第2页
糖尿病概述29031ppt课件_第3页
糖尿病概述29031ppt课件_第4页
糖尿病概述29031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教育 糖尿病 糖尿病概述 3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 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它的急 慢性并发症 尤其是慢性病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 致残 致死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并给个人 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所以糖尿病一直是许多国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检出率 知晓率和控制率均较低 科学防治知识尚未普及 疾病的管理水平与卫生服务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 面对严峻的挑战 我国政府一直予以高度关注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 简称血糖 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 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 或 胰岛素作用缺陷 包括 细胞衰变和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葡萄糖清除能力下降 糖尿病可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为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可致器官组织损害 引起脏器功能障碍以致功能衰竭 在这些慢性并发症中 视网膜病变可导致视力丧失 肾病变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下肢溃疡 坏疽 截肢和关节病变的危险 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胃肠道 泌尿生殖系及心血管等症状与性功能障碍 周围血管及心脑血管合并症明显增加 并常合并有高血压 脂代谢异常 如不进行积极防治 将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寿命缩短 病死率增高 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 死亡率高2 3倍 心脑血管疾病高2 3倍 失明高10倍下肢溃疡及截肢高20倍在美国 糖尿病肾病占尿毒症病人的25 占西方国家终末期肾病的首位 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WHO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资料 在发达国家 糖尿病在疾病致死原因中列第4位 在医疗花费中列第8位中国已成为拥有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估计糖尿病人数还会增加 BritishDiabeticAssociation TheKing sFoundReport1996IDF DiabetesAroundtheWorld Belgium 1994 流行病学 WHO报告 全球糖尿病 估测1994年约1 20亿1997年约1 35亿2000年约1 75亿预测2010年约2 39亿2025年约3 00亿在发达国家上升45 在发展中国家上升200 21世纪在中国 印度 非洲某些发展中国家流行 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 DiabetesCare1998 21 9 1414 1431 糖尿病人数 百万 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和收入的关系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5 34 35 44 45 54 55 64 年龄 岁 2500RMB 2500 5000MB 5000RMB 患病率 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糖尿病肾病 足损害 神经病变 坏疽 微量蛋白尿 MAU 蛋白尿 心梗 脑卒中 DiabetesCareDataCollectionproject1998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高血压2倍 脂质异常3倍 冠心病4倍 肾衰17倍 失明25倍 截肢15倍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也是可以预防的 除了严格控制血糖外 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足部护理习惯 1 每天用温水和肥皂清洁双脚 然后用柔软的干毛巾擦拭干净 特别注意脚趾间是否擦干 洗脚前先用手试水温 以免烫伤 不要长时间将双脚浸泡在水中 如果皮肤干燥 应涂上润肤液 2 修剪脚趾甲时切勿将脚趾甲剪得太短 也不要深入剪至弯角位置 以免损伤皮肤 3 选择天然材质柔软的袜子 如棉质或羊毛袜子 避免穿过紧的尼龙丝袜 4 选择合适的鞋子 购鞋时应看重舒适程度 选择脚跟稳固 鞋头宽阔的款式 避免穿着人造革材质 鞋头过尖或过紧的鞋 应选择真皮或棉质透气性好的鞋 5 不要长时间穿新鞋 尽量勤换鞋款 避免脚部同一位置长期承受压力 预防起泡或淤伤 6 不要用热水瓶 热垫或电热产品温暖双脚 以免感觉迟钝而烫伤 7 不要赤脚走路 在室内或地毯上走路也应该穿拖鞋 糖尿病的诊断步骤 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NGT 糖耐量正常IGT 糖耐量减低 新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强化治疗 患上2型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人体的胰岛 细胞功能减退 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 另一方面是身体对胰岛素利用能力减弱 又称为胰岛素抵抗 但不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 细胞功能状况和胰岛素抵抗程度不同 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时相和水平也不同 正常人进餐后胰岛素呈双相分泌 而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表现为第一时相胰岛素释放曲线高峰延迟 第二时相分泌增强 2型糖尿病早期是胰岛 细胞对葡萄糖的失敏感性阶段 此时高血糖暂时抑制胰岛 细胞分泌胰岛素及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使胰岛素抵抗加重 细胞为代偿增加的胰岛素抵抗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加重胰岛 细胞的负荷 加速胰岛 细胞功能的衰竭 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能否恢复 主要取决于胰岛 细胞功能有多大程度的可逆性 1997年 以色列专家在12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非常高的时候 就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结果 其中9例不再服用任何降血糖药物就可使血糖维持正常9 50个月 平均3年不需用药 血糖水平控制良好 近年来 中国的专家也证明 这种治疗能使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释放恢复正常 从实验中可以看到 血糖水平很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在胰岛素分泌很少 胰岛 细胞功能很差的状况下 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强化治疗 使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以后 胰岛素分泌的幅度可以增加 胰岛 细胞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为什么新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后 胰岛 细胞功能有得到逆转的可能呢 专家们认为 在高血糖的压力下 胰岛 细胞并没有死亡 它只是暂时 闭上了眼睛 虽然高血糖对它有强烈的毒害 如较长期高浓度葡萄糖使 细胞发生不可逆性功能缺陷 医学上称为 高葡萄糖毒性 但是它还顽强地活着 一旦胰岛素强化治疗驱除了 高葡萄糖毒性 对它所造成的危害 胰岛 细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恢复 另外 血糖控制良好后 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所恢复 消除了高血糖对胰岛 细胞的持续刺激 节省了胰岛素的分泌 打断了糖尿病患者的胰岛 细胞功能衰竭的恶性循环 所以 新发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 细胞功能 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可以恢复的 要尽早消除高血糖对它的毒性 创造一个使胰岛 细胞功能恢复的有利条件 当然 我们也看到不同的患者其胰岛 细胞功能损害程度也不尽相同 不是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 细胞功能都能完全恢复 但至少证明了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胰岛 细胞功能恢复有益 由此可见 胰岛素治疗在恢复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 细胞功能上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指在保证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 通过每日3次或4次注射胰岛素而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 一般情况下 在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 睡前注射中 长效胰岛素控制夜间血糖和清晨空腹血糖 目前最先进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是采用胰岛素泵治疗 即通过胰岛素泵计算机系统设置基础量和餐前剂量 模拟正常人胰岛功能和胰岛素分泌模式 可使血糖得到最满意的控制 但由于费用较高目前尚不能在我国普及 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血糖得到最满意的控制 所面临的问题是发生低血糖的机会相对较多 但如果保证规律的饮食和运动 积极监测血糖 发生低血糖的机会是可以减少的 胰岛素强化治疗适用于所有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 病人可单纯使用胰岛素 较胖的病人可遵医嘱联合用药 糖尿病人随诊常规 根据病情需要可定期门诊 每周 每两周 每月 每3个月 每半年 每年症状 饮食 病人自我监测情况体格检查 身高 体重 血压 浮肿 血管搏动 皮肤神经系统 眼底和白内障 下肢 足 辅助检查 尿糖 酮体 蛋白 微量白蛋白尿 血糖 空腹和餐后 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功 肾功 血脂 TC TG HDL C 糖尿病教育 饮食 运动 个人卫生指导合理用药 总结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人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选择适当的治疗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病为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应注意并加强糖尿病教育 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防治心血管危险因素 25 慢性腹泻的病因 体质性症状性腹泻 艾滋病患者长期的不明原因的腹泻 经过仔细的和反复的检查均不能明确腹泻的原因 应用常用的抗感染及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