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剪梅》的教学实录.doc_第1页
来自《一剪梅》的教学实录.doc_第2页
来自《一剪梅》的教学实录.doc_第3页
来自《一剪梅》的教学实录.doc_第4页
来自《一剪梅》的教学实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来自一剪梅的教学实录 古诗有很多作品传达的不同的感情。接下来,我们再学习一下李清照的一剪梅,看看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思考一下这种情感从何而来。 (五分钟以后) 学生 1:这首词的下阕有八个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作者表达了一种忧愁。 老 师:这种情感从何而来? 学生 1:她想她老公了。 (其他学生笑) 老 师:对。李清照思念自己的丈夫写了这首词。(板书:相思之愁)那她丈夫去哪里了?去做什么了? 学生 1:我不知道。 老 师:好,请坐。哪位同学再把这首诗的背景补充一下? 学生2:大概是去玩了。 老 师:你请坐。来,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元代伊世珍琅嬛记有这样的记载:“易安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j)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这里的“笈(j)”字意思是“书箱”,“负笈(j)远游”就是到外地求学去了。 学生 3:“结婚未久”就去外地学习了。这么爱学习? 老 师:是啊。赵明诚是个金石学家,金石学就是主要研究过去的铜器和碑石以及上面的文字的一门学问。光成家也不行呀,还要立业。现在我们再回到这首诗上,我找两个同学说一说你喜欢文中的那些句子和为什么喜欢 学生4:我喜欢“花自飘零水自流”,因为写得很唯美。 老 师:唯美。这说明你的感觉很敏锐,不过这只是对这句话的欣赏,能不能把这句话放在整首词中去看。 学生 5:老师,我来补充一下。我也喜欢这句话,我觉得欣赏的时候应该和后面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联系起来。我感觉这是把“花和水”比喻成“闲愁”,“化有形为无形”,还有点通感的意思,把视觉转化为感觉。 老 师:很好!请坐。你的鉴赏注意了前后联系,还品味出艺术方法,这就把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很好!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几首诗中的语句,我说上句,同学们说下句。“关关雎鸠” 学 生: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老 师:桑之未落 学 生:其叶沃若 老 师:桑之落矣 学 生:其黄而陨 老 师:孔雀东南飞 学 生:五里一徘徊 老 师:花自飘零水自流 学 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老 师:我为什么让大家回忆这些句子?你意识到了什么? 学生 6:“花自飘零水自流”是兴的手法。 老 师:说得好,兴的手法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现在总结一下,这两句话的艺术手法是借景抒情,又兼有比兴手法。那这句话在整首词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 7: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中对景物的描写,有引起下文的抒情。 老 师:上文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下文中抒情的结果如何? 学生 7:景物描写有“红藕香残,鸿雁传书,月满西楼”;抒情的结果是“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老 师:请坐。你是用原文来回答的问题。很好!哪个同学根据他的回答来生发一下,展开来说。 学生 8:老师,我能先说一下自己的疑问再回答您的问题吗? 老 师:请讲。 学生 8:“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我知道是说作者乘船游玩,可是,可是“轻解罗裳”什么意思?是去游泳吗? (其他同学大笑,他也有点不好意思。) 老 师:我先纠正你一个字的读音,“轻解罗裳(chng)”不读“shang”古人“衣”和“裳(chng)”是分开的,“衣”是上衣,“裳(chng)”是下衣。“轻解罗裳”的“裳”在这里统指“衣服”。谁来解答一下这个同学的疑问? 学 生:. 老 师:好,我来说一下。此处的“罗裳”是指待人接物时候的穿戴,是“盛装”;“轻解罗裳”就是换上“便装”的意思。明白了吗? 学生 8:明白了,就像我们爬山要换上运动鞋一样。我觉得景物描写上“红藕香残”应该理解为“红色的荷花只留一点淡淡的残香”,一个“残”字让觉得很伤感、很凄凉。“谁寄锦书”说明,她的丈夫并没有来信。所以,才有下阕的“无计可消”的愁情。 老 师:请坐。说得不错,你对“红藕香残”这四个字的理解很准确,“玉簟秋”的“秋”有“凉”的意思,是感觉也是心情。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把景和情结合起来鉴赏,这就叫做“以意逆志”。除了这一点,我们还学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我们这节课运用了吗? 学生 9:没有。 老 师:没有吗? 学生10:我们知道了赵明诚外出学习,李清照一个人在家思念丈夫,才有了因为相思而生闲愁。 老 师:“因相思而生闲愁”总结得很精练!刚才那位同学,你为什么觉得没有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手法呢? 学生 9:我现在知道用了,但我觉得还不充分,因为你还没有介绍作者。 老 师:呵呵!请坐。你补充得很及时,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李清照的生平。看着ppt,低声读一读。 学 生: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代表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老 师:现在离下课还有三分钟,哪位同学还有疑问? 学生11:老师,我记得你在讲长恨歌的时候说“夜雨闻铃肠断声”是“雨霖铃”这个词牌的来历,并且还说每个词牌都有来历。那“一剪梅”这个词牌是怎么来的? 老 师:好。请坐。请看大屏幕。一剪梅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bio)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这只是简单的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搜集资料,了解一下这个词牌的格律和结构,也可以试着填词。 今天的作业时:背诵这首词。 【教学反思】 “自”字的魅力由“花自飘零水自流”说起 这堂课流程比较完整,生成的东西也很多,比我预期的结果要好,很可能是因为学生听过一剪梅这首词的流行歌曲版,比较熟悉歌词。如果一定要说自己的功劳的话,就在于点拨恰到好处;这堂的不足之处在于,时间太短,有些地方(如对词中“红藕香残”“月满西楼”等意象)没能充分展开。 下课以后,我仍觉得意犹未尽,放下电脑,打开书,重读了这首词,又回顾了学生的发言。学生一眼就喜欢上了“花自飘零水自流”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除了整首词的意境很美之外,我也很喜欢这一句。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在办公室来回走了几步,打开门和窗,觉得整个楼道空荡荡的,整座教学楼空荡荡的,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占据整个教学楼。思及此,灵光一现,“自”字让我心头一动,从脑海中飘然而出。于是我写下如下文字。 “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花自飘零水自流”这句话的魅力不仅在于“飘零”,更在于两个“自”字。花随水流,本来是自然现象,“飘零”二字融愁情入自然之景,两个“自”字更加明晰和深化了愁情。“花之飘零”与“水之流动”似乎两不相干,实则彼此一体,无法分开。两个“自”字拉开了花和水的距离,即景抒情,又兼比兴,和“一种相思,两处乡愁”具有相同的结构,意蕴可互相生发。分离之苦,如同无形的上帝,亚当夏娃本应互相扶持,共同消解上帝的惩罚,而事实是,李清照和赵明诚人在两地,各自漂泊,唯有分流水落花于两方以喻相思之苦。“自”字有孤独之情,有分离之意,这大概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无独有偶,喜欢用“自”字的人不止易安居士一人。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个专题中,这个字就出现了很多次: 塞上长城空自许(陆游书愤),“自许”有一厢情愿的遗憾; 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自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