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书.doc_第1页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书.doc_第2页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书.doc_第3页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书.doc_第4页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 字 测 图 实 习数字测图实习报告学院: 测绘学院 专业: 测绘工程 地点: 大花岭 班级: 测绘班 组号: 姓名: 学号: 教师: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一、实习目的和意义:1、熟练掌握全站仪的使用;2、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过程;3、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和数字成图软件的使用二、测区概况和实习任务:1、测区概况:测区位于位于武汉东湖学院。总体来看,测区较为平坦,测区内建筑物的密集程度较小,多数地区通视情况良好,其中包含有三座小山,以及食堂、教学楼等较少的建筑物,测区内均匀分布大量控制点,便于测量。在地貌测量的过程中,山上树木较为密集,通视难以保证,所以在测绘时会有困难,经常需要支点进行观测。2、实习任务:每组测绘一幅1:500比例尺以地物为主的数字地形图,具体测区由实习指导教师指定。每组测绘一幅1500的以地貌为主的数字地形图,包括三座山。三、仪器工具和作业依据的规范及相关技术要求:1.测量仪器:5全站仪(包括电池、充电器)1台,棱镜2套(箱),脚架3个,棱镜杆1根,2m钢卷尺1个,工具包1个,记录板1块。 2.规 范:实习按照1:500 1:1000 1:2 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部分:地形图图式 GTB 一般规定:测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m;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0.4mm;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m。3. 其他工具:各组自备计算器1个,小伞1把。 导线测量手簿、盗香计算表、间接高程计算表及耗材由指导老师造表统一领取。四、实习内容:1、图根控制测量:1)图根控制点布设形式采用图根导线测量,即在高级点间布设附和导线或闭合导线,一般不超过两次附和。 当特别困难地段需要布设成支导线时,支导线不多于四条边,长度不超过450m,最大边长不超过160m。 当测区内没有高级控制点时,应与测区外已知点连测,或假定一点坐标及一边的坐标方位角作为起算数据。我们小组和另外3个小组联合施测了一条长度越1100米得闭合导线。在闭合导线中我们附和了一些已知控制点。2)图根控制点选点应遵循的原则 方便仪器安置且通式良好利于导线测角和测距。 周围无遮挡、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步点。 考虑仪器与人的安全问题,避免选在道路中央。 选定点后,应立即打桩并在桩顶钉一小钉,或用油漆在地上做好标记并编号。3)测量方法 a.图根点高程测量方法:本次实习采用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量方法。图根三角高程导线应起闭于高等级高程控制点上,可沿图根点布设为符合路线或闭合路线。 b.当测区内无已知水准点时,可与测区附近已知水准点进行高程连测。连测时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往返测,其往返高差不符值不超过20(L为路线长度,以km计)。也可以假定一点高程,成为独立高程系统。我组本次实习则采用的是独立高程系统。4)图根控制测量手簿记录 手簿的记录一律采用铅笔填写,同时应遵循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验与习题的有关说明和要求;手簿中的原始记录数据不得有任何涂改及橡皮擦过的痕迹,尤其是严谨连环涂改。5)技术指标 a.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n为测站数)比例尺附合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导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DJ6方位角闭合差1:500900801/25001 40b.测距:往返测1测回,读书较差10mm。c.布设支导线时,水平角观测首站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5全站仪观测1测回。其他站水平角应分别测左右角各一个测回,其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0。d.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S为改正后斜距/km,D为测距边边长/km)中丝法测回数DJ6竖角较差、指标差较差对向观测高差较差/m附和导线或环线高差闭合差/mm对向观测 1250.4S40e.仪器高和棱镜中心高应准确量至毫米。f.计算三角高程时,角度应取至秒,高差取至毫米。6) 图根导线点坐标计算要求 a.图根导线可采用近似平差; b.计算时角值取至秒,边长和坐标(X,Y,H)均取至毫米。 7)测量计算成果及质量分析评价 测量计算成果见附件:三角高程计算表和导线坐标计算表。根据缜密的计算,我们的数据符合上述指标,没有超限。8) 控制点布设及网图 2、碎部测量: 1)准备工作 a.将控制点、图根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值抄录在成果表上备用;b.每日施测前,应对数据采集软件进行试运行检查,对输入的控制点成果数据需显示检查。 2)草图法测量步骤:(草图见附录) 实习采用测记法即全站仪内存方法,同时绘制草图。成图采用南方CASS软件。a. 碎部点坐标测量采用极坐标法,碎部点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b. 设站。照准一图根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在定点时,采用碎部法确定下一控制点,然后到下一控制点返测此点坐标、高程进行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检查其高程较差不应大于0.1mc. 测站。水平角测半个测回,应经常归零检查,归零差不应大于4。三角高程测竖角时,竖角测半个测回,仪器高和棱镜中心高应量至毫米。d. 采集数据。跑尺员选取地貌特征点进行摆尺,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间距为15m,平坦及地形简单地区可放宽至1.5倍。高程注记点应注至厘米同时在采集数据现场,实时绘制草图。e. 对控制点无法通视的碎部点进行观测时,采用布设支导线的方式解决。 3)地物地貌特征点的选取:地物特征点的选取a.测量控制点时测绘地形图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准确表示; b.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c. 一般规定,主要地物凹凸部分在图上大于0.4mm时均应表示出来;在地形图上小于0.4mm,可以用直线连接。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凹凸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也可用直线连接;d.校园内道路应将车行道、人行道按实际位置测绘;e.各项地理名称注记位置应适当,无遗漏,居民地、道路、单位名称和房屋栋号应正确标记。 地貌特征点的选取地貌特征点应选在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如山顶、鞍部、山脊和山谷的地形变换处、山坡倾斜变换处和山脚地形变换的地方。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是地性线(亦称地貌结构线:它是地貌形态变化的棱线,如山脊线,山谷线,倾斜变换线,方向变换线等),因此地貌特征点应选在地性线上。例如:山顶的最高点,鞍部、山脊、山谷的地形变换点,山坡倾斜变换点,山脚地形变换点等处。但依然存在着点位过密的情况,地貌图上实际测量碎步点达900余个,而多数点的存在并没有给成图带来较大的积极作用。3、内业成图: 1)对外业采集的数据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并在人机交互方式下进行地形图,地貌图编辑,生成数字地形图图形文件。 2)成图时遇到的问题:在成图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在草图上标出的点与实际CASS中展出的点有不对应的情况,这使得在依据点号画图时图形会出现偏差。 解决方法:在测量中的点图上点位有个别特征点不便于成图,或者说在图上点位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实际情况,我们通过以草图为参考,依据具体的地物地貌分布,再参照测区地图,选取测量准确又合理的点来绘图,这样既能保证绘图的准确性,又能避免因点的偏差而造成地物外形的变形。 3)大花岭地形图(地物为主)及大花岭地貌图(等高线为主)示意图五、实习总结: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外业测量的技术,也体会到了团体合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练习了内业成图的相关内容,对CASS软件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该次实习中,我每项工作都做过,我们小组实行轮流作业,每个人都实际的在测量员,跑尺员和绘图员的工作岗位上进行了操作。通过较为合理的工作分配,每个人都在得到了良好的锻炼。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比较深的体会: 1、实地测量前需要进行勘测:在进行水准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之前,要对闭合水准路线和测区进行了勘察,做了准备工作,这样做的原因是我们能对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就能对时间进行提前安排,直接提高了作业的精度和效率。 3、跑尺员应注意的问题:由于跑尺员距离测量员较远,所以在进行碎步测量时应该全神贯注,将注意力放在测量员身上,不要打手机或听音乐,注意观察他的手势进行移动,这样才能提高测量的效率并加快进度;因为在地貌测量中经常出现树木挡住视线的现象,所以需要经常改变镜高,在改变棱镜高的时候及时通知测量员,以减少错误的出现;由于有些地方测量较为困难,因注意个人与棱镜安全,太困难的地方应放弃测量。 4、绘图员注意的问题:时刻与测量员核对点号,以免出错;要紧跟跑尺员进行交流,准确的绘制草图,为之后的成图做准备;注意将特殊点做标记,使得草图清晰明了。5、在测量的过程中要进行多人检核,以免造成数据的错误,从而能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次数。6、 实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测区虽然均匀分布着大量的点位,但是由于人数众多,实际情况是很多时间还是在找点,等点。7、由于缺乏必要的通讯工具,使得组员间的交流效率较低,打电话往往浪费大量时间,所以还是希望学校可以恢复配发对讲机。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