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开卷考答题注意事项和技巧.doc_第1页
中考政治开卷考答题注意事项和技巧.doc_第2页
中考政治开卷考答题注意事项和技巧.doc_第3页
中考政治开卷考答题注意事项和技巧.doc_第4页
中考政治开卷考答题注意事项和技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动 中考政治开卷考答题注意事项和技巧 复制链接 月沫夏瞳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月沫夏瞳 当前离线 溪币43028 两威望69801 点贡献6528 级好感543 分红豆77 粒仙度43498 鲜花2298 朵阅读权限190相册0日志0溪梦师者在线时间1115小时最后登录2011-3-27注册时间2008-11-1帖子8610主题22积分8610精华1UID3732471折 发表于 2010-7-11 23: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 | 一、单项选择题 _% j. n9 J8 g- _* G1、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意思和要求。应先审清题干的意思,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语;/ i0 v4 zv% B2 K2、阅读选择题的选项,理解选项的意思。4 _( e9 ! E5 K! e4 d$ y) B3、先选出错误答案。最后保留一个正确答案。因为有的答案也对只是范围大。或者有的题是最佳选择。判断型选择要先采用“一票否决法”即凡是含有错误的选项的题肢均给予否决,降低难度,最后再验证一下。5 G, V+ ; Q8 j- e* k4、选择完成后,把题目和答案连起来读一读或想一想,看看选择的答案是否正确。& u- L3 O# w v1 y4 ?0 f5、每个选择题的答案基本限制在30秒钟之内。/ P- l& B6 o7 j6、答选择题时基本上不能查书或资料,如果出现不会答的选择题,最后还有时间,或自己非常清楚这个选择题考察的知识的位置,可以在30秒钟内查到,可以查书或资料。* S, y+ 4 L) c* m5 f. Y) 3 F7、单项选择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中考题决不会出现错误,即两个都同时正确的现象。 z9 _) B0 ?1 x) t8、选项的序号A、B、C、D一定要写清楚,决不能连笔,既象B,又象D。; n! J( p+ s4 a# k; E p- b; R: v/ G+ x6 Q6 y2 x8 b- v, w) c U) ( T9 Y7 e2 & . F) a- $ P1 _! 二、材料题! A C; j. F/ _) f1 K1、快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大意。仔细(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找出问题中的关键词和答题角度。(每个关键词可能就是一个答题角度)& r0 M% I) _4 t5 Z5 G9 c( a; u2、 带着问题继续细读材料。彻底理解材料的意思。6 F) ?+ T3 c1 T& R/ b5 W3、 找出热点问题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继续增加答题的角度。 4 $ Z ( j) 0 u! h _ 4、 根据问题所给的分数,确定答案的多少和条数。如12分答一条。34分答两条。56分答三条。78分答四条等。7 b. Q4 % w& + N5、 如果你所确定的答案角度多,所答题给的分数又少,你就要选择最能说明本题内容的答案写在最前面。或者把几个方面的答案,融合在一起,(不是机械的堆集)概括性地去作出答案。1 D& B: o, |0 H. k9 J0 L6、 要灵活去答题,不要死搬课本的知识。; t! V, z& L5 k* T, d6 9 7、 要用课本的知识去答题,即回归课本,不要用自己的语言随便说。或机械的重复材料内容。) x- X5 f( m# o/ & w3 _; S1 A0 r t# W y+ z+ Z# P Q! T三、分析说明题) J( t& a% J l8 y8 g1.先是要审清题意,找到题目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点,再筛选最隹的知识切入点。1 Gu1 s$ h3 R. U$ U! T2.常见的题型主要有如下几类:4 Q+ S! J) F, z. b* Z(1)“说明、反映”类:解答这类题先回答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什么。# r0 Y$ |5 b; m1 U(2)“启示”类:先找出材料所叙述的问题(现象)产生的原因或材料中人物事件的特点,也就是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什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学习(坚持)好的,摒弃错误的。6 G! j) x% d5 + K( d) R/ i( V(3)“作为中学生面对某问题该怎么办”类:先想想国家和社会对该问题的态度,导向和对策,然后应如何应对或落实。一般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A)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B)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立志成才,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D)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觉悟,依法自律,依法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E)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F)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等4 u, s2 jM3 6 , n9 OO! S(4)“建议”类:A)在阅读材料后,先找出教材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但要注意建议的角度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B)解答这类问题还要注意思维的广度,当从某一角度找不到合理建议时就要另换一角度。% r0 d0 J7 K2 O6 c2 c(5)“设想某人或某事发展趋向”类:注意要从好的方向设想也要从不好的方向去设想。4 c$ k# m- 0 F+ W8 ; X(6)“评析材料中人物的言行”类:A)评析要用有关法律知识(初二课本中能找到);B)如果是正确言行要说明符合法律的某一规定;C)如果是错误的言行要说明违背了法律的某一规定;要承担法律责任(有的还要受到道德谴责);D)最后要亮明自已的观点,这一言行对你有什么启示。6 0 Q9 n5 d2 * J+ m/ P* F3 , 0 P7 g: o8 + . T( h& v, C/ z p% w四、辨析题7 g# l7 |7 M9 3 p3 H _1、一判断。本题的观点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不完全正确的。) B1 T- I( V$ P$ l% L8 J, k( z) U2、二拆散。把分析说明题拆成几个简答题。2 G/ s: g: z I, d& u3、三找角度。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去组织答案。0 o- I/ E% R/ n& G2 q: nh4、四提炼。如果答案较多要提炼出答案的精华内容,概括去答。! I& |! x7 g9 # r) % v5、五分条。要分条写出答案。既不要写12条,也不要写的条数太多如10多条。基本上定在2分1条。( F8 N1 i2 $ O* j6、六是扣题作答案。最后要扣题并清楚、工整的写出分析说明题的正确答案。& - ! E9 o3 K. ( P) 6 B. q# $ Z+ N0 a# s t+ S2 M4 ) R! s H6 U2 L u7 x五、中考政治漫画题解题思路1 2 o, r0 T5 v3 M+ k( c漫画类试题是近年中考政治常见的题型,命题形式灵活多变,主观题的答案也很活。主要表现在:答案并不完全是教材上的现成词句,而是要求考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去组织答案;答案不唯一,它往往鼓励考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联系实际,开放性强;答案要点不限于教材中的某框、某节、某课,具有一定的跨度和综合性。解答漫画题:特别要注意漫画中人物(或拟人化动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及标题,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信息。) t# 5 A* ; I! m3 k$ p, m+ V0 虽然漫画类试题灵活多样,解题思路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解答漫画类试题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B3 9 c% |0 |- |9 $ x+ c N J(一)认真审题8 s0 z% I$ 5 L0 R2 N3 o就漫画类试题而言,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仔细审题,读懂漫画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才能有的放矢,解答好漫画类试题。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审题呢?+ S: 3 _% U+ T& d第一、看清漫画的标题。一般漫画都有自己的标题,这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 O; m5 r% b; h/ G: 7 P0 V0 h4 E第二、仔细观察画面,读懂漫画的意思。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简洁,但绝不可能缺少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只有各个“要素”整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漫画的特定情景,从而表现漫画的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注意画面上每一“要素”所提供的信息。; N3 N% j# I - S, P; E第三、看漫画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配有语言文字,而且言简意赅,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我们领会漫画的寓意很有帮助。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T) 2 w) . p6 d) E2 e第四、透过画面,挖掘出漫画蕴涵的深刻道理。如果说直观意义反映的只是漫画的表面现象,那么背后必然隐藏着深刻的寓意,这就是漫画所要揭示的真正主题。能否挖掘出漫画的寓意,是审题的关键。7 S4 W7 t. o; V: O2 S% E( i T# f(二)联系教材, P0 z. ?4 T! m7 G- R: ?一般来说,试题中漫画所蕴涵的道理,往往是我们在教材中学习过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应结合漫画画面,进行全面分析,看看漫画的寓意与教材中的哪些观点、原理相吻合,找准切合点。/ r) D9 o8 O. O/ 0 y: O如下例:欣赏漫画并回答: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请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发表你的看法。8 o7 t1 m: g- a! . C分析:这是主观性漫画试题。分析漫画,可以看到:父亲一手拿着“回扣”,一手拿着一张钞票,让儿子去买烟,儿子向爸爸要回扣;在两个大入之间有一份“合同”,合同上面有一些“钞票”;画的下面还有画的标题(将门虎子),这明显是有着讽刺意味。结合画面内容,我们不难读懂漫画的中心意思,即父亲接受他人回扣的不良风气影响了可塑性强的儿子,产生了不良的家庭影响,告诉我们要注意对青少年进行良好的家庭保护。这就很容易找到与教材的切合点,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家庭保护的关系”这一知识,对于试题中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直接运用这一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d8 p$ v; R# t) N* r$ w(三)根据试题类型准确作答1 _# |- M$ K) ! Q2 K+ B2 第一,漫画类选择题,要根据题干的规定性,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结合漫画寓意,对选项逐个分析,然后决定取舍。单项选择题,只能够选一个与漫画寓意最符合的选项;多项选择题,凡符合漫画寓意的选项皆可以选。其中,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比较好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错误选项要排除(逆向选择题除外);与漫画寓意无关的选项要排除;观点本身模棱两可的选项也要排除。& F7 K8 R Z, x* g7 K4 k c第二,主观性漫画类试题,做到“一析二联三解”三大步。“析”即通过对漫画画面的观察,分析漫画的本意,引申说明漫画所蕴涵的寓意。“联”即联系教材,看看漫画反映的主题与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相联系,找准切合点,找准理论依据。“解”即根据以上的分析,恰当地运用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解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做到紧扣教材知识,结合漫画内容加以阐述。当然,对主观性试题做答时,还要紧扣主题、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组织答案时要注意逻辑清楚,语言规范等。* $ 3 X+ x. D+ w- o* L* H! ; % A2 g* j8 k. : * j( A5 B3 S- g8 I7 d! 六、探究与实践题中几种应用文体及注意事项1 u6 U. t$ d2 l: m- I+ 3 H* ?1. 辩论会:(1)一是要注意正方、反方观点的辩驳;(2)观点要结合实际,要结合教材的观点;(3)样题正方观点:未成年人上网弊大于利.因为: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一些网吧经营者无视国家有关法规违规经营,造成一些未成人沉湎于其中。未成人上网,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心健康,W: F/ h. A5 q7 w还容易诱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违法犯罪等。反方观点:未成年人上网利大于弊。因为:网络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只要我们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正确选择上网信息,不上营业性网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就能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B h3 v* a0 z2、演讲赛:(1)注意演讲材料的搜集。搜集的途径可以通过上网查阅,可以上图书馆、资料室查阅,可以求助于老师或家长提供资料,搜集的资料要围绕主题;(2)演讲要点:要围绕主题,要结合教材的观点;% X4 O4 P R8 A5 x3、主题班会:(1)班会步骤(2)班会要围绕主题,注意渲染气氛;; A4 D7 s1 v- . y9 G* E U(3)要明确设计每个步骤的作用意义。p* M( a6 Y; s* L/ 3 N4、诉讼状:(1)特别要注意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2)要注意诉讼状的文体格式;(3)样题参考初三语文第五册324325 & J/ 9 r* x5 j7 P/ u8 o5 5、社会调查报告:(1)社会调查的方式:可以是问卷调查,可以实地察看或走访农户、居民、家庭或学校,或其它单位,或上资料室,或上网查阅等;(2)调查一般采用图表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一般是分析问题的原因或取得成绩的原因,并得出结论;(3)如果是问题,应该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如果是成绩,则应获得启示。+ s7 J/ D- z; S, m: a. B/ ( p/ f5 Z e( G! F活动探究题答题指南(1)9 m0 A; K& R r活动与探究试题答题指南5 t* w G _) h* , q现行的初中政治新教材中,每节都安排的有活动课内容,活动课试题纳入中考已是一种趋向,在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大多数都涉及到活动课模拟试题,且分值占总分的比例在10左右。0 _$ ?% e2 Z1 L6 $ p9 n所谓活动课模拟试题,即以活动模拟的情景为载体,用以考查学生对活动及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运用及创新能力情况的一种试题形式,活动课模拟试题的形式有多种。通过分析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得出考试中出现的题型一般是:* I, m/ H& G( |- j4 d: t4 _(1)社会调查类:包括综合性社会调查和专题性社会调查两种类型1 _0 m6 B( R& d! B(2)主体班会类:包括主题班会、演讲会、讨论会、畅谈会、座谈会、知识竞赛、辩论会、小论文竞赛、模拟法庭等。% d5 d! T- V( ?- E 7 z/ W(3)办板报类:包括法律小报、政治报、手抄报、黑板报、图片展、制作资料卡片、制作图表等。 g( 3 j5 b# l8 Z1 |, c(4)宣传类:包括文化艺术节、科技宣传周、法制宣传日、走访慰问、庆祝活动等。4 j( Y& D6 W& E+ U(5)其他类。8 r: U& b8 |2 F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应有活动与社会实践的“底子”,没有亲身活动及社会实践的基础。闭门造车,“想当然”,是难以解答好此类题的。二是要强化活动及社会实践的意识。要学以致用,每学一个知识、一个难点,就要想一想如何用,用在哪里。养成学用结合的习惯。三是要掌握解答此类试题的一般规律,方法和技巧。比如,要掌握一些常见活动,如社会调查、课堂辩论等的程序性要求,要了解开展活动的一些常识性规则;应有参与相关活动的素质储备并把它升华成解答此类活动课模拟题的能力基础。现分别叙述如下:9 E2 R, T2 K. & u. WG一、社会调查类7 b, sk6 A6 T. A0 N! C* q G(一)考查的范围一般有: N / F/ ; 3 X拟定题目或调查主题、设计活动过程或活动的步骤、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目的、提出调查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分析现象成因或选择一个突出问题分析其原因、分析问题影响、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写一份建议或报告书、写小论文所要运用的主要理论观点、谈参加活动后的体会和收获等。4 l2 L6 G1 I: L& N5 ?(二)活动的程序性要求/ X* p3 D) v- W) q1 P6 L1、确定调查的课题或(调查题目):2 k4 d+ E _. T) i可依据所要调查的内容或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归纳出一个题目。. a- A$ z+ G& a* jg! g2、制定调查计划:计划一般包括, m$ r+ R, ! s7 V9 |- h(1)拟定调查题目:题目可根据所要调查的内容拟订。5 E& L T0 k- (2)确定调查的时间:即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 z8 t+ E) B) F( t# x! W(3)明确调查目的:为什么要搞这个调查和开展这个调查的意义2 - F% B3 e/ y h% rn(4)提出调查方法:如走访、参观、咨询、观察记录、上门采访、座谈、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4 XW$ I: o: w3、活动准备:% r$ c8 w7 S0 U(1)知识准备:要求回归教材列出与开展此次活动有关的知识点。8 Y. A& h. ! qC(2)组织准备:可根据调查内容所需分组进行。5 b+ h I. 8 r0 L9 r/ J+ u由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成3个调查小组,“问卷调查组”;“走访调查组”;“资料调查组”围绕所选课题展开调查。2 b1 u) Z8 A( w& |* t: w/ 每组推选1名组长,具体负责本组领导工作;每组推选1名主笔,把本组课外调查结果,执笔撰写成调查报告或用其他方式准备妥当,以备课堂交流或展示使用。+ b h_9 Q7 + + 3 f8 分组研究落实调查的方法和对象。如:! L7 D d$ v* 9 p% p7 u- p问卷调查组:编设、打印好调查问卷。(问卷的问题项目应围绕有代表性的知识要点设定)小组内进行分工,确定各组成员具体的调查对象范围了解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归纳的基本方法整理出综合的书面“调查报告”,或是在活动中有特别的体验的场面、细节。y( a # y# z) h% W走访调查组:拟定走访调查的主要项目,最好有文字准备的访问提纲。了解清楚走访对象的上班时间、电话号码、具体地址等相关情况,争取被走访者的配合,确保走访如愿完成。把走访调查的情况以一定的方式(图表或文字)呈现出来。/ $ o4 E$ u1 i- U! P! V, z资料调查组:本组成员要明确查阅资料的目的、途径等。确定要查找的资料的名称、来源学习上网查询的方法找到典型案例,准备演讲的文稿或用自制手抄报等其他的方式总结本组的调查收获。( k: H/ ?0 s2 L, ?7 V(3)材料准备:, s- H6 a9 v; T+ _调查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材料0 v5 Q& E; Q( B% z收集和自制的图片、文字、表格和音像资料。 q B3 y- r g, e3 T根据调查研究写成的专题调查报告或其他方式的汇报材料。& j9 K% G, W! N% V(4)设备准备:各组学生应备齐笔、纸、录音机、照相机、磁带、胶卷等。召开座谈会或报告会所需的挂图架、投影仪、展示板或展示台。有条件的可准备摄象机、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 x1 _8 t% d/ g* q+ w+ g4、活动过程(活动步骤) F3 q/ D: u! r0 c- |活动过程可分阶段进行,如:课外调查、课堂交流、活动总结等3个阶段。# k j) v+ t9 s, H+ o第一阶段:课外调查/ d( y 7 l, C3 ? K(1)时间: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8 R+ r. / m* r% & D(2)方式:主要采用问卷、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调查资料然后、各组同学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与概括从中得出自己的研究成果。, ) i1 vh* O9 u(3)内容:围绕调查课题确定所要调查的内容# S1 C- V4 a9 SV7 u各组归纳整理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1 D0 W V0 ?, f3 j如:第一组(问卷调查组,该组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有关情况)7 Y) T- H8 1 e/ , q8 B调查对象:XXX(单位或群体). P- ?2 R% L6 j调查目的:了解XX方面的问题7 ( h) B x: l% w5 y调查方式:发放问卷、调查对象填好后,收回、分析、归纳。+ M5 E7 H0 z2 $ g整理出综合的书面“调查报告”,或是在活动中有特别的体验的场面、细节。. P) z$ D P2 F9 j3 r Zd注:本组活动流程主要是:选编问题制好问卷发放问卷组织填写回收问卷分类统计分析归纳小结报告课堂交流。; N( d9 g! 3 v3 D! V0 / W1 . % v第二组:(走访调查组,该组主要是通过亲自走访的方式了解有关情况) A4 Q, O) c B调查对象:XXX(单位或群体); C4 Q) j2 E7 s; h; q* j6 L调查目的:了解XX方面的情况、问题和原因% I : y0 |3 W3 R0 z9 _+ H$ 调查方式:到XX地方或单位走访、调查或用电话咨询。! 3 Mk0 L* t5 x n把走访调查的情况以一定的方式(图表或文字)呈现出来。! L# U4 - k x6 o注:本组活动流程主要是:拟定走访所要探讨的问题确定走访对象走访调查整理记载课堂交流。. 1 w) # m/ 第三组(资料调查组,该组主要通过网上查询或查阅报刊资料的方式,寻找典型案例或事例证明有关情况)) KP3 o7 F: p- K g5 K调查途径:网上查询或查阅报刊资料等。% a$ , 8 I调查目的:寻找典型案例或事例,以证明所调查内容的重要性或意义。0 , P( p$ T: c找到典型案例,准备演讲的文稿或用自制手抄报等其他的方式总结本组的调查收获。* # U7 o1 r: - - J9 M注:本组活动流程主要是:确定查阅方式掌握查阅途径查阅这资料记载典型案例或事例分析小结课堂交流、展示、共享。W3 * P9 C$ p4 k( V第二阶段:课堂交流(课堂交流一般有召开座谈会和报告会两种形式)9 d, d, n% y8 p o. A; q座谈会:(活动过程或活动步骤)9 G$ w! l% 5 s9 p3 (1)时间:1课时。2 P9 ) x; y& D/ (2)方式:召开座谈会,师生通过发言、提问、质疑、讨论、辩论等方式开展活动。$ S b, m% w) R& V# Q6 (3)内容:主要交流讨论所调查内容的总体概况;主要成绩或存在的问题;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发出倡议等)/ J- 2 V. E# + b5 x! K* E各小组交流调查情况,统计调查数据。5 gI% y3 R. b显示围绕“主要成绩”或“我最满意的一点”作自由发言。! V3 e; l7 h, 0 e4 I9 c0 d对所调查的XX问题作定性评价。2 W Zq5 o% 5 & % _$ g主持人对XX问题的状况提出相关问题,同学们回答。% gR/ 0 m4 l$ Y3 Q/ q; u& 同学们围绕“XX”进行自由辩论。r2 G! |! c% & K: x同学们围绕“存在的问题”或“最不满意的一点”作自由发言。4 |7 k F8 k* W. a7 B* x/ I汇总意见较多的问题,针对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同学们交流各自的建议和措施: |; A, m/ _; 0 V0 N在师生讨论的基础上,写出建议书。由学生代表上交学校领导或有关部门。(各小组也可针对比较突出的问题,协商起草“XX”问题的倡议书,发出或张贴倡议书). A7 I: b* S- g# i& u c8 a报告会:(活动过程或活动步骤)1 W; x1 NO7 x, u: W# n1、各组分别交流开展调查活动的情况。0 $ q8 f7 q% Y# Z- C% V2、各组分别宣读、交流调查报告,有条件的报告人可同时播放收集和自制的音像资料。 Y( # L8 O$ + ; Z3、听众想报告人质疑,报告人答疑。9 W2 K# ?7 i0 i, 5 V4、各组在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析结果,总结学习体会。3 r9 e4 Z& U& ( p# 5、指导教师对调查活动和调查报告作出简要评价。wo+ # F, O$ t; Z6 6、将调查报告呈交有关部门或领导。, U+ t/ 5 o, m$ Q专题调查活动的程序性要求:(本活动分为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和报告会两个阶段和三个主要环节。其中开展社会调查是重点和难点。只有开展好了社会调查,获取了丰富的生动的典型的事例材料,才能写出有一定价值的调查报告,才能在报告会上作出有价值的成果交流。)& c* Q9 S$ O2 Q Q8 ?% u* w8 N1、活动目标:通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某一方面突出问题状况的调查,进行综合探讨和交流,以提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认识。同时在调查活动中学会关注社会、关注改革、关注发展、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q# ; J# v& 0 J2、活动准备:3 X, n7 a; . j W6 x( (1)知识准备:要求回归教材列出与开展此次活动有关的知识点。2 K( E2 C( e& V0 _1 t! 1 L7 R(2)组织准备:& O9 E$ H* f( O) V$ M1 d分成三大组,以组为单位分别开展调查工作。# _4 X& . g% r每组推选一名组长,具体负责本组的组织工作。9 m% c5 N0 5 J8 J1 d1 I小组拟订调查提纲,研究调查的方法和对象( , e3 P) o Q* B- M5 K3 M推选一名报告会主持人,负责报告会的主持工作。: H X& h* & E3 W- v! C(3)材料准备:- l# i# 2 A1 B6 ?4 V6 C( _2 c收集和自制的图片、文字、表格、实物模型和音像等资料;* N9 C( |% u5 z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家在经济建设和当地社会发展中某一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探讨和交流,并写成专题调查报告。* o5 E# b: U9 R! Cn$ W(4)设备准备:召开座谈会或报告会所需的挂图架、投影仪、展示板或展示台。有条件的可准备摄象机、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 0 t/ G0 e7 z* Z* r/ W: p6 O) K9 M3、活动过程(活动步骤)9 , w) L- q; N1、主持人宣布报告会开始。; P2 G( v$ |. A- F; 2、各组分别交流开展调查活动的情况和宣读调查报告,并同时展示图片、模型、收集和自制的音像资料。8 k$ Q$ n) s( q: h3、请指导教师对调查活动和调查报告作出简要评价。) & A- M9 k, l* V+ F; + s# UI4、将调查报告呈交有关部门或领导。; u. * R0 S k7 v&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效果检测、收获与体会)9 W9 Qf! 0 G* Y(1)分小组交流并发表各自的感想。; # - ?6 D( iJ; R(2)同学们将自己在本次调查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体验感受及其他方面的得失写一份“自我评价”。& Q$ r; I( A4 ?/ t, 6 U(3)民主评选出最佳活动小组或个人。3 U. h. d6 l3 ?5、活动要求9 v$ 6 o+ w# K- S k 1、调查活动前,由各小组组长召集拟定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计划。必须精心策划、科学安排、合理分工。既要让每个学生在调查活动中得到锻炼,又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X m1 ; S7 A: M2、调查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活动的全过程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开动脑筋体现出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有所收获。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探究。8 h0 T* b; - K& V( K/ j3、调查活动后,教师应会同各组组长,对每名学生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作出评价。并把本次评价作为学期结束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总结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师还要把对所有学生的评价材料交给班主任老师,以便让其写入每个学生的“素质教育报告单”中。( a. B7 g2 f: y8 m9 i0 C实践探究题答题指南(2)# L5 v0 v4 N0 |2 NB E(三)范文参考8 b; P6 E2 6 i2 _1、自我评价的写作参考# f* ?) h/ Y: t+ Q, m(1)自我评价的格式:8 & r5 z! h& s+ m# N5 x自我评价一般包括:标题。如:“自我评价”即可。) Z* A! c5 d4 S. 9 O. J. d1 Q4 A正文:正文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 $ E. i1 Z8 a$ O前言。也就是自我评价的开头部分,一般是概括基本情况,要求紧扣中心,简洁精练。) P3 a0 z) w6 m! y, 9 f/ K& 主体。即自我评价的主要部分,一般要写自己在本次调查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体验感受及其他方面的得失等。# 2 q& c9 B7 B结尾。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对自己有一个整体的、结论性的评价。4 3 C& d5 i8 A/ w落款:在正文的右下方写单位的名称和个人的姓名。落款的下面写时间。$ m( 2 N2 S: ?6 T1 G(2)样文: f- U! M; I0 N自我评价! B( P, p& N6 e- N在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被分在“精神文明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到XXX(调查对象),就当地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违法犯罪现象及其法律制裁情况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能够主动与同组同学搞好配合,大胆地参与调研积极地参加交流、讨论,较认真地做好活动总结特别值得一提是,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活动,我获取了大量的书本外的案例材料,并运用课本所学相关知识对这些案例材料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从而深切地感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确实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R9 P5 S X y, ha$ m当然,我在本次社会调查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怎样使被调查对象提前做好被调查的相关准备;如何在调查研究中从荻取的大量信息资料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分量的解决建议,等等,都需要在今后的调查研究活动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v# w6 1 + j0 2 A总之,我对自己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感到满意。/ m9 t+ X, |) f; f% o1 . OXXX中学XX班学生XXX7 e d0 F# j1 t0 . * QXXXX年XX月XX日, / x4 b; P& D9 S ?% F3 R2 w. U5 |, f # x2、调查报告的写作参考0 u: E1 D0 : : q3 p9 u(1)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学生调查活动结束后,应写好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特点是:一调查,二报告。所谓调查,就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物或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地了解和探究,然后将调查研究的结果用调查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各级领导机关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调查是报告的基础和依据,报告则是调查的反映和体现,不进行调查研究,就无法写出调查报告。; r$ p) a3 W# Z; L调查可以采用开座谈会、访问调查,以及阅读有关资料等方法,尽可能全面地占有材料,把基本情况了解清楚。接着,要对调查来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7 F: , h, w) f: p* A去伪存真。材料中往往真与假相混杂调查对象有的可能由于记忆不准,张冠李戴,无意中弄惜事实;有的可能凭道听途说,反映的情况不够真实,有的可能由于有思想顾虑,谈的情况有不真实的成分,等等。分析调查材料时,要剔除一切虚假的东西。/ P- ?( n6 H8 |去粗取精。就是去掉次要的不典型的材料,筛选出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材料。筛选出的材料应丰富多样,“点”“面”结合,能写入调查报告。( _$ W; z. V8 y: R分类整理对典型材料的分类整理,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表格,必要时还要作出统计. _z1 D/ $ v6 O6 t8 d得出正确结论分析调查材料的过程,是逐渐揭示这些材料的本质意义,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也可以说,得出正确结论,是分析调查材料的目的实际上分析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报告的构思过程剔除虚假材料,分清主次材料,筛选出典型材料,得出正确结论这个过程中,明确了调查报告的中心意思,确定了写入调查报告的材料,为写调查报告作好了准备 r! 6 M Z, q1 Z5 GV6 那么,怎样写调查报告呢4 7 z3 o/ H g+ L3 c% Z1 G. K+ f一、根据调查的目的,把调查内容写清楚如果是调查某一事件的始末,就把这一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写出来;如果是调查某一问题,就把涉及这个问题的各方面,尤其是主要方面写清楚为了写清楚,通常要举事例和列数据事例要力求典型,数字要力求准确- v+ q( Y# b+ q; i7 二、对叙述的情况,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表述明确的结论,把调查过程中对情况的分析研究,很好地反映在调查报告里可以先叙后议,先叙述情况,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可以先议后叙,先摆出结论,再在结论的统帅下叙述情况;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边叙述情况,一边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叙议结合,也就是观点和材料统一。0 t- B: 0 ?# ?& B(2)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9 u# L3 m2 R- CU2 常用的调查报告可分为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两种类型。综合性调查报告是就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多方面情况,包括成绩和问题、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等,通过普遍调查,综合分析而写出来的总体情况的调查报告。专题性的调查报告是对一项工作、典型事件、一个问题作系统的调查研究后所写的调查报告。% : i6 ) A6 R写调查报告没有固定格式,一般写法是分为三个部分。 o$ x- R2 _1 r: D标题。一般有正题和副题。正题通常具体地点出调查的内容或者形象地揭示主题;副题表明调查的单位、地点或所写的事情。有的调查报告只有正题,没有副题。& Y& g; k( % y: U正文。调查报告的正文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4 k) w% v8 H0 前言即开头: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以及采用什么方法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有调查人根据调查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3 Y* c. & L |# o. 主体:有事实、有分析地说明事实的全过程,介绍主要的经验和做法,或者主要的问题和教训。可以采用纵式结构,按照事情发生、发展过程去组织材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揭示出来;也可采用横式结构,根据材料的性质,特点,分为若干部分,按一定的内在联系组织材料两者也可以交错。$ t( Z9 u# c8 y& _* P结尾:有多种写法,或者总结全文;点明结论;或者指明努力方向,提出解决办法;或者提出若干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或者说明尚存在的问题,以有待于今后解决;或者补充交代正文中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和问题有时可以不用结束语。 A4 o, ?* |, J |) p$ W7 g9 g: n( K% C署名和日期调查单位的名称或调查人姓名,可以写在标题下面,也可以写在文章的后面在署名下面写上年、月、日,也可以不写。/ X6 F# a5 Z9 J2 p1 y! M: $ k0 m(3)调查报告写作的注意事项 # F; . r H$ _9 O9 D9 T1 z用事实说话是写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在语言表达上力戒说空话,要力求做到准确实在,言苘意明叙述事实要简明、扼要,议论应画龙点睛,一般不需要描述。要尽量写得短些,精粹些,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可以用简洁精练、朴素生动的群众口语来叙述事实和点明事情的意义。有时可以用数字和表格来说明问题。(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第六册语文课本)2 : ?# u! R7 / N7 h# c% & F0 ?5 (4)样文:1 I( O9 E) X1 C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_, y0 WT* i1 K+ s一关于学校及周边环境状况的调查$ l. J h& k; u# aC/ - 为了使同学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与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密切相关,提高同学们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校园及学校周围的环境为调查对象,以存在的环境问题调查内容,采用观察记录,取样检测、座谈访问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学校及周边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6 SI$ 5 y$ X: d7 x) ( H1、存在的环境问题。调查显示,学校及周边的环境状况令人担忧,主要表现有:(1)学校各教室地上碎纸、弃物较多,随地吐痰现象突出;2、校园内的纸屑、瓜子壳等随处可见;(3)生活用水排入校内池塘,使其水质不断恶化,气味刺鼻,经检测水中含磷和有机物成分较高;(4)伙房烟囱冒出的浓浓黑烟,常常在校园上空弥漫;(5)校内的垃圾全部堆放在学校大门外河道的旁边;(6)学校旁边养猪厂的污水及周围居民的生活用水直接排入河道内,造成河水污染。/ / H4 B2 H2 E! J, r; x8 C2、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上述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环保措施不力有直接关系。如随地吐痰是许多同学的不良习惯,被调查的同学都不同程度地有过上述行为;河道旁边堆放垃圾和污水直接排人河道,主要是由于环保措施不力造成的。究其根源,主要是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落实不够。 s2 |2 S; M% V g4 Y% C4 l3、认识和建议。通过调查我们认识到,环境问题在我们身边同样存在,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只有每个人都自觉行动起来,才能保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可通过环保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同学们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全体同学的环境意识;(2)各班召开以保护好身边环境为主题的班会,号召全体同学从找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3)主动向周围群众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4)环保管理部门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制止和制裁。( R3 ) j$ p9 Z, ) C: e/ B3、建议书的写作参考+ t( x( C9 l W$ l$ s) c* i7 b(1)建议书的特性8 T* g$ u3 W7 u. j+ Y+ c建议书是个人、单位和有关方面,为了开展工作、完成任务、进行某种活动而提出意见、有所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字,有的也叫意见书。由法律章程规定的机构或个人提请国家代表机关或一定组织的会议讨论、处理的意见,一般叫提案。7 Q/ p( g9 I- F$ y6 t% m4 7 R建议书和倡议书不同。倡议书虽然有所建议,但它一般是面对群众,带有一定的号召性质;建议书却主要是面对领导和有关部门,而且仅仅是建议,没有发动群众去做的意思1 A% g; F) + a- q5 - U(2)建议书的结构和写法/ i. r3 a) M0 r0 Y3 $ i3 建议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它的结构有以下几个部分:3 F: / E3 q8 D: 5 R标题。可写“建议书”或“建议”,也可以不写。$ u/ C$ c/ m$ T# 3 4 X F接受建议书的机关、单位或人的名称或姓名。其写法格式与其他书信相同。: D: a+ F) I( t. l6 f s n/ g+ 正文。正文包括:0 F& S# e2 d# R7 ! ?建议的原因或建议的出发点说明为什么要提出建议,自己提出建议的想法是什么这样才能使接受建议书的机关、单位、个人,联系实际情况,考虑建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n; F! W F9 |2 I; x6 s* X建议的具体事项这方面的内容或者分条开列,或者不分条开列。建议事项都要具体,以便接受的机关、单位、个人考虑和采纳。L1 $ 4 j! B4 s1 B0 T希望。只要表达出自己的愿望就行。8 D) J6 A O! C, O u) ! P( D结语。表示敬意或表示祝颂。% d1 u% y& C7 A, R0 L- B署名和年、月、日* P8 S+ Q3 ! m2 _; q- Y摘自上海文化出版社中国实用文体大全! 6 |9 y7 c) # l(3)样文一:7 _4 MA S, p+ l. L4 _; S我的建议6 d- a7 $ n g6 bX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