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doc_第1页
22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doc_第2页
22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doc_第3页
22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doc_第4页
22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施工方案 No: SBD300322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XXXXXXXXXXXXX2010年2月26日14 一、 编制依据1.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94)。2.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09-91)。3. 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二、 工程概述1. 本工程系培训项目之一杆塔组立课程:在培训基地组立1基FZ1-14.5m、1基Z1-14.5m共2基铁塔。2. 地形地貌:平地三、 施工进度每基塔人工组立计划4天完成。四、 施工组织措施1、施工组织机构:工作负责人:XXX安全员:XXX 技术员:XX技 工:每基12人,共24人2、人员职责:工作负责人:负责现场施工组织、指挥和协调;安全员:负责对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制止违反安规等规章制度的行为和现象。技术员:负责对本项工作提出技术方案并协助工作负责人进行技术监督。施工人员:服从工作安排,严格落实现场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工作安全、按质按量的完成。五、 施工方法1、铁塔组立方法及说明 组塔方法可根据现场实际地形情况,采用内或外 拉线悬浮抱杆组塔方法。对地形较差,不适合用上述方法的,可采用内拉线悬浮抱杆散装单吊法施工或采用小抱杆无拉线法施工。内或外拉线悬浮抱杆方法采用40016m铝合金抱杆,小抱杆采用铝合金抱杆或木抱杆。1.1 内(外)拉线悬浮抱杆组塔工艺流程1.1.1 内(外)拉线悬浮抱杆法组塔工艺流程(见图1-1)1.2组立塔前的准备工作1.2.1 组立塔前应组织组塔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质量要求,安全规程。1.2.2 对组塔使用的工器具应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工器具不得使用。1.2.3 对塔位场地进行清理,清除障碍物。1.2.4 根据设计图纸,对现场塔材进行全面清点,主要工作为:(1)检查塔型是否相符,塔材及各种螺栓、垫圈的规格、数量、质量情况。图1-1 内(外)拉线悬浮抱杆法组立塔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塔材小运清点塔材竖立抱杆组立塔腿段提升抱杆吊装塔片塔上组装侧面塔材拆除抱杆复紧螺栓清理现场地面组装(2)合格的塔材、螺栓等应按顺序,分段堆放。1.3 内拉线悬浮抱杆组塔方法1.3.1 组立抱杆(1)组立抱杆操作步骤是:a.按抱杆各段的配置情况,在地面组装好16m长的抱杆。然后采取倒落人字钢抱杆(f1009m)的方法,人字钢抱杆头用f15钢丝绳套绑扎并用2t卸扣分别与牵引绳、吊点滑车连接,将抱杆吊立于基础中心,现场布置见图1-2。5m36m抱杆拉线12.5钢丝绳三联桩抱杆12.5吊点绳小抱杆三联桩3t滑车3t葫芦11晃绳11制动绳11后晃绳图1-2 组立抱杆现场布置图绞磨12.5牵引绳3t滑车35mb. 使用内拉线方法时,待抱杆垂直后,把顶部的四根上拉线固定在铁塔四个基础主柱塔座上。c.抱杆底座用四根钢丝绳(托绳)分别与四个基墩连接,收紧钢丝绳后,把抱杆底部固定在塔中心位置。然后解除吊点,松出牵引绳及后晃绳。d.横线路方向布置牵引系统,起吊绳一端上绞磨,另一端通过抱杆顶滑车、转向滑车,引至地面待起吊塔片的位置。e. 钢丝绳固定在基础上时必须要对基础主柱和塔腿用麻包袋进行保护。1.3.2塔腿段组立方法(1)现场布置如图1-3。图1-3 塔腿段组立现场布置图12.5上拉线钢绳16控制白棕绳11制动钢绳3t滑车3t滑车15.5承托钢绳11制动钢绳12.5牵引钢绳(至牵引设备) (2)在基础面上垫好枕木,枕木略高于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顶面的高度。把塔座放列于枕木上,沿基础外侧摆放塔腿主材并把两侧塔腿段组好。(3)对于跨度较大及较薄弱的塔材、塔片,应用圆木补强。 (4)按图1-4所示的现场布置起立塔腿片,当塔片就位后,用四根白棕绳打好该塔片前后两侧的临时拉线,拆除吊点绳。 (5)同样进行另一塔腿片的起立。若首先立好的塔腿片顶端有水平铁的,也可利用己组立好的第一片塔腿片代替抱杆来起立第二片塔腿片。(6)两侧塔腿片组立好后,在四个腿的主材上端挂好滑车,穿上起吊绳,自下而上把所有的斜材和水平材装好,并紧好螺栓。 1.3.3 抱杆提升3t反向腰滑车12.5上拉线钢绳3t朝地滑车至牵引设备 3t地滑车11提升抱杆钢绳 11提升抱杆钢绳图1-4 抱杆提升现场布置图(1)按图1-4进行现场布置。 (2)提升抱杆前,应将塔腿段所有的水平铁,斜铁安装完毕,并紧好所有螺栓后,方能提升抱杆或起吊塔片。(3)将起吊抱杆的吊绳的一端绑扎在己组塔段上端的主材节点处,反向腰滑车固定于吊绳绑扎点对角的主材上端节点处,使牵引绳依次通过朝地滑车,反向腰滑车及地滑车至牵引设备。 (4)先将某一对角两根上拉线由原绑扎点解下,提升至新的绑扎位置上予以固定、收紧,再将另一对角两根上拉线由原绑扎点解下,提升至新的绑扎位置予以固定、收紧。 (5)启动绞磨,缓慢收紧牵引绳,提升抱杆,同时缓慢同步松出四根抱杆上拉线,使抱杆缓慢竖直上升。将抱杆提升至一定高度后,停止牵引,解去承托绳。继续提升抱杆直至抱杆所需高度,收紧、绑扎固定好四根抱杆上拉线。 (6)将承托绳绑扎在已组塔段主材上部合适节点处,收紧四条承托绳,并使其均匀受力,缓慢松出牵引绳,拆除抱杆提升系统。 (7)抱杆的提升高度,以抱杆露出已组塔段顶端平台的长度为抱杆全长的三分之二为宜。 (8)承托绳及上拉线应绑扎在主材的节点处,并用麻袋等物衬垫,避免承托绳和铁塔有直接接触和摩擦。1.3.4 塔身吊装方法 采用半边成片吊装法进行塔身吊装。 (1)抱杆布置a、抱杆依靠四条上拉线及四条承托绳悬浮固定在铁塔中心,起吊前,调整抱杆上拉线,使抱杆向将要起吊的塔片侧倾斜。 b、采用16m抱杆时,抱杆露出已组塔段顶端平台的长度为11m,抱杆倾斜角应控制在7度以内,即抱杆顶偏移铁塔中心控制在2m以内。 图1-5 塔片吊装现场布置图3t腰滑车12.5上拉线钢绳至牵引设备3t地滑车17.5承托钢绳12.5牵引钢绳12.5起吊绳11攀根钢绳 16控制白棕绳11攀根钢绳3t滑车15.5吊点钢绳3t滑车 (2)抱杆承托绳及上拉线应牢固绑扎在主材节点处,抱杆受力后,上拉线及承托绳不允许出现松出沿主材上下滑动的现象。 (3)塔片起吊系统布置如图1-5。1.3.5起吊重量的控制: (1)采用400抱杆时,起吊重量控制不超过1000kg; (2)采用500抱杆时,起吊重量控制不超过1300kg;当不采用腰滑车时,采用400抱杆时,起吊重量控制不超过800kg;采用500抱杆时,起吊重量控制不超过1100kg; (3)起吊重量在800kg时,起吊绳可单绳直接起吊;起吊重量超过800kg时,起吊绳必须采用回头滑车双绳起吊。(4)腰滑车应布置在将要起吊的构件对侧己组好的主材上方节点处,连接的钢丝套尽可能短。 (5)机动绞磨必须采用地锚固定,攀根绳采用三联桩固定。 (6)吊点绳应在起吊构件结构重心以上绑扎两点,保证起吊平稳。 (7)两根攀根绳应分别绑在被吊构件重心下部的两旁主材上,另一端缠绕在角铁桩上,保证随时都可方便松出。 (8)构件开始起吊时,攀根绳应收紧,控制绳放松。在起吊过程中,攀根绳应尽可能松出以减少各部受力。但不应使起吊构件勾住或碰撞己组好的塔段,一般正在起吊的构件与已组好的塔段间的距离控制在0.30.5m之间。 (9)起吊下部塔段时,攀根绳对地夹角应30,起吊上部塔段时,攀根绳对地夹角应45。(10)两侧塔片吊装好并装上另两侧面塔材使塔段合拢后,方可解开控制绳。1.3.6直线铁塔颈部下曲臂及边横担吊装方法 (1)抱杆上拉线和承托绳固定在塔身瓶口主材上,抱杆露出塔身瓶口的长度为8m。在地面把左(右)颈部下曲臂按立体结构组装好。 (2)绑扎吊点时,颈部要倾斜向下。 (3)起吊时,用控制绳和攀根绳控制,控制绳应尽量少用力。(4)起吊过程中要注意抱杆自身的弯曲,对抱杆的倾角要加以控制。(5)直线铁塔颈部下曲臂及横担吊装系统布置见图1-6。3t腰滑车12.5上拉线钢绳至牵引设备3t地滑车17.5承托钢绳12.5牵引钢绳图1-6 下曲臂吊装现场布置图12.5起吊钢绳16控制白棕绳11攀根钢绳3t滑车3t滑车1.3.7 直线铁塔头部上曲臂吊装方法(见图1-7)(1)抱杆布置3t腰滑车 12.5上拉线钢绳至牵引设备17.5承托钢绳12.5牵引钢绳图1-7 上曲臂吊装现场布置图12.5起吊钢绳16控制白棕绳11攀根钢绳12.5落地拉线钢绳12.5落地拉线钢绳t滑车3t滑车15.5吊点钢绳吊装前把抱杆全部伸出瓶口,使抱杆露出塔身瓶口的长度为13m,承托绳固定于塔颈下曲臂中部节点处,抱杆上拉线固定于下曲臂顶端,抱杆向将要起吊构件侧的倾角小于15度(即抱杆倾斜不超过3.2m)。对于内拉线悬浮抱杆起吊,由于抱杆顺线路方向稳定性较差,抱杆前后需各打一落地拉线,拉线采用12.5钢丝绳,三联桩锚固,对地夹角不大于45度。在受地形影响无法打落地拉线时,吊装总量控制在500kg以内。 (2) 把铁塔头部上曲臂按立体结构在地面组装好,起吊过程中用控制绳(攀根绳)控制。每次吊装曲臂的重量控制在500700kg以内。1.3.8 直线铁塔横担及地线支架吊装(见图1-8) (1)吊装好上曲臂后,用一条11的钢丝绳配合2t双钩将上曲臂杯口收紧,以防张开造成横担吊装时就位困难。 (2)调直抱杆使之直立于铁塔结构中心。对于内拉线悬浮抱杆起吊,抱杆前后尺需各打一落地拉线加以稳定。 (3)分前、后两侧分别组装中横担及其与上曲臂连接部分,留下边导线横担和地线支架先不组装。然后用一条15012m的木抱杆对中横担采取补强措施,在靠近两端2m处布置吊点(即双吊点)进行吊装,吊装一面就位后,利用该面横担的控制绳作该面横担的临时拉线固定于地面,待另一面吊装就位后,将前、后两面横担用水平材或辅助斜材联成整体后再拆除控制绳。(5)吊装地线支架,可通过适当升高抱杆并向吊装侧倾斜一定角度后整体吊装。2t腰滑车12.5上拉线钢绳至牵引设备17.5承托钢绳 图1-8 直线铁塔横担中段吊装现场布置图12.5起吊钢绳16控制白棕绳11攀根钢绳12.5落地拉线钢绳12.5落地拉线钢绳16控制白棕绳绳11攀根钢绳3t地滑车3t滑车3t滑车11钢绳2t双钩15.5吊点钢绳1.3.10 抱杆拆除 (1)在铁塔顶中部挂滑车,牵引钢丝绳通过地滑车及塔顶中部的滑车引到抱杆重心以上杆身处绑死。(2)拆除上拉线后,用绞磨收紧牵引钢丝绳,将抱杆提升一定高度后拆除承托绳。(3)对于直线铁塔:见图1-8 拆除承托绳后,收紧牵引绳,将抱杆向上提升至塔身瓶口处时,在抱杆根部绑一大棕绳作为控制绳,将抱杆从瓶口以上侧面引出塔身。继续松出牵引绳,使抱杆从瓶口以上塔身外侧下落。(4)对于耐张铁塔: 拆除承托绳后,松出牵引钢丝绳,使抱杆在塔身内下降至地面。因抱杆太长不能一次从塔腿开叉出拉出塔身,可把抱杆最下段拆除后,拉出该段抱杆;然后再降下抱杆,再把最下段拆除后,拉出该段抱杆。依此进行操作,直至把抱杆全部拉出塔身。 (5)当抱杆头部降到铁塔顶部时,用绳索将抱杆头部和磨绳拢在一起,以防抱杆晃动。 (6)抱杆降落过程中,控制绳始终拉紧,以免抱杆与塔身相碰。1.3.11 抱杆拆除后,封装铁塔各段水平断面铁。1.3.12回收工器具,施工现场清理。1-抱杆2-抱杆拉线3-承托钢绳4-起吊钢绳5-牵引钢绳6-地滑车7-绞磨2143657图1-9 抱杆拆除布置图1.4 外拉线悬浮抱杆组塔方法外拉线悬浮抱杆吊装法用于地形较为平坦的塔位施工较为方便。外拉线悬浮抱杆吊装法与内拉线悬浮抱杆吊装法基本相同,只是上拉线为落地拉线。抱杆组立好后,绑扎好各部位的晃绳及牵引绳。布置抱杆顶部的四条拉线, 外拉线悬浮抱杆吊装法现场布置如图1-1416。1.4.1使用外拉线悬浮抱杆组塔方法时,上拉线为落地拉线,拉线对地夹角不大于45,拉线落地端连接拉线控制器,锚于预先挖埋好的地锚上,地锚埋深不小于1.5m。拉线对地夹角保证组立塔身时小于45(图1-10)。拉线本身要缠绕在拉线控制器(100250mm钢管)上不少于5圈。调好后拉线在本体上打一背扣,用三个元宝螺栓卡在本线上(如图1-10b)。收紧拉线受力后,即解除吊点,松出牵引绳及晃绳。图1-10 拉线锚固布置图拉线M12元宝螺栓控制器地锚(埋深1.5m)拉线a15钢丝绳套拉线控制器250连接到地牛鼻2t卸扣11钢丝绳地锚C、拉线控制器侧面图b 拉线控制器布置图1.4.2落地拉线的锚固点位于基础对角线的延长线上,距基础中心距离不宜小于1.2倍塔高。1.4.3攀根绳用角铁桩打三联桩锚固,角铁桩入土深度大于1m,落地拉线对地夹角控制在30度左右。土质很差时,攀根绳需用地锚锚固。1.4.4采用外拉线悬浮抱杆组塔时,可采用40016m的铝合金抱杆。在起吊直线塔曲臂或导线横担时,在起吊重量不超过工艺要求的,可以上下曲臂一次起吊如图1-12,导线横担整笼起吊,如图 1-13所示。1.4.5 起吊重量要求1.4.5.1当采用腰滑车时,对于400铝合金抱杆,起吊重量不得超过1200kg;对于500铝合金抱杆起吊重量不得超过1500kg。12.5落地拉线钢绳至牵引设备3t地滑车17.5承托钢绳12.5牵引钢绳图1-11 外拉线悬浮抱杆吊装现场布置图(未使用腰滑车)12.5起吊钢绳11攀根钢绳16控制 白棕绳11攀根钢绳12.5落地拉线钢绳3t滑车15.5吊点钢绳地锚地锚1.4.5.2当不采用腰滑车时,对于400铝合金抱杆,起吊重量不得超过1000kg;对于500铝合金抱杆起吊重量不得超过1300kg。3t滑车2t腰滑车12.5落地拉线钢绳至牵引设备3t地滑车17.5承托钢绳12.5牵引钢绳图1-12 外拉线抱杆直线塔上下曲臂吊装现场布置图(使用腰滑车)12.5起吊钢绳16控制白棕绳11攀根钢绳3t滑车3t滑车12.5落地拉线钢绳2t腰滑车12.5落地拉线钢绳至牵引设备17.5承托钢绳图1-13 外拉线抱杆直线铁塔横担吊装现场布置图12.5起吊钢绳16控制白棕绳11攀根钢绳12.5落地拉线钢绳16控制白棕绳绳11攀根钢绳3t地滑车3t滑车3t滑车2t双钩11钢绳15.5吊点绳1.6 内外拉线方法铁塔组立工器具表(一组组塔工具)铁塔组立工器具选择表 表1-18序 号名 称规 格单位外拉线抱 杆内拉线抱 杆备 注1铝合金抱杆口40016m付112木抱杆1006m根22梢径不小于15cm3木 杠803m根224机动绞磨3t台115钢丝绳11100m根22攀根绳6磨绳钢丝绳12.5200m根117钢丝绳12.5100m根吊主材、横担8钢丝绳1130m根22塔腿片制动绳及收口用9钢丝套12.53m根4410钢丝套12.51m根101011钢丝绳12.580m根42悬浮抱杆上拉线(落地拉线)12钢丝绳12.530m根4悬浮抱杆上拉线13钢丝绳15.56m根22吊点绳14钢丝绳17.59m根44悬浮抱杆承托绳15白棕绳14100m根44吊小件材料16白棕绳1640m根44主材临时拉线17白棕绳16100m根44控制绳18铁滑车2t单轮开口个44吊斜材及腰滑车19铁滑车3t单轮个77吊点、转向、升抱杆20铁滑车 3t单轮开口个2221铝滑车90个4422双 钩2t把2223花兰螺丝22付121224卸 扣3t付252525卸 扣5t付121226角铁桩7581.5m块161627拉线控制器套428钢管地锚f2301.6m个5129尖板手16300把8830尖板手20350把8831园 锉16300把2232管子钳51-3C把1133大铁锤16磅把2234枕 木150150800块6635十字镐把2236铁 铲把2237麻包布个101038速差器15m个44六、 质量要求 1. 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不得超过1/750。2. 铁塔组立后螺栓紧固率达95%以上。3. 螺栓穿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则按以下要求:(1)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2)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3)垂直方向由下向上;(4)斜向者由斜下向斜上穿。4. 直线塔组立后结构倾斜应小于3。5. 铁塔地面以上9米应安装防盗螺栓,导线下横担以下2米至塔顶安装防松片。七、 安全措施(一)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序号作业内容危险点控制措施1用抱杆组塔人员伤害1. 组塔工作要设专人指挥,开工前讲明施工方法。工作人员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服从指挥。2. 固定临时拉线时,不得固定在有可能异动的物体上,或其他不可靠的物体上。3. 起吊塔片垂直下方有人停留或通过。2杆、塔上工作高空坠落1、高空作业需穿软底胶鞋、绑扎安全带;2、塔上转移作业时不得失去安全带保护(二)其他安全措施:1. 严格执行DL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和电网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细则。2. 抱杆提升时,抱杆腰绳看管人员应站在抱杆侧面;3. 在连接主材时,操作人员应先选择好安全位置,然后再进行操作;4. 当压拉线调整抱杆倾角时,应慢慢加力,不得过猛,同时应检查拉线受力情况;5. 在塔材就位时,牵引或回松速度应绶慢,且塔上操作人员必须待塔材吊稳和停止牵引后,方可伸手操作主材和侧面大斜材未全部接牢之前,不得到吊件上工作。6. 必须及时连接铁塔的横材和斜材;7. 起吊动滑车的挂勾和绑扎绳套,必须在主材的连接螺栓紧固后方准拆除。8. 起吊过程中严禁将手脚伸入吊件的空隙内;吊件就位的连接次序应先低腿后高腿。9. 进入施工现场一律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绳),安全带(绳)必须拴在牢靠的塔材上,并不得低挂高用。10. 阴雨天气或雨后高空作业应有防滑措施。11. 严格按速差自拉式人体防坠器的使用要求使用速差自拉式人体防坠器。12. 地面组装人员应离开高空作业正下方,防止物件从高空坠落伤人。现场组装人员应戴手套,地面相互传递或上下、高空传递物件禁止抛掷;上下层同时作业时,上层作业人员应具备工具袋,严禁将工具及铁件向下抛掷和互相抛掷,作业区下方不得有人。13. 严禁将辅助材浮放在塔上,以免误抓、误踩酿成事故,在起吊过程中,严禁将手脚伸进吊件的空隙内或在吊件上作业。14. 塔片就位时,主材和侧面大斜材未全部连接牢固前,不得在吊件上作业。15. 作业现场除必要的施工人员外,其它人员应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