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重庆消费品市场迈上新台阶2008年,随着国家和市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政策逐步落实,以及一系列促进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的措施显现成效,全市消费品市场日趋完善和成熟,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4.09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8.4%。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现状(一)消费品市场迈上新台阶2008年,在社会购买力增强、商贸流通市场不断完善和物价因素上涨以及对地震灾区的积极支援众多因素推动下,全市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迈上2000亿的新台阶。直辖以来,我市消费品市场总额逐年增加,增长速度呈现“回落平稳增长快速上扬”的态势。1997年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其后几年的年增量与增长速度均有所回落,2000年以后,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量与增速均逐步放大和加快。直辖以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500亿元到1000亿元用了7年,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用了4年。特别是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量达402.86亿元,与直辖之初的全年总量相当,年增速也不断刷新直辖以来最高水平。从2008年分月情况看,消费品市场受季节因素影响力减小,各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在150亿元以上,最高月份12月与最低月份4月之间差距为25.7%,比2007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态势。全年增长幅度处于高位运行,名义增长除1月和12月外,均保持23.0%以上的速度;实际增长一季度较为平稳,其余月份均稳步上扬。5、6月,对地震灾区的积极支援,推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其实际增速达到18.4%和20.8%。;4、6、9月,新的节日长假为平日消费淡季增添活力,消费品市场的季节性因素逐渐减弱,其实际增幅分别达到15.1%、20.8%、22.0%。10月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但在国家和市政府积极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市场稳定发展的措施以及扩大内需的政策保障下,商家、厂家更是联手行动,大范围、大力度的促销手段,激发了众多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使我市的消费品市场空前繁荣,10、11、12月,实际增长速度分别为21.0%、21.8%、22.6%,创历史以来最高水平。(二)城乡市场共同发展随着城市商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庆市政府以培育和发展大商圈、大市场、大企业为龙头,以城市为载体,努力打造长江上游“购物之都”,使城市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加快,有效地发挥了大商圈的积聚效应,有力地拉动了全市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2008年,城市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5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增幅比上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消费品市场上涨19.1个百分点。在城市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重庆作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活动为抓手,加强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共同发展。2008年,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52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增幅比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消费品市场上涨5.2个百分点。(三)“限上”企业贡献率提高、户均规模扩大近年来,我市商贸流通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先导,立足于加强经营管理、提升经营水平,做大做强经营领域,涌现和成长出一大批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购物环境,有力地提升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引导消费品市场的换代升级。限额以上企业的发展对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其所占比重由2005年30.1%提升到2008年的40.8%,提高了10.8个百分点;对零售总额的贡献率由2005年33.58%增加到2008年的57.29%,提高了23.7个百分点;对零售总额的拉动由2005年4.6%提升到2008年的13.9%,提高了9.3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企业对总体影响度加大的同时,户均零售额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8年,全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461家,比2007年增加了419家,增长20.5%;实现零售额842.3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7.7%;户均规模为3422.85万元,比上年提升了490.78万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776.77亿元,比上年增长37.6%;住宿和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65.6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0.0%。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实现零售额所占比重处于下降态势,但依然占据全市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地位。2008年,全市限额以下商贸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122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9.2%,比上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947.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229.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四)各行业协调发展,住宿和餐饮业增幅最快随着我市城乡居民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旅游业、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住宿和餐饮业市场的需求空间日趋旺盛,极大地推动了住宿和餐饮市场持续走强。2008年,餐饮市场实现零售额295.12亿元,增长25.2%,增幅居各行业之首,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零售总额增幅0.9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14.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零售总额增长3.6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作为消费品市场的支柱行业,依然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724.17亿元,增长24.4%,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零售总额增幅0.1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83.5%,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零售总额增长20.4%。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44.8亿元,增长14.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2.2%,拉动全市零售增额增长0.3个百分点。(五)消费热点纷呈据对我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统计,按实现零售额用途分,2008年吃、穿、用类商品均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市场销售活力不断,热点纷呈。1、吃的消费品所占比重有所扩大2008年,受食品零售物价上涨的影响,吃的商品实现零售额113.27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增幅居各类商品之首,所占比重为14.6%,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穿的商品实现零售额116.10亿元,比上年增长35.0%,所占比重为14.9%,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用的商品实现零售额547.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1%,所占比重为70.5%,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2、求知型、健康型消费品增速加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我素质的提升和培养,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需求不断加大。2008年,与求知型、健康型消费品有关的消费品的增幅与2007年相比均有较大的提升。书报杂志实现零售额12.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增幅提高了13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实现零售额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增幅提高了23.5个百分点;文化办公用品实现零售额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增幅提高了10.3个百分点。3、与住宅相关的消费品快速增长2008年,虽然全国及重庆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拐点,房屋的销售面积大幅回落。但是,按照一般规律,住房销售对消费品市场的拉动有一年左右的滞后期。因此, 2008年我市与住宅相关的消费品依然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家具实现零售额17.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建筑及装潢材料实现零售额16.27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实现零售额88.24亿元,比上年增长32.4%。4、享乐型消费品仍然保持高位运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消费升级类享乐型商品依然热情不减。2008年,汽车实现零售额167.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化妆品实现零售额15.51亿元,比上年增长28.1%;金银珠宝实现零售额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9.1%。(五) “一圈”带动“两翼”协调发展2008年,我市继续推进“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一小时经济圈实现零售额1639.88亿元,增长25.5%,增速比上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渝东北翼实现零售额311.84亿元,增长24.5%,增速比上年提高了7.3个百分点;渝东南翼实现零售额112.38亿元,增长22.7%,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2008年,实现零售额在100亿以上的有6个区县,比上年增加了两个,全总为一小时经济圈所在区域。以总部经济发展为龙头的渝中区实现零售额247.35亿元,稳居全市榜首。其次依次为:九龙坡176.33亿元、沙坪坝区154.75亿元、江北区140.05亿元、南岸区123.50亿元、渝北区115.21亿元。其中,南岸区与渝北区为今年新增百亿级区县。以汽车和家具为消费亮点的渝北区与巴南区,其增长幅度为37.1%,列全市第一。在渝东北翼中,万州区继续保持领头羊的地位,实现零售额86.84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呈现出总量最大、增幅最高的态势。在渝东南翼中,黔江区实现零售额与增幅均位居第一,实现零售额为24.87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六)与全国及相关省市的比较2008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2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高2.9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高0.5个百分点,其他行业高10.3个百分点。我市实际增长1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在与全国31个省市的比较中,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第22位,位次与上年保持不变;名义增长幅度列陕西(25.3%)、天津(24.5%)之后,与吉林并列居全国第3位,位次比上年提升了6位;实际增长幅度列内蒙(18.5%)、天津(18.5%)之后,居全国第3位,比上年提升了6位。在与西部12个省市的比较中,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列四川(4800.8亿元)、内蒙(2363.3亿元)、广西(2338.4亿元)、陕西(2256.1亿元)之后,居西部第5位,位次与上年保持不变;名义增长幅度列陕西(25.3%)之后,居西部第2位,位次比上年提高了3位;实际增长幅度列内蒙(18.5%)之后,居西部第2位,位次比上年提升了2位。二、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原因1、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宏观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促进了我市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09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人均GDP达到2573美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45.25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工业完成增加值203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全年财政收入962.80亿元,比上年增长22.1%;财政支出1445.10亿元,比上年增长26.3%。2、城镇化进程加快随着重庆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市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同时,经济优势对人口的聚集效应逐渐显现,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8年,我市常住人口为2839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3万人;城镇化率为49.99%,比上年提高了1.65个百分点。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稳步增长的城乡居民收入,为消费品市场提供了支撑。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是支撑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基础。2008年,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4367.55元,比上年增长1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26.21元,比上年增长17.6%;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26982元,比上年增长16.8%。4、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2008年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投入稳步增长,使消费者消费倾向得以增强,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8年,教育支出增长25.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8.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2.4。另外,在汶川大地震后,重庆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拉动了重庆消费品市场的增长。据测算,救灾因素对重庆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拉动率为0.8%左右。今年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贸易合伙协议退伙关税及汇率风险控制协议
- 离婚协议签订中的子女教育、医疗费用承担法律解析
- 双方婚内出轨及财产分割离婚协议书
- 跨国工程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与合同管理协议
- 跨行业工伤一次性赔偿协议范本
- 微环境因素对空气质量影响评价-洞察及研究
- 员工激励与绩效关系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6届广西百色靖西县联考化学九上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3D建模在电商商品展示中的创新应用-洞察及研究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路径-洞察及研究
- 2025-2026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初中生物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知识试卷(环境工程知识)2025年试题集
- 2025年钟表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复习题库+答案
-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实务试题及答案
- 校园招聘双选会活动方案
- 肿瘤科五年发展规划
- 2025下半年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展望:蓄势待发谋定而动
- 煤矿安全管理主要负责人考核题库
-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说课
- 工程经济学设备更新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