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河南景区导游词讲解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搜集的最新河南景区导游词讲解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河南景区导游词讲解(1)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一起来游览北国的名山圣水-云台山。 云台山属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因山势险峻,主峰孤密秀矗,形似一口巨锅,兀覆在群峰之上,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北30公里的修武县境内。北邻山西省,东接辉县市,西与方山对峙,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孤原。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峦叠翠,雄奇险秀。主峰茱萸峰有一片茂密森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堪称”园中园”。景区规划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 分为三大体系:一、峰岳景区:茱萸峰、三秀峰、叠彩洞、浓秀谷;二、沟谷景区:温盘峪、子房湖、小寨沟、老潭沟、武周寨;三、宗教景区:真庆宫、万善寺、玄帝观、百家岩。这里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汉献帝刘协、魏晋”竹林七贤”、唐朝孙思邈、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大将尉迟敬等均在此留下了历史遗迹。 云台山山险水秀,气候凉爽宜人。这里泉源丰富、植被茂密,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400多种。中药材蕴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全内外的四大怀约,以及茱萸、当归等200多种。唐朝孙思邈曾在些采药练丹,至今这一带山区还流传着他服仙丹升天的故事。在云台山景区售票处,有一村庄名”岸上”,背靠一天然屏障,山势突兀,拓面而起,此山名为”翠屏峰”,峰顶有”阎王鼻”。你看那阎王仰脸向天,自鼻以上是黑的,鼻以下的部分是白的,当地人说此阎王黑白分明,辨是非,昼断阳,夜审阴,是当地的主宰,权力至高无上。 在阎王鼻山脚下,有一佛教庙祠,即万善寺。跨过山门,为弥勒殿。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这尊像是泰国捐赠的金佛。你看那佛像胸间的“”(音万),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表示吉祥。寺院的后门,有一小溪自高处流入清池,是优质的矿泉水,泉旁小庙,是财神爷,他虽不能名列佛寺,但来烧香的人,却也不忘烧柱香,以求财旺。 (温盘峪、子房湖景区) 沿公路而上,过了迎宾洞,左边的山谷相裂成隙。这便是温盘峪景区。峪深80余米,最宽处不过丈余,峪上群山环抱,致使这又窄又深的峪内空气不能与外界的空气很好地交流,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这里冬暧夏凉,温度适中,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名温盘峪。这谷南端的瀑布名为“白龙瀑“,传说白龙在此居住。 走过山壁间开凿的隧洞,我们进入温盘峪景区。首先直入眼帘的是“一线天“。人行其间山体相合只留下一线天地,甚是奇妙。 景区内秀幽雄险,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峡谷南北长约1公里,宽3-10余米,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一巨大盆景,又好象名山大川浓缩后的精华,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廊“,景区内有逍遥石、相吻石、灵龟戏水、双狮吸水、龟背石等景观。 峪内有九龙潭,相传为古时九龙栖息之地,分别为白龙潭、子龙潭、眠龙潭、青龙、黄龙、卧龙、黑龙、首龙等,因峪内司温,潭水常年气温在10度左右,夏季水凉不宜游泳,但却是冬泳的好云处。行至黑龙潭,一持瀑布从山壁间喷薄而出,如堆雪飘杨,十分壮观。动态的水流入静态的水中,十分美丽。 在汉朝初建国后,张良在帮助刘邦建立汉业之后,功高震主,惟恐遭到刘的毒害,再三恳求,告老还乡而去。张良回到家乡之后,仍然坐卧不安,觉得还不太保险,便偷偷地微服出午,隐居到了去台山。因张良字子房,故此处的村庄叫:子房村“,源叫“子房湖”。现在的景区是在原有湖泊上加高修建的,湖面300余亩,长约8华里,最宽处300米,水深呈阶梯状分布,北浅南深,深处约地100米,水容量为1亿立方,是一中型水库。 沿湖而行,可见对面山峦中有“达摩峰”。相传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传教,到达少林寺,面壁10年仍常有杂念涌入心头,于是走出寺庙,要找一处绝妙的静处修行。后来就来到去台山,在子房湖西畔山峦上静坐。此处人迹罕至,达摩高居山巅,终山岚流云为伴,山灵一片净化像山样入定下来,不久即化仙而去,此处则留下了“达摩峰”和与之遥遥相对的“佛龛峰“。 在子房湖西畔,可见一沟名”黄楝沟“,里面景色宜人,最奇处是沟朝天伸展而出的几个山峰,相连成佛掌,故名“佛掌峰”。佛掌峰上有“天堂”,是一独家独户的自然小村庄。古时,苛捐杂税沉重,有人躲在佛掌峰上,开垦良田,遍栽果树,在上边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躲过了官府的索取,无忧无虑,快乐似神仙,故给自己的家园名之“天堂”。 再往前走,即见子房湖尽处,有两个小村庄绕子房湖东西而扎,这即是子房村,是张良的后世子孙繁衍而成的。在隋末唐初,刘武周和李世民先后在此屯粮食、兵器,故后人称之为“东仓”“西仓”。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老潭沟、小寨沟景区) 老潭沟景区的特点为山雄水秀,峰高瀑急,沿水路溯水而上。山势高峻挺拔,水流急湍深邃。 过了低山头,前面出现了两条岔道,一条是台阶石梯,登上后可沿山坡石坂路向前行,路两旁郁郁葱葱,树可遮天,这些树木在石缝中生长,多有几百年的树龄;一条路是水路,橡皮船过“幽潭”,攀“仙渡”,可见昔屋一间,有若与世隔绝,旁有小道,直通“天瀑”。 “天瀑“是云台山景观之最,也是中华之最,此瀑落差310米,瀑宽约5-7米。天瀑之高雄冠九州,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如雷贯耳,沿途我们早有所闻,其势之壮,不见其面,已早闻其声。 与天瀑遥遥相望的对面山上,有“观瀑台“,此台为看水景的最佳观赏点。观瀑台边有一组山瀑持壁,瀑上青苔恰似孔雀落壁,被美称为“孔雀泉” 另外沟内还有“私语泉”“波浪石坪”独秀峰”双秀峰”路功”等景点。沿路登监山顶,便是豫、晋两省分界处。 出了老潭沟不远处,有一石桥横架河谷,是通往”小寨沟”风云景区的通道。 踏阶而行,路边有碑,上书”小寨沟”。站在此处向对面山峰间寻找,可见高山群岚之中,有一古代官吏,头戴乌纱帽,乐悠悠地坐在山上,这就是当地人传说的唐公石。传说,明朝嘉庆年间,唐成因审了诰命,名声大振,却又遭到排挤,仕途坎坷,历遭磨难,在遭贬途中,经此地游山玩水以泄愁闷,越觉官场险恶。从此消了仕途之念,在此化仙而云,留下了这块山峰供后人纪念。 “小寨沟”旧名”小潭沟”,后唐王李世民在此消来了刘武周,此处是隋营唐寨,故名小寨沟。沟内多彩多姿的泉瀑溪流引人入胜,故也称”潭瀑川”。眼前出现了第一潭,即”龙蛇潭”,小寨沟地处深山老林人迹罕至,水多,潮湿,常有蛇蟒出入。相传有家夫进山砍柴,见有巨蟒在此饮水,蛇大为龙,因而得名。 过了龙蛇潭,有上下或者称山水两条道路通往景区。水路是供游客游览的,山路是回来的路,水路走不远,即见有群瀑自高岩处跌落,人称”九叠瀑”。瀑分三层,每个断层有两条瀑布相吸相融一个潭里,如情人一般,故此称”情人瀑”。 过了减肥石,即是”金龙卧波”,再往上走,忽然眼前一片开阔,”丫字瀑”迎面而来,瀑高十余米,深五、六米,地而开阔孤坦,但见四面青山相环绕,一块巨石仿佛自天而降,落在这里,供销游人休憩、乘凉、野餐、照相。 “清清漪池”水浅而清,色彩艳丽,青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绿无尘,不管有风无风,池内涟漪轻荡故名之,水池有鱼,但鱼体透明。水帘洞”处只出山崖上一挂瀑布分散成帘子状倾泻下来,此水四季长流,。旁有”狮子头”,其造型如一头活生生的小狮子一样逼真,故名之。 “狮头石”前整个山崖被水溶蚀而成钟乳状,下有两股水在离地米高处喷出,此乃”不老泉”在魏晋时景区内有逸人王烈,不食人间烟火,渴饮此泉,饿食黄精,寿至338岁,仍然健步如飞,不减少年。您不妨来尝一下。 我们进入小寨沟尽端,迎面可见几块怪石,有”唐王试剑石“、点将台,是李世民当年点将收兵的地方。站在”点将台“上,悬崖高耸,人如坐井底,故名”坐井观天“;县崖青苔高挂山崖,仿佛一只孔雀高挂架上,雀尾下一挂水帘,称作”凤尾串珠“。另外还有”灵龟吐珠“、”云龙播雨“”唐王饮马池“”石舟“”蝴蝶石“。 (叠彩洞、茱萸峰景区) 子房湖旁有两条岔道,下道是通往小寨沟景区、老潭沟景区;上道便是直通山西的修陵公路。叠彩洞景区和茱峰景区盘恒在此。叠彩洞是连接豫、晋两省的公路遂洞,大小23条洞,首尾相连总长4000多米。它是由我县土专家张有臣设计规划的。在外只见一排巨大的阶梯层层递上,在洞里都是180度的转弯和45度以上的爬坡。这就是景区有名的“暗十八盘”,勤劳善良的人民用十二年的时间修建了这条路。 沿公路自下而上,爬山穿洞,仰望山巅,只见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峭壁悬崖,高达万仞。沿途山峰形态各异,在这里您可以找到l小象攀山”双驼峰“梦笔生花”等各个景点。 出了十二号洞,迎面而来一块奇峰异石高立在对面山上,这块石头随着车行视线的转变,可由灵芝、傣族少女逐渐变成一摩登少女。因此处石秀、水秀、花草秀,故名”三秀峰”。 坐车前驶片刻,眼前忽然一片开阔,这个景点名为”西瀛观”,游客到此,都会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肢下这一片湖是我们经过的子房湖,一个小时的路程,已经是抬高了五六百米的高度,在子房湖东南即是温盘肉区景,相传古时在温盘峪居信有九条龙,谷南的白龙和谷北的黑龙经常腾云驾雾来到”西瀛观”品茗赏景,还常常摆下棋局对弈。 上车前行即进入茱萸峰游览区 车蜿蜒而上,进入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区,这整个山遍覆大的松柏,枫想乔木,这里属原始次生林区,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茱萸峰山势突兀,为云台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后来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云,此处便成了闻名遐尔的道教圣地,方圆百里的人们常来此烧香求愿,据说十分灵验。渐渐地,人们把这里亲切地称为”小北顶”,就是说这里离北天门很近,常被天神关注,他们会满足人们祷告时的祈求,好再让人们来此烧香还愿。于是有了”烧高篝”的说法,如果谁家的子孙发达了或是添丁了,那一定是他们家的老人们早年在这里烧了”高香”求来的。 最新河南景区导游词讲解(2) 逍遥观风景旅游区。位于禹州市浅井乡的崆峒山麓,是轩辕皇帝访上古哲人广成子的发生地。逍遥观为一处道观建筑,是传说中古代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成仙得道之地,有“天下第一观”之称,该观在建国初期,仍保留有众多的古建筑,而且在布局方面,依山就势,错落有致。 逍遥观始建于何年已无法考证,根据该观残存的明代碑刻记载,它至迟在明代后期就已经是一处规模宏大、声名远播的道教活动中心了,素有“上观到下观,七十二座殿”之称。 由于年代久远,逍遥观破坏严重,现存建筑很少,但此观依山就势雄伟宠大的气势尢存,黄帝文化的底韵和神奇尚在,娘娘宝剑、黑龙河、老龙洞,娘娘蛋石、千年牡丹以及高原古寨、山泉瀑布把这里妆扮得既神秘又灵秀,这里青山环抱,溪水潺流,风景秀丽,游人至此会油然产生一种“清心悦目飘飘欲仙”之感,自然、人文景观的美妙组合使世人仰慕。目前这里逐步形成了以逍遥观为中心,有30多个景点组成的黄帝遗迹游览区。 备用材料 1:广成子是古代传说中的有道之士,很有见地,甚至于无所不能,封神演义中有他下山降妖除魔的描述。 2: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其父叫少典,为有熊国的国君;其母叫附宝,有一次其母到郊外游玩,忽遇大雨,一道电光缠其身很久才离开,绕北斗而去。次日附宝感而受孕,怀胎25个月才生下黄帝,起名叫云。传说他落地能语,性情和善。长大后以姬水为姓,叫姬云。黄帝战败蚩尤后,长江流域的其他部落纷纷归顺黄帝,他便在釜山大会天下诸侯,被推举为天子,完成了统一中华的不朽功勋。并且制订了以蛇为主体,以鱼鳞为鳞,以鱼尾为尾,以狮头为头,以鹿角为角,以鹰爪为爪的动物为新图腾,命名为龙。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即由此而来。 3:马沟村名缘于庄子*徐无鬼记载的黄帝拜访大隗的故事。相传黄帝听说大隗很有才干,就去拜访他,当时同行者还有方明,昌寓,张若,昆阍,滑稽等,连黄帝共七人,行到马沟地界,“七圣皆迷,无所问途”。正在焦急之时,见沟坡有一牧童子,年龄不过十几岁,是所谓“黄口小儿”。黄帝心存疑虑,又找不到别的人,只好问他:“你知道具茨山吧?”牧童说:“知道。”又问:“你知道有一位高人叫大隗的吧?”牧童说:“岂只是知道,连他的住处和常识都非常熟悉。”众人听了都很惊慌:“这么小的年纪,言谈话语却又如此历练老成,岂是一般牧童子么?”黄帝于是请教牧马童子说:“你如何有这么广博的见识呢?”牧童子说:“我从小游于六合之内,后来有长者教我游于六合之外,故此知事多矣!”黄帝见牧童决非凡夫俗子,所以就向他求教“治理天下的方略”。牧马童固辞不答。黄帝及随从的几位大臣再三恳求,牧马童子才要言不繁地指点道:“治理天下,跟我牧马一样,唯去其害马而已矣!”黄帝顿悟,称牧马童子为天师,再稽首拜时,牧马童子已不知去向。 从此,这条沟便叫“牧马沟”,俗称“马沟”。后人曾在沟崖的石壁上刻了“黄帝问道沟”五个大字,因此,这里便成了黄帝遗迹的一个重要景点。 黄帝暮年想要修道成仙,想起崆垌山优美的自然风光,觉得此山非常适合修炼,于是就带着妻子螺祖娘娘向崆垌山走去。因黄帝和螺祖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大家都不愿意他们去修炼,纷纷挽留,但黄帝夫妇心意已决,众人无奈只好含泪送行,君臣走了一程又一程,难舍难分,走到一村庄,黄帝不忍再让大家受累,就坚决同大家告别,于是辞别众臣,携妻向崆垌山步行而去,众臣见黄帝夫妇越走越远,只好在这里散架回朝。由于黄帝在此散架登程,后人便将此村叫做散架村,黄帝夫妇继续前进,觉得口渴,恰巧路遇一井,但水太深无法取水,黄帝就说:“要是井水能浅一点就好了。”话音刚落,就见井水上涌,马上就浅了,黄帝大惊,认为是上天让黄帝修炼才这样帮他的。于是后人称此地为浅井,一直流传至今。 相传黄帝在摄政之前,南方有蚩尤族,兄弟81人,皆铜头铁额,能造刀戟大弩,威震天下,不仁不慈,滥杀无辜,侵凌中原。最终黄帝降伏了蚩尤。 逍遥湖 大家眼前这一泓清水就是逍遥湖了。它是有逍遥河之水汇集而成,这条河虽不大却是一条神奇的河。因为古时候这里是原始森林,河水从丛林中穿插而过,流到这段地段稍微有些疏朗就聚集成湖,湖水清澈见底。有三个神奇的特点,第一是大约有几百米长的一段河水,晚上会泛出一种银绿色的光,距两岸百步之外都能看清河中的石头和岸边的苇草。夏日夜晚,许多青年男女都喜欢到这里洗澡、纳凉、唱歌、跳舞,为的是享受“夜光湖”那种不是灯光胜似灯光,不是月光胜似月光的神秘情调。据专家实地调查,认为这种河水发光的现象是因为河底生长有一种水藻,水藻有一处闪光物质,类似磷,在漆黑的夜晚能熠熠发出光来。可惜的是这种藻类植物现在数量极少,到晚上光也不是很亮。第二是湖中没有乌龟,据说是黄帝认为乌龟是不干净的动物,所以不许它在这儿,免得把水弄脏。第三最为神奇,此湖里的鱼是一种会唱歌的鱼,游人只要把竹竿一端插入湖中,另一端贴近耳朵,就会听到美妙的音乐,如果潜入水中就犹如置身于水下音乐厅在聆听一个管铉乐队的演奏。各位不妨试一试。不过,能不能听到还看鱼儿愿不愿唱了 此湖实为水库,是解放后为解决山区用水问题而修建的。古时并无此湖。 箭崖 请大家看对面大山近山顶处,有一巨石突兀而起,立于石崖峭壁之上,高有数丈,它就是望箭石,下边的石箭就叫箭崖。箭崖来历久远,说是黄帝暮年,心想修道成仙,就来到逍遥谷,见了广成子,问广成子在哪儿修炼比较合适。广成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人应当顺其自然,不可刻意作为。”于是,黄帝便登上山崖,往空中射出一箭,毫无目标,顺其自然,箭落在那里,就在那里修炼。箭射出后,黄帝便登高到高耸的巨石方向上去看,看箭到底落在什么地方。一看,那箭正向西飞的过程中忽然折转方向,掉头向北,落到上观西边的悬崖峭壁上。黄帝心想,这是天意,就顺其自然吧,便在悬崖上凿了一个石洞,住在里边修炼起来。这条洞就是现在的“得道庵”,射箭的地方叫“箭崖”,看箭的巨石便叫“望箭石”。这个故事虽然有一些神奇,但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有时不可强求,顺其自然方为上策。 逍遥泉 各位朋友,这就是逍遥泉。当年黄帝及后来所有在此修炼得道的人都是饮用此水,由此可以看出此泉不同凡响。此水清冽甘甜,据化验里面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是纯天然的矿泉饮料。常饮此水可滋阴壮阳,延年益寿,附近村子里无绝子孙者而且多长寿者,与此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村民称水为神水。更为神奇的是这里面的泉水终年不涸不溢,旱天不干,涝天不升,水面始终同泉口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来!尝一口仙水吧,解解渴,攒攒劲。 逍遥河 大家看逍遥泉南有一峡谷,谷两岸绿树茂密,怪石参差,忽有泉水从隙中流出,聚而成潭,其源乃池塘之水由地下潜流而出也。潭水由石隙间溢而成数股细流,自乱石中挤出,似水蛇蜿蜒游动,形成小溪,前流百余米,河水突然断折,溪水尺怕不及使性,已坠入另一水潭。然后又在乱石堆中东钻西突,几经挣扎,再汇成溪,涓涓前行,汩汩细吟,呈怡然自得状。猝不及防间,兀自又有巨石拦道,小溪机警回避,躲闪着从旁边绕过,不料又误入石窟。幽暗中几经磨难,总算从一豁口逃出,却随即掉进另一石潭。再从石潭涌出时,已经变得比较雄健,比较自信,在石堆间钻出钻入,颇显几分自如。及至跃入黑龙潭,再从大石棚下轰然而出,回首细数,短短五里路,却经历一十三次跌岩,十三个石潭,虽说不易,倒也别显情趣。无怪乎人们喜欢“五里十三潭”,也无怪乎游人乐于探寻逍遥源,因为它带给游人了许多人世的感悟和思考。 白爷洞 对面就崖而建的石洞为白爷洞。据说土地在此修炼成仙后,广招徒弟,声名远播,法术很灵,为世人所敬重。相传,土地爷的两个徒弟去赶考,路遇疾病,无法及时赶到京城。无奈之中就求救于师傅。白爷说:“去吧,没关系。“二人忐忑不安地又上路了。刚到京城就听说考场失火了考试推迟举行。二人顺利的参加了考试,并且考取了功名。 剑桥 这座古砖桥就是剑桥,它是逍遥观上观与下观的分界线。桥的北边叫上观,桥的南边叫下观。逍遥河在上古时候本没有桥,河谷两岸都是参天古木,互助交叉,枝干重叠,搭架一起,平铺成了一种天然的“树桥”,道士们就从树桥上走过,从东岸走到西岸,从西岸走到东岸;从下观走到上观,从上观走到下观,倒也十分方便。一天夜里,天降暴雨,突然一声巨响,好似天崩地裂,逍遥河陡然裂开,变得又深又宽。河东落下一股瀑布,一连三跌,跌进黑龙潭,然后又涌入逍遥河向下流去。河西岸的峭壁上,也落下一道瀑布,飞流直下,悬挂200多米,一头栽进逍遥河里,两瀑相汇,鼓鼓荡荡,向下奔去。上观下观也被隔断了,两岸 道士没法来往了。 于是,道士们便在逍遥河上砌起了一座石拱桥。没成想,这拱桥的桥基下边是一块“翻身石”,群众都说是“活石头”,三年两头翻身,有时向左滚,有时向右滚,总时把石桥滚塌。一天,黄帝从这里经过,正碰了那“翻身石”正在躬腰,便在自已腰里抽出剑,猛力向“翻身石”刺去,只听“哧”的一声,那“翻身石”便被钉死在那里,永世不得翻身了,道士们怕那“翻身石”以后某一天又会反省过来,重又兴风作浪,祸害百姓,就祈求黄帝把宝剑留下来,永不拔出。同时,又派黑、白、青、黄四条石龙护住拱桥的四个桥脚,使石桥永远安如磐石,牢固如铸。 此后,人们便把这座桥称作“剑桥”,也有人叫它“宝剑桥”。文革前,村民还能见到宝剑,可后来不知是谁把宝剑给偷走了,现在只能看到一个剑鞘了。 大家看悬崖峭壁上有一石龛,里面是一天然洞穴,外面用琉璃瓦镶了门楣。门楣上方有碉石横出如檐,下方则立壁陡崖,两旁山石也如刀削一般,门外并无方坟空地,四周又无石径可上,唯见洞悬于半空。因此,山民呼之“悬空洞”。这就是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处,俗称“得道庵”。 黄帝在此得了什么“道”呢?文献记载,黄帝治理天下十九年,令行天下,享有极高的威望。这时候他听到了广成子在崆洞山石室中修炼成仙的故事,就往崆峒山来拜访他。黄帝说:“我想摄取天地精华,使五谷丰登,来养活天下百姓;我还想掌握阴阳变化,来驱使万物,听说先生您明达至道,请问至道的精粹是什么?广成子说:“你要问的东西,乃是万物的本质,你要掌握的东西,却是事物的残渣。自从你统一天下、做了中央大帝之后,便沾沾自喜,不问政事,娱乐耳目,满足口腹,变得庸俗浅陋起来,我怎么好跟你谈至道呢?”黄帝听后,只好退回,另筑别室,铺了白草,独卧其中,静心反省,追思过错。舍弃了华丽的宫殿,撤去了贴身的侍从,毁掉了迷乱的乐器,撤消了美味的佳肴,以一颗百姓的心反省自己的过失的确太大了:“云气还没凝聚就下雨,候鸟不到季节就迁飞,草木不待发黄就调落,这些都是咎由自取的报应啊!”从此洗心革面,清心寡欲,顺乎自然,胸无杂滤。三个月后,他又去见广成子。广成子听了黄帝的自省后,高兴地跃起身子说:“好!如今我可以告诉你至道了。至道的精粹,深远有味;至道的极致,静默宛潜。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后所求,持守你内在的虚静,摒弃外界的纷扰,你便可以进入光明的境界,到达至阳至明的根源。天地各司其职,阴阳各居其所,万物就会昌盛。”黄帝深悟地说:“那就是天人合一了。”文成子说:“对!但我要告诉你,至道没有穷尽,人们却以为存在着终结;至道深不可测,人们却认为可以究极。这种想法也是违背至道的呀!”于是,黄帝便放弃天子之尊,舍弃人君之贵,隐居崆峒山中,不知欢乐,不知愤怒,不知生存,也不知死亡,一心修炼,终获至道,升天而去。 三皇殿 逍遥观的三皇殿不是人们平常说的“天皇、地皇、人皇”殿,而是三个皇帝敕修的“皇家宫殿”。这就是“玄宗殿”、“仁示殿”、“乾隆殿”,也叫“三銮殿”。 玄宗殿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建在逍遥观的最后边。从黄帝得道庵沿峭壁往上爬,走到玉女池,再上观北顶,在广成子城里边,有一座大殿,台基高两米“五色石”。大的如石头,小的如橡子、如樱桃、如猫眼。光滑明洁。放入水中,五彩缤纷,似珍珠,像玛瑙,赛美玉。更有彩色之中间带各种花纹者,像树木,像山水,像人物,像花卉,奇珍异常,名日“画石”,汪价在中州杂俎中说,他曾在阳翟马氏家中见一五彩石,大如橡子,外观纯白色,置水碗中则有图画映现,有一绿衣少将,骑赤兔马,作回首张弓样。人之眉目,马之鬃毛,清晰可见,实足珍奇。 时至今日,前往游玩者多拣拾而为纪念,也有画石家专门挑选罕见者作为收藏。 摘星楼 请大家往东看,一孤峰插天,东西皆谷,下有谷水,向南汇入麻地川。从西谷攀援而上,逾十八盘,达于巅峰,则见阴侧壁立千仞,阳侧群山百态山顶有自然生成之石椅、石斗、石箕等,民众称为金椅、金斗、金簸箕。这些都与黄帝有关,是黄帝撒下的遗迹。关于此峰群众中流传了一则故事。说是很早以前,摘星楼山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有老两口和一个十五岁的儿子王林,老两口子得了瘟疫,借了财主李三的钱,病还没好,李三就逼王林去他家扛长工抵债,王林上山给财主砍柴,遇上下雨就躲到山顶,朝天举篮,按仙翁交待,拜了八拜,然后将一颗流星摘到篮里。王林把星星往双亲上一照,二老立刻康复了。王林手捧星星,挨家治病,全村病人,一夜痊愈。五更时分,王林按仙翁嘱咐,捧篮上山朝北八拜,举起篮子,只见一道白光,神星又飞上天去。财主李三听说王林得了神星,便要去给他医治。怎奈星已归天,财主无计可施,当晚咽气死去。村民为了感谢王林,便在山顶修了一座小庙,命名为“摘星楼”。 牡丹岩 牡丹岩在浅井乡白石岩自然村,南距禹县市区28公里。因该村北靠“摘星楼”,摘星楼山体结构有一种奇异的白色花冈岩,其中夹有许多海底的泥沙和鱼虾化石,群众便称该村为“白石岩”。白石岩紧靠在摘星楼北坡,东西南三面环山,北临山沟,林木茂密,花草葱茏。十几户人家镶嵌在一个美丽的山坳之中,很有几分“深山藏古寺”的感觉。白石岩村子不大,然而吸引人千里百里来参观的“新奇之物”却不少。首先是一个“水帘洞”,紧挨在村子西北角,沿山沟、顺小溪往里走,不过几十米之遥,忽见一天然洞穴,有数丈阔大,崖顶前伸如棚,岌岌欲坠。岩缝交织如网,构成叶脉状图案,令人奇谲难名。加之岩缝间长满小草,开满粉紫色和淡黄色碎花,把崖 洞妆扮的花蔟锦绣,使人晃然如走进童话世界一般。洞顶岩棚上有细泉如麻,丝丝缕缕从空中飘落下来,似断似连,如珠如烟,轻轻柔柔。确如一幕水帘,温柔而亲适;绝不像一道瀑布滚跌而下,那么粗野,那么狂暴,那么大煞情趣。 在岩石错落间,又有三泉,叫“牡丹泉”水柔软细腻,据说女孩子用此水洗脸洗手可使皮肤光滑白嫩。牡丹仙子生来皮肤干涩粗糙,就是因为常用牡丹泉水洗澡,后来就变得“肌肤晶莹”、“软玉温香”。“王母泉”是王母娘娘专为男女不孕之人从“灵泉”引来的“孕水”,喝了可以生贵子。“明目泉”人人都喜欢,泉水清得发蓝发绿,清爽宜人,用之拭目洗眼,可治眼疾,不长翳子不长雀斑,少不近视老不花,女人不烂眼圈,男人不得白内障,所以到明目泉洗眼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名日旅游,实际是为治病而来。 白石岩最新奇的当然是那株“千年白牡丹”,它倒挂在山岩上,根扎在石缝中,一丝土不见,居然活了一千多年,而且长得很旺盛。每年4月10日开花,花朵都是单数。稀罕的是,凭所开花朵的多少,可以预测当年的收成好坏。更稀罕的是,白牡丹有自我保护能力。有一年白石岩春会,一男子当着许多人的面伸手去折一枝牡丹花,手刚挨到花枝,顿觉手臂麻木,便赶紧把手缩了回来。另一男子不信,也伸手回来。另一男子不信邪,硬是折下一枝,手臂红肿了三个月,几次来烧香赎罪,红肿方消。后来人们便在牡丹树旁建了一座小庙,内祀牡丹仙子。凡是被牡丹仙子看顾的女子,都有能终身保持贞洁,不被坏人欺负。 白牡丹西边10米,长了一棵“仙人树”,看外表与满山坡的老姜树没什么两样,但有两点非常特殊:一是别的姜树冬天都落叶,这棵姜树冬天不落叶,四季长青。二是这棵树叶颜色深绿,摘一片贴在眼角可去鱼尾纹,贴在眼下可除眼袋,让人永远保持年轻人状态。 这么好的地方相信大家不会失望。 最新河南景区导游词讲解(3) 友,有一首歌曲您还记得吗?“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势把山河重安排。”这首激昂雄壮的歌曲,把我们引到那艰苦创业的岁月。20世纪60年代,英雄的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坚持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巍巍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坚持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盘绕林滤山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 红旗渠在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滤山中,地势险峻,工程宏伟。它不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为林滤山自然风光增添了一大胜景,被中外游人誉为“人工天河”、“当代万里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20世纪70年代初,红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景区,主要以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华山之险、峨媚之雄、三峡之奇、黄山之秀为一体的自然风光而开发建设的风景名胜区,现在以妖娆多姿的风采,向世人展示其独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 红旗渠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首先我们参观分水苑景区,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岭,原名坟头岭。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改名为分水岭。 走进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军万马战太行巨型浮雕。这组浮雕由安阳市园林设计室袁建国同志设计,长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个。浮雕以林州人民战太行的群体形象出现,用磅礴的气势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斗天图。其中,既有凌云壮志的豪迈气概,又有雄伟壮观的战斗场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整个浮雕分为四个场面:1.林县县委发出引漳人林的动员号召;2.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测;3、凌空除险;4、千军万马战太行。 在千军万马战太行浮雕右侧,是红旗渠主要工程壁画,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红旗渠源”。红旗渠源头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 ,是将漳河水引入红旗渠的枢纽工程。1960年3月 ,承担截流任务的任村公社青年民工, 在一无大型机械,又无先进技术的情况下,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跳人冰凉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红旗渠内。 第二幅是“青年洞”。该工程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红旗渠最艰险的工程。是当年青年突击队员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开凿的。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青年洞”风景名胜区,被国家六部要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三幅是“空心坝”。该工程是以坝上过河水,坝中过渠水,解决了河水与渠水在一个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两用坝。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库”。该水库始建于1958年,原是乱石堆坝,其坝高雄踞亚洲第三位。设计总库容77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530万立方米。后经过沥青处理大坝印水面和高压混凝土岩缝灌浆,现大坝性能良好。它既起到调节汛期洪峰,又可补充红旗渠水源,现在已被开发成“太行平湖”风景区。 第五幅是“桃园渡桥”。该桥是座三用渡桥,上面是公路,可以行汽车;中间是涵洞,可以流渠水;下面是河床可以过洪水。现在为了解决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铺设了管道,把弓上水库的水逆红旗渠水引入市内,所以又成了四用桥。 第六幅是“红英汇流”。红旗渠一干渠沿林滤山南下,英雄渠沿淅河东流,至合涧镇西汇合,形成了一处优美的飞流直泻奔腾图。有诗赞曰:“珠溅花飞雪裹玉,流激瀑泻浪逐波。闸开倾进琼浆液,两韵一渠唱凯歌”。 总干渠分水闸,是红旗渠分水枢纽工程,分水苑也以此而得名。总干渠分水闸楼顶高悬郭沫若亲笔书写的“红旗渠”三个苍劲有力的朱红大字,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闸门内奔泻出两股激流,向西南方向流去的是红旗渠一干渠,沿林滤山东峦至合涧镇与英雄渠汇流,浇灌着姚村、城关、合涧等35.2万亩土地;二干渠沿山坡东南方向到横水镇马店村,浇灌着姚村、河顺、横水等11.6万亩。三干渠在分水岭双孔隧入口处,距分水闸500米,向东到东岗乡东芦寨村,浇灌着任村、东岗、河顺等4.6万亩土地。 1997年,分水闸实现了计算机遥控观察调节水位,使红旗渠灌区达到了国内自动化管理先进水平。 在分水闸的后面,有一座“红旗渠”纪念亭。这是1973年建成的仿古建筑。纪念亭匠额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亭内悬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红旗渠的题词,反映林县干旱历史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图片;红旗渠通水和红旗渠效益图片图表;还有当年民工修渠时用过的工具及充饥吃的野菜标本。这些都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 接下来我们将去参观青年洞景区。 由分水苑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就到达青年洞景区。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一派雄险秀丽的景色! “鹰咀山”是进入青年洞景区的第一景。在红旗渠之上有段崖壁,书有“鹰咀山”三个大字。举目静观,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鹰耸立于红旗渠之上,极目远望,意欲展翅腾飞。看到雄鹰展翅,就不会忘记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继续努力奋斗,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虎口崖位于凌云亭东,崖峰刺天,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势险恶、高耸入云。修建红旗渠时,山崖上时有被开渫炮震松散的石头掉下来砸伤修民工。为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需要有大智大勇,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人腰系大绳,下堑除险。除险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伙伴们,像腾飞于苍穹的雄鹰,在崖上荡秋千,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人们称这种举动叫“虎口拔牙”。但这伙“虎口拔牙”的勇士们有时也会被虎咬上一口,除险队长任羊成有一次摔在圪针窝里,差点送掉性命。 神工铺位于虎口崖下,是当年修渠民工住过的崖。由于当时修渠民工多达三四万人,漳河沿岸村庄又少,修渠民工没有住房,就住宿山崖,山崖住满了,他们就搭席棚,打地洞。常年顶风冒雪,抗严寒战酷暑,度过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岁月。他们不但毫无怨言,还在崖壁上留下了豪迈的誓言:“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神工铺就是当年修渠民工居住过的地方。 山碑是山碑摄制组于1990年请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片名。山碑是一部反映林县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发展三部曲的电视片。 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将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教育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当年修建红旗渠,改变干旱缺水面貌的艰苦奋斗历程,激励他们继承和发挥红旗渠精神。 青年洞是红旗渠总于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青年洞景区主要景点。青年洞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设计流量为23秒立方米,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总投工13万个。 该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被迫停工。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建渠干部群众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坚持继续施工。当时每天每人只有六两粮,为了填饱肚子,民工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他们还创造了“连环炮”、“三角炮”、“瓦缸窑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日进度由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终于在1961年7月15日将洞凿通。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红旗渠工程指挥部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工程亲笔题写了洞名。 1996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了红旗渠。他沿渠观看了雄伟的红旗渠工程,详细看了碑刻等文物,听了讲解员的实地情况介绍后感慨地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居然能保持那么乐观的情绪,就是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撑。所以,我昨天在抗大纪念会上讲不要忘记创业时期的艰难岁月。在这里,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山中岁月、洞中岁月,不要忘记那些修渠的人。”并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林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题词镌刻在太行石壁上,激励全市人民将红旗渠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 好了,关于红旗渠的讲解到此结束了,希望红旗渠精神能成为您以后做好一切工作的精神动力,并能发扬光大。谢谢! 最新河南景区导游词讲解(4) 神农坛风景名胜区位于焦作沁阳市西北20多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面积96平方公里,包括紫金顶、白松岭、临川寺、太平摩崖等八大景区的136个景点。 这里属太行山脉的一处胜景,。是一处典型的北方山水风光,以雄、险、奇、绝著称,而且人文景观也多姿多彩,有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云阳寨,有体现佛道合流的云阳寺和清静宫,有建在绝顶之上的三大天门等等。 现在我们就要进入景区,映入我们眼帘的这座雄伟高大的青石寨门,便是云阳寨。云阳寨始建于隋唐时期,历代多有整修。云阳寨因地处沟通豫、晋两省交通的雄关险隘,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大书法家王锋在怀州吊古中赞道:北面峰峦拱孟门,野王形胜沁河混。其中的孟门指的就是云阳寨门。 自古名山出名刹,神农坛也不例外。现在我们将要参观的就是云阳寺。云阳寺始建于唐代,依山傍水,左峰右谷,只可惜多处已毁于战火。不过从遗址上仍能看出当时规模的宏大,香火的鼎盛。清静宫与云阳寺仅一墙之隔,建于清乾隆年间,内有玉皇阁、三皇阁、王母殿等。清静宫在建筑风格上打破了中轴线对称的佛寺道观建筑格局,把窑洞和楼阁结合在一起,特别是用材全部为石料,堪称中原古建筑一绝。 眼前大家看到的这条布局美观的步道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步道的神农步道。神农步道全长3000米,总台阶4321个,入口处为99级。走走神农步道入口,在云阳河东南山坡,去阳寨门右上方,八座错落有致的山峰蓦然回转,呈叩拜状面向东北,其山势独特,令人遐想不已。 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叫锣鼓亭,是听锣鼓之声的最佳所在。现在,我们从这儿往东山崖下看去,所看到的两个山洞就是锣鼓洞,锣鼓声就是从那两个山洞里传出来的。两个山洞,左为锣洞,右为鼓洞。本来是两个平淡无奇的天然洞穴,为什么被称作锣鼓洞呢?原来,这两个洞一个呈锣形,一个呈鼓状。并且从锣形洞里的石壁击打出来的声音是锣音,从鼓状洞里的石壁击打出来的声音是鼓声;只是我们无法亲临其境,亲自敲鼓打锣。不过,相传每年除夕之夜,随着鞭炮声声,从这里过往的人们就可以听到从洞中传出锣鼓的声音,于是人们就把这两个洞称为锣鼓洞。 东山之下,那座似人非人、似仙非仙的孤峰,就是老君峰。八仙蜂的南侧,云阳寨的右上方,一块巨石酷似一只半蹲姿势的考虎,威风凛凛,虎视眈眈,当地人们把它叫做虎头山。 在云阳河拐弯处的河道里,有一块合婚石,它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故事。相传在上古时期,世间洪荒遍野,万户灭绝,天地之间只剩下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为繁衍后代,缔造人类,伏羲提出要和女娟成亲,女娲刚开始不同意,并说只有合天意、顺地理才可结婚。可怎样才算上合天意呢?女娟提出在东西山头上各点燃两堆山火,若冒起的青烟能结合在一起,就算合了天意。于是,伏羲上了西山顶,女娲上了东山顶,各自捡了一堆柴火点了起来,只见两股青烟,袅袅升起,突然刮来了一股旋风把两股烟搅到了一起,天意已明,该轮到下顺地理了。女娲又提出了从山顶往山下滚石头,若滚下的石能结合在一起,就算下顺地理了。两人又登上山顶,同时将两块大石往山下推。山石在河底相撞,并牢牢地合在一起,于是伏羲对女娲说:这次顺了地理,咱们该结合了吧?伏羲、女娲便就此结合为夫妻。为纪念这件事,、人们就把他们滚下山谷的那块巨石称为合婚石。这块石头至今仍保存在云阳河谷底,中间有一道青纹,一边是龙纹,一边是蛇纹,分别代表伏羲和女娲。继续前行,大家可以看到一巨大的山峰,这便是传说中的伏羲峰。伏羲峰伟岸壮硕,阳刚威武,展现出一种雄性之美。无独有偶,伏羲峰旁边有阴柔秀美的女娲洞相偎相伴。女娲洞是女娲峰半山腰的一个天然洞穴,洞体为蛇形,从外到里,越来越小,蜿蜒深入山体,深不可测。 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是三级平台,在平台下面,有一块长、宽、高约l米见方的石头,表面光滑平整,却又纵横分布着无数道条状裂纹,就像是用刀剁过的痕迹,当地人叫它分身石。相传伏羲和女娲好不容易成婚之后,满指望生儿育女,繁衍人类,可女蜗十月怀胎,却生下一个肉蛋。女娲伤心至极,把肉蛋扔到这块石头上,抡起石刀就把它剁成了碎沫沫,随后把刀一撂,跑回山洞里大哭起来。这时候,突然从天上飞来两只金凤凰,把那些肉沫沫叼走,到处播撒。过了九九八十一天,这些肉沫沫聚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一下子都变成了人。自此,天下人丁兴旺,处处充满了生机。那只雄凤凰撒下的肉沫沫都变成了男人,个个长得高大、健壮,顶天立地;那只雌凤凰散下的肉沫沫都变成了女人,个个长得美丽、温柔,心灵手巧。后来,人们就把女蜗剁肉蛋用的这块石头,取名叫分身石。 眼前的这座平台即是造人场,也就是女娲造人的地方。 伏羲峰下的这座殿宇叫做伏羲殿它建造于元朝,内设有两个石龛,分别供奉伏羲和女娲的石像。由于年代久远,原来的伏羲殿已经毁于山洪,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伏羲殿是近年当地山民仿建的。 在女娲洞的旁边有三间廊台,相传女娲曾在此放声高歌,故名叫清歌台。 在太行山脉的榛莽危峦之间,生长着9个猕猴群,就像是大山里的9个原始部落。它们在断崖石壁间腾挪跳跃,在树林里采摘野果,过着悠然自乐的生活。 最新河南景区导游词讲解(5) 亲爱的旅客朋友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总面积约1829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人口约770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是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红色区域的中心,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信阳地区,南依大别山,西南靠桐柏山。大别山东西延伸,形成了江淮的分水岭。这里库、塘、堰,星罗棋布,水域面积广,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渔业产量高。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因此,信阳被称作河南的“鱼米之乡”。 信阳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信阳各类资源极为丰富。有以形美、色翠、香高、味浓而饮誉海外的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有储量、质量均居全国第一的非金属矿珍珠岩和膨润土;有产量居全国首位的银杏资源等。近几年来,信阳的工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已形成电力、轻纺、建材、化工、机械、食品、医药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好了,信阳市的基本情况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开始游览今天的第一个景点鸡公山。 鸡公山,古称鸡翅山,位于信阳市南38公里处。主峰海拔784米,状如雄鸡引颈报晓,故称报晓峰。主峰两侧有蜿蜒的灵华山和逶迤的长岭,宛如雄鸡的两翼,人们称“鸡翅翅”。整个形象犹如雄鸡昂首振翅挺立于群山之中,显得分外壮观,故名鸡公山。 鸡公山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8年5月,国务院把鸡公山列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著名的国大避暑胜地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就已驰名中外。它是由奇峰怪石、云海雾潮、泉溪瀑布、林木花卉、山庄别墅诸多景观构成的自然风景区。 鸡公山地处大别山与桐柏山之间,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年降雨量1346.9毫米,年均气温12。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平均气温23.7,最高气温32。三伏盛夏,午后如秋,夜如初冬。有“三伏炎热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之美誉。 鸡公山的云海也很壮观,有“云中公园”的美誉。鸡公山的山泉星罗棋布,有“十泉九瀑”之说,山顶莲花池旁有“宝剑泉”,玉喷珍跳,竞向上涌,为山泉之冠。南街有“普济泉”,笼子口有“笼口泉”,二道门处有“甘泉”,还有“鸡公泉”、“消夏泉”等。鸡公山有大小瀑布20多处,除响水塘瀑布在西麓外,其余均分布在东沟,所以叫东沟瀑布群。 鸡公山的最早开发于明朝。1903年美国传教士迪林李立生和施道格一行数人登山避暑,而后在西文报纸上宣扬,称赞鸡公山“山径深幽,泉源甘美,气候清爽,适宜避暑”。于是,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牧师、传教士、富商巨贾和中国官僚军阀蜂涌而至,建造中西各式别墅500余幢。“桃源真有新天地,十里风飘九国旗”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后几经战乱和自然损坏,现在212幢。有人把鸡公山别墅群誉为“世界建筑博览会”。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鸡公山脚下,请大家随我下车登山。登鸡公山有两条路,一条是登山古栈道,人们可拾级而上;另一条是1963年修造的盘山公路,可以乘车上山。今天我们选择步行登山,走4公里山路就可以到达山顶,虽然会累一些,但沿途景色十分秀丽,使你感到不虚此行。 登山栈道是通往山上中心旅游区的主要通道。主要景点有百步梯、中天门、牛耳寨、八字石刻、五怪石、二道门、甘泉、陡石崖、笼子口等。 现在我们将要攀登的是百步梯,共有台阶四百余级,请大家做好准备。我引领各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园咨询管理服务方案
- 薪税筹划咨询方案
- 丰台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 余杭软文营销方案设计
- 口腔咨询沟通转化方案
- 创新型离婚赡养父母协议兼顾子女成长与父母权益
- 企事业单位环境清洁与垃圾收运服务协议
- 互联网信息服务合同防范信息泄露保障用户隐私
- 离婚协议书:涵盖知识产权及商标权分割的详细范本
- 离异夫妻房产交易与子女抚养费用分摊协议
-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
- 外科品管圈提高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下床的执行率课件
- 消毒记录登记表14079
- 东芝电梯CV180故障诊断
- GB/T 31186.1-2014银行客户基本信息描述规范第1部分:描述模型
- 生物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件
- 调查研究方法与调研报告写作讲义课件
- 卡西欧PROTREKPRW-6000使用手册
- 关于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函(模板)
-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
- 大金D型水冷螺杆机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