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上课课件)」.ppt_第1页
「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上课课件)」.ppt_第2页
「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上课课件)」.ppt_第3页
「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上课课件)」.ppt_第4页
「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上课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电除尘器 旋风除尘器对于dp 5 m的粒子效率低 必须借助外力 电场力等 捕集更小的粒子使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沉积在集尘极上与其他除尘器的根本区别在于 分离力直接作用在粒子上 而不是作用在整个气流上具有耗能小 气流阻力小的特点 电除尘器 电除尘器 电除尘器 电除尘器的主要优点压力损失小 一般为200 500Pa处理烟气量大 可达105 106m3 h能耗低 大约0 2 0 4kWh 1000m3对细粉尘有很高的捕集效率 可高于99 可在高温或强腐蚀性气体下操作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三个基本过程悬浮粒子荷电 高压直流电晕带电粒子在电场内迁移和捕集 延续的电晕电场 单区电除尘器 或光滑的不放电的电极之间的纯静电场 双区电除尘器 捕集物从集尘表面上清除 振打除去接地电极上的粉尘层并使其落入灰斗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Source www state ia us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单区和双区电除尘器 双区电除尘器 单区电除尘器 电晕放电 金属丝放出的电子迅速向正极移动 与气体分子撞击使之离子化气体分子离子化的过程又产生大量电子 雪崩过程远离金属丝 电场强度降低 气体离子化过程结束 电子被气体分子捕获气体离子化区域 电晕区自由电子和气体负离子是粒子荷电的电荷来源雪崩过程产生的正离子与金属丝表面碰撞产生新的电子 确保电晕过程的持续进行 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 起始电晕电压 开始产生电晕电流所施加的电压管式电除尘器内任一点的电场强度起始电晕电压与烟气性质和电极形状 几何尺寸等因素有关 起始电晕所需要电场强度 皮克经验公式 一空气的相对密度m 导线光滑修正系数 无因次 0 5 m 1 0在r a时 电晕电极表面上 起始电晕电压 电晕放电 正 负电晕极在空气中的电晕电流一电压曲线 电晕区范围逐渐扩大致使极间空气全部电离 电场击穿 相应的电压 击穿电压在相同电压下通常负电晕电极产生较高的电晕电流 且击穿电压也高得多工业气体净化倾向于采用稳定性强 操作电压和电流高的负电晕极 空气调节系统采用正电晕极 好处在于其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的量低 电晕放电 影响电晕特性的因素电极的形状 电极间距离气体组成 压力 温度不同气体对电子的亲合力 迁移率不同气体温度和压力的不同影响电子平均自由程和加速电子及能产生碰撞电离所需要的电压气流中要捕集的粉尘的浓度 粒度 比电阻以及在电晕极和集尘极上的沉积电压的波形 电压波形对电晕特性的影响 粒子荷电 两种机理电场荷电或碰撞荷电 离子在静电力作用下做定向运动 与粒子碰撞而使粒子荷电扩散荷电 离子的扩散现象而导致的粒子荷电过程 依赖于离子的热能 而不是依赖于电场粒子的主要荷电过程取决于粒径大于0 5 m的微粒 以电场荷电为主小于0 15 m的微粒 以扩散荷电为主介于之间的粒子 需要同时考虑这两种过程 电场荷电 电场荷电 粒子获得的饱和电荷 影响电场荷电的因素粒径dp和介电常数 电场强度E0和离子密度N0一般粒子的荷电时间仅为0 1s 相当于气流在除尘器内流动10 20cm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可以认为粒子进入除尘器后立刻达到了饱和电荷 扩散荷电 与电场电荷过程相反 不存在扩散荷电的最大极限值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 不存在离子动能上限 荷电量取决于离子热运动的动能 粒子大小和荷电时间扩散荷电理论方程 19 电场荷电和扩散荷电的综合作用 处于中间范围 0 15 0 5 m 的粒子 需同时考虑电场荷电和扩散荷电 根据Robinson的研究 简单地将电场荷电和扩散荷电的电荷相加 可近似地表示两种过程综合作用时的荷电量 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电场荷电和扩散荷电的综合作用 例题利用下列数据 决定电场和扩散荷电综合作用下粒子荷电量随时间的变化 已知 5 E0 3 106V m T 300K N 2 1015离子 m3 467m s dp 0 1 0 5和1 0 m 解 由方程 6 31 得电场荷电的饱和电荷由方程 6 32 可以计算扩散荷电过程的荷电量随时间的变化 那么 电场和扩散荷电综合作用下粒子的荷电量 电场荷电和扩散荷电的综合作用 例题 续 粒子荷电量随时间和粒径的变化 异常荷电现象 沉积在集尘极表面的高比电阻粒子导致在低电压下发生火花放电或在集尘极发生反电晕现象 破坏正常电晕过程气流中微小粒子的浓度高时 荷电尘粒所形成的电晕电流不大 可是所形成的空间电荷却很大 严重抑制着电晕电流的产生 使尘粒不能够获得足够的荷电当含尘量大到某一数值时 电晕现象消失 尘粒在电场中根本得不到电荷 电晕电流几乎减小到零 失去除尘作用 即电晕闭塞 荷电粒子的运动和捕集 驱进速度力平衡关系t 0时 0 则最终得 驱进速度 驱进速度e的指数项是一个很大的数值 例如 密度为1g cm3 直径为10 m的球状粉尘粒子 在空气中有若t 10 2s 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 驱进速度 驱进速度 驱进速度与粒径和场强的关系当颗粒直径为2 50 m时 与粒径成正比 捕集效率 捕集效率一德意希公式德意希公式的假定 除尘器中气流为湍流状态在垂直于集尘表面的任一横断面上粒子浓度和气流分布是均匀的粒子进入除尘器后立即完成了荷电过程忽略电风 气流分布不均匀 被捕集粒子重新进入气流等影响 捕集效率 dt时间内在长度为dx的空间所捕集的粉尘量为由dt dx u积分最终得 有效驱进速度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 20 时 德意希方程理论上才是成立的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 应取某种形式的平均驱进速度有效驱进速度 实际中常常根据在一定的除尘器结构型式和运行条件下测得的总捕集效率值 代入德意希方程式中反算出的相应驱进速度值 以 e表示 对于工业除尘器 有效驱进速度变化于0 2 2m s范围内 有效驱进速度 各种工业粉尘的有效驱进速度 被捕集粉尘的清除 电晕极和集尘极上都会有粉尘沉积粉尘沉积在电晕极上会影响电晕电流的大小和均匀性 一般方法采取振打清灰方式清除从集尘极清除已沉积的粉尘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粉尘重新进入气流在湿式电除尘器中 用水冲洗集尘极板在干式电除尘器中 一般用机械撞击或电极振动产生的振动力清灰 被捕集粉尘的清除 现代的电除尘器大都采用电磁振打或锤式振打清灰 振打系统要求既能产生高强度的振打力 又能调节振打强度和频率常用的振打器有电磁型和挠臂锤型 电除尘器结构 除尘器类型 除尘器类型双区电除尘器 通风空气的净化和某些轻工业部门单区电除尘器 控制各种工艺尾气和燃烧烟气污染管式电除尘器用于气体流量小 含雾滴气体 或需要用水洗刷电极的场合板式电除尘器为工业上应用的主要型式 气体处理量一般为25 50m3 s以上 电除尘器结构 电晕电极 电晕电极常用的有直径3mm左右的圆形线 星形线及锯齿线 芒刺线等电晕线的一般要求 起晕电压低 电晕电流大 机械强度高 能维持准确的极距 易清灰等 a 圆形线b 星形线c 锯齿线d 芒刺线 电除尘器结构 电晕电极 电晕电极电晕线固定方式重锤悬吊式管框绷线式 电除尘器结构 集尘极 集尘极集尘极结构对粉尘的二次扬起 及除尘器金属消耗量 约占总耗量的40 50 有很大影响性能良好的集尘极应满足下述基本要求振打时粉尘的二次扬起少单位集尘面积消耗金属量低极板高度较大时 应有一定的刚性 不易变形振打时易于清灰 造价低 电除尘器结构 集尘极 常用板式电除尘器集尘极进展 宽间距压电除尘器 现已公认 在某些情况下板间距可比平常增加50 100 然而除尘器性能并未改变 其原理还没有完全解释清楚 电除尘器结构 高压供电设备 高压供电设备提供粒子荷电和捕集所需要的高场强和电晕电流供电设备必须十分稳定 希望工作寿命在二十年之上通常高压供电设备的输出峰值电压为70 l000kV 电流为100 2000mA增加供电机组的数目 减少每个机组供电的电晕线数 能改善电除尘器性能 但投资增加 必须考虑效率和投资两方面因素 电除尘器结构 气流分布板 电除尘器内气流分布对除尘效率具有较大影响为保证气流分布均匀 在进出口处应设变径管道 进口变径管内应设气流分布板最常见的气流分布板有百叶窗式 多孔板分布格子 槽形钢式和栏杆型分布板 对气流分布的具体要求是任何一点的流速不得超过该断面平均流速的40 在任何一个测定断面上 85 以上测点的流速与平均流速不得相差25 电除尘器结构 气流分布板 气流分布不均匀时 电除尘器通过率的校正系数FV 粉尘比电阻 通常所需要的粉尘的最小导电率是10 10 cm 1高比电阻粉尘 导电率低于大约10 10 cm 1 即电阻率大于1010 cm的粉尘影响粉尘层比电阻除粒子温度和组成之外 还包括粒子大小和形状 粉尘层厚度和压缩程度 施加于粉尘层的电场强度等在评价电除尘器的操作性能时应根据现场测得的粉尘比电阻数据 粉尘比电阻 烟气湿度和温度对粉尘比电阻的影响 a 飞灰b 水泥窑粉尘 粉尘比电阻 高比电阻粉尘对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高比电阻粉尘会干扰电场条件 导致除尘效率下降低于1010 cm时 比电阻几乎对除尘器操作和性能没有影响比电阻介于1010 1011 cm之间时 火花率增加 操作电压降低高于1011 cm时 产生明显反电晕 粉尘比电阻 粉尘比电阻对除尘器伏安特性的影响 粉尘比电阻 粉尘比电阻对有效驱进速度的影响 飞灰 粉尘比电阻 粉尘比电阻对场强分布的影响 粉尘比电阻 克服高比电阻影响的方法保持电极表面尽可能清洁采用较好的供电系统烟气调质增加烟气湿度 或向烟气中加入SO3 NH3 及Na2CO3等化合物 使粒子导电性增加 最常用的化学调质剂是SO3改变烟气温度向烟气中喷水 同时增加烟气湿度和降低温度发展新型电除尘器 烟气调质 S含量对粉尘比电阻的影响 Log10resistivity cm 电除尘器的选择和设计 电除尘器的选择和设计仍然主要采用经验公式类比方法 电除尘器的选择和设计 比集尘表面积的确定根据运行和设计经验 确定有效驱进速度 e按德意希方程求得比集尘表面积A Q长高比的确定集尘板有效长度与高度之比 直接影响振打清灰时二次扬尘的多少要求除尘效率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