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码 学号2007050228 分 类 号 密级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电影表演与舞台表演的异同 学院、系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表演艺术系 专业名称 影视表演 年 级 2007级 学生姓名 苏 畅 指导教师 宋 宇 2011年03月23日电影表演与舞台表演的异同摘 要:有关电影表演与舞台表演的方法与异同的争论其实已经由来已久,自从表演艺术进入了电影这种新的艺术媒介以后,随着电影方面的各项技术的发展(包括摄影技术,3D技术等)和电影艺术自身的历史演进,电影表演就始终力图从传统舞台表演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寻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现方式以及美学方面的特征。随着两种表演形式在各自领域不断的发展,这样终于导致了两种表演形式演化成了一对错综复杂,却又筋骨相连的矛盾的姐妹艺术。关键词:表演艺术;电影表演;舞台表演 Film performance with the stage performanc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uthor:Su ChangTutor:Song YuAbstract: The perfoming arts and Film performanc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drama and controversy over the method has already a long time, since the performing arts into the film after the new art forms, with the films various technologies (including photography, 3D technology ) and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film art, film and television performances in the traditional drama still trying to extricate the model, find out their own unique expression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wo performances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this eventually led to the two performances evolved into a pair of complex and contradictory but bones connected to the sister arts. Keywords: The performing arts, Film performance; Stage performances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11页 目 录一、电影表演与舞台表演的概念 1(一)电影表演的一般概念(二)舞台表演的一般概念二、电影表演与舞台表演的殊异性 1(一)电影分镜拍摄,戏剧连贯演出(二)电影有景别的差异,演员要有镜头感;戏剧单视点固定距离,要有舞台感(三)电影是一次性记录在胶片上的,戏剧却可以重复(四)电影表演受技术制约 戏剧不是(五)表演时空的差异三、电影表演与舞台表演的相同点 5(一)两种形式的表演在自我准备方面的一致性(二)两种表演形式创作原理与技巧的一致性1、组织行动是表演技术的基础2、运用假定去实现正式的行动3、行动的直观性激发幻像4、行动永恒的现在时态(三)创造角色性格过程中体验的一致性1、情感是体验中生命的核心2、移情是体验的心理基础 3、下意识是体验的闪光点4、控制是体验的定位(四)性格对时空依赖的一性总结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一、电影表演与舞台表演的概念(一)电影表演的一般概念“其实所谓的电影表演,就是由演员扮演剧本中设定的各种角色,然后在摄影机前表演剧本中的情节的艺术。而电影表演与舞台表演同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之内,两种表演形式具有共同的基本规律。电影表演继承了舞台表演中许多的适合于在电影表演方面使用的原则和方法。然而电影表演,又和舞台表演不同的是,舞台表演的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更加的直接,而且与现场观众交流,舞台演员的表演是观众接受了的最后形象。”电影演员的表演,则是通过大银幕。间接地与观众进行交流,而且电影演员在摄影机前的表演,更不是观众们感受到的,并接受的最后形象。因为电影银幕上,演员的最后形象,必须经过摄影艺术的处理,并由电影导演运用蒙太奇等一些艺术手段进行再创造才能完成的。特别是电影艺术拥有的纪实性、综合性、时间与空间观、各种蒙太奇技术以及电影特有的生产过程,才能把电影演员的表演,呈现在公众面前。而这样更为电影表演带来了种种特点与要求。电影表演要求真切、自然和生活化。而且电影剧在现场的拍摄是以分镜头的方式进行的,所以要进行电影表演的演员在现场,为了能够达到一种剧本中所需要的角色的状态,就要尽可能地努力去消除理性的对待自身的支配,从而才能达到角色的感性的最佳状态。同时还要求电影演员具有镜头感,以及要适应电影的非连续创作等。(二)舞台表演的一般概念舞台表演就是指由演员,扮演角色塑造剧本中要求的人物形象,创造人物性格,展示心理活动的表演艺术。而且舞台要在一个具有假定环境的空间里进行演出,而且舞台演员的表演不只是在空间上受到限制,还有时间上的制约。所以演员必须按各个场面向舞台即将结束时的高潮前进,舞台表演就要求演员一旦登上舞台, 不管演员的台词量有多大,舞台行动有多少,都必须一气呵成,将整场戏演完,这就要求了舞台演员在自我控制方面必须较为持久。不然对于具有连续性的舞台表演,演员就会无法应付。舞台表演艺术生存的空间,就是具有假定性的舞台。在剧场里的舞台表演与假定的舞台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于舞台技术性的要求,使表演中的假定性因素可以被舞台表演相对稳定接纳的。二、两种表演形式的殊异性(一)电影分镜拍摄,戏剧连贯演出 电影表演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表演的时的无序性。而舞台表演最大的特点,恰恰与电影表演相反,是它在表演时的连续性。由于舞台表演必须在一个假定环境中演出,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中完成,所以舞台演员的表演必须从头到尾一气呵成,中间排除更换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中国电影出版社.场景不能有任何的中断。因为如果忽然中断表演的话,无论是演员的情感,还是观众的热情也都会随之中断。而电影表演就不一样,因为有摄影机的介入,可以在导演不满意,或是演员表演失误的情况下重来。从而就导致了两种表演形式的连续性和有序性。不过舞台表演的连续性,却给演员带来了好处,因为舞台演员可以在舞台上完整地表达角色,而且通过表演自然地逐步的,递进式的自我展开,演员可以连续的不受约束的进行表演和表达情感。但电影却不同于舞台,由于电影表演与观众观看之间是分离的,因此演员的表演并不是观众看到的最后成型的表演,而是导演要在演员完成表演之后,还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例如蒙太奇的运用,和后期剪辑才能最后完成,呈现在观众面前。(二)电影有景别的差异,演员要有镜头感;戏剧单视点固定距离,要有舞台感 “电影表演具有着很多的特性,比如:它的逼真性、时空性、无序性和蒙太奇技术,以及电影特有的生产过程就必然的带来镜头前表演的种种特点。而摄影机的介入更是加强了电影表演的独特性。电影演员的表演是在摄影机的镜头前,并不是直面观众。所以摄影机就成了演员表演与观众观赏之间的一个中间媒介。这样就使得电影演员在摄影机的镜头前,不能象舞台演员在舞台上那样和观众有着较为直接的交流。并能及时的从观众的反馈中,去修正演员所饰演的角色的人物感觉。电影剧拍摄只是有一个相对理性的导演,在拍摄现场对演员表演,以及其他技术方面进行监督,从而缺乏由观众观看后感性的反馈。”例如唏嘘,掌声,哭泣,大笑等。可以使演员产生成就感的反应。而演员失去了成就感,就会在创作激情上面大打折扣。因此,作为电影演员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持久的自我调控能力。而且对于电影表演的短暂性、无序性更要求演员必须随时随地的立即进入角色的状态, 包括情感的调动和投入, 对剧中,情境中对人物角色状态的捕捉。演员应该在开拍前就将人物角色孕育的非常成熟,包括人物的基调、性格及其发展、规定情景的变化及各种人物关系的掌握、节奏、角度的配置和对各场戏及镜头的设想、处理等。而在舞台表演中,因为演员有着直面观众,可以和观众直面交流的特点。就可以在表演时根据观众的反馈,及时进行一些细微方面的,增强人物性格和情感,不影响全局节奏与主旨的修改。所以舞台表演,较之电影表演有着在及时接受观众反馈方面的一些灵活性的。比如我在班级拍摄的电视剧半生缘中扮演一个路人,剧中女主角焦急的询问我看见她的孩子没有,脸上要表现出同情和无奈,摄像机就可以通过“特写”这一手段轻易地把表情变化呈现给观众。而景别还有着很多不同的划分,例如:远景,大全景,小全景,全景,中近景,近景等。都是在舞台表演中无法细致体现的。而且因为有摄影机的介入,使得电影演员必须建立镜头感,因为电影演员在表演的时候,面对的摄影机或是摄像机的镜头,演员要对镜头的画面效果有着具体感受,不能超出镜头画面的范围表演,因为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9月版.那样摄影机就无法捕捉到演员的表演了。还要适应不同景别,以及各种摄影技巧的处理,适应电影剧特有的现场的场面调度等。如上面提到的:远景与特写,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要有一定的技巧手段和分寸感。用不同的形体动作的幅度和技巧去体现不同的镜头要求,远景着重与演员形体的表现力;而特写则要求演员较为丰富的情感的内心体验和细腻的面部表情,甚至一个不易察觉的眼神等。摄影机的介入使电影演员必须具备镜头感,而对于直面观众的舞台表演则不需要。(三)电影是一次性记录在胶片上的,戏剧却可以重复影片的拍摄往往不是按照,剧本中剧情发展的顺序进行的拍摄,而是按照场景进行的。剧组会把所有需要在一个场景中拍摄戏份全部,排列出来。然后一次性的将这个场景的戏份全部拍完,不管这同一场景中的戏份是不是连贯的,不管这些场景处于剧本中剧情线的哪个一个位置。只要是一个场景就必须一次拍完。以免去反复组用一个场景的费用和麻烦。例如:我拍过一部三十集的校园剧,剧本中每一集都会有一段在食堂的戏份,但是剧组会一次性将食堂的戏份全部赶拍出来。”不管演员对于这样拍摄,会不会有情感无法延续的问题。正是因为电影表演这种跳跃式的表演形式,给电影剧演员正确把握角色的火候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这些在舞台表演中确是完全不存在的问题,这也恰恰是电影表演的难度所在。和两种表演形式不同的地方。而两种表演形式的连续性和无序性,也体现在了演员在表演时的情感上。因为电影表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于表演被切割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小单位。比如:本来是情感连续,剧情十分紧密的上下镜头,可是在实际拍摄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能连续拍摄,被迫要间隔很长的时间。这样演员所要表达的情绪就被迫中断。这也就需要演员自身对情绪进行再次酝量与积累,而且一个镜头往往不能一次性通过,这其中可能有上面所提到过的,可能导演对演员的表演不满意,又或是演员自己忘词,走位出现错误。也可能不是演员表演上的差错,而是比如灯光,道具,服装等其它任何一个方面的差错,更可能是导演需要在不同的角度和景别中捕捉演员的表演。因此演员们往往一个动作,或是表情就要重拍无数遍。(四)电影表演受技术制约 戏剧不是“沙剧王子奥利佛,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说:“舞台才是演员真正的生命,舞台表演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因为相对于电影表演,舞台表演有着更大的空间来提升演员自身的表演潜力。虽然我本人对此话也多有偏颇。但是对于演员自身来说,在舞台表演的中,一旦舞台的帷幕拉开,那么“演员”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支配整场演出进程,控制舞台节奏的主角,虽然导演是整部舞台在上演前的排练中,统筹规划一切,把握节奏,掌控演员表演的重要因素。但是一旦戏真的开演,演员才是掌控一切的所在。演员才是自己的导演。”在面对观众与观众直接进行交流的舞台舞台上。演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演中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员才是起到主导地位的存在。因为在正式演出的舞台上,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意外,导演都要遵从舞台表演的连续性,而不能中断演出。只能靠演员自身的经验,技巧,以及灵活的头脑去降低,或是减小舞台事故对整部戏的进程和节奏所造成的影响。而在电影表演中,则不是这样,因为演员的表演并不是直面观众的,是在有摄影技术介入的情况下,通过导演最后的剪辑,以及各种技术处理后才会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所以在电影剧当中,导演才是真正起到决定性因素的所在。“就如法国电影导演罗贝尔,布莱松所说“电影演员是不起解释作用的艺术家,而只是摄制和剪辑的原材料。”而其实质就是在两种表演形式当中演员与导演的存在方式与中心地位。戏剧舞台中演员就是自己的导演,他可以有自由,而充足的创作空间和机会,连续性的时空让舞台演员可以成为整个创作中的主角;而由于镜头是电影艺术的基本构成,使得导演才是真正的主角,电影作品中的时空的无序性,使演员只能被导演所掌控。因此,一部电影作品就是导演思想的产物。而非演员。(五)两种表演形式对于时空关系的差异 在舞台表演艺术中,对于空间只能有一个既定的选择,所以不论我们在舞台上如何的去用各种手段(灯光,道具,布景)去表现或是改变,观众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个假定意义的空间,对于所有的舞台艺术的创作者来说,他们都要遵循和服从,这个先天性的空间对于舞台的限制。一个假定的舞台空间就是舞台表演的无法打破的生存环境。在剧场里的舞台表演与假定的舞台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于舞台舞台技术性的要求,使表演中的假定性因素可以被舞台表演相对稳定接纳的。而从观众们观赏的角度讲,观看舞台的观众走进剧场,就在自身的意识中引入了一种假定性。在这个被特定和限制的空间里,观众在接受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舞台表演的假定的内容产生自己的联想,从而产生真实感,最终达到两者的共鸣。而电影就是不同与舞台艺术。因为电影艺术,在有了摄影技术(摄影机)的介入后,可以最大程度的去纪录世界上所存在的物质空间,电影表演艺术的丰富性和逼真性。就是这种广泛的表现性的一个前提,即电影表演自身的纪实性,以及美学特征。决定了电影表演的基本特征必须是真实的、逼真的生活化的。而因为空间的限制和舞台表演假定性的影响,舞台表演在真实性,逼真性和生活化上是缺乏的。更不具备电影表演的类型多样化和电影表演的广泛性和灵活性。真实的环境是电影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演员在表演时为了协调真实的环境与物质环境的关系,就必须去考虑这个真实感的前提。真实的环境,气氛的生活化,必然使电影演员要产生生活化的真实表演,不然就会让一切看起来不协调。“空间并非是决定表演艺术真实,或是虚假的唯一标准,但空间确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假如用胶片纪录下舞台艺术的舞台演出,就会形成舞台艺术片。因为舞台受时空性的限制,所以进行舞台表演的演员,在一些肢体行动和语言方面就必须相对于电影表演,更加的夸张化。”不能像电影表4胡博译表演技巧中国舞台出版社 2003年.演那样生活化。所以舞台表演的舞台表演形态,如果不加以改良就在真实场景中进行电影式的拍摄,就会使观看后的观众长生产生似是而非的感觉;而在真实空间中,进行舞台的具有假定性的表演,会给观众带来的不协调与不准确也是无法想象的。因为电影表演的纪实性,取决于电影艺术的自身的美学特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影的纪实性。电影艺术由于摄影技术的介入,使的电影艺术有着相对的及时意义,相对于舞台艺术来讲。而且电影表演对空间、时间以及其他物质元素的使用,对于舞台表演也较自由得多。由于电影表演和舞台表演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时空关系,必然形成其两种表演形式不同的表现手段。三、电影表演与舞台剧表演的相同性(一)两种形式的表演在自我准备方面的一致性两种表演形式在自我准备方面,有着众所周知的一致性。其实电影表演与舞台表演,都是同属于由演员创造人的艺术,就是在表演艺术的创作中,创作者、创作的工具及材料、还有创作的产品这三位一体是电影演员和舞台演员都要共同遵循的表演规律。所以我们说的由人创造人,实际上就是由演员创造剧本中的人物性格。演员要创造一个角色,也就是说要使一个在生活中在普通不过的人转化成另一个普通的人,这首先离不开的是演员自身这个创作的实体。“从演员自身出发,利用思想的假定性去创造一个形象。” 要保持自我的本能才能从实际出发,所以演员的自身是一个前提条件。要想从自我为出发点,演员还必须的认识到,人的自我是呈多元化状态的。有作为一个公民的自我,有作为家庭一份子的自我,还有作为上下级的自我、好友的自我;有不同社会地位的自我;有知名与不知名的自我,有自卑的自我和高傲的自我;喜怒哀乐不同情绪的自我。这其中还有很多不同的变化。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数不同的自我,才能更好的展现出自我性格的多面性。而对于演员,无论是电影演员,还是舞台演员的自我受到了艺术对象的制约时,它就是一种精神的全部投入,如果在精神上没有办法全身心的投入,演员就只能创造出剧本中角色的躯壳,而没有精神和思想,没有精神思想的人就只能创造“死人”。那么你创造出来的就是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而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如斯氏体系中的一些元素和技巧,就是对演员的自我进行有意识的加工与准备。“舞台和电影剧的演员自我准备的一致性就体现在了以下的几个方面: 1. 建立一个演员的概念; 2. 演员要对自身素质进行拓展和解放; 3.生活不演戏,演戏要生活,掌握一些相应的技巧是演员运用自身经验进行创作,从自我出发的一个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一生本来就是一出戏,日常生活中有精彩的表演,而在艺术表演中又有最真实的生活写照。表演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无论是那种表演形式,演员在表演和创作的过程中的经验都有其多重交叉与运用,而将其归类为以下几点:1.演员的创作基础源自于人生经验;2. 艺术经验是对生活的选择及再组织艺术人生的前提;3. 角色的远景和演员的远景与自身经验的对位。无论是舞台,还是电影演员在运用自身艺术与生活经验,从而系统得参与表演创作,从演员本身的自我为出发的基础,是两种表演在自我准备这一过程中必备的一个先决条件,系统而充分的去调动和运用演员自身的艺术与社会经验,就能找到角色的影子,而反之则会像是舞台剧场的灯光一样,即使你看得见,你也很难捕捉的到,更不能让演员充分的去利用它。”因此,舞台表演和电影剧表演就要充分调动经验系统为演员创造角色而服务,它是也是演员创造人物的经验和基础。(二)两种表演形式创作原理与技巧的一致性1、组织行动是表演技术的基础从某种艺术的意义上讲,表演就是行动的艺术,而组织行动则是表演技巧的基础。无论是电影表演,还是舞台表演,都要依赖于行动这一技巧。行动指的是演员的心理行动、形体行动和语言行动的总和。亦是指在舞台上或镜头前组织的有既定的目的行动。“斯坦尼表演体系主要是揭示人类行动的规律,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通过可以为意志操纵的行动,去把握不为意志操纵的心理。以行动联系演员内外部,实现以体验为基础的有意识的行动,以激发下意识的创造。这是组织行动的原理。”舞台或是电影演员其创造人物角色的技巧,究其根本就是组织行动的技巧,无论是电影演员还是舞台演员,在对组织行动的原理的实施上,其实是有着根本亲近性与一致性的。2、运用假定去实现正式的行动运用规定情景中的假定去实现正式的人物与舞台行动,但是假定永远只是一种技巧手段,而并不是艺术本身的目的。在规定情景中必须加入人物的真实行动 ,才能很好的完成演员对于剧本中角色的创作,才能真的调动起人物的感情。规定情景中假定创造,其实就是艺术的创造,但是如果没有非艺术的自然性去做理论与基础,就没有了“体验”,也就是艺术生命。无论是电影表演,还是舞台表演都必须运用规定情景中的假定去实现剧本中的真实的行动,想要实施组织行动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有情景中的假定性。 1. 利用规定情景中的假定性,进行双重的假定来创造人物,首先必须完成对于剧本中要求的人物角色的假定,这是两种表演中人物创造共同的,也是最基本的假定。而这种假定性就具体体现在变化莫测的时间与空间,和天马行空,不受约束的人物变化。 2. 规定情景中的假定性与所要体现的逼真性的对立与统一 3.电影表演和舞台表演,都是要把一个个人物形象性格,特点鲜活的人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而且两种表演创造的人物性格必须具体可见,而且可以被观众所接受,要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有着较为强尽的冲击力,所以它给虚构的剧本创作,增添了强烈的逼真性,也可以说是真实感。因此,假定性和逼真性两种表演的一个共有的特点。3、 行动的直观性激发幻像行动的直观性激发幻像表演艺术是行动的艺术,而行动则是演员在舞台上5严正中国舞台1986年09期.或镜头前组织的有既定目的的心理行动、语言行动和形体行动的总和,行动主要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它具有直观性。这种直观性的直接和具体,迫使观众去怕判断人物的声调是友好的、恐吓的或是嘲讽的,从而促使观众解释它面前多方面发生的事情。这些事实意味着戏剧具有现实世界的一切特性,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实情境。当然这种真情实境在电影或舞台方面是经过演员演出、假定的,它是做戏。4、行动永恒的现在时态把实践表现成为似乎是此时此地发生的,一种永久的现在。剧作家和演员必须竭力使得观众认为自己就是所看到的事件的见证人,而演员也应该真正相信自己就是哈姆雷特或奥赛罗;因此全神贯注于演员和表演的观众,就会忘记自己在看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把它当作自己正在亲眼见到,甚至正在经历的事。表演创作,仅仅有了经验还不行,还必须使得感情到位,感觉到位严格说来就是情感,这种体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情的体验,而是在情绪上、情感深入上的深深体验。行动最终要完成“三通”,它的出发点以及突出特点永远还是“人”,是自我。行动可以把剧本中,不同时间和空间发生的事情,变成似乎是此时此地,在舞台上或是大银幕前发生的事情。让不合理的实践表现变的合乎情理。所以行动是一种永久的现在,也就是永恒的现在进行时。剧作家和演员必须竭尽所能的让观众认为,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上,或是自己就是某件事的见证者。演员则应该相信自己就是剧本中的人物,所有的剧情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比如我的毕业大戏士兵拒葬中我饰演一名医生,我就必须相信自己就是一名一战期间的少校。在电视剧温柔的背后中扮演的角色,我就必须相信我是一名喜欢经理的秘书。只有演员自己相信了,才能对观众形成说服力,让观众相信。所以演员要具有信念感。这样全神贯注的观看演员表演的观众,就会忘记自己看的是剧作家们虚构出来的故事。从而产生带入感。让观众觉得自己看的并不是虚构的事情,而是自己正在亲身经历着这件事情。自己就是事件的见证人。所以无论是那种表演创作,只有经验的支持还是不够的,还要让自己的感情到位,感觉到位。也就是你的情感必须到位,这种对于情感的体验并不是简单的在“情”或是“感”上的体验,而是要在情感深入上,情绪上的去做深层次的体验。这样对情感深层次的体验,也是两种表演形式相同的地方。(三)两种表演形式在创造角色性格过程中体验的一致性1、 情感是体验中生命的核心人的生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感,情感是人们精神的舞台,情感是体验一切的核心。人因为情感才会拥有友谊,有恋人和家人。而演员对于情感的创造,就是一个全新的流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演员创造的情感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演员要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发觉各种人物不同的闪光点,创造出不同以往的各种人物形象。情感应该是人类体验共有的优势与天性。虽然动物之间也有情感的传播与表达。但是他们没有人类情感那么丰富的构成和表达。而从人类情感的天性中,获得的,吸取的一切。就是演员体验情感永远的生命力与核心。所以无论是电影表演,还是舞台表演的演员创造人物,永远都离不开情感的支持。所以在这一点上,两种表演有相当高的一致性。2、移情是体验的心理基础无论是电影剧演员,还是舞台演员,想要做一个好的演员,就应该拥有俩个,甚至三个,或者更多的自我。这并不是让演员人格分裂。而要让演员把主观上的情感变成客观情感。也就是要转移情感。因为转移情感是体验的最基本的心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演员创造的人物角色的情感是被演员赋予的,是通过演员本身的主体意识,将需要创造的人物角色人格化的,第二个自我。演员本身就是第一个自我。而转移情感演员会体验到,自己创造的第二个自我的喜怒哀乐,并从中体验到快乐,也就是演员在创造角色中融合的双重自我。“演员要趋于本能和下意识的,把一些动作感情转移到所创造的第二自我上,才能把演员的第一自我的情感,转移或是投射到所创造的第二自我的角色身上。而所谓的第三自我,就是从中脱离出来的,审视第一和第二自我的,另一个自我。这其中也包括了控制。因为当演员双重自我转换中,第一自我被下意识的搁置,完全拖入到第二自我中。”那么演员就可能迷失自己。而如果第一自我没有完全转换为第二自我那么,所创造的第二自我这个人物角色,就会显的性格情感。死板,僵硬。不能生动的打动观众。所以无论哪种表演形式都需要演员在自我转换方面,有着良好的素质。这也是俩者的相同处之一。3、下意识是体验的闪光点“下意识”应该是人在自己完全不自知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做出的一些表情,或是动作。比如“一个人在小的时候受过雷电的惊吓,那么即使是成年以后,当他面对雷电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下意识的动作或是表情变化。”而“下意识”对于演员的表演来说,下意识就是在体验中的一个亮点,以实施行动去激发演员对于创造角色的体验,从而能够找到人物创造角色的感觉,再由情感的基础去激发人物的下意识。行动就是心理活动、语言行动和形体行动的总和。无论是在摄像机镜头前,还是在舞台上演员都要积极的去行动,再由行动所获得的感受反馈给演员的内心,从而去得到创作角色人物的情感,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去完成对角色的体验。“下意识”是无论电影表演,或是舞台表演都需要演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下意识而创作,塑造出来的人物角色,更加的富有感染力,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能为观众们所接受。下意识让演员塑造的角色富有鲜活的色彩。4、控制是体验的定位“所谓控制是指演员对于创造的人物的坚定意志,通过意识去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甚至思想进行调节。”演员要通过体验对角色进行定位,而控制就是演员对于体验的一种定位手段。演员要在有深刻意识体验角色的基础上创造角色,要产生“我就是”那个人,我就生活在那个环境里的真实感和信念。演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6胡敏电影舞台表演技巧与训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人物当中,使人物角色自身拥有生命力。但是,但是如果演员忘记了对行动加以控制,而忘情的投入到创作时。那么这就是没有分寸感的表演,而对于要求真实的表演,失去了分寸感真实又从何谈起。演员通过体验而创造人物角色,演员必须为自己创造的角色做一个正确的定位,不然人物角色就不具备说服力,而控制就是保证角色定位的手段,当演员通过控制,而给角色加以定位时,也就标志着一个角色的诞生。无论电影表演,还是舞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昌市2025年江西省林业局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内黄县2025年河南安阳内黄县事业单位引进人才3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三河市2025河北廊坊三河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新华出版集团招聘编辑风控审计等岗位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绍兴滨海新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编外人员(劳务派遣)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卸车司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江苏连云港市金灌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灌南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招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阜阳阜南县清净水务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武夷交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吉林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5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