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年第 10 期 总第 177 期 学术论坛 ACADEMIC FORUM NO 10 2005 Cumulatively NO 177 现 代 化 理 论 研 究 综 述 朱荣贤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 江苏 淮安 223000 摘 要 由于现代化理论对于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因而它一直是学界关注 研 讨的热点 但各国迥然相异的国情与历史背景又决定了现代化的实现没有固定的理论模式可套用 文章 通过对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等相关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的分析 通过对当前学界关于现代化理论研究现状 的概述 提出了我国现代化理论研究应予以关注的重点 以期对我国现代化道路的设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 验与宏观层面上的指导 关键词 现代化理论 现状 前瞻 中图分类号 D616 F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4434 2005 10 0014 04 对现代化的追求催生了现代化理论的研究 由于各个现代化理论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与背景不 同 特别是由于作为其研究客体的国家的历史背景 各异 人们对现代化及其实现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甚至是大相径庭 其结果是出现了 诸子百家 争鸣 的局面 反观各国国情 其千差万别的现实也决定 了不同国家应有不同的现代化实现战略 基于此 在理论上对 现代化 作进一步的探讨 对诸 现代 化理论 形态作较为全面而综合性的了解与评述 对于形成一个科学而有效的我国自己的现代化发 展战略则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 现代化理论的提出 一 现代化 与 现代化理论 解析 现代化 一词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被提 了出来 在中国 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 人们便开始 谈论 现代化 了 柳克述在其所著的 新土耳其 一书中 就曾用过 现代化 一词 并把 现代化 与 西方化 相提并论 胡适在其 文化的冲突 一文 中 也正式使用了 一心一意的现代化 的提法 现代化 一词产生的背景大概是 19 世纪后期至 20世纪初 工业化在西方取得的决定性胜利使得 人们划分人类社会的标准开始由 文明 和 野蛮 演变为 现代工业社会 和 传统非工业社会 所以 最初的 现代化 其含义即 工业化 人们试图用 生产力 这支笔去描绘人类社会进步的图画 但 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 人们心目中那个崭新 进步 的社会 现代化社会不应仅仅是高度工业化的 社会 而且还应包含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进步性变 化 因此 现在人们一般认为 广义的 现代化 是 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人类历史进程 它是指传统社会 向现代社会演进的过程 由于人们心目中的那个现代化的理想社会没 有格式化的具体标准 因而对于大多数欠发达和不 发达国家 西方 发达 的工业文明社会便自然地成 了它们追赶的目标 加之西方发达国家极力地以自 己的 成功 作为推行其文化价值观的 绝好佐证 所以 狭义的 现代化 被定义成了 指欠发达和不 发达国家加速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 加快社会各方 面发展 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 收稿日期 2005 09 02 作者简介 朱荣贤 1967 男 江苏淮安人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讲师 硕士 研究方 向 科技与社会发展 14 综合上述观点 我们不难理解 现代化理论 即是一种探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特别是发 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 它以现代社会 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 以发展社会学和发展经济学 为其核心研究内容 具有边缘学科研究的性质 因 而又被称为 发展理论 二 现代化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对现代化问题的研究 是于 20 世纪 50年代末 至 60 年代初开始并形成热潮的 前已述及 现代 化 一词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便为人所知所用 为 什么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才有现代化理论的系统 研究呢 另一方面 以广义的现代化来理解 近代 欧洲国家对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来说也算是现代化 了 为什么现代化理论在文艺复兴后这么长的时间 内没有形成 却于上世纪 60 年代悠然出现于西方 并呈争鸣之势呢 笔者十分赞同部分学者 从历史 中去寻找答案 的观点 认为现代化理论的产生 并 且是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产生 是有其深刻的历 史原因的 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场史无前例的 战争 几乎把所有国家都卷入了争斗的旋涡 二战 结束后 许多原处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殖民统治之 下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 这些新独立的国家一开始 大多实行一种较为原始落后的经济体制 经济文化 很不发达 但都从二战及本国被统治的恶梦中得到 这样清醒的认识 那就是国家要有长久的独立与稳 定 必须发展自己 接受发达国家的挑战 于是在 这些民族国家先进的知识分子身上 那种萌生已久 的 赶超发达国家 使自己的国家也如同西方国家 那样 现代 的渴望便化成了热烈的探讨行动 类 似于 19 世纪中期流行于中国士大夫阶层的 师夷 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认识 便在不知不觉中指导着 他们进行现代化的行为与实践 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者 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缪尔达尔在这一 历史现象刚出现时就指出 现代化 作为一种新的 价值观 已经成为新兴民族国家知识阶层精英分子 的理想和 官方信息 几乎已成为一种国教 另一 方面 从西方发达国家看 二战后苏美两个超级大 国的激烈对峙 使争取那些新生的中间力量成了大 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方面 于是 以美国为主导的欧 美发达国家政府便引导自己的高校和科研机构 同 时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 极力 研究出一种可供新 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学习的 新 理论和可为新独立 的民族国家普遍接受的 新 价值观 1 这样 现 代化理论便在这样一个 春天 萌生了 二 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于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以下三个 方面展开 一 关于现代化实现的客观标准问题 现代化是合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关于现代化 的实现问题应从两个层面去看 一是为人们所趋同 的目标客体应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即怎样才算实现 了现代化 二是现代化实现的安排问题 即在奔向 现代化的过程中 实践主体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方 式 手段去达到既定目标 了解现代化的客观标准 问题实质就是要解决人们的目标和导向问题 在这 一点上 理论界有下列几种观点 1 政治标准中心论 以亨廷顿 阿尔蒙德 阿 普特等为代表的政治标准中心论的学者们认为 政 治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 现代化最显著的特 征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现代化 他们指出 政治现代 化的过程是一个同质化 革命化 进步化 全球化与 不可逆的过程 主张政治的民主化 自由化 分权化 与秩序化 强调政府权威的合理性与政府能力的有 效性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前提 2 经济标准中心论 持该观点的代表人物主 要有罗斯托 弗克兰等 这些学者主要从物质层面 对现代化的标准进行考察 认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就是经济现代化 并进一步给出了相对具体的标 准 那就是生产的工业化 居民生活的城市化以及 经济的自我持续增长 3 人文标准中心论 以英克尔斯 麦可勒兰德 等为代表的人文标准中心论者们认为 现代化的核 心是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由传统社会向 现代社会转变的最根本保证 并指出人的现代化是 现代社会稳定 持续与健康发展的基石 一个国家 现代化的实现与其成员价值观 心理素质的成熟和 优化是不可分的 4 可持续发展或生态标准中心论 持该论点 的学者主要有哈贝马斯 吉登斯以及我国学者胡传 胜等 他们普遍认为 现代化绝不意味着单纯的增 长 而应把如何持续发展 生态问题当作现代化的 重要内容 胡传胜在其 现代化理论的三个视角 中就指出 应该用可持续发展代替确定性的增长 污染等于零效率 他强调 衡量一国现代化的标准 还应以生态资源的可持续性为中心 生态现代化 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纲领 是欧洲社会民主 党人理论的重要内容 2 二 关于现代化的实现形式问题 15 现代化的实现形式问题对一个国家来说又称 为发展模式问题 作为现代化理论的中心论题 它 的实质是要解决作为现代化的实践主体的 工具手 段 与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 国内殷正洲 项光勤二学者认为 可将人类社 会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渡界定为三种模式 即原发式发展模式 后发式发展模式 新发式发展 模式 它们各具特点 1 原发式现代化模式 它是指以英 法 美等 国为代表的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所经 历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其特征是发展动力来自内 部 发展过程中没有现成的样板可资借鉴 表现出 缓慢 渐进 稳步 和谐的特点 实行过这种模式的 国家 如果分析其现代化得以 实现 的原初动力 可以认为它们有如下特点 在经济上 现代生产力 是在内部孕育成长起来的 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 力 工业化投资主要来自本国内部积累 在政治 上 王权是沿着世俗化的 符合现实需要的 推进工 商业发展的方向演变的 特别在政府的经济职能的 转变上 是朝着保证经济的自由运转方向转变的 在文化上 由于倡导的是一种非家庭式的 以权力 和义务为基础的结合即契约性的结合 使得人与人 之间的联系完全出于确定的经济目标 而不受各种 非经济因素的牵制 2 后发式现代化模式 它是指以德国 日本等 为代表的后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 式 其特点是以原发式现代化国家为榜样 吸收借 鉴了原发式国家的经验教训 其发展动力根源在于 社会外部环境的逼迫和挑战 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快 速 突进的特征 后发式现代化模式的成功运行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与本国文明完全异质的 外来文明的输入 它能使本国人民脱离对传统主义 精神的高度依赖 二是由推进现代化的杰出人物 所承担的工业文明的输入 3 新发式现代化模式 它是指目前正在向现 代化目标迈进的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所采用的发 展模式 其具体模式尚未定型化 这些国家所处的 发展环境有如下特点 既有原发式国家已经实现现 代化的样板可模仿 又有后发式国家实现现代化的 经验教训可资借鉴 这就决定了它们向现代化过渡 的措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模式也自然是多样化的 三 关于现代化的动因问题 按推动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动因 可将已有的现 代化理论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类为内因论 第二类 为外因论 亨廷顿在其所著的 文化社会中的政治 秩序 一书中 对此有过较为深刻的论述 1 内因论 以正统或经典的现代化理论与现 代化修正学派为代表 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 一个 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主要受制于内部因素 亨廷顿 在阐述其内部动因论时甚至认为 一个国家的政 府是否能维持正常政治秩序 能否正常进行统治 才是现代化的关键因素 所以各国之间最重要的 政治分野 不在于政府的形式 而在于它们的政府 的有效程度 3 P85 在他看来 第三世界国家要想 实现现代化 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稳固的国 家政权 形成一个高效的政府 稳定和有效的政治 秩序压倒一切 2 外因论 以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等学派为 代表 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 素应在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 弗兰克等人在根据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和工业资本扩张理论而提出的 依附论中 就把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动因归结 为外部环境的变化 弗兰克认为 世界资本主义体 系使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的都会 而发展中国家则成 为世界的农村 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各方面的优势将 非发达国家的剩余价值转移到自己的手中 这种 剥削关系的存在使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想在当今世 界体系中进行独立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沃勒斯 坦则用 核心经济 和 边缘经济 理论阐述了同样 的道理 他认为剩余价值的流动同样是由非发达国 家流向了发达国家 即由边缘向核心流动 所以他 的结论是 边缘经济只能产生弱小的国家 外因论 似乎在告诉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事实 我们之所以 落后贫穷 就是因为帝国主义剥削我们 那么 为了 避免帝国主义剥削 我们最好与现存的世界经济体 系脱钩 关起门来自己搞发展 这样做果真行得通 吗 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经验已经证明 这条道路是 行不通的 但我们从外因论中也可以得出这样的 结论 在强国如林的世界体系中 一个国家若不发 展 则更会遭受别人的盘剥 国家也就越没有出路 趋利避害 发展自我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三 当前研究现状概述 综合世界范围的研究状况 笔者认为 当前关 于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有如下两大特点 一 研究视角的多向度 现今 学者们对现代化的理论研究 已从其诞 生之初的单纯从经济视角去研讨发展到了多视角 研究 对此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 从学术源 流与视角上划分 如今人们对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是 16 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的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现代化理 论 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现代化理论 从政治学角度 研究现代化理论 从激进发展主义角度研究现代化 理论 用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现代化理论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极左的思潮 它从全盘否 定的角度否认我们正热烈讨论着的现代化 二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重 如今 人们在对现代化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定性 研究的同时 开始注重对现代化标准特别是其指标 体系的量化研究 在这方面 布莱克和英克尔斯作 出了较大的贡献 英克尔斯等人提出了 10项现代 化标准 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3000 美元以上 服 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 45 以上 非 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在 70 以上 城市 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 50 以上等 因该标准具有 简明 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因而博得了国际社会的 广泛青睐 也使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步入了新阶段 四 问题与前瞻 目前 关于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规范的建 塑阶段 很难谈得上能有一个较科学而系统的 能 对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国家起普遍指导作用的理 论构建 但以下诸方面问题却是我们理论工作者 在今后研究中须加以注意的 一 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现代化问题 已有的现代化理论 大多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 研究标本 对其进行实证性解剖研究的结果 这种 研究的前提是 西方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 似乎 我们只要找到了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内在规律 性的东西 就等于发现了科学的现代化之理论 这 种认识是片面的 笔者认为 现代化 应是一个动 态的 发展的范畴 现代与传统的标准也不应是绝 对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现代化问题的 研究应被赋予新的研究内容与领域 人们不应用僵 化的眼光死盯着 已经现代化了的西方发达国家 去研究现代化问题 钱淦荣先生在其 邓小平理论 概论 一书中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当今世界正处 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之中 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 现代化的含义在变化 现在 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 不可能是 18 世纪英国产业革命 19 世纪日本明治 维新时代的现代化 也远远高于 20 世纪 30年代苏 联提出的工业化标准 4 P64 二 应关注已有的现代化理论对人文现代化 关注不够的问题 按照经典的现代化理论 经济发展必然导致民 主化与文明社会的诞生 于是 大量的关于现代化 的理论都把关注点集中在如何尽快实现 工业化 或许是在这些 真理 的指导下 我们生活的世界上 演了一出 赶超游戏 争相利用一切可用的资 源 手段去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西方物质文明 从 本质上来说 是站在世界人民累积的物质基础之上 才显得高大的 由于那些被概括为现代化特征的东 西全是西方文明的产物 因而处于劣势的一方在效 仿西方 累积 自己的物质基础 实现工业化的 时候 便自觉不自觉地把眼睛盯在了物质文明的建 设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秋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024)新教材第七单元20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练习题附答案
- 柠檬酸充填封装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纤维板压机润滑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灯具组装自动化设备安全防护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刑事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营销活动试题及答案
- 地质专业试题及答案
- 计量专业试题及答案
- 汽车类专业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1文言文二则-2书戴嵩画牛》课件
- 2025版校园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表
- 康养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课件-建设项目规划与审批》
- 工业废水处理工初级复习题+答案
- 监狱防病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英语试题及答案
- 医院购置设备论证报告格式
- GB/T 32151.27-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27部分:陆上交通运输企业
- 教学教学(以往培训课件)农村集体经济审计问题
- 医疗建筑施工要点
-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总承包招标文件示范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